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末世女逃荒记 > 第 5 章 穿越之始5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林长福目瞪口呆的看着董氏,抓着她的手喃喃道“孩儿他娘,这是从哪儿来的呀?”

    董氏松开他的手,看见他这模样,便想起了自己当初的样子,不由自主的笑了。

    林长福顿时急了“孩儿他娘,你笑啥,快和我说吧,不然我这抓心挠肺的!”

    董氏这才将来龙去脉告诉他,然后道“生了大妞真是咱们家的幸运,从小便听话懂事不说,这次咱家要是能翻身,大妞更是功不可没”,

    林长福连连称是,夫妻两人对视一眼,纷纷看懂了对方的想法……

    林青青等两人走出来后才放松警惕,她看见林长福旁边笑魇如花的董氏,也不自觉笑了起来,高兴的心情是会传染人的,秘密说出来后,她们一家三口都沉浸在对未来的展望中。

    “咳咳”林长福打破了这一氛围,看见董氏和女儿不悦的神情,他连忙解释道“咱们得赶紧去银行了,我之前替掌柜的兑过钱,银行里兑钱者众多,去的晚了就赶上他们职员午休,下午再办的话,你们到家时天都黑了,我也不放心啊!”

    听到后面的话,母女二人对视一眼,才决定放他一马,林长福便赶紧带着她们向西平街走去。

    一路上,林长福顺便向她们介绍了一下城里大致的情况,城内有大大小小二十七条街,其中最出名的是东西南北四条大街。

    东兴街最著名的便是有着几十家烟行,这可是城里的一大经济来源,每天从早到晚,成千上万的烟农车推担挑,从十里八乡来此售卖烟草。

    西平街是银行钱庄聚集之所,经营烟叶购销和贷款,汇款业务。除此之外还有全城最大的黑市,收集和售卖一些见不得光的东西。

    南林街是县城内最繁华的街道,这里店铺林立,有金店银楼,茶庄书店,各种杂货店以及鞋帽布匹店等,每天来此买卖进货的人数不胜数。

    北忠街有三十多家粮庄,是城内最大的粮食集散地,林长福就在这里做苦力搬运粮食。

    城内除了四大街,还有一条“洋街”,主要销售洋油,洋火,洋布等,生意十分兴隆。

    三人来到了西平街,林长福带她们走进了中央银行在许昌县城开设的分行,林长福去排队,董氏和林青青便在门口等待。

    这时,林青青看见有一个柜台上贴着一张公告,不少人都凑近去看,然后小声讨论着,她便凑上前去,仗着身材小而灵活,挤进了前面。

    看着上面的公示,她才知道,原来国民政府早在1935年就实行“法币改革”,规定中央、人民、交通三行所发行的钞票为“法币”,银圆不再具有法定的地位,同时禁止银圆在市面上流通,并强制将白银收归国有,而这帮人小声讨论的话题正是这个月的银元兑换法币的比例提升。

    最开始法币以1:1的比价收兑银圆,但随着战争频繁,粮食锐减,国民政府为补偿财政赤字,印钞机全速开动,不断滥印滥发纸币,到今年本月,银圆与法币的兑值已经涨为1:30了,而物价水平涨得更多,比例更大。

    这帮人都害怕物价会越来越离谱,他们紧紧攥着手中的银圆,小声交流着各种小道消息,不知是否应该兑换。

    林青青了解后轻轻吐出一口气,心里想着“幸亏没有问爹娘准备兑换多少银元,若是错过了这帮人普及的消息,自己还一直以为民国时期用的都是“大洋”呢!到时候可就不好解释了,毕竟法币已经发行了好几年了。

    林青青是一个历史小白,对于民国时期,她只知道一些大事件,还是末世来临之前,历史老师耳提面命让她们必须会背的,但是再细节一点的知识她就不知道了。

    可看到今天的这个消息,她越想越觉得和国外电影中看到的通货膨胀特别像,她不懂经济学,但也知道随着1942年大灾害的来临,法币贬值只会更快更多,物价也会高的离谱。

    思索过后,林青青觉得,不能就这么把金条全都换成法币,下个月法币一定会继续贬值的,到时候就得不偿失了。

    她去找董氏,把刚才听到的话润色了一遍道“娘,刚才我在柜台那边听到有人议论说,这个月法币贬值了,下个月还会再贬的,他们说好像什么通货膨胀要开始了,好多人都准备留着银元先不兑换了”。

    然后又对着董氏的耳朵小声说道“他们说还不如拿着银元去黑市买呢”

    董氏听到这里,心里咯噔一声,连忙问道“大妞,你说的可是真的?”林青青道,“娘,当然是真的,我还能骗您吗!不信一会儿您去听”。

    董氏其实并不是不相信林青青,她只是需要有一个人给她一个确定的答复,以坚定内心的决定罢了,她回过头,正看见排队轮到了林长福,而自己的丈夫正伸手准备从怀里把那块金条拿出来。

    “哎呀”,随着董氏一声痛呼,身子沉沉的倒在地上,周围的人顿时让出了一块空地,唯有林青青赶紧上前捂着脸,传出哭泣的声音大声喊道“娘啊,您怎么了,可别吓我啊!”

    听到林青青的喊声,林长福伸出的手一顿,他看着倒在地上的董氏,身体摇晃了几下才站稳,然后就赶紧上前询问道“你娘这是咋啦,刚才不还好好的吗?”

    他问的焦急,林青青一时之间不知怎么回答好,就在这时,“虚弱”的董氏睁开了双眼,对着他道“当家的,我肚子好痛,咱们先回去吧”。

    “不行,孩儿他娘,你不要动了,我抱你走,咱们去看大夫”,然后回头对林青青说道“大妞跟好了”,说完,便大步向外走去,林青青不得不小跑跟上。

    等到走出银行,过了一条街时,林长福便听到董氏说道“当家的,放我下来吧,我没事了”

    林长福看着笑意盈盈的董氏,怔在了那里,怎么回事,刚才不还是难受着吗,怎么这么快就好了?

    看到这里,董氏连忙解释道“当家的,事情是这样的……”然后就把林青青和她说的话转述给林长福了。

    林长福听了以后陷入了沉思,他只是一个升斗小民,民不与官斗这个道理他懂,但现在是抗战时期,局势混乱,世道早就变了,他虽然不懂什么通货膨胀,但也知道对于活着来说,粮食才是最重要的。

    上个月他来给林掌柜兑换的时候,一块银圆能兑换20元法币,没想到这个月就已经涨到30元了,而他在粮行干活,也深知,粮食的价格已经涨了两倍了。

    黑市的存在不是一天两天了,既然黑市里都在用银圆交易,那说明即使在国民政府的强制管辖下,人们还是更加认可银圆。

    想到这,林长福下定了决心,他对董氏道“孩儿他娘,咱们不换法币了,改成换银圆吧,不然我这心里总是不太踏实”,董氏立马道“当家的,听你的”。

    “好,那咱们去黑市”林长福长舒一口气,便带着母女两人向黑市的所在的东奎街走去,林长福把她们母女安排在凉亭里等待,便独自一人走进了一家鲜果行。

    出来时,手里拿着一张纸条,林青青凑上去瞥了一眼,只见上面写着“金条一根,约一两重,汇丰鲜果行”的字样,还有一个鲜红的印章。

    “爹,纸条上写的是什么啊?”林青青装作不懂的样子问道,“额!这个爹也不知道”

    被女儿这么一问,林长福有些尴尬,因为家境贫寒,林家从上几代开始到现在就没有一个识字的,给他纸条的人也只是告诉了他一句暗语和地点,然后让他拿着纸条过去。

    “那咱们怎么换钱啊?当家的”董氏急忙道,“没事儿,咱们拿着这张纸条去金玉钱庄,自然有人接应咱们”,说完,三人便风风火火的向金玉钱庄走去。

    钱庄里人山人海,贷款和寄款的人很多,幸亏有林长福拉着,不然董氏和林青青就被人流撞倒了。

    林长福不动声色的走到了一个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面前,小声说道“小哥,你认识广安村的刘来顺吗,他让我来这帮他取个东西”。

    工作人员心下了然,立马道“认识认识,那是我们掌柜的亲戚,你跟我过来吧”。

    然后叫来一个十几岁的半大小伙子“三福,我离开一会儿,你可给我看好了,别出什么乱子!”

    被叫三福的小伙子脸上挂着谄媚的笑,回道“江哥,俺哪次办事不是妥妥的,交给俺你就放心吧!”

    这个叫江哥的工作人员满意的笑了笑,便带着他们三人走进一间小屋。

    屋子里的摆设和柜台差不多,也是用橱窗隔着前台与后台,橱窗后坐着一个老者,戴着金丝边的老花镜,低头正在书写什么。

    江哥对他道“良叔,有人来交易了”,那老者这才抬起头,不悦的看着江哥,江哥见此连忙回头对林长福斥道“快把东西拿出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