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AI创世纪 > 第二十一部分 铁幕的另一面_515卡扎菲的历史

第二十一部分 铁幕的另一面_515卡扎菲的历史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阿什拉夫终于结束了他在撒哈拉沙漠中的一番耀武扬威,他继续带上了他的人质朝的黎波里方向前进。

    几年之前,利比亚青年军官卡扎菲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了军事政变,推翻了当时统治利比亚的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以卡扎菲为首的革命政权并成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而利比亚人把卡扎菲发动的这次政变行动称为“九一革命”。

    据说当年在利比亚的首都的黎波里,至少有四个政治集团曾有发动政变,夺取政权的图谋。

    第一个集团是包括前首相巴库什在内的知识分子和军官集团,这个集团谋划过接管政权的计划,但因内部分歧而迟迟没有采取行动;

    第二个集团是以军队参谋长阿卜杜勒·阿齐兹·沙勒希为首的王室力量,他们企图获得国王首肯体面接管政权,如此招不成再采取军事行动,但是由于国王迟迟未公开表态,他们贻误了行动时机;

    第三个集团是以军队一名上校为首的军官集团,据说该集团得到伊拉克支持,但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未能采取行动;

    第四个集团便是以卡扎菲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这个组织的领导人和骨干成员名不见经传,但为发动政变做好了充分准备。

    而在的黎波里之外,利比亚全境有数百个部落武装正在整戈待发,随时呼应他们在的黎波里内部的代理人进行的武装政变。

    卡扎菲所依靠的是他这些年来处心积虑建立的“两个支部”的骨干力量。

    卡扎菲在塞卜哈学习时,与阿卜杜·萨拉姆·贾卢德一道创立了第一支部,此后又建立了一系列的支部,统称“第一支部”系统。在此基础上,卡扎菲号召支部的每个成员都应该创立自己的学习支部,称之为“第二支部”。按照卡扎菲亲自制定的条例,各个支部的成员彼此要互不相识;参加第二支部的成员需要卡扎菲亲自逐一审批。卡扎菲转到米苏拉塔学习后,又在这个城市建立了“第一支部”和“第二支部”的体系。

    卡扎菲还创立了“自由军官组织”的外围组织,即民间组织,在工人、农民、教师、商人和文职人员中吸收民间组织的成员。卡扎菲在班加西军事学院学习时,非常重视在军队中发展成员。他对发展对象逐个进行考察,搜集他们的材料,逐个审批。

    卡扎菲为发动这次政变而进行了准备工作,这种准备工作是处心积虑的,它既精细又辛苦。

    为准备暴动,他们召开的会议越来越多,遇到的困难也就越来越多。他们必须在节假日开会,通常在深夜开会。他们必须把会议地点选在远离城市的地方,有时不得不奔赴数百公里远的地方开会,这些地方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往往都很恶劣。有的会议时间较长,他们就在野外露宿。为了解决活动经费问题,他们决定自由军官组织的成员都必须交出自己的全部工资。卡扎菲对发动政变的每个细节都做了精心安排。他把自由军官组织的骨干力量分配到全国各地,每个兵营里都配备两名军官,负责搜集与发动政变有关的各种情报,其中包括武器储备,军官名单及其上级领导等等。

    1969年初,自由军官组织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与会者一致认为,他们的组织已发展到相当成熟的程度,王室政权情报部门随时都可能侦破自由军官组织的计划,逮捕组织的领导成员。他们决定尽快采取行动,发动名为“耶路撒冷行动”的军事政变。会后,卡扎菲即向自由军官组织成员发出第一次警报,要求他们核查对士兵、交通工具、武器和弹药的控制情况。当收到一切准备就绪的信号后,他把发动政变的日期确定为1969年3月21日。

    但是由于后来情况有变,卡扎菲的自由军官组织再三推迟了政变的时间,直到1969年7月,伊德里斯国王去土耳其和希腊度假消夏。8月,国王把利比亚上议院和下议院的领袖召到希腊首都雅典,交给他们一封信件,宣布退位。

    卡扎菲了解到,军队参谋长沙勒希兄弟领导的宫廷集团准备在9月4日之前采取行动。与此同时,卡扎菲被通知于9月11日去英国接受第二次为期6个月的培训。卡扎菲感到,发动政变已经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于是,他与手下人在的黎波里东南不远的塔尔胡纳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决定将政变时间确定为1969年9月1日凌晨2时30分。

    他们还制定了详细的行动计划,决定采用突然袭击的方式夺取政权。政变前,卡扎菲对王室的军力部署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王室在班加西的兵力最强,因为国王卫队就驻扎在这里。这支卫队通常被称为昔兰尼加卫队,对国王忠贞不贰,且装备精良,能否顺利解决这支卫队便成为整个政变计划成败的关键。为此,卡扎菲决定留在班加西,委派他的助手穆萨·艾哈迈德突袭昔兰尼加卫队,委派他的另一名助手穆斯塔法·卡鲁比占领贝卡军营和广播电台。他派贾卢德去的黎波里,主持在首都的行动。此外,他还派自由军官组织的其他成员分赴其他地区同时分头行动。

    1969年8月31日深夜,卡扎菲与青年军官们按照计划,采取了军事行动。

    卡扎菲命令他的重要助手奥马尔·米海什乘傍晚的飞机前往首都的黎波里组织军营的接管工作。当米海什到达班加西机场时,发现飞机已满员。幸亏一个机场官员是他的朋友,总算走了后门上了飞机。到了的黎波里机场,他拦了一辆出租车驶向军营,下车时居然糊里糊涂地把武器和子弹丢在了车上。

    在班加西,按照计划,卡扎菲和两个上尉要在凌晨1点接管贝卡军营和电台。他们正要出发时,先是来了两个宪兵,让他们帮忙修摩托车,卡扎菲推托明天再去;好不容易把这两个宪兵打发走,另一个同谋者却惊慌失措地跑过来,说他们已经暴露。卡扎菲还是决定,“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勇敢地对付这个局面”。他把子弹和轻机枪塞满吉普车,一马当先地率领军队去占领班加西电台。当他走到半程回眸一望,却惊讶地发现,在前往班加西的路上,竟然只有他一个光杆司令。原来,在前一个岔路口,他的随行车队朝着贝卡军营方向开去了。卡扎菲于是独自一人行驶在去班加西的路上,沿途没有灯,什么都没有。

    更为可笑的是,负责占领的黎波里国家广播电台的军官开车绕城一周,竟然没有找到电台,只好慌慌张张地原路返回。

    负责接管的黎波里城外防空部队的贾卢德和霍尼,指挥着600名士兵,到行动时才发现只有1050发子弹可供使用,好在一路没有遇到任何抵抗。

    就是这样一场仓促上阵、漏洞百出的军事政变居然获得了成功。卡扎菲就是这样一个草莽英雄加鲁莽的英雄。

    而阿什拉夫要带这东西方两方面的人质去见的就是这样一位出身草莽的鲁莽英雄。在他身上既可以看到中世纪的骑士风度,又可以看到沙漠游牧民族的勇悍个性,还有沙漠中的毒蛇那样的狡猾和狠毒。

    等待着亨德里奇·穆勒、奥托·冯·梅克伦堡和伯纳德·明等人的命运究竟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