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学着做明王 > 第 20 章 郑家投诚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破虏原本还计划第三舰队顺路在日本附近打一些倭寇锻炼一下队伍,谁知道基本没有像样的战斗力,强度还没有训练来的大,也是无可奈何。

    十月份朱破虏告别岛津香返回了大连,陈小鬼传来消息,清军有可能会南下进攻大明。崇祯的大明他管不了,他只能管好自己的事情,命令龙飞云的青龙军扩充到8000人,命令慕容达达的白虎军扩充到8000人,命令杜铁剑将大连玄武军扩充到6000人,不含金州卫和东方棱堡守军,这两部分军队,由秦朗直接统领。加强训练,积极备战。

    同时命青记、地记大量收购物资,包括各种材料和粮草,暂定100万两。虽然他现在屯了十几万吨的材料,秋收以后他的存粮也达到了200万石,明年的粮草会更多。但他不确定崇祯最终的态度,自己现在显然已经在单飞了,崇祯虽然不清楚他的底细,但是面上的情况也足以显示,他算是拥兵自重,占山为王了。

    青记总管孟海,他感觉自己挣的钱都屯了材料,他这个少主好像天生缺乏安全感。大连西面到处都是水泥仓库,里面囤积了无数的物资材料,即使这样,朱破虏还让他买。买就买吧,反正当甲方的感觉还是不错的。朱破虏不缺钱,给了青记100万,他还有500万,还有不到30万的黄金。

    台湾的军事工坊也建起来了,规模小一些,作为备用基地。在台北南边的内陆地区,孙二虎派人严密监视,工坊外围建立了棱堡,实行军事化管理,停工的时候,工人就回到大连,管理还由大连负责。同样,台湾的船厂也建起来了,和军工坊类似。

    朱破虏看到粮食足够了,便在大连建了一个酿酒坊,高级的,可以出高度白酒。一方面可以卖钱,一方面也是消毒使用,之前一直没粮,也是没办法。同时,朱破虏还建了一个卷烟厂,因为造纸坊现在弄好了。各种样式的纸张都有,虽然品质还是不甚满意,凑合能用了。烟酒将来也是他的经济来源之一。

    朱破虏考虑再三,成立大连烟酒公司。仍由陈小鬼负责,陈小鬼下面现在也是人才济济,先让陈小鬼办吧,从高端产品切入。陈小鬼当然明白,能坑人绝不赚辛苦钱,所以陈小鬼最合适。这也是朱破虏没有给陈小鬼改名的原因,非常合适。

    第三舰队修整完毕,朱破虏命第三舰队带2000玄武军驻守台湾,归陈二虎管辖。张铁枪任东海第四舰队团长,组建第四舰队,王铁柱、孙铁虎、刘铁戟全部为第四舰队副团长。

    同时,命周伏海带第一舰队带2000玄武军,开拓海南岛,建一个立足点,筑城建港,海南岛如果有大明军队,避免正面冲突;伺机协助卡特琳娜,除葡萄牙商队外,皆可抢掠,禁止虐待俘虏,可关押做工;朱破虏考虑到他们此次在哪里可能要驻守很久,允许周伏海给所有玄武军和第三舰队论功赏妾一名,家属也可以带去。家属随军这个规定,以后朱破虏便在海军中间全部推行。赏妾只有在开疆拓土的时候,偶尔才会允许。

    郑芝龙最近比较郁闷,海上的匪患最近都被台湾的那支明军清理的七七八八,管你什么皇亲国戚,管你什么郑芝龙的印信,没用。海盗也曾经一怒之下□□过,专门抢台湾的商队,但结局也是非常残酷的。一旦逮到,全部屠杀,连舟山群岛里藏的一窝海盗都被连锅端了。慢慢的,大家都知道台湾不好惹。

    倒是做生意能赚钱,算了海盗没出路,改行做生意。只是郑芝龙的收入越来越少了,葡萄牙倒还每年给他孝敬,其他土匪官商,人家现在都拿着朱破虏的通信证到处跑。郑芝龙有心杀个下马威,又不敢。

    对面明军的战舰似乎比上次更加威武,六大六小,造型一样,看起来就很厉害的样子。自己的海军就像杂牌军。更令他气氛的是,大明的海禁现在算是名存实亡了。只有大明自己不做买卖,外面人家玩儿的热火朝天。

    郑芝龙前几天打听到,周伏海的舰队南下摸海南去了。他想着趁周伏海离开,打个劫去,什么朱破虏的印信,找个理由就说没看到。船队没开出多久,就遇到了李铁矛的舰队,垂头丧气地又回去了。

    待他确定这支舰队确定不是周伏海的舰队时,更崩溃了,一个没完,又来一个,这东南沿海以后彻底是朱破虏的了。有时候他真的有点玉石俱焚的冲动,但深思熟虑后觉得不妥。

    于是郑芝龙想了一个馊主意,弄了两伙被孙二虎逼的气急败坏的海盗,郑芝龙又出了二十艘战船,大小不一。一共四十多艘战船,让他们择机埋伏一下李铁矛的舰队。他深思熟虑的办法便是试一下鼎之轻重…

    李铁矛这两日在福州海域游弋,熟悉海域地形。在一个海峡附近,三面窜来三四十艘大小不一的战舰。这让他吃了一惊,自己还是大意了,本以为附近没有什么大规模的海盗了。但是有些战船像大明水军的。

    眼看对面是冲着他们来的,李铁矛当机立断,反击,管你什么海盗水师,打完再说!一时间火炮齐鸣,百枪齐发…

    这火力也太猛了,海盗最大的3000料的战船,挨了三炮就残废了。小船就别提了,本来想趁乱冲上去放火了。谁知船上火力太猛,没到50步人就基本都被打死了。死了几船人,其他人都不去了。离老远就把船点着,跳海跑了。

    南风起,还真有几艘火船被风吹着向第三舰队漂来。那群海盗一看开始兴奋了,烧了一艘也好。哪知那艘船,突然黑烟阵阵,加速躲开了。除了这次略有惊险,其他就是一边倒的屠杀。上次只知道大炮厉害,这次他们知道了150步以内就是地狱。

    敌军溃退后,李铁矛派了两艘护卫舰去追击。原本打算俘虏几艘大船,谁知走进一看还有明军旗帜。这是什么情况?

    弄过几个人来问了问,原来是郑芝龙干的。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几炮把大船都炸沉了,船上的人也都做了水鬼。随后李铁矛回了台南堡,跟陈二虎汇报了情况。两人商量后,低调处理,如果郑芝龙来,该灭就灭,郑芝龙不来,他们也不主动攻击,以后小心戒备就是。

    按照朱破虏的方针,郑芝龙毕竟是大明水师,虽然是名义上的,但是暂时维持和平,只要保证台湾的安定发展和航路畅通即可。

    郑芝龙心虚了,听说去的人基本都被灭了,跑回来没几个。朱破虏的舰队火力很猛,远近都没什么漏洞,难以下口,比葡萄牙舰队都难对付。郑芝龙担心朱破虏来报复他,随即命令各地舰队严守各地港口,福州更是加强戒备,随时准备应敌,当然朱破虏根本没来。

    现在郑芝龙也不想招惹朱破虏了,只是朱破虏断了他的财路,原本的保护费现在越来越少了,大明又是海禁,他只能借海盗的手敛财,现在海盗没了,难道自己去?

    当然郁闷的人不止郑芝龙一个人,南方一些藩王勋贵现在颇有些微词,只是他们不像郑芝龙这么差钱,他们也在看郑芝龙怎么办,郑芝龙的命根子被剁了都不还手,那他们且不急。

    魏国公肯定是站朱破虏的,至少装作没看到。郑芝龙也想过玉石俱焚,但深思熟虑后担心自己的本钱不够,本来自己就是降将,多半是因为有用,所以还能割据一方,如果败了,崇祯会念旧情?有鬼了,死的肯定是自己!人家朱破虏摆明?马就是单飞了,虱子多了不痒!多个郑芝龙也无所谓。

    看着郑芝龙最近茶饭不思,郑芝虎建议,不行就去找朱破虏谈谈。如果他想剿灭郑家,现在看来,能力肯定是有的,多半也是有些顾虑。既然他没有下定决心剿灭我们,我们可以了解一下是否有个和平相处的办法。

    郑芝龙虽然不甚赞同这个办法,但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便同意了郑芝虎的建议。郑芝虎去了台南堡,陈二虎接待了他,简单谈了一下,就是可以和平共处。但是郑芝龙命根子的问题,就是钱的问题,陈二虎做不了主,这事儿得找郡王。于是郑芝虎又去了大连。

    到了大连,郑芝虎被眼前的城市震惊了!一切和自己熟悉的城市不一样,宽阔的马路,绿树成荫,百姓面色红润,衣服合体。一排排的房子整整齐齐,修缮的很好。一辆辆马车拉着货物在马路上穿行,各自遵守规矩,也不乱跑。偶尔看到一队类似巡逻的士兵…

    朱破虏见到他以后,简单说了几句,郑芝虎的问题他也没有回答,只是问道,郑森来了没有?郑芝虎说没来。朱破虏说等郑森来了再说吧,随后边安排人招待了一下郑芝虎,倒是吃喝住宿没有懈怠,朱破虏却不见他了。

    郑芝虎也是郁闷之极,什么情况啊。只好返回福州,顺带着也说了他在大连的见闻。总的判断就是朱破虏的实力不容小觑,听不听崇祯的还真不一定。不过他听说郑森没去便不再谈了,让郑芝虎非常郁闷,郑森就是郑成功,郑芝龙非常疼爱这个孩子,年少有为,是他着力培养的接班人。但是,怎么能让他去做人质呢?不可能!郑芝虎也是无可奈何。

    倒是过了几天郑森听到了这个消息,主动找到了郑芝龙兄弟,说他愿意去大连。他有他的判断,说朱破虏也没说要做人质,要打早打了,朱破虏应该不至于扣押他,他堂堂一个郡王,扣押他郑芝龙的儿子,人家不会干这么掉价的事儿。与其这样,直接灭了你不好吗?估计是有什么事儿,自己也没招惹过朱破虏,应该没什么重要的事儿。

    郑芝龙被他儿子说服了,这才同意郑成功随郑芝虎去大连。只是他没想到的事情太多了,完全出乎他们所有人的意料!

    朱破虏最近正在和陈大牛讨论国家安全局的事儿,严格来说是给陈大牛和秦朗教国家安全局的事儿。他打算把大连保卫旅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成立警察局,一部分成立国家安全局!警察局的职责就是负责违法犯罪,缉拿匪盗,维护治安等等。国家安全局负责保密、反间谍、反腐败。

    用了几天时间把事情梳理清楚以后,朱破虏任命陈大牛为国家安全局局长,同旅长待遇;任命秦朗兼任国家警察局局长,同师长待遇。但他们实际负责的,则是朱破虏所有领地的事务。

    警察局比较简单,就是规范执法,主要接收退伍军人,招募新人作为补充,另外单独组建一支刑侦支队,负责重大案件的侦破。

    国家安全局组建则是要非常慎重,必须人品端正,效忠朱破虏,且家世清白。另外加入国家安全局的人,其信息全部要隔离保密,彼此之间只有上下级可以联系。总部有所有人的资料。驻地必须绝对安全,且有备份。

    国家安全局人员所有的重要财产都要记录,汇报,接受监督。也就是必须忠心耿耿,清正廉洁,当然待遇是很丰厚的。下属部门会以各种伪装存在,除了各地总部。陈大牛从朱破虏慎重的态度,自然知道其中的重要性,就是可以慢,但不能泥沙俱下,必须都要金子,他们的身份对家人都必须要保密。

    另外一件事,就是组建社会党,只是这件事情的讨论范围仅限于王府内!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党的三大纲领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百姓,批评与自我批评;根本目标是为老百姓谋福利,为中华民族某复兴..诸如此类,朱破虏把□□的理论主张基本照搬过来,纲领文件众女也提出一些异议,不过在这方面朱破虏一言而决,几千年的历史经验,自然有他的道理,纲领不能跑偏。具体到这个时代的一些细节的东西,大家慢慢讨论完善。

    这日,陈小鬼送来一封密报,清军攻陷良乡、涿州,进围高阳、阜城、威县,看来这次清军来势汹汹。朱破虏琢磨着,大明还救不救,烂成这个样子,他是真的没有信心。

    前几日崇祯下了旨意,命他进攻皇太极腹地,牵扯大清兵力,他给崇祯回了信,把公主给他送来,这算是□□裸地要挟了。之前答应过的,这都快两年了,崇祯好像真的忘了!以崇祯那个尿性,他要不想办法挖墙脚,这个公主肯定尚不了!

    不过他也告诉崇祯,他正在加紧练兵,包括水师,捎带着给崇祯打个预防针,至于他练了多少,水师几何,当然不能说了。那个太监也是他用驱逐舰直接给送回天津了。同时让那艘驱逐舰在天津待命,如果崇祯把公主给他送来,就接了公主直接走海陆回来。如果不同意,就算个送信的吧!从破虏庄转道来大连确实有点慢。

    这都三四天了,也不知道崇祯考虑的怎么样了!不趁这次机会把长平公主拐来,以后就不好弄了。只是高阳被围了,孙承宗到底救不救这件事情,就比较紧急了!大明贪官污吏不缺,舞文弄墨的文人不缺,真正做事情的能臣却不多,眼见他们含恨而死,朱破虏有点于心不忍!一个老爷子眼见子孙一个个战死…

    朱破虏命龙飞云和慕容达达整军备战,近期做好出征准备。同时也在腹诽这个崇祯老头儿真不痛快,行不行到底给个话,再磨叽孙老头要挂了。崇祯接到朱破虏的回信,气的大骂,敢跟他讲条件,信不信诛了他九族,天下都是老子的。打不过大清,灭了他朱破虏的能力还是有的,至少崇祯还是有这点自信。骂归骂,他要真去剿灭朱破虏,还真不好办,听说那小子天天在辽东半岛很少回来,台湾也有他的消息。

    关宁铁骑被崇祯调回来守卫京师。结果孙承宗搞的防线也毁了,当然崇祯认为自己的京师重要。现在京师稍微安定一点,但是外围一片糜烂,崇祯不敢确定自己的大明江山还能否渡过此劫。

    因此他要把所有可能的力量都用上,朱破虏不是说他上次灭了两万大清精锐,后来查证确实属实。当然朱破虏说他也是死伤惨重,跟他要钱,他说你要尚公主,那钱就没了。这次朱破虏又提这档子事儿,但是崇祯自己身处危险之中,祖大寿把关宁防线都扔了回来守卫京师,你竟然跟我讲条件…

    崇祯这两天脾气很大!因为这两天他后宫那些贵妃不知道怎么知道了朱破虏尚公主的事儿,含沙射影跟他讲国事为重,朱破虏也是不世之材,长平跟了他也不会差。一个两个这么说倒也罢了,这次后宫简直出奇地一致,都给他朱破虏当起了媒婆…

    当然崇祯一瞪眼,人家就不说了。顺水人情,可不能把自己搭进去…

    崇祯和杨嗣昌等人商量后,众人关于长平公主不置可否,只说如果朱破虏能在辽东半岛攻击皇太极,歼敌几万,那么京师压力可以大大缓解。这不是拐弯儿抹角让我送公主给朱破虏吗?

    杨嗣昌沉默良久,又说无论如何,朱破虏也是郡王,而且常有新奇发现,又能打败清军名将,也算是文武全才,听说也是仪表堂堂…

    崇祯就等着他说支持送公主,结果没有。夸完朱破虏就木有了,之前你们不是都说朱破虏是走了狗屎运了吗?杨嗣昌又补了一句,如果他能打败皇太极,封个王倒也可以…

    崇祯真想把朱破虏抽筋扒皮,让他来觐见,几年了,影子都没见到!让他打皇太极,又趁火打劫跟他要公主。崇祯非常想抽人,这就是个逆子,应该诛九族!但是,但是,我乃大明天子,怎么能把公主给你送去,想得美,自己来娶吧!

    后来又想想,这小子估计也是怕自己宰了他,躲着不来。让他来京师,难,既然还得指望他的打皇太极,也得聊表诚意,公主送到天津卫,让他自己来接!我倒要看看他能不能尚了公主…

    随即派太监三百里加急给朱破虏送去圣旨,给朱破虏赐婚,尚长平公主,让他去天津卫接,同时要求他即日北征皇太极。

    朱破虏正焦急的等待着崇祯的回信,这时秦朗带着回信的太监来了,朱破虏一把抢过圣旨,瞅明白了,笑着对太监说,挺好,替我谢谢皇上,我即日就北征,当然公主我也要去接,你就这么回复吧!

    你要不放心,就陪我去金州卫誓师出征。这个太监心想要是亲自看着朱破虏出征,回去崇祯也放心。便托小太监先回去给崇祯带个信说明情况,他跟着朱破虏看着誓师出征后再回去。

    朱破虏早已准备妥当,跟龙飞云交代下,可以出征了。之前已经跟龙飞云交代过,需要他去大明帮他救一些人回来。当然,如果有危险,谁挡路杀谁,不要去京师杀皇帝。

    只是计划临时有变,先去天津卫把长平公主给他抢回来,带着东海第二第四舰队,三千青龙军,一千玄武军。陈小鬼派人随军,孙承宗在高阳,卢象升现在和清军作战,位置不好确定。他要确定位置,各府都派了很多探子去打探消息,有人就跟着卢象升晃悠。必要时候可以去天津卫补给武器,物资各府青记会供应。

    龙飞云知道此事重要,便即刻带着青龙军出发了,只带枪不带炮,一人双马,还带了些手榴弹,还带着崇祯的圣旨和朱破虏的信,信的大意就是老子奉命出征,老婆派人来接,你们别挡道,玄武军就在船上接应。

    朱破虏和宣旨太监也直接骑马到了金州卫,另外两千玄武军随后赶到。到了金州卫,一刻也没耽搁,当即命令慕容达达带白虎军整顿军备,等玄武军一到,誓师出征。宣旨太监看朱破虏丝毫没有耽搁,第二天,便回去复命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