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座院子大概两百多平,院门正对着正房,坐北朝南,西侧连着三间厢房,井和石磨在正房的东屋外侧。
靠着东墙有一大块空地,用篱笆围住,里面种着大葱,茄子,豆角,辣椒等。
林青青她们要住的屋子夹在中间,两侧的屋子要更加敞亮,但因为租的晚,好的屋子都被选走了。
赵大娘给她们介绍这院子时,那两户人家的大人也出来搭话,有小孩子跟在后头,还有那没出来的,趴在窗户框后瞅着。
其中一家姓程,男人叫程远,大概三十多岁,是个拉黄包车的,很是健谈。
他见林长福初来乍到,便将在这西安城中生活的一些常识说与他听。
首先是饮水用电问题,他们这片位于南城区,虽说也是拉了电线,但电费太贵,大多数居民用的还是煤油灯。
水则是从院中的这口井打,说到这里时,赵大娘还很自得的告诉她们,许多人家院子里打不出来水或者水苦的话,还要从外面买水。
第二个便是买东西,出了院子往西走大概二里地的地方就有一个综合大市场,不管是吃食还是生活物品,里面应有尽有。
现在西安城里的交易大多还是用法币,尽管贬值的厉害,但政府监管力度大,民众也不敢不买账,只是私下里的大额交易都还是用银圆的。
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便是防空警报必须熟悉,这是性命攸关的大事。
据程远所说,几乎每个月日寇的飞机都要来轰炸一两次,所有民众都必须会“跑警报”。
当倭寇的飞机被发现从山西的机场起飞时,防空部门就会拉响预备警报。
三长声三短声,说明敌机已进入陕西境内。
急促的短声,说明敌机已经飞到渭南、临潼,很快就要到西安了。
持续的长声是解除警报,说明飞机已经离开,民众们都可以从防空洞中出来了。
至于这防空洞,城墙和大型场所的防空洞是政府修建的,还有一些居民家里也有自己修的。
听见警报时,要迅速寻找附近的防空洞,找不到也不要急,那时也会有很多人家打开大门,让“跑警报”的人进去躲避。
林家人听了一耳朵的“跑警报”,与丁仁贵所讲不同的是,道北那边都是就近跑到城墙洞下,他们这边在赵大娘家厨房里就有地道,直通城墙的防空洞。
话说到这里,太阳已经落山了,各家都回去做饭,林长福将东西从驴车上卸下,其他人把行李搬进屋内。
屋子很干净,并没有多少灰尘和垃圾,想必之前的租户刚搬离没多久。
在土炕上铺上一层席子,把油布从棚子上拆下来,充当窗帘,被褥放在炕梢。
地上是一张八仙桌和两个凳子,还有一个木制的大立柜,林家人将这些都擦拭干净,把她们自己的东西放好。
林长福挖了些黄泥将铁锅和灶之间的缝隙糊好,今天还不能烧炕,待黄泥干后,在底下点火将灶烧热,自然就固定住了。
孙氏和董氏准备去一趟附近的市场买一些吃食,顺便熟悉熟悉环境,林青青拿着篮子和她们一起出了门。
林平安和林二妞早就和院子里的男娃女娃玩到一起去了,孩子的世界是简单的,总是能以最快的速度融入进去……
吃过晚饭天也黑了,半个多月的颠沛流离让林家人疲惫不堪,此时躺倒在炕上才觉得心神俱安。
待家人都睡熟了,林青青才合上眼……
第二日,林长福经过程远的指点去西宁街的人才市场找活干,孙氏和董氏在院子里开荒种菜,林青青则找了个借口出去好好逛逛这西安城。
城内并不是所有地方都如他们初见时那么繁华,可能是主干街道的原因,国民政府怕影响城市形象,调用了大量的资金修葺路面和之前被炸毁的房屋。
相比之下,其他的街巷就要凄凉多了,倒塌的房屋,低矮的民居,泥泞的土路……
似乎每个城市都有其“门面”,在外界却将大多数人的生活都遮掩。
林青青换上了一身轻便的男装,找了一辆黄包车,车夫载着她来到了西安最负盛名的钟鼓楼。
钟鼓楼是两座楼,相隔不到半里,正如它们的名字,钟楼上有一座大钟,鼓楼上有一架大鼓,皆为报时所用。
每天击钟报晨,击鼓报暮,所谓晨钟暮鼓便是如此了。
钟鼓楼位于城市的中心,通着东西南北四条大街,来到鼓楼上,便可将全城的景色俯瞰,众生万象,一览无遗。
此刻鼓楼上,乔家兄弟已经在此等候了五天了,当初把驴车卖给林长福后,他们又继续住了几天才出发。
这一路上他们也算长了见识。
乔家两兄弟买的是三等座,花了8块银圆却只能和其他乘客一起挤在火车顶,车顶上黑压压的人群看起来触目惊心。
两天的路程风餐露宿,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更可怕的还是在火车经过潼关站时,乔家兄弟亲眼看见另一辆火车上堆满了死尸!
那趟火车也是通往西安的,却在行驶过程中遭遇了沦陷区日军飞机炮弹的攻击,临近潼关时终于承受不住停了下来。
车上的人们大多是被炮弹所形成的巨大冲击波震死的,驻守火车站的军人们将尸体一个一个扔下来,自有那收尸人驾着马车拉到乱葬岗去。
两兄弟至今都无法忘记那令人震撼的情景……
时间很快到上午10点左右,这是他们与林青青约定的时间,每天这个时辰他们都会在此等候,如果没有等到人就离去,第二天再来。
“乔伟光,乔伟亮”,一道声音响起,喊的正是兄弟二人的名字。
两人猛的转过头,看见的是一身男装打扮的林青青。
再次相遇,三人都很激动,毕竟能够活着从河南来到陕西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在这鼓楼之上,兄弟二人简单说了一下他们的遭遇,然后便将这些天里打听到的城内时局讲给她听。
话毕,乔伟亮兴奋的指着远处道“青姐,这鼓楼可是西安城最高的建筑了,城内的景象在这看的清清楚楚的!”
“往南望去,便可见大小雁塔和距这西安城五十余里的终南山了!”
“这东面的临潼有一座华清池,我听当地人说,这可是当年杨贵妃洗澡的地方!”
少年人的语气带着兴奋,像是恨不得马上就要去游览一番,一饱眼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