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扼元 > 第六百九十章 通神(中)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或许,这不是贾涉的意思,而是宋国朝廷的意思?”

    郭宁反问:“宋国那头,和我们又无直接冲突,前几个月阻断粮食贸易的事,不也都解决了?大家的面上过得去,还都有钱赚。我本以为,两家大可以坐在一处,谈谈条件,谈谈合作……如果这是宋国朝廷的意思,那至少在三个月前,咱们的粮食买卖刚恢复,宋国朝廷就打算收买叛徒来杀人了?宋国朝廷如此深谋远虑的么?”

    李云和周克山彼此看看,两人都没法解释。

    定海军的经济依赖海贸,而海贸的关键是宋国,所以郭宁对南朝宋国一向不曾少了关注。

    数月前宋国骤然阻断与定海军的海上粮食贸易,定海军随即用高丽人为掩护,继续原有的生意。这种掩护,自然做不到多么周全,那就是个面上的幌子,底下人全都心知肚明,上头人但有点眼光,也不会看不见小说

    不过,偏偏送过与高丽的粮食贸易就这样安安稳稳地一直做下来了。宋国有权管控海贸的官员,包括两浙路的转运副使、明州的市舶使、市舶提举、监舶务,再到沿海制置使,那么多的官员都是一封文书就能直达宋国行在,继续纠缠不休的。但他们谁都不戳破,谁都不愿多事。

    当日定海军船队打着高丽人的旗号南下贸易,李云本人就在船上。他还通过章恺、周客山两人的介绍,私下登岸约见了庆元府市舶司的几个老吏,通过他们,又与杭州、秀州华亭和江阴军市舶的某些有实权的吏员见了面,约定了后继阅货、抽解过程中的默契,把各方各面的好处全都安排定了。

    这些老吏的身份都不高,但他们的举措,必然出于官员的授意,可见宋国具体负责海贸的官员们,普遍重视实利而不愿掺和金、宋两国之间的矛盾。

    这是理所当然,也是定海军大兴海贸以来,本就希望达到的效果。

    郭宁不是庙堂中人,从不相信可以靠夸夸其谈讲大道理,来拉拢某个政治势力。他只确信,宋国口附近的甘罗城,当年是驻兵一万两千人的要塞,如今成了走私商贾们最常用的转运仓库;盱眙军按照该有殿前司从选锋军里挑出的精兵两千五百人和骑兵二百,实际上常驻盱眙,专备战御的御营将士不会超过五百人,骑兵更不到五十。

    百姓们自家倒是有些民兵结社,看训练水平和装备,都比朝廷兵马更高些,可他们如果想要扩大点规模,大宋的地方官员第一个视之如狼虎,绝不同意。除非什么时候局势真的紧张了,官员们才会拿出一点钱粮,把地方上的流民和勇锐之士充入新军,以为自家的政治资本。

    这种模样,说大宋的文武会骤然精神焕发,上上下下都拿出建功立业的胆略,主动介入北方战乱……谁能相信?这等大国的军政方略,不是一人可以推动。既然全国文恬武嬉,习惯和平和安稳了,那根本就改不了的!谁想将之变动,韩?胛傅哪源?褪前裱?

    那么,这样的南朝宋国里头,为什么就有人上赶着作死,得罪凶神恶煞的定海军呢?

    贾涉这厮,是闲得无聊,还是特立独行?

    这桩事,是宋国朝廷在背后草蛇灰线,设下的巨大阴谋,还是某些政治势力的试探?

    定海军对宋国的了解终究还是不够,郭宁和李云、周客山两人反复商议,始终得不出一个确定的结果。唯有一点毫无疑问,那就是周客山坚持认为,以贾涉的为人,绝不会做对他自己没有好处的事。

    到最后,郭宁不耐烦了,直接指了指李云和周客山两个

    “你二人一起南下,我再点一批精锐甲士随行。先到楚州摸一摸当地情况,顺手就把那个贾涉抓了,送到直沽寨来!我亲自问问他!”

    好像凡是郭宁参与讨论的政务,最后总会落到某种粗糙勐烈手段,而这种粗糙勐烈手段的效果,通常都还不差。

    李云和周客山对视一眼,一齐躬身道:“遵命。”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模式。谢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