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太子妃她有点怂 > 第137章 风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赵王妃母女平安。

    众人眉开眼笑,欢天喜地,一窝蜂挤进厢房,抢着看孩子。

    宫人收拾干净产房,庆王妃和德王妃先去看了包在襁褓里的孩子,啧啧称奇,惊叹刚出生的孩子原来那么小,然后去里间看望赵王妃。

    赵王妃躺在枕上,面色苍白,宫人跪在床边喂她喝参汤。

    庆王妃接过汤碗,打发走宫人,舀起一勺参汤送到赵王妃唇边,低声道:“现在孩子也生了,太医说一切都好,你安心将养。”

    赵王妃脸上并无生产过后的喜色,目光有些呆滞:“他们说是个女孩……是女孩……”

    庆王妃眉头一皱。

    赵王妃忽然抬起脸,攥住庆王妃的袖子:“会不会弄错了?其实我生的是小郡王!太医、稳婆,还有宫里生过皇子的妃嫔都说我这一胎一定是男孩!一定是他们弄错了!他们抢走了我的儿子!”

    庆王妃和德王妃对视一眼,两人都无奈地叹口气。

    生女孩才好呢!是个女孩,赵王就能老实一段时日。若这一胎真的是个小郡王,赵王绝不会死心,到时候他们夫妻越陷越深,自取灭亡,谁都救不了。

    赵王妃居然还要求太子妃给她一个保证,简直是莫名其妙!

    “皇太子深得民心,朝中大臣也都向着他……你别跟着赵王一起糊涂……”德王妃喂赵王妃喝一口参汤,柔声劝道。

    就算赵王妃生的是儿子也改变不了如今的格局。皇太子地位稳固,不管是郑贵妃还是周太后都从来没想过扶持起赵王,赵王夫妇不过是她们用来牵制东宫的棋子罢了。

    嘉平帝一次次说要废太子,哪一次真的拟旨了?

    德王和庆王早就认清了现实,借他们几个胆子他们也不敢和朱?争储。

    赵王妃瞪大眼睛,置若罔闻,参汤从嘴边流了出来,手指扭曲着攥住德王妃:“我的儿子呢?我的儿子呢?我的儿子一定是被人抢走了!”

    哐当一声,汤碗打翻在地,摔得稀碎,一地淋漓水迹。

    德王妃后退两步,看着状若疯癫的赵王妃,长长地叹口气。

    庆王妃走到她身边,拉住她的手,拿帕子擦去她指间的药汤:“算了,七嫂,你劝不醒她的。”

    若是只有赵王一个人一意孤行,那她们还可以挽回赵王妃。皇太子夫妇仁厚宽和,不是赶尽杀绝之人。现在看来,赵王妃自己也动了心,她不甘于只当一个藩王妃。

    庆王妃低声说:“七嫂,赵王妃执迷不悟,我们可不能引火烧身。”

    她们也算仁至义尽了,劝也劝过,骂也骂过,赵王妃就是不肯回头。太子前些年过得并不容易,但是他从来没有为难年幼的弟弟,一直对德王和庆王多有照拂,她们不能因为同情赵王妃就忘了东宫的艰难。

    赵王妃如果是个聪明人,应该规劝赵王认清他的身份,早点回头,以免铸成大错,而不是跟着赵王一起痴心妄想。

    德王妃闭了闭眼睛,转身,头也不回地迈出产房。

    ……

    赵王妃平安生产,金兰吩咐掌事太监和掌事女官给各宫宫人发赏钱。

    宫人们千恩万谢,笑嘻嘻地磕头谢恩。

    金兰又让人往各处报喜,估摸着差不多了,走到产房外,隔着窗户问里面的宫人赵王妃醒了没有。

    赵王妃还在疯疯癫癫地叫嚷着自己生的是个儿子,宫人不敢让金兰进屋,强笑着道:“王妃刚睡下了。”

    金兰含笑说:“那本宫就不进去打搅她了。”

    仍是留下黄司正帮忙照管赵王妃。

    薛娘娘催促金兰回去休息:“这里有我呢,不用你操心。”

    傍晚的时候,赵王妃不肯吃催产药,逼着金兰进产房。薛娘娘忙前忙后,气得险些呕血:都这个时候了,赵王妃居然还惦记着太子妃?太子妃不给保证,她还不打算生了是不是?

    薛娘娘揎拳掳袖,冲进产房,二话不说,亲自喂赵王妃服下催产药。

    她见不得赵王妃拖拖拉拉,也不怕憋着孩子!

    金兰也没打算留下,问候周太后几句就回去了。

    周太后早早就挑好了保母养娘,一应物事齐备,原是给小郡王准备的,听说赵王妃生了个女儿,有些失望,没有亲自过来,让人把孩子抱到她那里去。

    ……

    不管怎么说,诞育婴儿是一桩大喜事,宫中喜气洋洋。

    已至日暮,云霞漫天,阶前落英缤纷,琉璃瓦上浮动着璀璨流光,殿宇楼台掩映在潋滟的花光树影之中,幽香阵阵。

    金兰下了轿子,一双骨节分明的手伸了过来,握住了她的手。

    朱?立在长阶前,戴乌纱翼善冠,身着玄色金线织盘龙纹广袖长袍,风吹衣袂翻飞,清癯瘦削,暮色中端正俊秀的眉宇间更添了几分温润。

    金兰笑着搂住他胳膊:“今天回来得早,等多久了?”

    阶前风声浩荡,内侍的衣袍被风吹得鼓起。

    朱?扬起衣袖挡住金兰的脸,揽着她踏上石阶,道:“今□□中无大事,刚回来。”

    两人肩并肩拾级而上,金兰跟着朱?的步子踏出大红妆花缎高底绣鞋:“赵王妃生了个女儿。”

    朱?嗯一声,漫不经心的样子。

    金兰没有多说什么。

    皇家之中无亲情,兄弟反目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父子都可以相残,何况异母兄弟?可是金兰不希望朱?和赵王也走到那一步。朱?没有同胞兄弟姐妹,始终对赵王留了几分兄弟之情。赵王妃生的是女儿,赵王失望之下应该能安分一段时间。兄弟俩也许不至于骨肉相残。

    金兰想着心事,整个人靠在朱?身上,柔弱无骨,他走一步,她才懒洋洋地跟着迈出腿,像挂在他身上似的。

    朱?轻笑,俯身打横抱起她。

    金兰轻呼一声,搂住朱?的脖子,发间珠翠轻轻晃动,霞光照耀下熠熠生光。

    宫人们呆了一呆,吓得心惊肉跳,连忙拔步围上前。

    金兰从朱?肩头看一眼下面被夕光染得金黄的长阶,紧紧搂着朱?,一动不敢动。

    朱?低头,下巴蹭过她的前额:“圆圆怕我抱不动?”

    金兰不假思索,下意识点点头。

    朱?气笑了,故意抱着金兰晃了两下。

    宫人们瞪大眼睛,伸开双臂,一眨不眨地盯着他们。

    金兰真怕朱?一不小心摔了,赶紧搂住他,凑上前亲他的下巴,笑眯眯地道:“五哥不生气了,你抱得动。”

    朱?笑了笑,抱着她进殿。

    宫人们心有余悸,齐齐松口气。

    今天朱?回来得早,用过晚膳,两人在云蒸霞蔚的杏花树林里走了几圈。金兰回内殿换衣,倚在罗汉床上看书。朱?拿了本书册,也脱靴上了罗汉床,靠在她身边。

    金兰看书看得入神,没有理会朱?。

    朱?手里拿着书,看她好几眼,握住她的肩膀,让她倚在自己胸膛上看书。

    金兰嫌姿势不舒服,推开朱?,靠回枕上。

    朱?双眉略皱,沉默着抽走大靠枕。

    金兰放下书,笑道:“罢了!太子爷去别的地方坐一坐罢!吵着我看书了!”

    朱?撩起眼帘看她,黑幽幽的眸子,目光清冷,薄唇轻抿。

    一个字不说,轻颤的浓密眼睫透出几分委屈。

    金兰扶额,叹口气,身子往后一靠,轻轻砸在朱?胸膛上:“待会儿不许嫌我沉!”

    朱?搂住她,低头亲她眉心。

    金兰看了会儿书,眼皮发沉,身后朱?怀抱温暖,还时不时伸手摸摸她的头发,她不知不觉靠着他睡了过去。

    朱?低头看她,拿走她手里的书,扯起锦被盖在她身上,让她依偎着自己睡。

    他一手揽着熟睡的金兰,一手拿着书,翻页的时候就低头亲一下金兰的发顶,她发间满是淡雅的茉莉清香。

    烛火摇曳,滴漏声声。

    帘外响起????的脚步声,珠帘掀开一条细缝,扫墨朝朱?抱拳行礼,黑暗中眸子里闪烁着焦急之色。

    朱?放下书,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扫墨躬身退了出去。

    朱?慢慢坐起身,扶着金兰躺回枕上,拿锦被从头到脚严严实实裹住她,下了罗汉床,转身抱起她。

    宫人走在前面,次第掀起一重重帐幔,恍若潺潺流动的云霞。

    朱?抱着金兰送回拔步床上,坐在床沿边,给她解开襟前金扣,脱下睡鞋,盖好锦被。

    金兰迷迷糊糊睁开眼睛。

    朱?按了按被角:“你困了,先睡吧。”

    金兰含糊地应了一声,合眼睡去。

    朱?摸了摸她的脸,坐着看了一会儿,起身出了内室。

    扫墨在屏风外面等着,小声道:“千岁爷,保定府那边好像出事了。”

    烛心火焰猛地跳动了几下。

    朱?回头看一眼内室低垂的厚重帐幔:“什么事?”

    扫墨答道:“老四和老五去保定府帮着审讯那两个活口,不管有没有查出什么,前天就应该有消息送回来,小的却一直没收到回信。”

    朱?问:“罗云瑾那边呢?”

    扫墨顿了一下,道:“罗云瑾也杳无音讯,司礼监那边也急了,连派了几波人出京。”

    罗云瑾以勘察周家占地之事为借口出京,其实暗地里去了保定府。他手段毒辣,精通各种刑讯,按理来说最多三天就能逼问出结果。这一次他亲自出马,却迟迟没有回信。他的人手已经乱成一团。

    朱?眉头轻皱。

    罗云瑾武艺高强,等闲人困不住他,对方到底是什么来头?

    之前他怀疑逼死薛侍郎的人要么是工部的上司,要么是司礼监的太监,现在看来,事情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

    朱?沉吟片刻,道:“再派人去保定府……不必管那两个活口,先找到罗云瑾再说。”

    扫墨应是,问:“千岁爷,要不小的去保定府走一趟?小的常和罗云瑾打交道,其他人未必了解罗云瑾。”

    朱?皱眉思考了一会儿,摇摇头:“你留在京中保护太子妃。”

    扫墨应喏,正要退下,朱?叫住他。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扫墨心中一凛。

    朱?在帐幔外站了一会儿,转身掀帘入帐。

    熟睡中的金兰感觉到身边????的响动,翻了个身,摸到朱?的胳膊,“出什么事了?”

    她好像听见扫墨的声音了。

    朱?搂住金兰,淡淡地道:“没事,工部的几件琐事。”

    金兰抱紧他,又睡着了。

    ……

    赵王和赵王妃弄瓦之喜,不管夫妇俩私底下怎么想,洗三那天,还是得按规矩大宴宾客。

    到底是头一个孙女,嘉平帝拨冗出席洗三宴,亲自给孙女起了个很喜庆的名字:朱福禄。

    宫人脚步轻快,走进内室给赵王妃道喜。

    郑贵妃哈哈大笑,转头和身边人说:“大姐长大了一定会抹牌!”

    福禄寿喜寓意吉祥,也是花牌的一副对子,妇孺皆知。

    众人都笑了。

    赵王妃头裹包头,靠坐在床榻前,听到外间郑贵妃取笑朱福禄的名字,眼皮抽动了两下。

    看她脸色不对,进宫贺喜的赵家人赶紧按住她:“可别为了这个和贵妃娘娘置气,娘娘只是说玩笑话罢了,今天这么多人来道贺,人多眼杂的,你好歹笑一笑……”

    赵王妃扯了扯嘴角,笑得勉强。

    金兰没有进里间,送了几样金锁金项圈之类的寻常礼物,坐在外面明间吃茶。

    德王妃、庆王妃和其他几位宫嫔围着她说话。

    宫人布置好香案,供奉神像,安设金盆,周太后领着宫眷命妇们齐至正堂。鼓乐齐鸣,礼官和女官站在堂前大声祝祷,正是最热闹的时候,前头忽然一阵人头攒动。

    欢快的奏乐声停了下来。

    众人面面相看,忐忑不安。

    周太后唬了一跳,问宫人:“外头怎么了?”

    宫人出去打听情况,不一会儿折返回来,笑容满面地跪倒在堂前青砖地上:“回老娘娘,济宁府送来捷报,新河旧河疏浚沟通,两河工程顺利竣工,圣上龙颜大悦,正在封赏朝臣呢!”

    众人悄悄松口气,原来是喜事。

    周太后哪里知道两河工程是什么?见宫人满脸堆笑,知道一定是好事,也就没有多问。

    众命妇向周太后道喜:“老娘娘,今天可是双喜临门啊!”

    一时之间,人人喜气盈腮,几百道视线霎时都汇集到了金兰身上。

    两河工程竣工,皇太子立下大功,嘉平帝圣心大悦,今天这场洗三宴,完全被东宫抢走风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