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等大顺军反应过来,高一功命人想抢回西城墙时,才发现根本不可能。不仅如此,南北城墙靠西边的地方也都被华夏军占领,被封锁以后,从城墙上根本别想接近。
慕容达达控制西城墙后,然后又弄了几门火神二型安置在了西城处,看高一功那边已经不敢到西城这里来了,慕容达达狠了狠心,弄了两门重炮,直接架到西城门处,直接炮轰高一功办公的蜀王府周围,这可捅了马蜂窝。
高一功吓得直接逃到了东城,城内的百姓和士兵则彻底乱套了。眼看局势不可收拾,高一功手下大将贺锦请命,率军两万夺回西城墙。高一功也只好死马当活马医了,当即给了贺锦两万士兵。其实他也想把自己的两万精锐交给贺锦,但是琢磨了一会儿之后放弃了。
华夏军给他的震惊太大了,火器犀利,而且听说近战更霸道,他有点胆怯了。既然打不赢还是留点老本得好!
贺锦带兵分几路朝西城攻来,城墙上就别提了,根本压不过来。二十个人守着城墙,一千个都过不来。从地面过来,挨炸不说,城墙上的华夏军居高临下射击,配合地面的华夏军组成的火力网根本没法突破。城头上那些大炮也太损了,专往大顺军聚集的十字路口炸,打了两刻钟,贺锦损失了几千人,根本就没法靠近西城墙。
贺锦杀红眼了,带着自己麾下三千精锐,挑了一处华夏军的空档,从民居内穿过去,突击西北处的城墙。慕容达达看了看,无奈地下令攻击。
就在贺锦认为自己已经冲到能够威胁华夏军的距离后,对面飞来无数铁钉,瞬间带走了几百人的性命,贺锦没有来的及绝望就倒下了。
慕容达达看到对面那帮拼死往前冲的士兵停滞了。下达了进攻的命令白虎军的重甲兵和玄武军组成小分队,开始投入巷战,追击溃败的大顺军。
贺锦挂了,他的精锐也溃了,其他人就更别提了,一看华夏军攻过来了,当即四散而逃。华夏军在屁股后面追,他们在前面跑,结果其他大顺军一看这阵势,也是掉头就跑。等到高一功知道贺锦战死后,又看到士兵四处逃窜,再加上张献忠投降,坚守的信念终于烟消云散了。当即带着他的两万精锐,从西门出城,往北遁去。
高一功一跑,其他的大顺军更是树倒猢狲散,有的投降,有的跟着高一功的跑了。有一个青年,看着眼前的一幕,无奈地叹了口气,高一功就是个饭桶。两个时辰后,成都基本被慕容达达控制了,俘虏大顺军四万多人,歼灭一万有余,其他的全跑了。
慕容达达随即在城内宣传华夏政策,又从降兵里挑了几千人招入辅军,因为他发现李自成这些大顺军,有些人的身体素质还是可以的,而且人也算朴实,于是临时决定招一批兵马。之前看不起高一功那个小青年也跑来参军,名叫诸葛明仁,还有他哥诸葛长风。其实他哥本来已经投奔了大顺军,但是诸葛明仁觉得高一功的部队不咋地,便没有投军。
诸葛长风虽然投奔了大顺军,但是也听了诸葛明仁的意见,让他自己看看值不值得效忠再说。在新兵营接受了几个月的训练,然后就遇到了慕容达达攻打成都,结果新兵营连华夏军的面都没见,就跑没影了。他本来打算带着明仁跑路来着,明仁劝他高一功不是明主,跟他没啥好事儿。
后来看到华夏军临时招兵,他便拉着长风跑来投军。本来他还想隐藏身份,就想看看华夏军这么牛逼,除了火器还有啥。结果他俩一个都没有被选中,诸葛明仁本来年龄不算大,也就十四五岁,他哥十八岁,从小父母去世了,兄弟俩相依为命,营养不良,明仁看着有点单薄。长风从小习武,武艺高强,但也看着不甚魁梧,明仁又让他刻意隐藏武艺,结果招兵的将官看他俩这么弱不禁风,结果都不收。
这可激起了明仁的好胜心,便和招兵的将官理论起来,最后干脆让长风和他比试,竟然打赢了。这才破例收了长风,明仁嘛,算是白送,因为兄弟俩,要收一起收。算了,收就收吧,将官还好心提醒明仁,刀枪无眼,谁让明仁还是一副书生打扮。
倒是慕容达达听说了,有人能打败他的连长,还是重甲营的,稀罕事儿,随即来看看这俩小娃娃。明仁和长风被叫到慕容达达身边,这才发现华夏军的将军果然不一样,不经威武异常,一身铠甲绝对是宝物。而且他身上的配置,自己从来没有见过。
慕容达达看他俩盯着自己身上的装备看,当即和善地说道,等你们当了营长也会给你们发,比我的当然要差一点,但也差不多。我这是定制的。
长风没说话,倒是明仁说话了,我也要定制的。慕容看看旁边这个小娃娃,笑道,那你的当了旅长,而且立功以后才有可能。于是明仁问起,营长旅长都是干啥的,慕容也不嫌烦,告诉他,营长带兵一千,旅长带兵一万六。
明仁暗暗记下了,营长就是千户,旅长算是将军吧。慕容达达过去拍拍长风的肩膀,问道,你的功夫不错?长风感觉千钧之力从肩膀传来,而且几次拍的力道越来越大。长风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明仁替他说道,他会。明仁觉得这位总督绝非凡人,不是高一功可以比的。他作为诸葛亮的子孙,早该建功立业了,自然不甘平凡。
明仁干脆告诉长风,不用隐瞒了。然后告诉慕容达达他擅长兵法,略通武艺;他哥长风擅长武艺,略通兵法。慕容达达见是诸葛亮的后人,而且俩人确实一表人才,虽然有点营养不良。当即鼓励到,兵法嘛,战场上见真章,武艺嘛现在就可以试试。
长风听明仁说可以不用隐瞒了,当即一股自信从身上散开,比就比,谁怕谁。慕容达达也有些惊异,这个小伙子看来确实武艺不凡,能抗住自己拍那几下,肯定是有两下子的。
长风穿了铠甲,慕容让他先出招。长风挑了一杆枪,猛然一抖六个枪花盘成一团,朝慕容达达疾刺而去。哪知慕容达达先是站定不动,突然,身形一闪,把长风吓了一跳,别把这个将军一枪捅死了。哪知慕容达达已经欺身到他眼前,左手随意一挥,便捞着长风的枪,右手微曲,右肩撞到了长风的胸口。
别人没觉得这有啥,长风能看出来这招的凶险,看似这么一撞,你要敢挨实了,非得粉身碎骨不可,他忘了自己还穿着铠甲。当即泄劲,但已然来不及了,碰地一身脆响,便被装的飞出去四五米,勉强站住。浑身气血一阵混乱。
这回连明仁也傻眼了,长风的武艺非凡,多少高手都过不了几招,结果在这个大大咧咧的总督手里,竟然一个回合都撑不下来。长风更是知道,慕容达达已经留了余里,要不自己早就去投胎了。当下彻底佩服起来,一般的总督哪有会武艺的,就算会武艺,那就这么牛逼的。就是放眼天下,估计也是无人能敌。
长风当即下拜,多谢手下留情。慕容总督天下无双,他心服口服。慕容达达哈哈大笑,我这也将就吧,我和华夏王过手,也是一回合,和你一样。明仁下巴都快掉地上了,虽然他一向城府极深,但毕竟是个孩子,本来以为他打华夏王也是一个回合,结果竟然是被一个回合解决。那华夏王得强到什么程度。
慕容达达告诉长风,武艺终究只是皮毛,要看你武魂。我这身功夫,为天下百姓而战,自然无往不胜!今天就当替诸葛武侯教训你们两个小崽子了,一身本事,不思报国,藏着有啥用!要记住,为百姓服务,你才会真的强大!
明仁知道慕容达达虽说的是武艺,也在说他。他虽然不全明白,但也知道慕容达达绝非凡人,而那位华夏王更是值得投靠的明主。慕容达达让他俩起来,然后跟长风说,你也会剑术吧?兄弟俩彻底蒙了。
原来长风的枪法是杨家枪法,和赵云的枪法是一脉相承,至于其中曲折就不得而知了,长风只知道他的枪法和剑法都是赵云所赠。慕容达达看出了这是杨家枪法,鼓励长风,虽然你是菜鸟,但是苗子不错,找个师傅好好学学。长风和明仁当即就要下拜,他们以为慕容达达要收他俩为徒,慕容拦住了,老子没空也没那个本事。等回了大连,你们就知道了。
长风和明仁暂时被安排在了辅军跟着训练,进行思想学习改造,当然不会破例,从新兵蛋子学起。长风和明仁收起了骄傲,踏踏实实跟着训练,很快长风凭借武艺出众,很快被提拔为营长,明仁因为管理才能出色,经常协助慕容达达组织百姓修建成都棱堡,也被提拔为营长。
慕容达达在拿下成都府和保宁府以后,便停止了攻势,跟李自成送去一封信,大意就是先打到这儿吧,你要愿意停战就停战。李自成当然不愿意,但又不能不同意,最近山西没有清军的滋扰,孙传庭借机平定了山西,再加上粮饷充足,重新招募了十万明军,在山西连续击败李自成好几股大顺军,一时间山西被孙传庭控制住了,并且有反扑陕西之势。李自成虽然不想放弃天府之地,但更不想两线作战,特别是和华夏军,就是现在他的粮草武器,很多还是华夏卖给他的。
既然李自成同意停战,慕容达达便专心整顿四川事务,同时派遣更多的士兵南下,协助平定云贵。孙可望也确实不错,在玄武军的协助下,很快便平定了贵州地区,在接到慕容达达的协助后,便去平定云南了。
不过平定云南,由夏侯诚领一万白虎军和玄武军轻装为主力,火神炮都留在成都和贵阳,孙可望协助。当然,平定云贵地区,孙可望的主意倒是非常正确,恩威并重。恩就是饭管饱,威就是不听话就砍了。
啥巫师土司,反正也说不通,砍了拉到。用慕容总督的话就是,除了祸害人没啥用,一切以是否有利于老百姓,魑魅魍魉不能为老百姓服务的,一概清扫。
于是夏侯诚和孙可望一路势如破竹,控制了云贵大部分重要地区,这鬼地方山多路少,要想全部控制,得经营个几年才行。有时候这山头自己占了,对面山头过不去,你也不能飞过去。
夏侯诚和孙可望用了一个月时间大概平定了云贵,打算回去复命了。不过俩人倒是想出来一个馊主意,云贵虽然环境恶劣,妹子倒是不错。于是忽悠了一部分士兵自愿留下,守卫这些穷山僻壤,这才带兵返回了成都。结果回去就被慕容达达臭骂一顿,不过那地方鸟不拉屎,穷的叮当响而且愚昧未开化,也算理解他们。
随后派去得力官员,重新整顿留下的那些远征军,要么转为百姓,要么重新学习。然后又从玄武军中找了一些愿意专业的,和派驻的人员组建警察局,对那些远征军进行重新训练,这才同时把他们继续留在云贵地区。
至于正式的华夏军,倒是没有这个问题,过几年就要轮换。但是华夏控制了云贵以后,当地百姓很快就发现这是天大的好消息。因为不停地有粮食送来,听说昆明府就修建了一大片粮仓,囤满了粮食。只要愿意干活,就有粮食吃,就有肉吃。
慕容达达采纳了孙可望和夏侯诚的一部分意见,这些地方的人都特别能吃苦,又熟悉情况,于是招了不少人本地兵,还有一些职员,当然前提是学习以后能够基本掌握职业技能。
慕容达达在这里就干两件事,成都重庆地区种好地。云贵地区修好路。没有挖掘机,那就用镐头,用□□,修的慢那就慢慢修,反正有粮食,有人,慢慢折腾呗。
折腾了一个多月,四川云贵地区已经基本安定,连张献忠都真的打到西藏了,不过到了灵藏地区,确实打不动了。士兵生病情况严重,倒是慕容达达告诉他们,那叫高原反应,老老实实休息吧,不用着急。张献忠感激涕零,他就怕慕容达达逼着他进军,那他估计真的要造反了。还好送来的都是好消息,不仅有暂时停战的命令,而且告诉他,什么时候进兵具体情况由他负责,粮草管够,还有医生药材官员,总之,保存有生力量,慢慢折腾。
张献忠心放到肚子里了,看着慕容总督没打算过河拆桥,卸磨杀驴,或者借刀杀人什么的,如果需要杀,自己杀就可以,借的刀还没有自己的快!
张献忠现在比较惨,虽然士兵已经脱胎换骨,粮草也管够,但是这里人烟稀少,哪像在河南,一拉一大片,随随便便就十几万,几十万。这个鬼地方,十里都不见得遇到个人。还好张献忠比较有先见之明,进兵的时候先修好退路,避免打败了连个逃跑的地方都没有。但事实上,即使这样,逃跑的路也不多,只能原路返回。好处还是有的,后续的粮草顺着这些路能够源源不断地送到张献忠那里。
慕容达达把张献忠的情况也一并报给了朱破虏。朱破虏考虑再三,同意了慕容达达的建议,随即召孙可望和张献忠到大连,等他们到了大连,已是十一月中旬。
他俩开始确实有点忐忑,担心朱破虏杀人,后来想想,杀他俩好像不需要那么费劲,于是既来之则安之。等待他们的确实不是坏消息,朱破虏只是见了见他俩,和气地和他俩聊了一会儿,最后给他们一个选择。第一,可以继续呆在华夏干,如果反悔,那就比较残酷了;第二,想去哪儿去哪儿,继续去占山为王也行,回家当地主也行。
俩人经过慎重考虑,还是选择继续留任。既然选择留任,就要继续进行思想学习,然后参观一下大连,感受一下新时代的气息。
大连之行彻底改变了他俩的认知,当他们还在为吃饭奋斗时,人家已经在小康的路上狂奔。很多东西,待他们的参观的人也不懂,当然他懂得也够他俩琢磨好几年的,完全超出了他俩的认知范围。
整齐的房子,楼房;干净整洁的马路;一眼望不到头的粮仓,没人知道屯了多少粮食;什么银行、警察局、法院、检察院等等。等他俩进入华夏军营时,彻底打消了几乎不存在的造反的念头。军营连绵不绝,而且都在操练,至少也有十来万吧,华夏军的战斗力他俩可是领教过的。别说十来万,就是万把人都把他们打的抱头鼠窜。所以经过思想改造以后的他们,下定决心抱紧大腿。
经过半个月的学习之后,张献忠和孙可望的学习结束了,他俩接到了新的任命。张献忠任西藏总督,省会拉萨,当然需要他去抢;孙可望任云南总督,省会昆明。更让他俩高兴的是,西藏派驻五千玄武军,不带重炮;云南派驻五千白虎军;均由他俩节制,但是不许给败了,否则就回家养老去吧。他俩当然知道五千华夏军的分量,就是给他俩十万流贼他俩都不换,有些人不是数量多就有用。另外他俩情况特殊,都有两万名额的辅军。武器铠甲可以从废品库里随便挑,另外他俩现在的部队里,要挑选一万人,送到大连来参军,这些人能吃苦,又有丰富的山地作战经验。
他俩一合计,挑五千给送到大连来,五千人得退役,留下俩万也就够名额了。另外还提醒他俩,注意招收当地的人加入辅军,了解情况,特别是西藏,注意多招收一些藏民的辅军,他们熟悉西藏的情况,也适应西藏的气候。
另外还有协助他们的官员工匠等等,云南的可以直接到位,西藏的,先行到雅州。雅州暂时作为张献忠的基地,以此为基地开拓西藏领土。虽然困难,张献忠却很有干劲,毕竟不用和华夏军打架了,而是作为华夏军打架,感受还是不一样的,起码粮草不用发愁。
俩人接受任命以后,就去废品库里挑选铠甲去了,这才发现,这里起码有二十万套铠甲,各式各样的都有,都是朱破虏缴获的,多少有些破损,朱破虏也不需要,便收集在这里,一方面当做商品做交易,一方面,他的弓骑兵和辅军都可以来随意挑选。张献忠高兴坏了,当然是拣好的挑,他和孙可望带了一帮人挑选完了,这才心满意足地带着人马和兵器铠甲离开了大连,踏上他们各自的征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