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不知阿姐是男主 > 第 161 章 第一百六十一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姜闻音睡到傍晚就醒了,她被赵衡保护的很好,除了脸上的划伤外,只是染了风寒和力竭之后浑身酸痛。

    徐缺没有护送她和赵衡回宫,而是带着他们返回到灵妙观中,听伺候她的两个陌生侍女说,昨日不光山上有黑衣人伏击他们,山下待命的护卫们也遭遇了黑衣人拦阻。

    待到护卫们解决了黑衣人,山上已经起火。陈棠担忧赵衡安危,带着一小队护卫冲进火海想要救人,却差点丢了性命。

    后来还是徐缺发现了流经山下的大河,带着一丝希望沿途寻找,整整找了一夜才找到她和赵衡。

    找到他们后,徐缺本想直接带他们回宫,可发现赵衡伤得太重,经不起颠簸,只能先在灵妙观中养伤。

    谁知中午就自长安传来消息,晋王赵熙反了。

    他们昨夜遇刺时,赵熙领兵闯入皇宫,于太极殿外自立为帝。

    同时还让人带兵围了陆国公府和陈府,挟持朝廷重臣和宫妃们,下达诏书,细数赵衡五十八桩罪名。

    大意是赵衡残暴不仁,弑父杀兄,屠戮血亲,致使赵氏皇族血脉十不存一,为天地所不容,故降下山火惩其罪行。

    昨天夜里,城外西山方向火光冲天,照亮了半边天,附近百姓都亲眼目睹,加上这几年来赵衡确实几乎杀尽了皇族血脉,实行苛政,频发战事,是以百姓们都对此言论深信不疑。

    甚至还有流言,说赵衡已经葬身火海,所以才至今未现身。

    姜闻音知道昨日的刺杀,以及今日的流言都是赵熙所为,否则不会在短短一日之内,流言甚嚣尘上。

    倘若赵衡此刻立即攻回长安,流言当然不攻自破,可坏就坏在,他现在身受重伤还未脱险。

    他的伤势很重,身上共有十数个较深的伤口,其中后背的箭伤和与黑衣人缠斗时受的刀伤看着触目惊心,却并不严重。

    严重的是跳河时被一截树枝插入腰腹的伤口,还有河水浸泡和风寒侵体。

    太医虽然为他处理了伤口,但他的状况很不好,一直高烧不退没有醒来。

    如果他真有三长两短,或者一直昏迷不醒,朝臣们怕真的会奉赵熙为主,毕竟他是赵氏皇族仅存的血脉,而赵衡因为执政手段严酷,常令朝臣们胆战心惊,并不怎么受爱戴。

    但不管是出于私心,还是因为赵衡的救命之恩,姜闻音都不希望赵熙篡位成功。

    当然,她也觉得赵熙不可能篡位成功。

    他虽然趁着赵衡为陆皇后和先太子安葬遗骨的机会,派出黑衣人刺杀,还挟持了朝臣和宫妃们,占足先机,可却机会不大。

    一来是刺杀赵衡未成,二来是兵部尚书章意虽然反叛,率南衙十二卫控制住了长安,但却拿赵衡手下的北衙六军和南衙其余四卫没有办法。

    北衙六军是皇帝私兵,由陈棠统领,赵衡可直接调动,无需经过朝臣同意,共计四万人。南衙其余四卫则为左右千牛卫和左右监门卫,虽也隶属兵部,但左右千牛卫是护卫皇帝出行,充当仪仗的存在,所以也属于赵衡的私兵,共计三千人。左右监门卫则负责守卫宫城、御苑以及各处行宫,共计八千人。

    南衙十二卫共计五万人,而北衙六军和南衙其余四卫同样也有五万人马,双方都在驻守在长安,硬碰硬只会两败俱伤。

    所以昨夜到现在,双方都一直僵持着,只等待一个契机打破僵局。

    这个契机就是赵衡,只要赵衡醒来发布号令,北衙六军便会力破重围,与赵衡里应外合对付赵熙。

    可如果赵衡醒不来,朝臣们奉赵熙为主,他们就只能一直被围困着,最终等待他们的只有两个结果,要么是死要么是降。

    此时赵衡的亲信都清楚,他们的命都系在赵衡身上,赵衡生则他们生,赵衡死则他们死,是以如今赵衡的院子被围的水泄不通,连只蚊子都飞不进去。

    随行太医则守在赵衡身边寸步不离,每隔半个时辰号一次脉,几乎不曾合眼过,而院子里的汤药也一直未停。

    姜闻音醒来后不久,便顶着高烧和浑身酸痛去探望了赵衡,看到平日冷肃威严的人此刻一脸苍白,紧闭着双眼躺在床上,竟觉得有些陌生。

    一直以来,她眼里的赵衡都是冷漠不近人情,手段狠厉残酷的存在,现在却露出了脆弱的一面。

    她回想起遇刺时的种种,除了感激外,还有动容。

    连带着曾于雪夜中奔袭数百里,从赵熙手中救下自己的事也再次浮现眼前。

    尽管极力告诉自己,赵衡是男主,与自己没有一丝可能,但她的心还是塌陷了一角。

    不过这还远不足以使姜闻音失去理智,不论苏寄云与赵熙之间关系是否为真,在一切没有明朗之前,她对赵衡的态度绝不会改变。

    之后的几日,她都会来探望赵衡,哪怕自己也一直高烧未退。

    所幸第三日傍晚,赵衡就脱险了。

    但由于伤势严重,他仍旧昏迷不醒,可被困的朝臣们和北衙六军却有些扛不住了,姜闻音也止不住为姜家担忧,害怕赵熙对姜夫人母子下手。

    或许是见赵衡迟迟未现身,造反后便一直战战兢兢,害怕地睡不着觉的赵熙胆子一点点足了起来,居然派内监出城宣旨,命陈棠和徐缺只身回长安觐见,否则便要治陆陈两家的罪。

    而就在此时,赵衡醒了。

    他醒得很突然,就连太医也没预料到,姜闻音正准备给他喂米粥水,端着碗一扭头,就对上了一双黑漆漆的眸子,惊得她差点摔了玉碗。

    “陛下醒了!”

    旁边的侍女惊呼一声,守在外间的太医们听见,激动地提着袍子小跑进来,草草地行了一礼,便凑到床边给他诊脉。

    正在商量对策的陈棠和徐缺等人也得了消息,很快赶到,待太医诊完脉宣布赵衡已经没事,只需要细心将养着后,齐齐上前表达关切。

    赵衡安静地听了一会儿,便沙哑着嗓子道:“说说朕昏迷这几日发生的事情。”

    陈棠便也不拖泥带水,禀报起这几日发生的事情,等说到赵熙下旨让他们回长安时,赵衡开口道:“不必理会,出发前朕已让羽林军留意,若有异动便立即去护着长乐坊。”

    长乐坊离宫城不远,住的都是显贵,陆陈两家便住在此处。

    陈棠一愣,随即感叹道:“还是陛下料事如神,想得周全。”

    赵衡只是道:“狗急还会跳墙。”

    他早有预料,只是不知赵熙会于何时动手,便叫人防备了一下。

    赵熙虽然觊觎皇位,但性格懦弱无能,本不敢造反起事,可赵氏皇族一个接一个的被杀,令他惶惶不可终日。

    后来他酒后壮胆,奸.污了苏寄云,苏寄云怀孕被立为皇后,才渐渐滋生了野心。

    直到年前他将秘密告诉了贵妃,又刺杀自己失败,令他的越发惶恐,害怕哪一日头上悬着的刀会落下,加上苏寄云三次有孕三次流产,让他反复经历了希望与绝望,终于失去理智,谋划了此次宫变。

    “既然赵熙觉得朕性命垂危,那索性便让他以为朕已死,好叫他多高兴几日。”赵衡语气淡淡,“正好趁此机会肃清朝堂。”

    君臣几人又商议了会儿其他事宜,直到赵衡露出倦意,陈棠等人才想起告退离开。

    终于,屋里只剩下了姜闻音。

    其实自陈棠等人进屋,她就想先避嫌退下,可却被赵衡叫住只得在一旁当柱子,被迫听完了他们议事的所有内容。

    赵衡似乎终于想起了她,视线落到她身上,眉心微微舒展,“过来。”

    看到他的表情,姜闻音突然就有些不自在,她暗自叹息一声,抬步走过去道,“陛下应该饿了吧,我已经让人重新传了膳。”

    “不着急,你先坐下与朕说说话。”赵衡的目光滑过她的脸庞,问道:“疼不疼?”

    姜闻音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赵衡问的是自己脸上那些被树枝划伤的细碎伤口,她摇摇头说:“不疼。”

    太医的药很管用,她脸上的伤都已经结痂了,再涂一段时间连疤都不会留。

    想了想,她看着赵衡说道:“这句话该是我问陛下才是。”

    他身上总共十余道伤口,甚至还有处致命伤,可醒来后却是先问自己疼不疼。

    真是傻,和小说里那个冷漠无情的帝王一点也不像。

    赵衡笑了一下,回答道:“不疼。”

    怎么可能不疼,那么深的伤口,再往旁边一点就要没命了。

    姜闻音问了出来,“陛下为何一直护着我,您可知自己险些醒不来了。”

    “朕不是已经醒了。”赵衡回答道:“朕的人自然要护着。”

    姜闻音不说话了,这种话她已听过许多次,但却是第一次在她心中掀起了涟漪。

    “朕也有问题要问你。”赵衡静静凝视着她,凤眸中隐藏着温柔,“那日夜里,为何不放下朕?”

    他想起那夜,头顶圆月黯淡无光,树林漆黑幽静,夜枭啼叫,身后是搜查的追兵,脚下是崎岖不平的小路,眼前的女子肩膀削瘦,背着自己跌跌撞撞地走着,却始终不肯放下自己。

    姜闻音坐在他面前的矮凳上,说道:“陛下几次救我,我又岂会不义。”

    “你明明知道朕想听什么,却避而不谈,用仁义搪塞我。”

    “不是搪塞。”姜闻音很认真。

    赵衡看到她的表情怔愣片刻,倒也不纠结于此,说了句:“朕饿了。”

    姜闻音松了一口气,把粥端过来。

    然而很快她又意识到,赵衡现在还不能自己吃饭,需要人来喂。

    前面他昏迷的时候,姜闻音也喂过他,但那是昏迷状态。现在他醒来,目光一瞬不瞬地盯着自己,突然就叫姜闻音感到不自在了。

    赵衡只做未发觉,靠在软枕上静静地等待。

    姜闻音深吸一口气,安慰自己是在照顾病号,拿起勺子舀了一勺子粥喂给他。

    赵衡表情有些愉悦,张嘴将粥咽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