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清公主秦可卿[清穿+红楼] > 第 1 章 废太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初四,毓庆宫,侧间。

    好热……可儿在床上翻来覆去,医院没有开空调吗?为什么会这么热?她想要张嘴叫护工,嗓子却哑得发不出声,只好费力地伸手按铃。

    本来挺满意这位护工,没想到刚刚做完手术她就擅离职守,果然还是欺负雇主是个盲人,下次考虑换个人吧。

    床单的触感怪怪的……她手边的呼叫铃按钮呢?

    “六格格已经烧了两天了。”

    “昨日太医也来了,是很凶险啊。”

    “要我说怕是不好……”

    唐嬷嬷一进院子就听到这样的话,忍不住拧起眉头,呵斥小宫女:“胡说什么?六格格金枝玉叶,自然有上天保佑!再让我听见你们嚼舌,就告诉主母,把你们都撵出去!”

    宫女们见到唐嬷嬷扶着唐庶福晋进来,连忙低头行礼,不等嬷嬷再说话,便都跑开了。

    她们并不害怕。唐氏没有显赫的家世,本来只是个宫女,后来承太子的宠,诞下六格格,才被尊称为庶福晋。宫里美人多,太子久不传召唐氏,怕是早就忘了她。六格格确是金枝玉叶,但出生大半年以来,没见过阿玛几次,显然太子也不在意这个庶女。

    这次六格格突然发烧,估计也是受了踩低捧高的奴才们的怠慢。唐氏性子软,还是身边的唐嬷嬷发作了一番伺候的宫女,但也于事无补。

    “六格格……娘的可儿……她才九个月大。”唐氏在心中焦急,六格格是她在这深宫之中唯一的指望。唐氏几年前曾生下一个阿哥,但刚出生就被抱到了太子妃那里,没长大成人就夭折了。唐氏心灰意冷中,居然又怀上了六格格,太子妃允许她抚养格格,太子爷也来看她……六格格是唐氏的福星,是她的心肝肉。她才有福几个月,难道又要失去吗?

    唐氏微凉的手指抚着六格格滚烫的额。可儿一抖,睁开眼睛,一团团紫的绿的色块在她面前晃动。

    紫的绿的色块。

    可儿的喉头一下子就哽住了,她多少年没有见过光了?感受到眼角有点湿,她赶紧闭上眼睛。

    可儿的记忆还停留在手术前,医生告诉她这次成功率很高,但有可能恢复得这么快吗?她压下心中的不安,仔细听周围人说话。

    唐嬷嬷见唐氏抱着六格格,眼眶微红,忍不住劝道:“庶福晋,您要振作。太子妃娘娘宽宏仁善,昨日还请来了太医为格格诊治,若是知道格格今日未好,一定会再请太医的,您何不再去求求娘娘?”

    “不是我不想去,只是娘娘今日身子不爽,免了我们的请安,还叫我们不要走动。”唐氏曾经是太子的贴身宫女,也识文断字,她比其他人更敏锐地意识到,突然下达的禁令,恐怕并没有这么简单。

    如果只是太子妃不舒服,唐氏拼了命也要求见。然而,如果这只是个托词幌子,宫中出了其他事情呢?

    “我觉得……前朝怕是有变,主子爷可千万不要有事……要平安回来啊。”唐氏低声喃喃。

    康熙皇帝前往热河狩猎,数位皇子伴驾,其中自然也包括这毓庆宫的主人,大清的皇太子。

    太子是仁孝皇后唯一的孩子,一岁立为储君,由皇帝亲自抚养,不可谓不贵重。然而太子羽翼渐丰,皇帝日趋老迈,父子矛盾也开始凸显。

    近几年皇帝与太子屡屡发生摩擦,毓庆宫的女眷们也有所察觉。她们留守京中,曾听到些热河传来的消息。八月时候,皇上告诫各位大臣,国无二主……

    唐氏不敢深想。夫君的安危和女儿的病情一起沉甸甸地压在她心上。

    ——太子?娘娘?可儿终于明白过来,她穿越了吗?又或者这是手术中的一个美梦?她不知自己该开心还是难过,最终她张开嘴,哇哇大哭起来。

    六格格身体瘦弱,像只小猫崽,上一次这样这样有力气地哭叫,还是九个月前她刚出生的时候。唐氏抱着自己的孩子,心中恍惚。她一下子回到了九个月前,那时太子爷常来看她,笑着说给格格起了乳名,叫可儿,意思是可爱的,珍爱的女儿……

    唐氏站起来。

    “嬷嬷,为我梳洗一番。”

    …………

    正殿。

    太子妃瓜尔佳氏要靠在大宫女身上,才能不倒下去,她颤声问跪在下边的小太监:“公公知道说这种话,是要掉脑袋的吗?”

    “奴才不敢欺瞒娘娘。”太监磕头,“皇上确实要废黜太子,已谕示随驾的诸王大臣。爷现在被拘禁帐中,押回京城再下明诏。还请娘娘早做准备。”

    太子妃觉得一阵天旋地转,耳旁炸开嗡鸣。她在宫女的呼唤中回神,掐紧自己的手指,挤出一丝惨笑:“公公辛苦了,先去偏房休息片刻吧。”

    小太监告退。太子妃定了定神,坐回椅上,在几个心腹面前露出疲惫的神情:“居然……果然……早上下禁足令时我也未想到……殿下这么快就要回来了啊。”

    无人回话。太子妃知道东宫一系的官员此时也接到了消息,已经开始运作起来,而她作为主母,职责就是稳定后宅。“春华,你出去告各处婆子,严加管理,任何人不要随意走动。秋实,你去请弘??阿哥——”

    外间突然有些嘈杂响动,太子妃顿住:“是什么人?”

    “娘娘,唐庶福晋来给您请安。”

    “唐氏?”在太子妃的印象中,唐氏安分守己,实在不像硬闯禁令的人。她忽然反应过来:“是六格格的事吗?格格还未好?真是……是本宫疏忽了。”

    六格格长得随貌美的唐氏,玲珑可爱,太子妃很喜欢她。如果在往常,太子妃绝不会忽视庶女的病情。但是现在——

    “让她回去吧,就说本宫在午歇。”太子妃叹气,六格格的粉嫩的小脸和唐氏忧愁的面庞在眼前挥之不去。唉,可怜天下父母心。

    “……不,秋实,请庶福晋进来。”

    唐氏没想到自己真的能见到太子妃,她跟在秋实身后,又激动又忐忑。果然是自己想岔了,太子爷怎么会有事呢?确实是娘娘身体不舒服,还撑着关心可儿的病情,娘娘真是仁善啊。她这样想着进了屋内,一下子被震住了。太子妃端端正正坐在桌案前,周围除了三四个大宫女,一个人也没有。

    太子妃看到唐氏进来,叫秋实去请太医:“说本宫不舒服,让陈院判来。”

    唐氏眼眶一热,就要下拜,太子妃亲自把她扶起来:“我知道妹妹着急可儿的身体,但是这里也有一件要紧事情得拜托妹妹。”

    “妹妹曾经为太子红袖添香,传为佳话。今日能否请妹妹替我研磨?”

    “你和我一起写一封家书。”

    太子妃和唐氏絮絮叨叨,先是写了京城秋日的景致,毓庆宫的闲事,又说起太子长子、颇得康熙看重的皇长孙弘??阿哥的功课,提了其他几位阿哥格格,最后着重写了六格格的事。

    唐氏仔细回忆了六格格初生时太子如何欣喜,如珍如宝,格格见到太子就笑,父女情深。太子随皇上远行,六格格十分思念父亲,即使口不能言,依旧抓着太子留下来的玉佩不放,哭的时候要拿阿玛哄她才能好……现在六格格病重,烧了两天,太子妃与唐氏十分心疼,因此特别写信,希望太子早些回来,看看孩子。

    唐氏写到最后,哭了:“爷原来,也是这样的。爷病了,皇上就揪心得睡不着,皇上出巡的时候,爷每次见到皇上来信都那么开心……”

    太子妃暗暗点头,她没找错人。唐氏是个聪明人,太子与六格格相处的一些小事,她也能写得极为动人。太子大婚前,还随着皇上一同住在乾清宫的时候,她就侍奉在太子身边,通透、机敏、又本分。

    家书几经润色,最终由太子妃和唐氏一同抄好。

    秋实进来禀报,最擅长小儿病症的陈院判不在,来了一位七品御医。御医说六格格的情况不是很好。太子妃去偏殿看六格格,向御医仔细问了话,唐氏忍住眼泪,一点点记下来。

    送走御医,太子妃看向唐氏怀里的可儿。她瞪着圆圆的大眼睛好奇地望着自己,不哭不闹。越是这样,想到御医的话,太子妃心中越沉重。

    “妹妹,实在是委屈可儿了,现在乱的,没法好好将养。才这么大点孩子……”

    唐氏摇头:“这是可儿的福份,妾和可儿都感激娘娘。”值此多事之秋,如果不是太子妃的贴身大宫女去请,七品御医也不一定能来。

    太子妃捉起可儿的小手,有些迟疑。唐氏一下子明白过来:“让妾来吧。”她小心给可儿的手上沾了印泥,在那封家信的末尾摁上两个小小的手印。

    可儿乖顺地张开手,她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孩童。限于婴儿的体质及断断续续的高烧,她的感知很模糊。所幸这里的语言与现代差别不大,摸清规律连蒙带猜,也能得到许多信息。

    这里是清朝,六格格的嫡母和生母,正在一同试图为她刚刚被废的父亲求情。

    她记得那句“天下岂有四十年之太子”,这位老太子没有熬过父皇康熙,两立两废,圈禁至死。登基的是四阿哥雍正。可儿有点难过地想,作为废太子的女儿,也许这辈子就与宫墙为伴了吧?

    ——如果她没夭折的话。

    她吸吸鼻子,一个喷嚏打到信纸上。

    唐氏有些局促,太子妃反而不在意:“家书而已,不用太工整。”她把信放好,款款对着唐氏拜了下去:“此书若上达天听,妹妹与可儿便是整个毓庆宫的恩人。”

    唐氏抱着可儿赶忙躲开,连声说不敢。太子妃立起身,指挥春华带人去给可儿洗手。“我这边有自己的小膳房,熬药方便,妹妹就暂时带着可儿歇在这吧。叫乳母喝了药,喂给可儿吃。”

    可儿皱起小脸,似乎比起太子被废这种大事,她迫在眉睫的危机是真的要像婴儿一样找奶娘吃奶了啊!

    太子妃送走了唐氏,将家信吹干封折好,交给偏房的小太监。

    “此为与太子家书,请公公转交。”

    太子的乳公凌普曾经是内务府总管大臣。凌普作为太.子.党的一员,在不久前已经被康熙革职锁拿,但宫中仍有大量忠于东宫的奴才,这位前来报信的太监便是其中的一员。他给太子妃磕了个头,默默退了出去。

    太子妃闭上眼睛,揉了揉额角:“夏蝉你去看看林氏和范氏,尤其是五格格也不满一岁,小心惊着孩子。秋实,待弘??阿哥下学,得叫他……”

    一大家子压在她身上,她不能倒。

    …………

    大荒山。

    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道士衔着草,悠悠走在山野间。

    这山叫大荒山,如其名是人迹罕至之地,否则他一瘸一拐却比寻常人还快许多的脚程,定然会引起过路樵夫猎户的侧目。

    突然,道士停下哼唱,抬头看了看天:“咦?”

    伸出拐杖,往前方泥地一点,再一步迈出,就已经到了繁华的北京城外。

    一个满头生疮的落魄和尚在那里等他。

    不远处的北京城门紧闭,道士把草吐掉,问:“听说人皇废储了?”

    “人皇的事情,与你我何干?”癞头和尚用力抠着脑袋,“老道,你也感觉到了吧,钟情首座下界了。”

    跛足道士眯起眼睛往城内看去,目光穿透层层宫墙:“和尚,仙子竟在宫里,该你去渡人。”

    “我不想进宫。”癞头和尚抱怨,“麻烦。”

    “和尚你尘缘未净,就该再见人皇一次。总是见过了,你与他的因果才能了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