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王宗景便挽起袖子,拿了放在一旁的柴刀,在这片清晨微光中,抡起臂膀做起砍柴功夫来。
只是这大竹峰上特产的黑节竹委实是坚韧异常,没砍几片,王宗景便觉得有些吃力,同时砍出的竹片也浑然不似那些堆砌好的竹片都是大小相同整整齐齐的摸样,歪七扭八,一头大一头小的倒是随处可见。王宗景看着从自己手中出来的这些怪模怪样的竹片,倒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自顾自微微一笑,却仍是继续坚持了下去。
又过了一会儿,天色渐亮,脚步声响起来,却是张小凡从住处过来,而林惊羽也醒了。
他们首先看到了王宗景在厨房外劈着竹片,随后目光向地上那些大小不一的竹片瞄了一眼,王宗景这是才显出有些赧然,抓了抓头,干笑了一声。张小凡微微一笑,也没多说什么,叫他丢了柴刀,跟着进了厨房。
接下来便是准备早饭,一应事务多是张小凡一人做的,林惊羽在一旁坐着看看书,王宗景在旁边看着打打下手,三人在厨房中都没怎么说话,但气氛却仿佛有一种淡淡的平和。如此又过了一会儿,坐等吃早饭的一众家伙们就来了,喝了香喷喷的小米白粥,赞不绝口那是必然的。
用过早饭后,便到了小鼎与王宗景回青云别院的时候,虽然在这大竹峰上只待了一日,但不知为何,王宗景心中竟生出了几分不舍来,反倒是小鼎小小年纪却是洒脱得很,小手一挥,叫上大黄小灰,便准备和林惊羽出发了。
张小凡淡淡一笑,那一双明亮仿佛看尽沧桑的眼睛在他身上一扫而过,微笑道:“去吧,七日之后,再来就是。”
——
风回峰,曾书书的药室。药室之中安静无声,过了约莫一盏茶工夫后,一阵脚步声从外头传来,在门口与守卫的弟子低声交谈两句后,一个身影大步走了进来,眉目英俊,气度潇洒,却是曾书书门下的得意弟子欧阳剑秋。
走入药室,看到曾书书果然坐在桌旁,欧阳剑秋不敢怠慢,过来见礼,同时面带询问之色道:“师傅,听说是你要见我?”
曾书书点了点头道:“这些日子以来,你也时常去山下别院中当值守卫,对今年这次青云试的新人弟子也算见过不少了,以你看来,其中可有出色人物?”
欧阳剑秋一怔,却是没想到师傅会突然问起此事,闻言沉吟了片刻道:“回禀师傅,这一次的青云试规模远胜往昔,以弟子在别院中这两月多时间从旁粗略看去,今年诸多新人中,资质上佳的为数不少,其中佼佼者如风恒、管皋、苏文清、唐阴虎、阳羽等人,都是在两月有余的时间里,便已将清风诀修炼至第三层境界,资质天赋不可谓不强。假以时日,若果然能拜入青云门下,只怕成就未可限量。”他却不知道阳羽仍如数十年前的林惊羽一般隐藏一些资质,实则两月余中,已然修炼至清风诀第四层。
曾书书看了欧阳剑秋一眼,只见他面色坦然,并无丝毫异色,心里还算满意。只是在心中把这些名字过了一遍后,曾书书却是眉头忽然一皱,他虽不怎么管青云试的事,但多少也会了解一些,并且这些来参加青云试的弟子中,往往有许多人身后背景并不简单,也是他这个青云长老需要留心的。只见他思索片刻后,却是微微露出一丝苦笑,摇了摇头,带了几分颇堪玩味的语气,淡淡道:“都除了阳羽,都是世家出身的人?”
欧阳剑秋点了点头,面上也有几分无奈道:“是。”
曾书书默然片刻,淡淡一笑,却是将此事置之不理,口风一转,对欧阳剑秋问道:“对了,在别院中当值时,住在庚道十七院火字房中的,有一个名叫苏小怜的女弟子,你可有印象?”
欧阳剑秋登时就是一呆,站在原地凝神思索了片刻道:“弟子知道有这么个人,好像便是前些日子那混入青云试的魔教奸细巴熊意外身死时,发现他尸身的那个女弟子。”
曾书书点了点头道:“便是她了。”
欧阳剑秋又想了想道:“苏小怜这人平日似乎很是低调,若非那件事发生,弟子还真没注意到她。师傅突然问起她,莫非有什么事吗?”
曾书书沉吟片刻,却是对他招了招手,示意欧阳剑秋靠上前去,欧阳剑秋有些不解,向前走了几步,来到曾书书身边,曾书书压低声音在他耳边交代了几句话,欧阳剑秋面色渐渐凝重,神情变幻,片刻之后站直了身子,点头道:“弟子明白了。”
曾书书淡然道:“你也不必太过着紧,从旁留意就是,不要让她发觉,若果然有什么异于常人的行径,便来报于我听。”
欧阳剑秋抱拳道:“是。”
曾书书挥了挥手道:“好了,其他没事了,你去吧。”
欧阳剑秋对他行了一礼,退了出去,明炉轩中药室里,又陷入了一片静谧,曾书书独自坐着,面上慢慢浮起了一丝深思之色,其实是他某一日前去大竹峰找张小凡聊天,无意中在树林中发现有人隐藏,但找了一番没找到人,其实那人乃是苍松道人。
这件事的真相其实是苍松道人在重见万剑一后,心情很好,然而无意中遇到了苏小怜,觉得她人不错,就替她改善隐晦的经脉,然后时不时去帮帮她,然后有一次在青云别院中发现了巴熊用鸽子发信给魔教中人,便将他杀了。
青云别院中,日子仍是在平静地过着,从大竹峰回来的王宗景,并没有显露出任何与众不同的迹象,看去反而比平日更加沉默低调了,甚至是连平日时常出去走动的次数也减少了许多。
哪怕是他如今年岁不大,但仍是能够隐约感觉到自己命运正在渐渐转向,三个绝对能算是青云门中顶尖的人物,自然也就是这神州浩土天下间修真界里绝顶的人物,等若是同时在栽培他,虽然林惊羽前辈通常在一边闲着。有时候他梦中醒来,虽然知道未来的路未必就好走了,但仍是有一种如在梦中的感觉。
萧逸才传给他的太极玄清道法诀,清正大气,比之清风诀绝对高明了无数倍,甫一修炼,便让王宗景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颇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觉;而大竹峰上张小凡和林惊羽那边,在每隔七日上山一次的教诲中,张小凡便对他讲诉着魔教历史过往人物,魔教宗门派系种种纠葛分支,当然最重要的,还有种种奇功异法、杀人手段,虽说这短短时日不过是略窥门径,但其中阴毒狠辣处,奇思妙想处,却已经令王宗景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仿佛看到了一扇神秘阴晦的黑暗之门,在自己的面前缓缓打开。
魔教魔教,这一个“魔”字被叫了几千年,绝不是信口虚言的。
可是不知为何,明明教导的都是些异于正道的旁门邪术,但王宗景在与大竹峰上那个相貌普通的张前辈的接触中,却从来没有在心底生出过任何怀疑警惕,反而从最初的一点敬畏变得越来越钦佩敬服,那人的言谈举止,谈吐气度,还有不经意中流露出的看破沧桑一般的温和笑容,犹如淡淡阳光,虽不起眼,却是越来越深地影响到了他。
王宗景很小便失去双亲,与姐姐王细雨相依为命长大,十几年来,从未遇见过这样一个成熟自信并且异常强大的男子对自己耐心教导。
能在王宗景心中与张小凡相提并论的,有一个是无声无息带着一丝神秘,感觉里仿佛一直都站在阴影中的萧逸才了。说来也怪,明明二人教授给他的是两种截然不同背道而驰的东西,一正一邪,萧逸才明而张小凡暗,但这些日子以来,留给王宗景心里印象,却是极古怪的,好像萧逸才身上一直笼罩着一丝模糊阴影,而传给他魔教异术的张小凡,反倒像是一直站在温煦阳光里一般。
而林惊羽前辈,不像阳光,也没有模糊阴影,反而是如彩虹般美丽。
这边厢除了传授他太极玄清道法诀外,萧逸才果然如他之前所说,再没有教授除此之外的任何东西给王宗景,每隔三日的后山见面,一旦遇上小鼎回山日子,便取消推迟,而他无论风雨,都是按时前来,以他一门掌教之尊,让王宗景心中感动之余甚至也不禁觉得有些惶恐。
而萧逸才向王宗景问过一些林惊羽的事,但从未向王宗景打听过任何有关张小凡的事,除了在太极玄清道上细心指导外,他对王宗景所说的,有时是天下大势,有时是门派轶闻,或是对他说一些做人道理,容色淡淡,气度不羁,纵然二人相会时往往是在巨树森林的幽深夜里,但淡淡月光之下,那男子负手而立,慨然望天的身影,却是一次又一次落在王宗景的眼中。
未来的路,究竟会是怎样的呢?
王宗景不知道,林惊羽、萧逸才、张小凡也不知道,这世间也不会有人知道的。
只有白云苍狗,日升月落,日子一天天悄然过去,芸芸众生都在身不由己地前行而已。
转眼之间,在青云别院中安静的日子又过了三个月,如今已是进了腊月里,从秋入冬,虽还未到落雪时节,但天气已是渐渐寒冷。不过随着修炼的加深,王宗景本已极其强壮的身子,已经不再害怕这些许寒意,更何况就在不久前,他暗中修炼的太极玄清道已经正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修成了第一层境界,萧逸才也随之传了他第二层境界法诀。
这一日是腊月初六,又是小鼎回山的日子。
与往常一样,王宗景不愿与小鼎同行,让他先去山门那等着,自己随后跟去,小鼎也习惯了,笑嘻嘻地带着大黄小灰先行而去。王宗景在屋中等候片刻,一切也准备妥当。
这些日子里,阳羽也只是随口问问王宗景去哪里,王宗景也不好跟他直说,不过阳羽都知道,所以也没用问下去,王宗景松了口气。
在屋里又等了一会儿后,见阳羽正在修炼,他才打开屋门走了出去。才走到庭院中,忽然看到平日很少出现的仇雕泗今日居然站在院子里,与此同时,苏文清手持书卷,倚坐窗前,似乎原先正笑意温和地与路过的仇雕泗说着话儿,这时看到王宗景出来,也是转头看来,微笑着打了个招呼道:“王公子,出去吗?”
仇雕泗转眼看去,只见王宗景大步走来,多日未见,王宗景看去神清气爽,全身之下气势雄雄,虽然面上笑意温和,但不知不觉中竟有股逼人之态,不由得为之一怔。王宗景却是并不自知,这些日子他日夜勤奋修炼,道行精进,心神完全沉醉于道法奇术的修炼,原本身上就隐约带着几分从荒野森林中走出的野性,这段日子来却是被悄然磨砺得越发锋锐起来。
王宗景对着他们两人微笑着打了个招呼,笑道:“是啊,我出去走走。”当下也没多说什么,便向外头走去,此时此刻,他心中只是一心想着要去大竹峰上,哪里还会挂念其他。仇雕泗眉头一皱,看着他走出院门,回过头来时,却只见苏文清倚着窗子,目光淡淡地也看着王宗景的背影,似有一丝失落之意掠过。
他面上忽然又阴沉了几分。
走到院门之外,王宗景便欲向青云别院的大门方向走去,总不好耽搁太久时间让小鼎久等,更何况多数时候,小鼎都央求了自己爹爹杜必书来接他们,那可是前辈师伯,王宗景胆子再大,也不敢让人家长辈等他。
过一会苏小怜来了,她刚好遇到王宗景,便跟他说几句话。
约摸小半盏茶工夫后,杜必书的骰子法宝在大竹峰山顶空地上缓缓落下,这一路飞得是平稳异常,看尽了青山美色却没有半分不适,跳到土地上之后,王宗景忍不住从旁边偷偷看了杜必书一眼,心中不无羡慕,暗自猜想这位杜必书师伯的道行,应该已到了太极玄清道三清境界中玉清境的极高层次吧。
王宗景猜的倒也对,杜必书资质在大竹峰他这代弟子中,算是排名第三,第一是内秀的张小凡,第二是田灵儿,第三是他,六十余年前,他刚刚练成玉清境第四层,但是他和陆雪琪成亲后,陆雪琪传了他天书第三卷,这六十余年后,他的总道行已然媲美玉清境第九层了。
如今的王宗景也已经开始修行太极玄清道功法,自然对这门玄门大法开始有所了解,加上平日除了萧逸才会给他教导外,还有一位亲姐姐王细雨对他更是爱护有加,有些功法门道修行常识,往往也都说给他听了。从他们口中,王宗景知道太极玄清道是越练到深处越发艰难的玄妙大法,它共分三种境界,玉清境、上清境、太清境。别说是上清境界,单是先把玉清境界修到顶峰处,便已是人世间极厉害的修真士了;至于说能突破到上清境界的,那必然是惊才艳绝的天纵之才,有大机缘更有大毅力,方能得此大神通,一旦到了此等境界,便足以纵横天下、叱咤风云了。
而在玉清、上清两种境界之上的太清境界,却是如同传说一般的存在了,萧逸才从来没有对他提起过,而王细雨偶然对他提到过一次时,脸上那时的神情也是向往崇拜之色了,她言道如今青云门有传言,当代修到太清境界的绝世高手,那便是林惊羽师叔了。
王宗景听闻这个消息,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他有次忍不住问了林惊羽,是不是这样,林惊羽笑着说是啊,王宗景不禁极为佩服,而林惊羽又告诉他,张小凡前辈也练成了太清境的,王宗景也是敬佩。
到了大竹峰,张小凡继续教王宗景,林惊羽在一边旁听,没人注意到,一边的陆雪琪曾在张小凡煮饭时悄悄看着他,就像回忆自己曾经喜欢他的岁月。
青云山下别院之中,此刻正是阳光明媚的时候,几条大道上来来往往的都是参加青云试的年轻弟子。苏小怜与王宗景分别之后,又去找阳羽聊了几句,随后回房间继续苦练了,欧阳剑秋暗中跟踪她几日,倒也没发现什么,只发现她确实很勤恳的修炼。
——
这一日悠然而过,日头西沉,月上中天,转眼已是夜深人静漫天星光的时候。
大竹峰上,竹林之畔,山风徐徐吹来,带动了竹影婆娑,隐约有几分凉意。远处竹涛滚滚,似海浪永无止歇,悠悠传来。星光之下,隐身于黑暗中的楼阁殿宇都是静悄悄的,只有两个身影坐在青竹之下,借着淡淡星辉,仍未入眠。
“修道之人不同于凡人,种种奇功妙法锤炼肉身,天长日久下来,肉身自然而然便比凡人强健许多,因此许多对凡人是致命的伤害手段,放之于修道人身上便没有什么效用,世间人往往将修道之人视作神仙,多半便由此而来。”张小凡语气平缓,淡然地说着。
王宗景默然点头,心里却是一动,心想自己这肉身却也比普通凡人强健不少了。这时,只听张小凡又是淡淡地说了下去:“不过无论道行怎样精深、神通如何广大,修道人终究也还是个人,只要是人,就一定有办法对付的。”说到这里,他转过头来,看了一眼王宗景,那目光平淡而温和,但从他口中说出的话语,却隐隐有一丝深藏的凌厉滋味,让王宗景下意识地肃然凝神,“要杀一个修道人,法子是极多的,道行低的,便与杀凡人差不多;而道行越高的人,自然也就是越难杀。”
王宗景深吸了一口气,低声道:“请前辈教我。”
星光闪烁,竹涛阵阵,夜晚清冷的山风从远方吹拂而来,将两人身后的竹林吹得哗哗轻响。不知为何,张小凡看向那片竹林的目光有那么瞬间的迷惘,片刻之后,他的神色又恢复了正常,低沉的话语,在王宗景的耳边悄然响起:“其一,致命伤处。修道人体质迥异常人,但身上仍有几处至关重要之地,一旦重创便足以致命。头、喉、心、腹,皆为要紧处,其中以头颅最重,腹部最轻,但腹部丹田往往是修道人精气凝聚之所,一旦受害,纵然不死道行也必然大损,你要谨记。
“其二,毒。修道人体质强悍,于凡人是致命剧毒之物往往在修道人身上便没了用处,但天地造化无穷神妙,神州浩土广袤天下,仍有些极厉害的毒物,便是修道之人也是无法抵抗的。天下对用毒一道最精通者,莫过于昔年魔教分支‘万毒门’一派,我现在所知的,也大概不过皮毛而已。这世间至毒之物,有腐心莲、恶龙胆、七尾蜈蚣、彩虹蛇……
“其三……
“其四……
“其五……
“其六……”
“小凡,听你这么说我也长了见识呢。”林惊羽说。
竹影幽幽,随风轻动,三个人的身影夹杂在幽深细密的阴影中,低沉而细微的话语声,若隐若现地飘荡在风里,在星光闪烁之下,悄然浮起又无声无息地消散在那夜色之中。只是偶尔在那竹叶缝隙间,透过淡淡星光余晖,依稀能看到王宗景略显苍白的脸色。
日头初升,将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落在大竹峰上,伴随着几声狗叫声,小鼎伸着懒腰从那片宅院里走了出来,大黄和小灰则是懒洋洋地跟在他的身后,也不知道他们仨昨晚是钻到哪儿睡觉的。走到大竹峰上的空地外,放眼看去,虽然还是清早时分,但远处厨房那里的烟囱上,却已经飘起了袅袅炊烟,同时远远地似乎闻到一股饭菜清香的味道。
王宗景笑了笑,没有接话,其实他昨晚根本就没有睡觉,就那样一直在大竹峰竹林之畔,听着张小凡的教导整整听了一晚上,直到此时,他脑海中仍是不停地回荡着这一晚所听闻到的种种耸人听闻闻所未闻的奇谈怪论,那些魔教数千年传下的种种凶狠古怪的杀人法子,只有用匪夷所思来形容,但其中那些令人惊叹的奇功妙法,却也同样令人眼界大开,不由自主地沉迷其中。
吃过早饭又休息了一会儿,趁着小鼎在大竹峰上玩耍的时候,王宗景在厨房里又向张小凡请教了些不解之处,昨晚张小凡对他所说的多为粗略大纲,并不涉及种种魔教怪异功法,这些东西也是要等待日后有机会再传授的,不过王宗景仍是抓紧时机将自己心中疑惑向张小凡提了出来,这样的机会他心中明白是不会太多的。
张小凡倒也没有私藏的意思,只要王宗景询问的,他都一一解答。如此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又到了下山的时候,仍是杜必书将他们送往山下,林惊羽也自会龙首峰。
穿云过雾,一路无事到了山下,与杜必书告别后,王宗景与小鼎便向青云别院走去,一路上小鼎蹦蹦跳跳,王宗景心中也有心思,十分心意中仍有九分是在细细品味着昨夜张小凡所教授的那些东西,不知不觉间,便落后了小鼎许多,等他偶然抬头却望见别院大门时,才发现自己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走了回来,而这个时候小鼎带着大黄小灰早就不知跑到哪儿去了。
青云别院大门口处,白天中的这个时候显得颇为热闹,进出来往的弟子不少,当然最显眼的还是站在门口的几位青云弟子,那些参加青云试的新人弟子大部分对这几位青云弟子都是面带敬意,而包括熟人柳芸在内的青云弟子倒也没什么自大之态,往往都是谦和微笑回礼。
王宗景走了过去,柳芸眼尖,却是先看到了他,一时笑道:“咦,这不是细雨师妹的弟弟吗,最近是特别用功了么,可很少见到你了啊?”
王宗景哈哈一笑,摇着头敷衍了两句,顺口又问了一句姐姐的情况。柳芸想了想,笑道:“细雨师妹这几日没下山,应该是又被师父留下教导了吧,假以时日,以她的资质,成就必定不可限量,超过我是一定的了,说不定连欧阳师兄都……咦,欧阳师兄呢,刚才不还在这里吗?”
柳芸回身看了看周围,有些奇怪地向旁边另一位青云弟子问道,王宗景目光转过去看了一眼,只见那人身形高瘦,却有几分眼熟,仔细回想了一下,却是当日曾在山门巨石那儿见过一次的绰号名叫“竹子”的那位青云弟子。只听竹子道:“哦,欧阳师兄刚走开不久,像是有什么事,去了别院里面了吧。”
柳芸皱了皱眉头,似乎有些疑惑,但也没有再说什么,王宗景笑了笑,又跟他们说了两句,便走进了别院。
看着王宗景渐渐走远,个子高瘦的竹子却是悄悄走到柳芸身边,轻轻咳嗽了一声,柳芸美目转动,看了他一眼,皱了皱眉,低声道:“怎么了?”
竹子扫了一眼周围,见旁边几位青云弟子都站在另一侧,并不在附近跟前,这才压低了声音道:“师姐,不是我这做师弟的挑拨,可是总觉得师父他们对王师妹有些太好了,什么事都宠着她,连带着对王师妹的这个弟弟也有些与众不同。还有欧阳师兄,这些日子来对王师妹的情意也是越发明显了,可是他就不明白,你……”
“好了!”柳芸眉头一皱,却是出口喝了一声,打断了竹子的话,随即沉默了片刻后,淡淡地道:“这事你别管,师父师兄们宠爱王师妹,自然是有他们的道理,我们做小辈弟子的,没有多说话的余地。”
竹子默默地看了她一眼,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
王宗景一路走回了自己的住处,乙道廿三院的院子隔了一夜,仍然和之前一样的安宁美丽,不过王宗景此刻心事重重,大部分的心思都沉醉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思索回味着那些新得来的东西。
乙道廿三院,火字房中,阳羽在修炼,王宗景则安静地坐在房中,似在沉思,在有些阴暗的光线里,神情阴晴不定。这些日子以来,许是天天见面,周围的人都没怎么发觉,但是王宗景的气质容貌,却已是在不知不觉中比当日刚进青云别院时成熟了不少,少了一分野性,却多了几分沉稳。
只是此刻他沉思良久后,面上神情却又缓缓起了变化,像是想起了什么,渐渐露出一股恨意,面上也有一丝戾气掠过。如此又过片刻,他忽然深吸了一口气,却是从桌上拿过一张白纸,去过笔墨,微微凝神片刻,便往纸上落笔。
握笔沉腕,看上去他的速度并不快,并且在纸上出现的墨迹并非成字,反倒像是些简单粗糙的线条,渐渐构成了一些框条,隐约看去倒像是些房屋道路的模样。每画几笔,王宗景便会停笔仔细思索一下,然后又继续画下去,随着纸上的画迹渐渐成形,他面上的愤恨之意反而淡了下去,只是一双眼中光芒亮了起来,容色冷淡间,凝视着那片像是某个村子小路屋宅模样的图画,特别是被很多间小屋围在中间,看去显得特别大的那间屋宅,他盯着那里看了很久、很久……
“五年……”
那片静寂中,隐约听到他低沉的自语声。
这样有些沉闷的日子,对于满怀心事的人来说似乎过于漫长,不过就在第二天,整个青云别院里所有参加青云试的新人弟子,便得知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消息,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巨大的涟漪。
在这次青云试开始后接近半年的时候,青云门忽然决定让所有参加青云试的弟子都参加一场闻所未闻的考验,根据宣布消息的青云门师长所言,所有的新人弟子都会进入一个青云门以大神通道法所创的异境,在其中经历诸般考验,最后找到一种藏匿于秘密处的“青木令”牌,方可算是通过。
此言一出,几乎震惊了所有参加青云试的新人弟子,要知道青云门举办青云试已然十五年,到如今名扬天下,其中的规矩过程也早就被人熟知。历来的青云试中,都只是青云门传下试炼功法,令所有弟子自行参习,待一年期满后再逐一考核,其中或也有些许改动,但都是无伤大雅的小动静,不算什么,却是从未曾像今年这次一般,突然搞出一个所有弟子都必须参加的新事来。
显而易见,动静这么大,此番异境之举必然是青云门对青云试新加入的重要举措,也必定对半年后青云试结束时挑选入门弟子有重大影响。其间虽然也有不少弟子心怀诧异,对这突如其来的异境之行颇有不满,然而青云门乃是名动天下的豪门巨擎,那些平凡的弟子倒是没有什么多言的,不过是言出必行四个字罢了。
而有所抱怨的新人弟子中多是出身不错的世家子弟,按照如今的规矩他们只要老老实实修炼下去,在背后家族的助力下,能入选青云门的机会会比一般人家出身的弟子大得多,也有不少人心中怀疑青云门此举是否也有纠正这样局面的意思。不过不管怎样,此事既然宣布,便是定了下来,大家抱怨过后,总不能也就此退出青云试,所以很快众人的注意力便放到了随之公布的异境之行的规矩上。
异境是个什么样的地方,青云门师长并没有细说,众人所能知晓的只是那地方颇为神奇,乃是青云门大神通道法所造,不过既然能容纳九百余人的青云试弟子,那地方必定是小不了的,由此也能看出青云门道法之强大。至于大家需要争夺的青木令,倒是被详细形容了一下,是一块约莫五寸大小的青色木牌,上面刻着青木令三字,很是好认。
在异境之中藏匿于各处的青木令牌,总共只有四十面。也就是说,最后能够胜出的机会,也只有四十个而已。
除此之外,青云门师长们便没有再多说什么,然而能够来参加青云试的弟子们又有几个是蠢笨之人,轻而易举地大家便想到了过往数次青云试中,最后青云门收入门下的弟子数,都正好是四十人而已。
这两个数字如此巧合,其中含义可谓意味深长。
时间,便定在三日之后。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