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过清理了凯恩斯附近的土著部落后,在南边的汤斯维尔发现了一处不错的地方,水草丰茂,还有大片的热带雨林,探险队也觉得那里是个建立据点的好地方。于是龙飞云派遣运输处也在汤斯维尔建立一个据点。
罗克汉普顿是龙飞云建设的重点,一方面派一千玄武军重兵守卫,一方面修建棱堡,仓库,开始囤积大量的粮食物资。龙飞云打算以罗克汉普顿为基点,继续南下探索。华夏第一舰队都是宝贝,龙飞云可不想因为物资缺乏,导致舰队有所损失,甚至全军覆没。
在大量移民和物资的支援下,两个月后,罗克汉普顿已经有了雏形,港口虽然有些简陋,但是也能听到大型运输船了。龙飞云一方面对罗克汉普顿进行了规划,一方面命李过和华夏第一舰队南下,继续探索。
有了罗克汉普顿作为前哨基地,第一舰队终于去掉了后顾之忧,这次收获比较大,他们发现了布里斯班、悉尼和墨尔本等地,比较适宜建立据点。另外他们发现这些地方,已经有不少土著聚集,规模还比较大。
龙飞云当即布置,命李过随舰队南下,还有三千玄武军随行,带领大量移民和物资,前往这些地方攻打当地土著,建立据点。布里斯班位于大洋洲的东部沿海,由一处绵延42公里、由数十个美丽沙滩组成的黄金海岸。黄金海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阳光普照,空气湿润,气候宜人。
布里斯班附近有大量的土著部落。李过在这里登陆之后,很快查明了附近的土著部落的位置。在玄武军和移民登陆,基本安置后,当即对附近的一个土著部落发动了攻击,这个部落有土著大约七八万人,而且联合了附近四五个部落,准备联合抵抗这些从远方来的军队。
李过发现土著军队的数量竟然有近十万人,当即也不敢大意了。退回到布里斯班,和玄武军商定后,这才再次准备西进。结果土著部落联军已经来了,他们发现了这些船队带来了大量的陌生人,当即决定组建联军,把他们赶走。
李过考虑再三,决定不能只靠蛮干。他找了一处丘陵埋伏下来,甚至包括玄武军的野战炮。土著联军发现这些军队虽然看似精锐,但竟然不敢进攻自己,也打起了几分胜算。
到了李过之处,当即发动了进攻,漫山遍野的土著人冲了上来。他们几乎没有衣服,手拿木棍长矛,骨刀,石刀。李过待他们冲到三四百步的时候,当即下令野战炮开火。
二三十们野战炮同时开火,顿时炮火横飞,尸横遍野。土著联军一下子就蒙了,他们以为这是上天发怒了,来惩罚他们的。顿时混乱一团,李过一看时机成熟,当即率军对土著联军进行了突击。
这些弓骑兵都是刀术马术精通之人,在华夏也曾大战四方,未逢敌手。打这些连护甲武器都不全的土著野人,如猛虎入羊群。土著联军在混乱中又被李过率军冲击,彻底崩溃了。他们发现这些骑兵身上披着根本无法损坏的铠甲,手持长剑,碰着非死即伤。
土著联军彻底失去了斗志,剩下的只有恐惧。有些四散而逃,更多的则是跪在地上喃喃细语,不知道念的什么咒语。在李过横冲直闯几个来回之后,土著们都不敢再反抗了。李过一方面命人收缴俘虏,一方面陈胜追击,俘虏了好几个部落的长老,还有部落的女人和孩子。
这一战,李过发现俘虏了十几万人,太多了。还好带了五万移民,李过从中选了几千人,协助警察维持秩序。李过不敢再行南下了,当即决定全军驻留在布里斯班。
一方面命舰队,将四万多年轻女子送到北面,一方面派人给这些土著讲解一下华夏政策,告诉他们已经成为华夏的流民,必须遵守华夏的政策。在向导和部落长老的协助下,这些俘虏们终于明白了,他们将成为这些天神的奴仆,为他们干活,天神也会赏赐给他们食物,丰富的食物。
龙飞云收到了李过的消息后,当即又调遣两千玄武军南下和李过汇合。又安排了大量的移民和物资,有人是好事,只是要尽快安定下来,让他们建立对华夏的崇拜和信任。同时嘱咐李过,过犹不及,既然土著人口众多,那就建成一个据点,再行南下。
有些不听话的部落长老,被李过直接砍了。剩下的土著则充满了恐惧,再也不敢有其他心思。李过把他们分为很多组,五千人一组,修建房子,道路。经过两个多月的建设,一座新的城池拔地而起,伫立在大洋洲的东岸。
天气已经开始转冷,李过给这些土著人分发了单衣,同时暂停了继续南下的计划。南面比这里还要冷,天气冷了,这些土著大都没有衣服穿,也不适合他新建据点了。与其贸然进攻,不如稳扎稳打。先把布里斯班建设好。
李过赶在冬天来临之前,开辟了几十万亩土地。移民俘虏,再加上附近有几个部落,由于害怕李过的威势,前来投降,导致布里斯班的人口暴涨,达到了几十万之巨。这也大大缓解了龙飞云的女人问题,李过又从中筛选了几万名土著女子,给巴布亚和北边的据点送去。
龙飞云的压力终于小了一点,两百万移民,要找两百万个女人给他们做老婆,现在终于发现了大量的土著,自己可以解决一部分了。有了女人的刺激,巴布亚的移民们更加干劲十足,整个巴布亚焕发出了生机,快速地发展着。
朱破虏对于今年的进展还是非常满意的。郑成功在马来西亚的进展也比较大,南洋半岛各个藩国,已经剿灭了大半,大洋洲也基本站稳了脚跟,独孤虞姬也给他生了两个儿子。
慕容子涵的计算机和裘千仞的电话都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本来年前他们要给朱破虏汇报,朱破虏让他们年前再完善一下,然后稍微休息一下,年后他再去验收。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明月让朱破虏专心种地。
朱破虏也奇怪了,他也没偷懒啊,卡特琳娜的地应该也是不错的,就是种不上。抗议也无效,明月说现在不是儿子的问题了,是他的王妃们年纪都不小了,要求他抓紧种地,种完了再享受。朱破虏也是无奈了。
倒是卡特琳娜好像无所谓的样子,她每次和朱破虏翻云覆雨的时候都特别投入,也很享受。她还偷偷告诉朱破虏,实在完不成任务,就给慈心先种上吧。明月给他们排的顺序是按照年龄大小,从大到小挨着种。以前要求每年种两季,不过现在朱破虏的孩子也不少了,明月倒也不是太着急了,但她发现朱破虏也更不当回事儿了,一年一季都种不上。
朱破虏也是无奈,他现在也基本不采取避孕的措施了,反倒是种不上了。朱破虏努力了一个多月,干脆也放弃了,随缘吧。
结果就在他和众女在春节期间度蜜月的时候,卡特琳娜和朱慈心,竟然不分先后,同时怀上了。朱破虏也是哭笑不得!
经过这两年的发展,华夏各地百姓富足,商贸发达。很多商人也注册了大公司,一方面经营现有业务,一方面也为接手朱破虏开放的新的领域做准备。朱破虏的商税收入也稳步提高,每年也有十几亿的收入。
老百姓们对朱破虏的崇拜则是越来越强烈,这些年他们一步步从温饱到小康,现在几乎谁家都不缺粮食,谁家不养几头猪或者几只羊,再不济打点工,挣口饭吃也是很轻松的。老天也是很给力,又是风调雨顺,粮食大丰收。朱破虏虽然鼓励种植棉花,鼓励种植其他经济作物,但是粮食依然多的吃不了。
于是食物开始变得很丰富,各种压榨植物油开始售卖,种植蔬菜的人也越来越多。收入一直在增加,但是粮食的价格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华夏的百姓感觉从来没有这样的好日子。过年的时候,很多人都把朱破虏或者他的王妃的画像,或者雕像,供奉在家里。
华夏帝国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朱破虏知道,这个帝国的根基并不稳固,华夏内部各民族的融合才刚刚开始,华夏政府机构对各地的统治是比较松散的。一旦有风吹草动,各地随时都有可能各自为政,山头林立。
好在朱破虏的四大军种,就像一张铁网,扣在碎石之上,暂时保证其稳固。但是,这种形态必然不能持久,二十年,或者三十年,至少目前非常依赖朱破虏和她的王妃们。
开放性的融合,高效的政府是朱破虏必须建立的,另外还有强大的技术壁垒。春节蜜月过后,由于两位王妃怀孕了,朱破虏又自由了。
于是他把慕容子涵和裘千仞等人找来,准备计算机和电话的试验。计算机已经能够完成100以内的加减法,朱破虏非常兴奋,慕容子涵等人倒有些担心,这么简单的计算,耗电量巨大,真的还有继续下去的必要吗?当然这个过程倒是非常奇妙的。
朱破虏鼓励慕容子涵,做得很好,继续努力。他让慕容子涵继续研究一千以内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乘除法。另外告诉慕容子涵,把电线可以固定在木板上,按顺序排好,这样排故或者接线,都要清晰很多。慕容子涵等人对朱破虏已经是完全的心服口服,把他当做神一样崇拜。
裘千仞则将最终定型的电话,给朱破虏展示了一下,可以双向通话,而且说话比较清晰,甚至能分辨对面是谁。慕容子涵觉得太神奇了,他甚至觉得这个电话,要比他的计算机有用的多,不过朱破虏让他继续研究计算机,想着朱破虏自然有他的道理。裘千仞还说,这个电话最远距离可以在五公里的地方通信,再远就信号不清了。
朱破虏非常开心,当即告诉裘千仞,这个电话可以投产了。所有电话的技术交给通信集团,先在京城的各个政府部门之间布线安装。
然后朱破虏又跟裘千仞去看了一个神奇的东西,电子管。裘千仞告诉朱破虏,按照他的指点,变压器已经研究出来了。通过变压器,他鼓捣出了电子管,裘千仞用电灯泡作为指示,给大家做了展示。一盏很弱的灯,就可以控制另一盏很亮的灯。当然用继电器也能实现这个效果,但那个只能开或者关,这个可以实现线性的变化。
大家一时没有想到这个朱破虏口中的放大器能有什么作用。朱破虏告诉裘千仞,你那个电话,太远的话,不是信号不清楚吗,还有电线那么粗。你可以在接收端加一个电子管,放大信号,然后这边的人就可以听清楚了啊。
裘千仞恍然大悟,对啊!他急着就想去做实验,朱破虏叫住他,这个不着急,他回头再去研究。先说说天线的进展,裘千仞告诉朱破虏,好像有反应,但是信号太弱了,说着说着,一拍脑袋,我怎么这么笨呢。这时蓝月也恍然大悟,就是啊,他们琢磨了好几个月了,原来答案就在电子管上!
朱破虏先让他们直接试验,裘千仞给朱破虏演示了天线的试验,这边发信号,对面那边的灯也会忽闪忽闪地亮,只是由于信号比较弱,两边信号感觉还是不太一样。连电报必须的长短有时候也分不清楚。
朱破虏看着没有电子管,这个天线还真是不行,想想还是让裘千仞改进一下天线,回头他再来看。朱破虏趁这个时间,跑去找到了汤若望,看他们最新式的照相机怎么样了。汤若望和南怀仁兴冲冲地给朱破虏展示,告诉朱破虏,人像有了,黑白的很清楚,他们还在研究彩色的。还有就是如何小型化。
朱破虏觉得,现在的工业可能不支持小型化,告诉他俩,小型化不着急,先把照相机弄得再清楚些。彩色照相机也优先研究,原理朱破虏根本不清楚,也只能指望汤若望他去研究了。不过他告诉汤若望,去找朱慈心,把摄像作为一个专业,在华夏科学院设立专门的学院,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汤若望和南怀仁也可以在东方大学组建相应的学院。
朱破虏回家把明月找来,和明月照了一张双人照。等相片洗出来以后,明月惊呆了,这画中的自己,和自己简直一模一样,就和真的人一样。回去被众女知道以后,都要和朱破虏照双人照,最后朱破虏没办法,把汤若望叫来,给大家都照了一张,然后照了一张大合影。
朱破虏让汤若望,筹建一座工厂,生产一批照相机,暂时划归信息集团管理。第一批照相机,发给各大军区,中央机关,用来给重要人员办理新的证件,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冒用证件的问题。以后组建推行到各省,给所有军人、政府职员全部办理证件。
过了四五天,裘千仞终于鼓捣好了,朱破虏笑着问他,怎么用了这么久?裘千仞不好意思道,他想着效果这么好,便干脆把朱破虏说的电报机造出来了。裘千仞安排了几个人在这边,有安排了几个人到对面的房子里。
这边的人按照规则,发送了几句话。过了一会儿,对面便把答案发回来了。朱破虏高兴坏了,问裘千仞,这东西能传多远。裘千仞说不知道,还没顾得上实验。
朱破虏考虑了一下,让顾海川带一些人,继续负责电话的改进和生产。裘千仞和蓝山,不再负责电话,他俩负责电报和电子管的研究和改进。他俩其实心里已经信心满满了,编码很简单。至于天线的信号强弱,实验一下就清楚了。现在经费充足,可以做各种各样的天线去试验,他们相信很快就能找到理想的天线。况且朱破虏告诉他俩,天线做的越大,传得越远。另外,根据载波的频率,可以分为短波,中波,长波,至于他们的特性,朱破虏让裘千仞和蓝山慢慢研究,朱破虏只是告诉他们,他们传输的距离,应该是不一样的。
朱破虏然后又把裘千仞、慕容子涵、汤若望、顾炎武等人叫来,还拿了几个硅片,给他们讲解了晶体管的原理。几人其实啥也听懂,不过汤若望倒是说,你要往这里涂或者渗透东西,他倒是有些办法。顾炎武也觉得这应该是可行的,但是其他的他就不知道了。裘千仞觉得,如果真想朱破虏说的那样,这个东西其实和电子管有点类似。慕容子涵觉得,这就是个继电器嘛。倒是顾炎武告诉他,这个东西比继电器好玩儿,如果做出来的话。
朱破虏觉得,看来是有点希望的。于是他把伊丽莎白叫来,告诉他,以后计算机和这个晶体管的研究,计算集团也要参与跟踪,将来做成了,就由计算机团负责生产。项目的研究,暂时有科学院负责。
开始的时候,大家其实都有点蒙,朱破虏其实也迷糊,大概这个东西他是知道,但是到底里面弄得啥玩意儿,他也不知道了。不过朱破虏除了给大家指明方向之外,另外告诉伊丽莎白和朱慈心,开支不是问题,另外挑选可靠精干的人,扩大研发团队,同时采用各种金属做实验。至于朱破虏印象中的三极管和场效应管,那个搞出来都算。这个事儿,不是一天两天了,裘千仞等人研究去了。当然,他们的第一任务还是鼓捣电报和天线。几十公里,几百公里的传输距离,简直不要太诱人。
当然,他们进行的工作,都是华夏的绝密级,包括家人都不能透露分毫。朱破虏隔三差五跑去看看,有时也提提自己的意见。众王妃们现在都迷上了玩儿照相机,家里拍了不少照片,慢慢地他们都学会了照相,甚至算得上是摄影大师了。
一个多月后,华夏通信集团的电话生产工厂建成了,正式投产电话。第一条线路就是国家议事厅到明王府的电话,众王妃于是又把好奇心从照相机上转到了电话,跑来跑去抱着电话聊天,直到把电话机玩儿坏了,这才消停。好在朱破虏告诉她们,还能生产,不碍事。
随着电灯的生产技术越来越成熟,发电厂的功率越来越大,京城各政府部门学校都已经安装了电灯,大部分的中高档小区也装了。另外主要的道路两边,还有商业街,也都安装了一部分电灯,虽然说不是很亮,但是对老百姓来说,已经是不可思议了。这比月亮不知道要亮多少倍。于是京城的夜市也开始繁华起来了,各种小吃娱乐活动都开始越来越多。
那些普通人家,有的是装不起电灯,有的是还没条件安装,就先跑到马路上,感受一下电灯的神奇。甚至有很多其他省的百姓,专程跑到北京看电灯。随着电灯的普及,各大工厂也开始实行倒班制,晚上也可以干活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