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既然决定要搬去香港,程凤台回澳门后没几天便又独自去了,把剩余的房款付清后,然后开始安排专业人员对别墅内外进行重新装修,整体风格还是一贯的欧式洋房风格,大气中透着高贵。这栋位于香港浅水湾的半山别墅比澳门的还要大些,被一圈砖红色的围墙包围其中。别墅内绿树成荫,还有小花园和鱼池,空气既清新又湿润,很是舒服。
别墅一共四层,每层都有独立的卫生间,配置在当时来说是最高规格了。一层有客厅、餐厅、厨房、佣人房;二层是女主人卧室及客房,程妈妈、二奶奶、美音和凤乙均住在这层,还有练琴室也在这层;三层是少爷卧室及书房,程凤台的三个儿子都住在这层;四层就是程凤台和商细蕊的专属楼层了,没有其他人。装修时,程凤台格外“偏心”,他考虑到两人平时的闹腾劲,程凤台特意把第四层整层都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几倍的隔音材料,还给卧室里那张超大的双人床专门做了加固处理,就连四楼的浴缸都比其他楼层的大,而且还在浴缸对面的墙上安了一块很大的玻璃镜,几乎占据了整面墙。
1946年1月中旬,香港的别墅在完成在装修和装修后的散味后,终于具备了搬家的条件,这与程凤台当时计划的时间几乎吻合。因为澳门的生意还在,程凤台和大少爷时不时的还要回去处理澳门生意上的事情,所以澳门程宅就没有卖,二奶奶还留下了两个佣人日常照看着。
全家人搬到香港新家,安顿好之后,二奶奶便雇佣了一位管家。因为,自从二奶奶在英国得上了肺病之后,这些年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对于继续掌管这么大的程家,她已经是有心无力了。因此到香港后,程妈妈之前的管家就顺理成章的变成了程家的管家,有了管家二奶奶就轻松多了,而且由自己的婆婆在旁协助,没多久就跟管家配合的很默契了。这个管家姓谢,今年四十六岁,他之前跟随程妈妈多年,人品没得说,所以二奶奶才能放心的把程家的很多内部事务交给他。临近农历新年了,程家内部的大小事务都由谢管家挑头,跑里跑外安排人张罗着,一切都井然有序。
而程凤台自从跟妈妈相认后,一搬到香港便被妈妈催促着逐渐接手了她在香港的生意,一时间忙的脚不沾地,总是早出晚归的,尤其还有不到一个月就是中国的农历新年了,应酬也跟着多了起来。于是,有天晚上到家后,四十岁的程凤台把已满二十二岁的大少爷叫进了三楼的书房,谈了很久。最后,程凤台与大少爷达成一致意见,那就是澳门的全部生意都交给大少爷打理,而香港这边的全部生意则由程凤台负责。这样分工之后,程凤台就不用总是香港、澳门两头跑,也顺便磨练大少爷,为日后接替程家所有生意做准备。
自从搬到香港,程凤台就天天忙,有的时候深更半夜了,才带着一身酒气回家,由司机搀到卧室后,经常是倒头便睡。商细蕊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是心里还是会不高兴,他生气的认为他的二爷最近真的开始忽略他了,眼睛里就只有生意。其实,程凤台心里想的是,他要用最短的时间把香港生意上的事情理顺,该打通的关系打通,只要生意上的事情上轨道以后,他就能有更多的时间陪商细蕊了。可是,程凤台向来都是实干派,为人处事从来都是做得多,说的少。他对生意是这样,对家人是这样,对商细蕊更是这样。所以,这些想法他并没有在第一时间跟商细蕊说。
两人在一起十年有余了,就算是夫妻,也已经是老夫老妻了,商细蕊先是这样安慰自己。可转念一想,都说过要恩爱一辈子呢,这才哪到哪呀,如果现在二爷就开始不重视他了,以后呢?以后还有几十年呢,还怎么继续下去?一想到这里,商细蕊整个人就开始不好了。所以说,人不能闲的时间太久了,越没事情做就越喜欢胡思乱想。
接下来的几天,商细蕊一个人想了很多,他想要做点什么事情才行。香港跟北平、上海不同,这边的人大多说粤语,所以喜欢听粤剧的多,而爱听京剧和昆曲的就少很多了。商细蕊想想,不然找个大师学学粤剧,还是收几个徒弟把自己的技艺传下去?左想右想他都觉得现在时机还不成熟,他对香港并不了解,还需要一些时间。再说,他现在又不是班主,没有一大帮人等着他养活,所以想到这里,商细蕊就不着急了。
虽然,这些年商细蕊跟着程凤台转辗多地,但是只要条件允许,他每天都会起很早去练基本功,一点没懈怠过。当然,现在跟以往不同的是,凤乙从英国回来后,每每商细蕊练功的时候,她也会偷偷的爬起来,像个跟屁虫似的,跟着商细蕊一起练功。一开始二奶奶还阻拦,后来见管不了,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不过,二奶奶有话在先,凤乙练可以,但是绝不能当戏子。因为在二奶奶眼里,戏子是低贱的,被人看不起的。可是她没想到的是,凤乙以后会因为这些基础,在十年后被星探挖掘,继而走上了唱歌演戏的道路,成为了当红的明星,当然这是后话了。
商细蕊在思考过几天之后,先给自己定了个近期的小目标,就是听广播学粤语、看报纸多识字。于是,他便把想法告诉了程凤台,程凤台一听自然是全力支持,立即吩咐管家买来了最好的收音机,订阅了文汇报,让人天天送,还给商细蕊买了一本当时最新版的字典。商细蕊见到厚厚的一本字典很是新奇,程凤台就叫来凤乙教商细蕊如何查字典,这时候的凤乙已经上小学了,耐心的教了商细蕊三天,商细蕊总算能磕磕巴巴的自己查字典了,偶有不会查的,就等凤乙放学回来后再教他。
自从商细蕊有了这两个小目标,他每天练完功以后,就会在吃早饭的时候打开收音机,先听半个小时的粤语广播;接着等报纸送来后,他便会坚持每天看报纸,他想认识更多的字。所以,以前不爱看报纸的商细蕊,在程凤台外出应酬后就独自一个人呆在四楼默默地看报纸,一边能了解当下时局,一边还能顺便多认些字。这样每天有了事做,商细蕊脑子里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就少多了。因为在商细蕊心底的最深处,他始终坚信程凤台对他的心不会变。
值得一提的是,商细蕊在家看报纸的时候,还确实看见了盛子云在报纸上登的关于他的连载故事。故事是从商细蕊在北平被人诬陷被打开始写起的,主要就是写商细蕊在北平、上海、澳门这几年是如何支持抗战的,比如捐过大飞机、在上海参与话剧演出、澳门参加社团各地义演等等与抗日救国有关的事情。文中也简单提到程凤台在好兄弟商细蕊的影响下为抗战捐款等。盛子云的这个连载故事并不长,连续一周也就完结了。商细蕊看的时候也没当多大个事,就是顺便看几眼。可是,很多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你越不在乎它、越不拿它当回事的时候,它反而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甚至是很大的惊喜。
1月下旬的一天上午,早上十点多,商细蕊正窝在四楼的沙发上看当天新送来的报纸,谢管家突然跑上来跟他说,大门外现在有好几家报社的记者和电台的人等在程家大门外,有说要采访商细蕊的、有说要给商细蕊做专访的。
“三爷,您看看,这是他们递上的卡片。”谢管家说着把几张卡片递到了商细蕊的手上。
商细蕊接过来看了看,有五家报社和两家电台,然后说:“谢管家,先让他们回去,我明天再答复他们。”谢管家领了话,便速速下楼去了。
商细蕊之前在北平和上海的时候也有报社记者采访他,特别在北平的时候,他倒不是怕。而现在在香港,他是初来乍到,所以想等晚上程凤台回来后,问问他的意见,再做决定。
“谢管家,你怎么又来了?”商细蕊蹙眉道。
谢管家连续跑了两趟,额头都出汗了,说:“三爷,又来了个报社的,说是你的老朋友,您看看见不见。”
谢管家说着又递上了一个卡片,商细蕊抬眼看了下卡片上的名字,说:“谢管家,快请他进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