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20世纪初,摆脱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的塞尔维亚王国在巴尔干地区日趋强大起来,已成为南斯拉夫人反对外国统治、争取民族统一的核心领导力量。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地的南斯拉夫人,强烈要求摆脱奥匈帝国的外族统治,与塞尔维亚王国合并,建立统一的南斯拉夫国家。以塞尔维亚王国为中心的南斯拉夫民族统一运动的发展,使奥匈帝国的王室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者极为不安。
因此,奥匈帝国内部也正在加紧进行以摧毁塞尔维亚王国为目标的战争准备,而主持制定侵略塞尔维亚战争计划的正是斐迪南和奥匈帝国总参谋长冯.赫特岑多夫。
1914年5月,德国参谋长小毛奇同奥匈帝国总参谋长赫特岑多夫会谈,讨论对塞尔维亚王国的战争计划。6月12日,斐迪南到其科诺皮施特的城堡中同德皇威廉二世举行会谈,为发动战争预先确定行动方针,他们都认为,此时沙皇俄国国内困难较大,无法插手巴尔干战争。德皇建议奥匈利用这一有利形势进攻塞尔维亚。德皇威廉二世还明确向斐迪南大公保证,假如俄国插手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王国之间的冲突的话,那么德国将义无反顾的援助奥匈。因此在德国的大力支持下,奥匈帝国决定在邻近塞尔维亚边境的波斯尼亚地区的首府萨拉热窝市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时间选定在1914年的6月28日,这一天也是塞尔维亚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征服的纪念日,在六百年前的1386年6月28日,奥斯曼土耳其人帝国在科索沃大败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匈牙利联军,从而彻底为征服南斯拉夫地区,扫清了道路。奥匈帝国的这次演习在这个敏感日期举行,又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明显是想要取代,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退出巴尔干半岛之后形成的战略真空,成为这个地区新的主宰。为此奥匈帝国出动了两个整建制兵团,而且斐迪南夫妇决定亲自前往萨拉窝巡视这次军事演习。
奥匈的这一挑衅行动,大大激怒了塞尔维亚的爱国者团体,“黑手兄弟会”和波斯尼亚当地的秘密民族主义团体“青年波斯尼亚”拟定了行刺斐迪南的计划。
所以当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大公决定到萨拉热窝做这次耀武扬威的炫耀表演之前,他早就已经成为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的眼中钉、肉中刺了。可以说,当时所有的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都欲杀之而后快,但是最后得手的只有当时“黑手兄弟会”的年轻的刺客加费格里·普林西波。
那天在观看完军事演习之后,斐迪南大公偕同大公妃,坐着敞蓬车,在总督和市长的陪同下前往市政厅。当车队行到闹市中心时,埋伏在路旁的波斯尼亚青年查卜林诺维奇冲上前去,向斐迪南的汽车投掷一枚炸弹,但没有命中,只是伤了一名随从军官。
斐迪南大公为了保持他皇室的威仪,故作镇静,命令车队继续前进。可是他万万没想到,死神就在前面等着他呢!
在参加完市政厅的仪式后乘车返回,行驶到一个街道的拐弯处时,车速突然慢了下来,隐藏在路旁的塞尔维亚青年加费格里·普林西波,疾步上前,用手枪对准斐迪南夫妇连发两枪,普林西普为了发出这两枪,但私底下已经练习了无数次,他现在是一个弹无虚发的神枪手,他一共开了两枪,每枪都没有浪费,直接就打死了斐迪南大公和大公妃两个人。
当枪弹打穿斐迪南的脖颈和他妻子腹部的时候,随着两股鲜血的喷出,一场第一次把全世界都卷入的战争开始了。
奥匈帝国的警察们迅速冲了上来,他们将刺客按倒在地,然后打得头破血流,为了防止刺客咬舌自尽,他们用棉布堵上了他的嘴。等到匈帝国的警察们把刺客普林西普带到警察局之后,他对自己的行凶行为供认不讳,并高喊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口号,是自己宁死不屈,杀身成仁的崇高意志。可是令人奇怪的是,最后这名刺客并没有被判处死刑,虽然最后他还是死在了牢里,但是那已经是一次大战结束之后的事了,于是这也成了一个千古迷案。
但是这一切都逃不出投影人的眼睛,当阿道夫·希特勒还在他的小画室里继续作画和读书的时候,投影人早就得知了奥匈帝国王储夫妇被刺杀的消息。它把王储夫妇被刺杀的画面在阿道夫·希特勒的脑子里播送了一遍,这让正在静心思考到希特勒吓了一大跳。阿道夫正想大喊大叫的时候,突然听到楼下到大街上面人声嘈杂,好像沸腾的锅炉一样,他也冲下楼去,想看个中究竟,但是在一楼就撞上了他的房东波普夫妇。
波普夫人举着汤勺对阿道夫·希特勒喊道:“那些该死的塞尔维亚人刺杀了斐迪南大公夫妇!”
而波普先生则激动的喊道:“如果我再年轻二十岁,一定拿起枪打到萨拉热窝,干掉那些该死的塞尔维亚人!”
希特勒突然意识到,刚才投影人在他脑子里放的那段影像究竟意味着什么,此时他冲到出租房的外面的大街上,愤怒的人群已经在街上聚集了很多,他们高喊着大日耳曼主义的民族主义口号,口口声声的要为奥匈帝国的皇族复仇,最后所有的人嘴里的口号只剩下一个整齐划一的单词,那就是——战争!
阿道夫·希特勒也兴致勃勃地加入这些游行的人群之中,他也和这些人群一样,口中高喊着“战争!战争!”
但是最先倒霉的并不是塞尔维亚王国的王室或者“黑手兄弟会”的那些领导们,最先倒霉的是居住在慕尼黑或者维也纳这样的德意志人为主的大城市里面的塞尔维亚或者南斯拉夫的移民们。
希特勒跟随愤怒的人群冲向慕尼黑城里南斯拉夫人的聚集区——小塞尔维亚聚居区。这些红了眼的日耳曼人暴徒们开始对小赛尔维亚聚居区里面的商店街进行打、砸、抢、烧,还有一些游手好闲的流氓地痞开始,随意的殴打南斯拉夫地区来的移民,并且猥亵和调戏南斯拉夫来的姑娘们。当然这些南斯拉夫地区来的移民并不都是斯拉夫人,他们之中有很多甚至本身就是日耳曼族裔,之所以他们移民回德意志地区,也是为了躲避当时,在南斯拉夫地区尖锐的民族矛盾。可是没想到在他们所谓的朝思暮想的祖国里,他们却被当成了当初在巴尔干半岛地区迫害他们的南斯拉夫人,被这些本土的日耳曼人恣意的侮辱,打骂,他们的财产也被抢夺殆尽。
而对于街道上发生的这些严重的治安案件,慕尼黑当地的警察根本就无能为力,其实与其说是无能为力,不如说是他们采取了一种放纵的态度,因为这些慕尼黑警察本身也有大日耳曼主义的倾向。
狭隘民族主义的狂潮在整个德意志地区熊熊的燃烧着,在巴伐利亚的慕尼黑,在奥地利的维也纳,在捷克的苏台德地区,在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都发生了一系列由狂热的大日耳曼民族主义者发动的街头袭击活动。他们打砸当地的斯拉夫人开设的商店,教堂和学校,当然他们也不忘把当地的犹太人也一起带上,这些暴徒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而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的司法机构对这些暴徒的纵容和容忍,也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阿道夫·希特勒当时就混杂在这些暴徒当中结结实实的发了一笔小财。当这些人去抢裁缝铺的时候,他就跟在他们的屁股后面去抢一些体面的衣服;当这些人去抢面包铺的时候,他就知道今天又有免费的午餐和晚餐的面包吃了;他最喜欢的就是跟着这些人去打砸抢一些犹太人开设的金银首饰铺,因为从这些犹太人开的金银首饰铺里,他可以抢到价值更大的,一些金银首饰。阿道夫·希特勒在离开维也纳之前,将他从华伦斯坦帮手里想到那些金银首饰全都变卖了,换成了现金,而当时那笔现金对于他来讲是一大笔钱,所以他知道,抢劫金银首饰是最能发财的,特别是犹太人开设的金银首饰铺,不抢白不抢,抢了也白抢。
但是很快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的上层就发现这样无控制的社会混乱,除了对于他们准备战争动员造成不便之外,没有任何的有利因素,所以这两个帝国就开始了对这些无政府主义犯罪行为进行严厉的管制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奥匈帝国政府于7月28日按照计划向塞尔维亚王国宣战。接着,沙皇俄国也进行了反对奥匈帝国的全国总动员。有鉴于此,德皇威廉便在皇宫的阳台上宣布:“战争威胁迫在眉睫”。接着他又向沙皇俄国发出了一份最后通牒,要求俄国于次日中午前停止总动员。由于未得到任何回答,德皇便于8月1日下午5时签署了反对俄国的总动员令。
向俄国宣战的消息传到慕尼黑时,聚集在野战军将军大楼前的人群兴高采烈。阿道夫·希特勒当时正站在人群的前边。他没有戴帽,穿着整齐,留着小胡子。没有人更比他希望战争了。很久之后,阿道夫·希特勒在他的著作《我的奋斗》一书中写道:“即使在今天,我可不耻地说,由于欢喜若狂,我跪在地上,衷心感谢上苍让我有幸生于此时。”对他说来,这意味着他自幼所怀有的建立大德国的梦想已得到实现。
而投影人在他的脑子里对他说道:“阿道夫,你出人头地的机会来了,赶紧报名参军去吧,在战场上,你只要夺得了战功,就可以从一个一文不名的穷画家,摇身一变,变成一个战斗英雄了!到时候你会受到很多人的崇拜,在未来德意志人的新帝国中,你将是一名英雄,而不再是一个流浪汉!”
战争的狂热席卷了整个德意志第二帝国,在德意志第二帝国皇室的推波助澜之下,在容克地主资产阶级军事集团的怂恿之下,德意志第二帝国和奥匈帝国终于被推上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车。
阿道夫·希特勒受到投影人要他参军的鼓励,手舞足蹈,兴高采烈,他加入到在街上游行的学生们当中,他们穿街过巷,浩浩荡荡,嘴里高唱着《莱茵河的卫士》,当这些人走累了之后,他们聚集到广场旁边的一个小型咖啡馆里。一个青年学者打扮模样的人跳到桌子上,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获得了在坐很多游行示威者的鼓掌称赞。阿道夫·希特勒也用自己练就的那套演讲的功底,像刚才第一个演讲者一样踩在桌子上,发表了一通歇斯底里的演说。他的这套演说时在场的气氛,更加的火爆了,在他的口沫横飞之中,所有在场的群众的情绪被点燃了。他们要求咖啡馆里面的乐队,反复演奏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国歌,但是遭到了咖啡馆乐队的拒绝,乐队拒绝的原因就是他们要下班了,没有工夫伺候这些“少爷无赖”。这种借口一下子就激怒了这些游行的人群,几乎只用了十分钟的功夫,他们就将这座咖啡馆夷为平地,将那些乐队成员打得头破血流,当然在警察赶来之前,游行队伍就已经自行解散了。
而为了躲避慕尼黑警察局对他们这次暴行的侦查,在8月3日得时候,即德国向法国宣战后一天,阿道夫·希特勒亲自向巴伐利亚的路德维希三世*递交了一份请愿书,请求允许他加入他的部队。(作者注*根据普鲁士与巴伐利亚,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在普鲁士统一德国之后,巴伐利亚还保有自己的君主和一定的独立主权和王室,这种独立主权一直维持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而当日下午,希特勒便站在惠特尔巴赫宫前的人群里,向那位年迈的君主欢呼。路德维希终于露面了。他演讲时,阿道夫·希特勒在暗自思忖:“国王若是看了我的请愿书,并批准我入伍就好了!”
果然,在次日,他就收到了复信,拆信时他双手发一抖。这封信上标明,阿道夫·希特勒正式被接纳入伍,成为了巴伐利亚的一名奥地利籍德意志人志愿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