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爸你到了合肥后,记得打电话回来报平安。"
"知道了。"
"昨天芳姨帮你准备的随身应急药包都放好了吗?记得要一直跟身。"
"你刚才已经检查了一次,都在背包里了。"
"那你无论去到哪里都一定要背好背包。"
"行行行!"
"还有......"
"还有不要走太近河边或者江边,我胃不好不要乱吃东西。要多留意自己安全,要小心保管好财物。
儿子大人,我都知道了。我又不是第一次去外地,平时我都是一个人去工作了。"
"这次和之前又怎么一样,你这次是去灾区。"
"万山啊,你的确要小心一点,现在华东那里情况不明朗,多注意一点是对的。"
"老哥放心,我又不是一个人,我是和其他义商一起的,我不会单独行动。而且我这次去合肥主要是送物资,不会接触到重灾带。总之,大家可以放心,我一定会安全回来的。"
"爸,早点回来。"
"嗯。我不在的时候,你也要听话。
杨哥、大嫂、还有大家,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都要麻烦你们帮我照顾亦修了。"
随着车队来到巷口,张万山也终于真正的和小巷大家道别。他这次是要去合肥,1991年华东水灾的其中一个灾区。
话说回来,这一次水灾可以说是近十年来我国最严重的一次自然灾难。在连连不绝的雨水下,河岸缺堤,最后形成了史无前例的大洪水,长江下游的省市都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灾区里不少人受到生命的威胁,财物损失,数以百万计的人痛失家园。而最令人担心的,是水灾还在初步阶段。
因为影响的深和广,早前各地的人民都已开始支持。张万山就是其中之一,他和一些朋友都加入了义商行列,尽可能帮助灾区里的灾民,今天就是他和业界同行,一起把这段时间筹集到的物资运往灾区。
作为同一小巷的大家,都为张万山感到自豪,但也为他担心。
不过随着车队的远去,大家也再见不到张万山。
"放心,我一定会回来的。"
但就是再见不到,张亦修的耳里还记得爸爸临走前说的最后一句话。
"修修,我们回去吧。"
"回去吧,我们也要复习准备期末考了。修修你上次说会帮我的。"
"咦?小黑你也会复习?"
"喂!方家乐,不要以为自己可爱就可以乱讲话哦!"
"又是你说的,头可断血可流,但书就一定要到考试前才读。
哗!不要打我啊,我错了。"
最后孩子们是用欢笑,为张亦修洗去了担忧。
"我们回去吧。"
这一条小巷的确是爱着他。
但雨仍然在下着。
1991年7月11日,北京举行了一个紧急的记者会会,"救灾紧急呼吁"。这是中国自成立以来,极少见的一次对外求助。以官方名义向联合国、世界外国,以及国际上的各大组织发出求助消息,希望可以万众同心,进行一次人道主义的救灾援助。
消息发出后,世界各地开始纷纷响应,其中以香港为最落力,短短十日已筹得义款4。7亿港币。
XXX
1991年7月14日。
自从国际呼吁后,全国可以说是都动员起来。小巷的居民都是有着善心的一群,所以他们也没有例外。
今日杨树早早就打了电话回来,叫芳姨通知大家一下。原来杨树所在的大学也发起了捐献活动,等一会捐献车队更会途经宝华巷,所以叫芳姨和大家说一声,有要捐的东西都可以放到他们的车里面。
听到消息,孩子们就立即行动了,有回家收拾东西的,有去附近的小巷告诉大家的。
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甚至连晚饭都没有吃,孩子们已经又饿又累,不过他们都不在乎。
这时电视也开始了华东水灾的特备节目,其实这些天,全国各地都在播放着相关的事宜和节目。
但无论已经是看多少次,画面里都是洪水仍然是那么的无情和可怕。
就在小巷大家忙得昏天黑地时,在外工作的高大仁和樊强都回来了。
"杨树和我们说了,我们是回来帮忙的。"
这一次也可以说是身教了孩子们一次,患难见真情,祸殃知爱心。
爱不只是一个口号,而是在需要的时候,立即挺身而出。
现在小巷大家都做到了,他们都在尽着自己的每一分力去提供帮助。
不过,就在众人都忙得不可开交时,有一个孩子竟还在分心想着另一件事。
她就是樊研。
樊研不是心疼要捐出的东西,从电视里的看到的惨况,甚至更令到她眼角都泛起了心酸的艳红。所以在杨树的电话后,她是最卖力的一个。
当樊强回来,说可以把家里能吃的东西都打包送出时,她更没有心疼,有的只是觉得,"能帮到有需要的人,真好。"
但就在她为自己能出一份力而感到高兴时,无意中发现了其他孩子们在背着自己做一件事。
"芳姨,这是我和小胖想捐出去的零用钱。"
"你们真乖。咦?一千块?,你们那里来这么多钱?"
"一部份是我的,我的那些都是芳姨你平日给我的零用钱,我没用都存了起来。另一部份是小胖他爸爸和妈妈给他的。"
方雅芳想起来了。她不想姜颂雯觉得自己比不上其他孩子,但她又想不出别的办法,所以在零用钱方面都给得特别松手。当姜家的房子租出去后,就更是上升到每月一百块。
而小胖说是父母双全,其实一年都难得有几天。所以他家都和杨家一样,感情上给不了,就在物质上多给予。
不过两个孩子都很懂事,平日更不会乱花钱,慢慢就都存下了一笔不少的钱了。
要知道1991年广州一般人的收入,一个月才三百块左右。现在他们捐出一千块,真的不止是不少,是真的很多很多。
如果是别的事,芳姨不会赞成他们这样花钱,但这是做好事,她就点头答应了。
"不过......芳姨你可以不要把我们今天捐钱的事告诉其他人吗?"
"为甚么?"
"芳姨,雯雯姐是怕樊研会多心。"
听到小胖孩子气,但坚定的语气,暗在一角的樊研有点说不出的滋味。
而最不是滋味的,是姜颂雯和小胖离开后,剩下的三个男孩子也来到芳姨的面前。
"芳姨,我们想再多捐一点钱。"
他们和姜颂雯的想法一样,而且做法都一样。最令樊研嘴里散发出苦涩味的,是他们和姜颂雯一样,在顾忌着自己的自尊心。
樊研心里无奈的一声低笑,"小巷里果然没有秘密,而她也的确不属于他们一份子。"
樊研已经尽量令自己不要多想,她只是埋头收拾着要打包的东西。
不过,她真的忍不住的望着那些红薯。那些被她视为宝物的红薯,现在再一次的出现在面前。
原来真的没有人想要它们。
甚至一根不多一根不少,本来它们有多少根,现在就多少根出现在樊研的面前。
在樊研的有心留意下,她更发现除了红薯外,还有着之前送给大家的东西。
全都在。
但樊研已经没时间伤心,因为杨树已经回来了。他和学校的师生们已经来到了小巷。
"老婆,物资都准备好了吗?"
"可以了,我们都打包好放在厅里了。刚才我叫柏熙他们去告诉了一下别的巷子,他们也送来了不少东西。
大部份是吃的为主,我们都在箱子上面写清楚了。"
"果然我老婆就是细心。"
"哎呀,大家都在的,你就不要贫嘴了。快去搬东西吧。"
"哦,那我去忙了。
大家可以搬了,不过搬之前要看一下箱子上面的字,不要把吃的碰坏撞伤啊。"
XXX
大家终于把屋内的物资,陆续搬到巷口的货车里。
这时,屋里的杨柏熙和小黑都已经累得动弹不得。不过姜颂雯就还强打起精神,因为她知道现在最累的,一定是杨树他们。
所以她拿来了一个小箱子,里面放了一些面包和水,准备给稍后回来的大人们吃和喝。
眼皮都要撑不起来了,但就是她也要坐下休息的时间,她见到了屋里椅子下有着几颗红薯。
姜颂雯一一拾起,发现都是一些已经长出了细芽的红薯。
小胖也见到,"应该是刚才检查出来的,发芽了不能吃,就取出来吧。"
"切走这些芽后可以吃吗?"
"应该不能吧。小黑你们知道吗?"
"不知道。还是掉了吧,听我妈说长芽的蔬果最好不要吃。"
既然小黑都这样说,姜颂雯就把这些长芽的红薯丢到了垃圾桶了。
但就在她丢完,拍了拍手把沾上的尘土拍走时,突然有人推开了她。
是刚从巷口回来的樊研。
樊研咬着牙,有点焦急又有点火气的在垃圾桶里翻找着。
"甚么事了研研,你是不见了东西吗?"
姜颂雯问,但樊研就是一声不响,她只是越翻就越快。
终于,姜颂雯知道樊研在找甚么了,就是她刚才丢掉的红薯。
"长芽了,不能吃的。"
说罢,姜颂雯就要拿走樊研手上的红薯。
不过,就在姜颂雯要伸出友善的手时,樊研先给了她无情的一手。几近用尽全力的把姜颂雯推倒在地。
"你知道甚么!"
姜颂雯都吓懵了,她只呆呆的在地上,不知道樊研是甚么意思。
然而这时的樊研好像没打算再要说甚么,她只是把红薯抱在怀里,要回家。
但就在樊研要头也不回的离开时,张亦修见到了这一切。他立即把樊研捉住,"你又发甚么疯!"
屋里的孩子们都来到天井了。
小胖和杨柏熙忙把姜颂雯扶起来,小黑就走到张亦修的身边,要一起把樊研挡在屋内。他们要问清楚究竟发生了甚么事。
"走开!我叫你们走开!"
"樊研,平日你黑口黑脸都算了,现在还打人!而且打的还是雯雯!
你究竟是疯还是傻,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干甚么!"
这时货车已经离开,小巷的大人们也发现了孩子们的怒骂。小胖立即把刚才的事说出来,听完,大人们都眉头紧蹙。
樊强气极了,这时再没有人可以阻得了他,"啪!"
这是樊强在下定决心再不打樊研后的第一次动手。这一次,也是唯一没有人阻止的一次。
因为大家都知道姜颂雯没做错,是樊研在无理取闹。
但樊研就像言不惊人誓不休。
"我错就错在不会装,不会在人前扮好人!
你们都说姜颂雯好,行!那你们说,如果她真的那么好,为甚么她亲生妈妈会不要她!
告诉我啊!如果她好,为甚么会变成孤儿!
她就是孤儿,一个没有人要!只可以像寄生虫一样,寄居在别人的家里的孤儿!"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