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长安调 > 第126章 一百二十六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连同崔鲲的消息,都没能让崔邺开心,原本担心的盼着,如今眼不见为净。五书将舒心送进来,五书如今也分身乏术,长安城管辖的三十四十万人口,这人口密度比起现代是不算多,但是事多效率低。

    他整日忙得头大,听见崔程要亲自去平定河南道,也只是抬头哦了声,崔鹏见他毫无反应,教育说:“柬之,我在和你说正事。”

    他懒洋洋的问:“我干的就不是正事吗?你要不给我找事,我这会儿说不准正收拾行囊准备去河南道了。你说怎么办吧?”

    崔鹏还是老实,没摸清这长安城里的套路,说:“可惜父亲不准我接这内务,要不然我接着,你去随父亲一道,我也放心些。”

    哦,原来还是崔程这老狐狸的主意。

    崔邺算是明白了,摆摆手:“去吧去吧,那就你陪他去,你看吧,我是没时间。二哥征战在外,也是生死有命,多个人在身边毕竟不一样。”

    崔鹏被他吓唬了一句,果真急匆匆走了。

    没想到进宫后就被崔程轰出来了。

    “如今长安无主,我若出征,你就稳稳的给我呆在长安城里,哪都不能去。有你五弟给你看着,我也放心。回去吧。”

    崔鹏一句话没说就被打发出来了,但也咂吧出一点味道了。这里面的缘故,父亲和五弟怕是早知道了,两人怄气不肯见面,就差了他跑腿。

    想明白后又觉得颓然,自叹自己是真迟钝。

    等崔鹏走后,崔程从前觉得长子沉稳,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但也绝不会在大事上失了准头。看来还是没遇上过大事。心里不免有一点点失望。

    那混小子可是门清,就这么和他怄气,也不见面,办的事也漂亮,忽悠兄长也不含糊。

    刘彰报完粮草的折子,见他一个人站在窗前惆怅,问:“都督这是?”

    崔程叹气:“言之性格太过敦厚,柬之性格太过狡诈。”

    刘彰忙说:“都督,大郎君为人稳重,孝悌有序,二郎君善征战,性情纯善,五郎君为人处事大局可握,这是都督之福。”

    崔程也明白,人不能太贪心。都是那混蛋玩意儿给气的。

    最后也只是摆手作罢。

    长安初定,崔邺的工作还是有些成效,按照党的建设那一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先安定后发展。一个月之后,即显现出基础工作的普及有多重要,长安城里已经没有战乱之后的惶恐之态了,商户们开始开门做生意,各城门虽有重兵把守,但是绝不伤民,城外的村民也会进城,长安城倒是恢复了一些生机。

    崔敏这些时日跟着他在做基层工作,在衙门里做户口普及,户口这个东西很重要,崔邺从长安开始就要管控好,将来的粮税说不准能不从农民身上抠出来。

    崔敏不明白这个道理,跟着衙门里的小吏奔走了七八天,每日早出晚归,累到进门倒头就睡。问崔邺:“这户籍到底有什么用?有些贫苦人家根本见我们敲门闭门不出,有些富贵世家,却隐瞒仆人、佣农人数。”

    崔邺将笔尾在桌上敲一敲,问:“你觉得国之根本在什么?”

    崔敏答:“在民。”

    “何为民?”

    崔敏答不上来。

    崔邺盯着他的眼睛说:“权力固然是不可或缺,但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一位前辈说的。你自小生在富贵锦乡,没有见过那么多人,这世上的穷苦,是你想都想不到的。你如今就跟着市井里的小吏去看一看人间疾苦,对你以后有好处,不止是普及人口,多去看,去听。”

    崔敏听的肃然起敬。

    崔邺也是满脑子基础工作条例都写不完,看着崔敏坐在一边耷拉着脑袋,问:“失望了?觉得这种事哪有做学问有意思?”

    崔敏摇头。

    崔邺笑问:“那是怎么了?”

    崔敏有些难过说:“觉得五哥不容易。此前入值,遇见朝中的大人们,一身绯红的官袍,就仿佛生来就是做大事的人。指点迷津,挥斥方遒,可五哥做的事从来都是暗流涌动,从不显山露水。可偏让我听的五味杂陈。我竟然生出一种感觉,百无一用是书生。”

    崔邺听的失笑,这小孩怎么回事,怎么就这么容易被忽悠,道理要懂,但是自己做的事也要做。这是两码事,就像自己穷,但是对富豪生活也要向往,这两样又不矛盾。这古人的兼容性也太差了。

    他心事真是十分想念谢奚,谢奚这一点就好,鄙视调侃他是有钱,鄙视归鄙视,但是自己的事一点没耽误,给钱就花,给吃的就吃,一点不含糊。磊落爽快。

    两人谈心一晚上,崔敏只觉得自己受益匪浅,第二日一早起来跟着衙门的人就走访去了,崔邺难得有时间,准备回郊外一趟,结果宫里来人叫他,崔程的出发的日子定了,大概又有麻烦了。

    他黑着脸跟着内侍入宫,在宫门口又遇上那个言官,看着年龄也就三四十岁,家人跪在他身后,他像是病了,守宫门人得了令,并不管他,由着他闹。

    崔邺见那夫人一身布衣,穿戴十分的节俭,如今还要跟着丈夫在这里。满脸惶恐。

    崔邺停住脚望了他片刻,问内侍:“那人来了多久了?”

    内侍道:“连着半月了。”

    崔邺看了看,也就进去了。

    崔程和几位将军正在讨论领兵的事,崔鲲受了伤,如今在济南府养伤,张仪不是等闲之辈,他驻守河北道这些年,实力更是在冯征之上。

    崔鲲将将二十五岁的年纪,能以一己之力,将他驱于关外,已是了不得的能耐了。

    崔程传信,河南道之行,蒋道东领兵,崔鲲守河北道。

    崔邺总算见他说了句人话,难得不和他抬杠。他翻了翻偏殿桌上的册子,都是些粮草、春耕、民事,杂乱但不能耽搁的事。

    如今武太后带着武家人和朝中的三公,逃至东都,冯征没有崔程的魄力,又有朝中的几位老臣施压,不敢轻易犯上,接待了武太后。

    崔程如今就是混身骂名的反贼,乱臣逆贼。长安城之外权势声讨他的声音。

    但是如今这个世道,就是谁的拳头硬,谁说了算。

    河西道的储兵充足,淮南道山南道内乱不断,无暇顾及遥远的北方,河北道虽然拿下了,但是后续的平乱还是关键。

    崔邺看了眼册子,脑子里七七八八想的都是这些,听见那边的嘈杂声,像是议事结束了,他从来不参加这种议事。战事上的事他不擅长,也就从来不问。崔程如今领着崔鹏。

    他放下册子,见刘彰进来,问:“结束了吗?”

    刘彰忙行礼,崔邺笑说:“长史曾对我青眼有加,我还没来得及谢恩。怎么又和我行如此大礼。”

    刘彰被他调侃的没话说。崔鹏倒是见他来,惊喜问:“什么时候来的?”

    崔邺如今看他很是不顺眼,不咸不淡说:“刚来。”

    崔鹏也不计较他的傲慢态度,解释:“父亲过几日要出征,这次出征有些凶险,二弟有伤在身……”

    崔邺打断他的话:“我有事在身……”

    崔鹏听他的抱怨,知他心里有怨气,还是劝说:“你莫要放肆了,如今人人都忙,不可能让你一人再逍遥了。”

    崔邺凉凉的看着他说:“我就只有两只手,你再给我安排,我也有心无力。不要吝啬钱嘛,你事多就花钱雇人做啊,总有人愿意做的,我就是不吃不睡,也干不完那么多活儿。这才哪到哪啊,以后的事更多,你不能说你不信任别人就把我往死了使。大哥,咱们是亲兄弟,心疼心疼我吧,敏弟两条腿都跑细了,人瘦了一圈。”

    崔程本在门外,刘彰站在身侧,生怕他和崔邺吵起来。崔程听着本有些冷眼,听到最后,绷不住脸上的表情,快笑出声了,白了眼偏殿里的人,转身走了。

    刘彰也听的忍俊不禁,跟着崔程说:“五郎还是少年心性。”

    崔程冷冷说:“他心眼比谁都多,知道和言之来硬的不行,就换了法子。”

    崔鹏真被他说的惭愧了,他困在宫里,看不完的信,议不完的事。可是弟弟们每日更是辛苦。

    崔家如今骂名在身,他精神上都有些紧张,万事都小心翼翼。

    崔程倒是心大,留着兄弟两聊完,崔邺才正殿里寻他,他正低头看折子,不咸不淡问:“舍得进来了?”

    崔邺也不含糊:“舍不得,大哥不放我进来。”

    崔程看了他一眼,崔邺也不和他客气,如今崔程在他眼里就是个上司,这公司的发展首先要保证好政策,要不然大家一起玩完。

    崔邺先说:“我看了眼那边的折子,这可马上就春耕了,误了春耕可是大忌,你找我为这事吧?”

    崔程听的心里叹气,崔鹏跟着他议事已经本月了,偏殿里的折子都是崔鹏的,虽说杂乱无章,但是总有主次。

    这混蛋玩意儿就那么翻看了两眼,就心里清楚了。

    他不想承认,崔邺不不计较他不说话,只说:“打仗的事我不懂也不掺合。春耕的事,我会加紧安排,新粮种今年在贺赖部可以种下去。若是挺到明年,高产的粮种就有望了。”

    他说完有自己说:“我们两口子,可真是和种地的杠上了。”

    崔程问:“内务呢?”

    崔邺头疼的说:“内务有人管,别瞎操心,老巢我给你看紧了,我大哥如今跟巡山的虎一样,到处盯着,生怕给你惹出事来。你宽容一些,你一提起脸,他就拿我开刀。我跟你丑话说前头,你再逼他,可别怪我们兄弟阋墙。”

    崔邺其实也理解,崔鹏毕竟不是按照储君培养的,他生性纯善,人虽然有些迂腐,但是心善。如今这种局面说不惶恐是假的,尤其他是储君。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1032421:11:522021032520:05:0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阡陌尘、把自己养胖胖5瓶;严严今天学习强国了吗3瓶;薄薄的尘埃2瓶;海水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