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谢谨重新披上了战甲,笨重坚硬,以前也没觉得难受,现在竟是觉得它让自己喘不过气来。
安生了五年,战争又要开始。
每一次的送行都是声势浩大,乌泱泱一片人围满城墙,三个两个站在一处,说不清是个什么心情。
谢谨顺着长长的队伍看过去,和很多年前相比多了许多新面孔,她收到的不舍越来越多,终于不像从前,那么多的人,都想着让她死在战场上,虚情假意的嘴脸看的人心烦。
姜别穿着玄色朝服站在最前方,这身衣服让他看上去更成熟了一些,嘴唇紧抿,眉眼淡漠,姜别也没有什么多余的话能说。
“臣会等陛下平安归来。”
能不能赢都不重要,只要平安就好。
随和淡笑着,谢谨答:“知道了。”
谢谨当然惜命,她还不想死在异国他乡,御用太医被带着,留条命回来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更何况这一次大魏出兵五十万,她有把握能赢。
又耐心的交代了姜别一些事情,谢谨看天色正好,朝着所有人摆了摆手就准备走了。
是错觉还是什么,王韫之觉得谢谨变了,以前出征的时候她是意气风发充满斗志的,这一次那个背影显得格外萧条单薄,他总是感觉哪里不对,这么长一段时间她似乎更加轻松,和谁都能偶尔开两句玩笑,脾气好的不像话。
他想不明白到底是因为什么。
谢谨策马行在最前方,在无人看见的时候低叹了一口气,浓烈的疲倦涌向四肢百骸,她不想看到那么多人死去了,可是为了以后几十年乃至几百年的安宁,这一仗又不可避免。
“罢了,那就让它早点结束吧。”谢谨安慰着自己。
背后目光灼热,谢谨很自然的回过头望向城墙。
白衣翩然,阴柔华美,隔得再远谢谨也能认出来。
还好,他们这么多年的交情战胜了那些龃龉误解。
阵阵暖流划过心田,谢谨浑身舒畅许多,没什么好低落的了,至少她的朋友和亲人一直都在。
大军最后消失在所有人的视野当中,姜别眼睛和脖子都有些酸痛,貌似心里也有一点。
到底是他们太无能,所以才会让谢谨一次又一次的离开。
“丞相,孤想为陛下免除一切后顾之忧。”他声调柔缓,很平淡的说着这句话。
不止他想,谢谨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想,过去的五年可以说他们所有人都是在谢谨的庇护下才能走的格外顺利,没有了她,接下来的所有他们都要去独立面对。
王韫之目光低垂,“这大概也是她给我们提醒,总有一日她会离开,只有真正脱离了她的扶持,完全靠着自己的本事扎根朝堂,让所有人都动不了,我们的存在,才是真的有意义。”
“孤会努力的。”
大多数人忙活了一整日,回到府中也就好好的休息,也难免有那么几个蠢笨如猪的,人才刚走就忍不住了。
庾识年面前摆着好几坛酒,他面色泛红,微醺懒散,桃花眼中杀意渐起,那几个人还在找死。
“颍川庾氏曾经是我大魏第一士族,可是自谢谨上位以来,更加看重王氏,她又一味打压士族,桓氏已然覆灭,难保下一个不是庾氏啊。”
“是啊,廷尉,令妹之死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了,您对她谢谨忠心耿耿,她却不信你,这种忘恩负义的人实在不值得跟随,倒还不如趁着她离开起兵,届时她分身乏术,凭借廷尉的威望,若是称帝我等必定追随。”
与其在谢谨一个女人手底下惶惶终日,还不如跟着庾识年,真要是成了,他们也算是功臣,总比现在要过的好。
他们想的简单,庾识年曾经是谢谨知己,最是了解她,跟那些权重之人素来关系好,加之他是颍川庾氏的家主,现在又跟谢谨闹僵,还有谁能比他更合适。
只是很可惜,庾识年这个人最怕麻烦,当年谢谨请他出山他都不太愿意,更何况坐上那个位子把自己给累坏。
庾识年半撑着额头看了看他们,一声嗤笑讽刺意味极为浓厚。
“到底是什么让你们觉得,我跟谢谨将近二十年的交情这么不堪一击啊。”
这一问让下面的几个人有些发楞,这,不是所有人都说谢谨和庾识年决裂了吗。
庾识年笑意收敛,眼里杀气更是加重几分,连平素吊儿郎当的神态动作都没了。
“老子跟谢谨出生入死的时候你们还不知道在哪呢!你们以为就这样我会帮着你们把她这么多年的心血耗尽?她忘恩负义,你们岂不是猪狗不如?也不想想自己是个什么玩意还敢诋毁她,真当自己命长了,我跟她的事还轮不到你们置喙,滚!”
庾识年很少这样骂人,今天是真的被气到了,直接叫了管家来把这几个人丢出去,还让下人把他们踩过的地收拾干净。
庾识琮在堂后听完全过程,他只是摇了摇头。
所有人都觉得庾识年让他回来是要跟谢谨明着作对,连王韫之陆与珩都这样认为,可是也只有谢谨庾识年他们自己心里清楚,双方各退一步是彼此给对方的交代。
庾识年把选择权交给了谢谨,如果她不阻拦庾识琮回来,那就代表着她还认他这个朋友,所谓打压士族扶持庶族的决定可以因为他而做出一点让步,而庾识年自己也不会再拦着庶族入朝,只要留下他和庾识琮,让颍川庾氏不能如同前世辉煌也尚且能够保留一席之地。
双方都可以做出让步,证明这段关系哪怕有了裂痕也不会崩塌。
庾识琮看着庾识年把酒坛子一个个的砸了才恍然醒悟。
快二十年了,说是彼此至亲也不为过,庾识和的死的确让庾识年有些埋怨谢谨,可是庾识年永远都不会害谢谨,他记得少年时谢家对他和庾识和的恩情,也记得谢谨为了他做出的让步,在最危难的关头保下了庾氏。谢谨记得他在出征的时候拦住庾长?对谢氏下手,记得谢氏被围攻的时候庾识年带着伤来救她家里的人,只要她请求了庾识年就会帮忙。
所以到现在,最了解谢谨的那个人还是庾识年。
“你急什么,我又不会害你,你想要的东西我帮你保住就是了。”
“谢如琢,你歇一歇吧,争取多活几年,我还等着你教我孩儿习武呢。”
到现在,知道谢谨活不长的人,除了谢谨和她的太医,只有庾识年一个人知道。
他在地上坐了好久,等到眼睛不难受了才让下人把那些碎裂的瓷片扫走。
“把我的官服拿来。”
从建康到北境,大军行进花了一个月的功夫,他们这还算是快的,日夜兼程紧忙紧赶,好在如今的大魏富庶,哪怕经历了好几次重创也比当年谢谨出征西戎的情况好的多,起码将士吃穿不愁,甲胄兵器齐全,这边也让她卸下一点心理负担。
一路上走来她还是很欣慰的,景象比以前好了不知多少,依旧会有人流离失所但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街道上摊贩店铺多了很多,生活温馨有人气,不再是以前空荡荡的死城,三口之家可以说说笑笑去逛街买小玩意,村民,城中百姓,地方官,他们都是笑着的,不用再像以前饱受压迫,沦落到哀鸿遍野的凄凉苦楚。
谢谨跟谢沉去城中走了一趟,许多小孩子都在街边玩耍,扎着小辫子,捧着小玩意,一笑牙齿都露在外面,他们有着这个年纪应该有的快乐,而不是前几十年那样瘦弱的身板扛着比人还重的沙包货物,为了一文钱被打被骂,从泥地里捡起前来还觉得很高兴,今日能够为家中增加一点收入。
女郎穿行在茶肆间,谈笑有余,有的抱着诗集,听士子高谈阔论以后还能不畏怯的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谢谨还看到卖菜的农女在读春秋,她上去问了一番,那农女腼腆笑答:“我想读书,这样以后如果有机会了可以去都城报考女学,我听说那里有很多学识渊博的女郎,我也想像他们一样,有朝一日可以入朝为官,造福百姓。”
哪怕微不足道,依旧向着心目中的光明前进。
一瞬间,谢谨觉得自己这些年做的一切都很值得,而且她该感谢温韶,是温韶提出的普通人家的女郎根本读不了书,那些书又贵,她们就算想学也没办法。温韶写了奏疏,由朝廷贴补费用,大量刊行书册,倡议地方官府每月举办书社活动,推行道德讲堂问答,既是弘扬了道德有助于改变社会风气,优胜者也可以拿到免费的书籍,增长学识。
温韶出生于太原温氏却长在民间,她看到的更多,她会有针对性的改变,这是谢谨觉得很可贵的一点。
长长的街道走下来,百姓们生活的都很好,谢谨他们也该继续前行。
北境各座城池比不上前面的美好,但最起码他们没有受冻挨饿,生计得以维持,不会轻易孤独的死去。
在边城城门外,有老者背着药篓经过,他看着声势浩荡的军队,那种寂然无奈的眼神让谢谨有些压抑。
“唉,又要打仗了。”
老者如此感叹,谢谨听到了。
战争这种东西,带来的灾难是无法挽救无法改变的,没有谁喜欢战争,可以太平的话,她也希望永远不会打仗,但是他们别无选择,
“最后一次了,这一仗打完,再也没有了。”
所以,她必须要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