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这次讨论中,伯纳德·明全程陪同着这三位科学大师,并将他们的所有谈话内容全都牢记于心。
玻尔教授与奥托·哈恩和莉泽·迈特纳交换了各自关于放射性核素的研究成果,玻尔教授还向他们介绍了自己的“互补原理”。
他们还特别展望了人工裂解原子的可能性途径。奥托·哈恩和莉泽·迈特纳还认为如果用某种中子去轰击一些放射性元素的原子,很有可能就会使这些原子产生核分裂,分裂之后的原子就会变为其他的放射性元素,而在这一过程中,很有可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玻尔教授、奥托·哈恩和莉泽·迈特纳三个人都一致认为,这种能量的释放可以被人类加以利用。
而且玻尔教授还提出了这种能量释放的过程有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能量迅速的释放,还有一种是在可控过程之下的能量释放。
奥托·哈恩认为前一种迅速的能量释放可以被用于制作一种新的武器,奥托·哈恩教授将它称作原子弹,他初步设想了这种炸弹的工作原理,可以用现阶段的化学炸药来使燃烧空间内产生高温,使放射性元素达到发生核裂变反应的临界温度。但是莉泽·迈特纳也指出了这种核裂变的反应必须是连续不断的发生,否则的话,很难被用作实战武器的应用。
所以玻尔教授对于核子裂变应用于制作武器参与作战的这种可怕前景,还是持谨慎的保留态度的,其他两位科学家也认为,在现阶段,还没有任何人能够研究出人工方法裂解原子,所以到目前为止,大家还不用担心这种所谓的原子弹,能够变成现实。
伯纳德·明通过旁听三位伟大科学家对于裂解原子实验的前景的前瞻性描述,了解到了这种核物理现象能够被用于制作武器的可怕的可能性,与先前自己对玛蒂尔德所讲的那种情况是如出一辙。
伯纳德·明的内心里并没有因为自己与几位科学大师的意见一致而高兴,反而他的心头被笼罩上了一种令人十分忧虑的乌云,伯纳德·明觉得无论是谁获得了这种武器,确实如玛蒂尔德所说,对于全人类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如果这种武器被应用于实际的战争的话,肯定会造成大规模的生灵涂炭的。
特别是现在的欧洲局势十分紧张,像阿道夫·希特勒这样拥有种族灭绝意识形态的狂人,如果他掌握了这种武器,再发动战争的话,无疑对于整个世界和人类来说是一场灭顶之灾!
玻尔教授还领着奥托·哈恩和莉泽·迈特纳前往丹麦救援移民委员会参观访问。
莉泽·迈特纳是一位有犹太血统的奥地利女科学家,在那个年代,女科学家受到歧视,他所从事的放射性化学领域里他是唯一一个女性研究人员,虽然她为这一学科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是柏林大学居然不允许他进入实验室。因用化学反应确定糖的结构而于1902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金的著名科学家、柏林大学化学教授埃米尔·菲舍尔(emilfischer)慧眼识才,她才被安排在装满辐射检测仪器的楼外木结构工作间里,进出还只能走后面的大门。迈特纳才工作不久就以哈恩的助手的名义与哈恩一起发表了若干篇论文。不久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哈恩奔赴前线参战,正是在此时,物理学博士迈特纳做了实实在在的化学实验,其结果是惊人的——分离并发现了新的放射性元素镤中(pa,91号).可是,这个伟大成果是以哈恩为第一作者于1918年报道的,莉泽·迈特纳只被作为哈恩的\"助手\"。虽然受到了很多不公正的待遇,但是莉泽·迈特纳对于科学的执着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脚步。但是由于1933年,希特勒上台之后,奥地利的政治环境对于犹太人来说急剧恶化,就连海森堡这样血统纯正的日耳曼人都在想后路,更遑论有犹太血统的莉泽·迈特纳了,她不得不为自己想一条后路。其实这次来到哥本哈根,她也是在考虑能不能通过移民丹麦,来继续进行她的研究。虽然他对丹麦的物理学科研环境很满意,玻尔教授也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人,只是最后由于阴差阳错的关系,他还是逃到了瑞典,而没有逃到丹麦。(纳粹德国后来又占领了丹麦,但是纳粹德国与瑞典一直保持了良好关系,瑞典作为中立国接收了大量来自纳粹德国占领地区的难民。)
伯纳德·明和玛蒂尔德·格兰特威格顺理成章的在这次丹麦救援移民委员会的参观访问中互相认识了,而玻尔教授和随行的一干人等,成为他们之间结识时间点的证人。伯纳德·明也趁此机会告诉玛蒂尔德,他已经取得了玻尔教授与奥托·哈恩和莉泽·迈特纳之间谈话的内容,找个接头的合适机会,他会把具体的内容告诉玛蒂尔德。
在送走了奥托·哈恩和莉泽·迈特纳之后,玻尔教授开始全力以赴的进行关于人工制造核子裂变的实验。伯纳德·明知道玻尔教授为什么开始对这个项目投入了更大的精力,因为他们内心都清楚,必须有人比德国的科学家更早研究出人工导致核子裂变的方法。否则一旦德国的科学家研究出这种人工裂变原子的方法,不管他们愿意与否,都会被现在正在台上执政的纳粹党所利用。而纳粹党和阿道夫·希特勒怀有的那种种族灭绝的意识形态,和一个阅读过《我的奋斗》这本书的人都是一清二楚的。
伯纳德·明选择了一家中餐馆与玛蒂尔德的接头,他们两个人像情侣一样坐在一个僻静角落里一起吃饭。一边吃一边交换着情报。
伯纳德·明对玛蒂尔德说道:“……这三个科学家之间的谈话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了。”
“伯纳德,看来真的叫你猜中了,那个德国佬想要利用你说的这个核子裂变进行武器试验吗?”玛蒂尔德问道。
“他的那个女助手认为现阶段还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即使像玻尔教授这样的大科学家,到目前为止也没有能够找到一种合适的中子和另外一种合适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让它们两个发生核子裂解的反应。所以现在这种武器的想法还只是一种构想,和我当初的空想,意思是差不多的。”伯纳德·明解释道。
“看来第三国际情报局的人有点反应过度了。”玛蒂尔德用筷子熟练的夹了一口碟子里的菜。
“你,中国筷子用的很不错呀!”伯纳德·明看到玛蒂尔德使用筷子的时候娴熟的动作,不禁惊叹的夸奖道。
“我说了我身上有四分之一的中国血统嘛!我可并不完全是一个丹麦人!要不然我也不会和你们参加同一个组织的!”玛蒂尔德用眼瞪了一下伯纳德·明,回答道。
“不好意思,是不是我刚才说错什么了?”伯纳德·明注意到了玛蒂尔德的表情,他试探性的问道。
“你没说错什么,只不过像我这样的混血儿,在现在种族主义甚嚣尘上的丹麦社会里有时候还能感觉到很不自在。你知道丹麦也有纳粹的信徒吧?”玛蒂尔德反问道。
“是的,有时候我走在大街上,看到一些年轻人他们都佩戴着纳粹的袖标。”伯纳德·明回答道。
“丹麦其实占大部分的还是和德国一样的日耳曼人,所以希特勒的种族主义宣传在他们国家中有很多拥趸。你看看石勒苏益格地区的情况就会明白一切了,那里到处都是纳粹党的信徒,人们天天上街打招呼,都喊着希特勒的名字。”玛蒂尔德皱着眉头说道。
“和迈特纳女士讲述的奥地利的状况差不多,难道丹麦的社会民主党就纵容这些事情的发生吗?”伯纳德·明问道。
“社会民主党的那些人本来就是软弱的修正主义分子,特别是在他们执政之后,和资产阶级政党执政的方式几乎没有任何区别。”玛蒂尔德回答道。
“不过在我看来,丹麦的警察还是管点事情的。至少在大街上纳粹分子骚扰犹太人商店的时候,丹麦警察会上去制止的。但是我在德国的时候,德国警察就不会这样做,他们不但不会加以制止,还会在旁边一边看笑话,一边指指点点。”伯纳德·明回答道。
“其实据我所掌握的情报,英国的海军大臣丘吉尔认为斯堪地纳维亚地区一定会成为英帝国与纳粹德国冲突的潜在区域。但是好像他们的首相张伯伦并不赞同这一点。”玛蒂尔德说道。
“我觉得就是像张伯伦这样的欧洲政客,才促使了希特勒的壮大和发迹。你能说说苏联那边的情况吗?”伯纳德·明问道。
“情况并不是很好,现在苏联内部在搞政治大清洗,而且据说他们的军队对芬兰还虎视眈眈,很有可能爆发武装冲突。但是我觉得斯大林本人对于希特勒还是有一定的警惕性的,所以第三国际情报局才加紧收集关于德国的一切情报。”玛蒂尔德回答道。
“那中国国内的情报呢?”伯纳德·明继续问道。
“中央苏区的情况不是很乐观,国民党反动派政府调集约了一百万的兵力,而且他还听取了德国军官顾问团的提议,采取“堡垒主义”新战略,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了第五次的大规模‘围剿’。现在中央苏区的情况很困难,粮食、药品和武器弹药都很短缺。而且好像这次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战争改变了以往的策略,开始与敌人打阵地战,现在敌我双方的武器装备差距很大,打阵地战恐怕红军会吃亏的。”玛蒂尔德说道。
“怎么会这样呢?前几次不都是进行运动战和游击战吗?!怎么这次会变成改打阵地战了?”伯纳德·明一肚子疑问。
“听说这次的军事领导权交到了苏联人顾问手里,现在这场战争变成了苏联人和德国人的军事思想在东方的一场对决了。”玛蒂尔德解释道。
“那有什么我们能帮得上忙的吗?”伯纳德·明焦急的问道。
“伍豪同志给过指示,我们的任务不变。而你的任务就是更好的潜伏,尽量多了解一些欧洲的先进科技情况。至于战争上的事,我想我们也帮不上什么忙的。”玛蒂尔德的无奈的说道。
“看来也只能是这个样子了,唉……”伯纳德·明也无奈的叹了口气。
伯纳德·明与玛蒂尔德接完头之后,回到了哥本哈根大学,但是玛蒂尔德叙述的关于中国国内革命战争的事情,使得伯纳德·明久久不能忘怀。他非常担心伍豪同志的安危,同时他也非常关心国内革命的前途和命运。但是他也知道,目前他什么都做不了,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按照玛蒂尔德说的那样,继续好好的潜伏,搜集更多的欧洲的科技情报,以备不时之需。
在经过在床上的一通辗转反侧之后,伯纳德·明终于沉沉的睡去了。那个夜晚,他做了一个很恐怖的梦。他梦到中央苏区的红军在经过浴血奋战之后,还是不得不撤离了他们的阵地。国民党反动派利用红军苏联军事顾问指挥上的战略漏洞,一直攻打到了红都瑞金,革命遭到了巨大的损失,很多同志都牺牲了。伯纳德·明一个人站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呼喊着伍豪同志的名字,但是并没有得到回应。就在他不知所措的时候,他发现一位红军同志就站在他的身旁,轻轻地对他说道:“同志,我们要赶快离开这里。敌人的部队马上就要攻上来了,我们必须尽快撤离。”而正在他们说话的功夫儿,一颗炮弹朝他们飞来,炮弹落地爆炸之后,伯纳德·明一下子就吓醒了。
伯纳德·明醒过来之后看了看窗外,他发现东方已经泛出了鱼肚白,他也无心思再继续睡下去了,于是他决定到外面去晨跑。他穿戴整齐之后,出门开始晨跑。他跑了一段之后,出了哥本哈根大学的校门,他跑到了中央火车站,这时候他遇到街上卖报纸的人,卖报纸的人大声喊着,今天的报纸已经到货了,于是伯纳德·明走过去掏钱买了一张《哥本哈根世界邮报》。
在翻到亚洲新闻的时候,他看到了一块犹如豆腐块大小的新闻:中国国民党政府围剿当地的布尔什维克造反者,在围剿五次之后,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攻陷了当地布尔什维克造反者的苏维埃国家的首都——瑞金。布尔什维克造反者的剩余武装人员在他们成立的苏维埃国家的首都陷落之后,不知去向。
伯纳德·明在看到这则消息之后,突然感觉天旋地转,眼前一黑,晕倒在了当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