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射雕神雕诛仙魔道录 > 第298章 人面桃花相映与红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一次却急沉而下,猛地里眼前一亮,他心念一动,向光亮处游去,只觉一股急流卷着他的身子冲了过去,已身处地底暗涌潜流之中,光亮处果然是一洞。他手脚齐划,洞内却是一道斜斜向上的冰窖。他顺势划上,过不多时,波的一响,冲出了水面,只觉阳光耀眼,花香扑鼻,竟然别有天地。他不即爬起,游目四顾,繁花青草,便如同一个极大花园,花影不动,幽谷无人。

    他又惊又喜,纵身出水,见十余丈外有间茅屋。他提气疾奔,但只奔出三四步,立时收住脚步,一步步慢慢挨去,只想:“倘若在这茅屋中仍探问不到钰儿的消息?那可如何是好?”走得越近,脚步越慢,心底深处,实怕这最后的指望也终归泡影。最后走到离茅屋丈许之地,侧耳倾听,四下里静悄悄地,绝无人声鸟语,惟闻玉蜂的嗡嗡微响。

    待了一会,终于鼓起勇气,颤声道:“杨某冒昧拜谒,请予赐……赐见。”屋中无人回答。

    轻轻一推板门,那门呀的一声开了。举步入内,一瞥眼间,不由得全身一震,只见屋中陈设简陋,但洁净异常,堂上只一桌一几,此外更无别物,桌几放置的方位他却熟悉之极,竟与古墓石室中的桌椅一模一样。他不加思量,自然而然的向右侧转去,果然是间小室,过了小室,是间较大的房间。房中床榻桌椅,全与古墓中杨过的卧室相同,不过古墓中用具大都石制,此处的却以粗木搭成。

    但见室右有榻,是他幼时练功的寒玉床;窗前小小一几,是他读数写字之处。室左立着一个粗糙木橱,拉开橱门,见橱中放着几件树皮结成的儿童衣衫,正是从前在古墓时龙钰为自己所缝制的模样。他自进室中,抚摸床几,早已泪珠盈眶,这时再也忍耐不住,眼泪扑簌簌的滚下衣衫。

    忽觉得一只温软的手轻轻抚着他头发,柔声问道:“过儿,甚么事不开心了?”这声调语气,抚摸他头发的模样,便和从前龙钰安慰他一般。杨过霍地回身,只见身前盈盈站着一个褐衫少年,玉肤依然,月貌如昨,正是十六年来他日思夜想、魂牵梦萦的龙钰。

    两人呆立半晌,“啊”的一声轻呼,搂抱在一起。繁华青草,白云飘飘,是耶非耶?是真是幻?

    过了良久,杨过放声大哭,呜呜咽咽的道:“钰儿,你容貌一点也没有变,我却老了。”

    龙钰端目凝视,说道:“没有老呢,我的过儿长大了。”

    龙钰年长于杨过数岁,但他自幼居于古墓,跟随师父修习内功,屏绝思虑欲念。杨过却饱历忧患,大悲大乐,因此到二人成婚之时,已似年貌相若。

    那古墓派玉女功养生修练,有“十二少、十二多”的正反要诀:“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乃养生之都契也。多思则神怠,多念则精散,多欲则智损,多事则形疲,多语则气促,多笑则肝伤,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治,多恶则焦煎无宁。此十二多不除,丧生之本也。”龙钰自幼修为,无喜无乐,无思无虑,功力之纯,即令其师祖林朝因亦有所不及。

    后来杨过一到古墓,两人相处日久,情愫暗生,这少语少事、少喜少愁的规条便渐渐无法信守了。婚后别离一十六年,杨过风尘飘泊,闯荡江湖,忧心悄悄,俊颜悴悴;龙钰却幽居深谷,虽终不免相思之苦,但毕竟二十年的幼功非同小可,过得数年之后,千方百计,无法上去,重行修练那“十二少”要诀,渐渐的少思少念、少欲少事,独居谷底,却也不觉寂寞难遣,更何况他还修炼九阳神功,真气保身。因之两人久别重逢,反显得杨过年纪比他为大了。

    龙钰十六年没说话,这时说起话来,竟口齿不灵。两人索性便不说话,只相对微笑。

    杨过到后来热血如沸,拉着龙钰的手,奔到屋外,说道:“钰儿,我好快活。”猛地跃起,跳到一棵大树之上,连翻了十个斤斗。

    这一下喜极忘形的连翻斤斗,乃杨过幼时在终南山和龙钰共居时的顽童作为,十多年来他对此事从来没想起过,哪料到今日年纪自然不小,突然又来这么露了一手。此时他轻功精湛,身子在半空中娇夭腾挪,使出龙钰当年所教的“矢矫碧空势”。龙钰纵声大笑,甚么“少语、少笑、少喜、少乐”的禁条全都??到九霄云外去了。

    本来在终南山之时,杨过翻罢?斗,笑嘻嘻的走到他身旁,龙钰总是拿手帕给他抹去额上的汗水。这时见他走近,龙钰从身边取出手帕,但杨过脸不红,气不喘,哪里有甚么汗水?但他还是拿手帕替他在额头抹了几下。

    杨过接过手帕,见是用树皮的经络织成,甚为粗糙,想象他这些年来在这谷底的苦楚,不禁心酸难言,轻轻抚着他头发,说道:“钰儿,也真难为你在这里挨了一十六年。”见他所穿衣衫大半乃淡褐色,是用树皮丝筋编缀缝补而成,想象这十六年来困苦,心孙更甚。龙钰幽幽叹了口气,说道:“倘若我不是从小在古墓中长大,这一十六年定然挨不下来。”

    两人并肩坐在石上互诉别来□□。杨过不住口的问这问那。龙钰讲了一会话,言语渐渐灵便,才慢慢将这一十六年中的变故说了出来。

    那日杨过将那枚绝情丹??入谷底,龙钰知他为了自己中毒难治,不愿独生,又听黄蓉说断肠草或能解情花之毒,当晚他思前想后,惟有自己先死,绝了他念头,才得有望令他服食断肠草解毒。但若自己露了自尽的痕迹,只有更促他早死,思量了半夜,于是用剑尖在断崖前刻下了那几行字,故意定了一十六年之约,这才跃入深谷。如杨过天幸得保性命,隔了长长十六年后,即使对自己相思不减,想来也不致再图殉情。

    他说到这里,杨过叹道:“你为甚么想到一十六年?倘若你定的是八年之约,咱们岂不是能早见八年?”龙钰道:“我知你对我深情,短短八年时光,决计冲淡不了你那烈火一般的性子。唉,哪想到虽隔一十六年,你还是跳了下来。”杨过笑道:“可知一个人还是深情的好。假如我想念你的心淡了,只不过在断肠崖前大哭一场,就此别去,那么咱俩终生不能再见了。”龙钰道:“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两人出死入生,经历如此剧变之后,终能相聚,这时坐在石上相偎相倚,心中都深深感激苍天眷顾。

    两人默然良久。杨过又问:“你跃入这水潭之中,便又怎样?”龙钰道:“我昏昏迷迷的跌进水潭,浮起来时给水流冲进冰窖,通到了这里,自此便在此处过活。这里并无禽鸟野兽,但潭中水产丰富,谷底可见天日,生有果木,水果食之不尽,只是没布帛,只能剥树皮做衣衫了。”

    杨过道:“那时你中了冰魄银针,剧毒侵入经脉,世上无药可治,却如何在这谷底居然好了?”他凝视龙钰,虽见他容颜雪白,殊无血色,但当年中毒后眉间眼下的那层隐隐黑气却早已褪尽。

    龙钰道:“我在此处住了十多日后,毒性发作,全身火烧,头痛欲裂,当真支持不住,想起在古墓中洞房花烛之夕,你教我坐在寒玉床上逆运经脉之法,虽不能驱毒,却可稍减烦恶苦楚,又想起余下两卷我还没练完的《九阳真经》。这里潭底结着万年玄冰,亦有透骨之寒,幸好咱们在古墓中习过《九阴真经》的闭气法,于是我潜回冰窖,在那边逆运经脉修炼余下的九阳真经,竟然极有效验。此后时常回到那边水潭之旁,向上仰望,总盼能得到一点你的讯息。有一日忽见谷顶云雾中飞下几只玉蜂,那自是老顽童携到绝情谷中来玩弄而留下的。我宛如见到好友,当即构筑蜂巢,招之安居。

    后来玉蜂越来越多。我服食蜂蜜,再加上潭中的白鱼,痛楚又减,想不到这玉蜂蜂蜜混以寒潭白鱼,正是驱毒的良剂。如是长期服食,再加上逆转经脉修炼余下繁复的九阳神功,体内毒发的次数竟渐渐减少,间歇加长。初时每三日发作一次,到后来近一个月一次,随后近十月一发,最近十年来居然一次也没再发,想是已经好了。”

    杨过大喜,道:“其实我修炼完四卷九阳真经后也有感它能驱毒保身。”又笑道:“还有好心者必有好报,当年你若不是把玉蜂赠给老顽童,他不能带到绝情谷来,你的病也不能好得这般快。”龙钰一笑又道:“我身子大好后,很想念你,但深谷高逾百丈,四周都是光溜溜的石壁,怎能轻易得上,我只得静心苦练九阳神功和诸般内功以及壁虎游墙功,盼望有一日能爬得上去,我还用花树上的细刺,在玉蜂翅上刺下‘我在绝情谷底’六字,盼望玉蜂飞上之后,能为人发见。数年来我先后刺了数千只玉蜂,始终没回音带转,好在真气渐厚,壁虎游墙功也渐强,现在我估摸着也能一次爬得百丈了,再过一年半载终有一日能够出去。”

    杨过拍腿大悔道:“我忒也粗心。每次来绝情谷,总是见到玉蜂,却从没捉一只来瞧瞧,否则你也可以少受几年苦楚了。”龙钰笑道:“这原是我练功之际想出来的计策。其实,谁又能想到这小小蜜蜂身上刺得有字?这字细于蝇头,便有一百只玉蜂在你眼前飞过,你也看不到它翅上有字。我只盼望,甚么时候一只玉蜂撞入了蛛网,天可怜见给你看到了,你念着咱俩的恩义,定会伸手救它出来,那时你才会见到它翅上的细字。”

    他却不知蜂翅上的细字终于给周伯通发现,而给黄蓉隐约猜到了其中含义,但黄蓉一心挂念儿子,却只想到郭破虏身上。

    两人说了半天话,龙钰回进屋去切了一大盆鱼,佐以水果蜂蜜。潭水寒冷,所产白鱼躯体甚小,却味美多脂。杨过吃了一个饱,只觉腹中暖哄哄地甚是舒服,这才述说一十六年来的诸般经历。他纵横江湖,威慑群豪,遭际自比独居深谷的龙钰繁复千百倍,但龙钰素来不关心世务,只求见到杨过便万事已足,纵是最惊心动魄的奇遇,他听着也只淡淡一笑,犹如春风过耳,略不萦怀。倒是杨过絮絮问他如何捉鱼摘果,如何造屋织布,对每一件小事都是兴味盎然,从头至尾问个明白,似乎这小小的谷底,反而大于五湖四海一般。

    两人长谈了一夜,直到天明,这才困倦而眠。醒来时日已过午,杨过道:“钰儿,咱俩便在这谷底终老呢,还是设法回去那花花世界?”依着龙钰的心意,宁可便在谷底安静太平的和杨过厮守,但想他喜欢热闹,虽对自己情深爱重,终究过不惯这般寂居的日子,便道:“咱们想法子上去瞧瞧罢,倘若上面不好,可再回来,或许回古墓去住,或许咱们去南方。只是……只是,要上去还要费点时间。”

    两人潜入冰窖,回到潭边,只见一条长索从谷口直悬下来,水潭旁又有许多纵横错杂的脚印,潭边生着一个火堆,余烬未熄。杨过道:“啊,有人来找过咱们了,而且还潜入过水潭。”在潭边走了一圈,见到一棵大树上有人用刀尖刻了两行字道:“一灯、伯通、瑛姑、药师、蓉、因、无霜至此觅杨过不遇,怅怅而归。”

    杨过心中感激,道:“他们终是没忘记我。”龙钰道:“谁也不会忘记你的。”杨过道:“他们虽也潜入过水潭,但因无百余丈高处跃下来的急冲之力,沉潭不深,是以见不到冰窖所在。倘若我也是缘绳下来,便找你不着了。”龙钰道:“我早说过万事前定,老天爷在冥冥中早有安排。”杨过摇头笑道:“这叫作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他伸手拉扯绳索,试出绳身坚韧,上面系得牢固,说道:“我先上去,瞧那法王是否在。不对,一灯大师、黄岛主、老顽童等既到过这里,这法王必已逃之夭夭了,咱们同上吧,你苦练壁虎游墙功,攀爬的本领肯定比我强多了。”

    龙钰微微一笑,左手抓着绳索,微一运劲,身子已窜上数丈,杨过大赞道:“好!”接着杨过也攀绳上来,龙钰忽起童心,全力施展,果然比杨过还要快得多。

    当年裘千尺在深洞里苦练十二年,等于别人苦练二十四年有余,而龙钰在谷底这么个与世隔绝的世界,这十六年的苦练内功,也等于别人三十二年有余的苦练,更还有万年玄冰窖相助,他真气之浑厚其实已经不输于杨过奇蛇蛇胆、怒海狂涛、九阳神功的真气了,再加上他的左右互搏之术,以一打两个五绝宗师也不在话下。

    两人不多时便爬出了深谷,并肩站在断肠崖前,瞧着龙钰当年在石壁上所刻的那两行字,真如隔世,两人相对一笑。此时心头之喜,这一十六年来的苦楚登时化作云烟。

    杨过在山边摘了一朵“龙钰花”,放在龙钰手心,龙钰拈花微笑,当真是人面桃花相映红。

    黄药师在襄阳城头说要摆个“二十八宿大阵”,与金轮法王大战一场。郭靖禀明安抚使吕文焕,请下将令,让黄药师在校场上调兵遣将。这时参与英雄大会的各路豪杰虽已散了大半,留在城中的也仍英才济济,各人齐集校场听调。

    黄药师道:“鞑子用四个万人队围着高台,咱们倘若多点人马,便胜了他,也算不得本事。咱们也只用四万人。孙子兵法有言,十则围之,但善用兵者以一围一,有何难哉?”

    站上将台,说着:“咱们这二十八宿大阵,共分五行方位。”召集统兵将领,详加解释,又道:“这阵势变化繁复,非一时所能融会贯通,因此今日之战,要请五位熟悉五行变化之术的武学高手指挥,领军的将军须依这五位的号令行事。”众将躬身听令。

    黄药师道:“中央黄陵五气,属土,由郭靖统军八千,此军直捣中央,旨在救出郭破虏,不在歼敌。各军背负土囊,中盛黄土,一攻至台下,立即以土囊灭火压柴,拆台救人。”

    郭靖接令,站在一旁。

    黄药师又道:“南方丹陵三气,属火。相烦一灯大师统军,领军八千。此路兵中一千人卫护主将,其余七千人编为七队,分由点苍渔隐、武三通、朱子柳、武敦儒、武修文兄弟、武敦儒夫人耶律燕、武修文夫人等七人统率。上应朱雀七宿,是为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水蛇、轸火蚓七星。”一灯大师接令。

    黄药师又道:“北方玄陵七气,属水。由黄蓉统军,领兵八千。此路兵中一千人护卫主将,其余七千人编为七队,分由耶律齐、梁长老、郭芙及丐帮诸长老、诸弟子统率。上应玄武七宿,是为斗木獬、牛金羊、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狳七星。”

    黄蓉应命接令。这一路兵以丐帮弟子为主力,人才极盛。

    黄药师点了三路兵后,说道:“东方青陵九气,属木。此路兵由我东邪黄药师统军,也是统兵八千。我门下弟子死得干干净净,傻姑不在身边,这里只剩下程因一人。”于是点了参与英雄大会的豪杰六人为辅,说道:“东路兵也分八队,一路护卫主将,其余七路上应青龙七宿,是为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房月狐、心日兔、尾火虎、箕水豹七星。”

    他点到最后一路西路军,说道:“这一路由全真教教主宋道安主军……”众人听到这里?都觉以声望武功而论,这一路主将远较其余四路为弱。忽听得将坛下一人大声说道:“喂!黄老邪,你撇下我不理吗?”众人看时,说话的正是老顽童周伯通。黄药师道:“周兄,你背伤未愈,不能辛劳,本来请你任西路主将,原是最妙……”

    周伯通抢着道:“区区小伤,放在甚么心上?我便做西路主将便了。道安,你敢和我争这主将做么?”宋道安躬身道:“弟子不敢。”周伯通笑道:“好啊,我也知道你不敢。”

    说着便从宋道安手中接过了令箭。黄药师无奈,只得道:“那么周兄务请小心了。你领兵八千,其中一千相烦瑛姑统率,卫护主将,其余七队由宋道安等全真教的第三代包括李志常、王志谨、夏志诚、宋德方、王志坦、祁志诚、孙志坚、张志素等弟子分领,上应白虎七宿,是为奎木狼、娄金狗、胃土雉、昂日鸡、毕月鸟、觜火猴、参水猿七星,每队各结天罡北斗阵。”

    他点将已毕,命诸路军士在军器库中领取应用各物齐备,然后令旗一展,四万兵马分列东南西北中五方,朗声说道:“昔日里云台二十八将上应天象,辅佐汉光武中兴,咱们这二十八宿大阵虽比不上汉光武的声势,但抗敌御侮、守土卫国,却也是堂堂之旗,正正之师。诸君各听主将号令,今日与蒙古鞑子决一死战。”众兵将齐声答应,有若雷震。

    当下号炮三响,四方大开,五路兵马列队而出。

    只见东路军各人背负一根极长的木桩,攻到高台东首,一千兵手执盾牌,冲前挡箭,其余七千人纷纷放下木桩,东打一根,西打一根,看来似乎杂乱无章,实则八千根木桩的位置皆依黄药师所绘图画树立,分按五行八卦,顷刻间已将高台东首封住。

    西路军以全真教为主力,群道素来熟悉天罡北斗阵法,只见长剑如雪,七人一堆,四十九人一群,左穿右插,蜂拥卷来,蒙古兵将看得眼也花了,只得放箭阻挡。

    猛听得北方众军发喊,却是黄蓉领着丐帮弟子,拖着一架架水龙,将毒汁往蒙古兵身上射去。那毒汁溅身,登时疼痛不堪,少刻便即起泡腐烂,蒙古军抵挡不住,向南败退。

    却见南方烟雾冲天,乃一灯大师率领八千人施行火攻,石油、硫磺、硝石之属一阵阵从喷火铁筒中喷出。蒙古军见势头不对,当即败至中央。郭靖领军八千,随后缓缓而上,见蒙古军乱,当即挥军而前,直冲高台。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