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古代锦鲤崽崽的直播日常 > 第452章 女人帮女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先前两个庄子上虽然并不限制男女,但是出于男性体力上的优势,最后通过考核留在庄子里的,大多都是男人。

    许多女人心里羡慕,可确实完成不了那些体力活儿。

    但是这布坊就不同了,虽然也有体力上的要求,但是终归比庄稼地里的好一些。

    织布坊更讲究的是精细,和技艺。

    所有前来报名的人都通过了好几轮的考核。

    最主要的当然是织布的技艺,织布坊现在有两百台织布机,所有人进来之前都必须亲自上织布机上试一试。

    通过了考核才能够成为朝凤山庄织布工坊的一员。

    南枝在黄杨县跟周边县城购买了一百台织布机,当然,具体数字只有她跟段熙元知道。

    两人跑前跑后的,自己驾着马车、驴车把东西拖回来的。

    剩下的一百台则是从系统里兑换的。

    系统里兑换的这种更结实耐用,因为零件都是用的属于南枝这个时代最好的材料。

    无论这种材料有多难得,只会被人用来锻造武器跟首饰。

    只要它存在于这个时空,系统就会自动生成。

    所以,精钢打造的关键零件,看着跟生铁没什么不同,可却能承受更大的阻力。

    拉线也是,都是用的最好的材料。

    南枝把这些织布机都让人混着放,能省一些是一些。

    除却织布技艺之外,前来报名的人衣着手脚是否干净,干活是否利索,是否识字,也都一一记录在册。

    最后选了盛娘子等十多人,成为“小队长”。

    一队队长便是管一个大间,三个小间里的十二人。

    而每一百人,加上二十名的杂役、厨娘,又合为一个大队,选一人担任大队长。

    赵月娘目前没有安排大队长,现在工坊里的人不多,满打满算也就凑出来两个大队,她自己便能管得。

    顺便也给这些人设置一个目标——若是小队长做得好,便可以晋升为大队长。

    而若是有突出表现的队员,也可以自荐或者他荐,成为小队长的候补。

    织娘的工钱照常是每日十文钱,一月有三日假期。

    若是请假在三日之内,不扣工钱,吃住照常。

    若是请假超过了三日,便要扣下工钱,也需要按照十文钱一日的价钱补住宿吃饭的费用。

    南枝跟赵月娘拟定出这个章程,心中还有些忐忑,不知道这算不算苛刻。

    可等这二百织娘跟二十杂役,二十厨娘全部到位后。

    一听这章程,那欢欣雀跃的样子,顿时就让南枝跟赵月娘打消了疑虑。

    赵月娘过后便觉得有些心酸:“女人真是太容易满足了。”

    不过是给了她们一点点的付出能够有收获的希望,就让她们这般激动,满意。

    南枝知道赵月娘在想什么。

    便是如赵月娘这样赵氏一族的贵女,此生也不过是嫁人生子,相夫教子地度过一生。

    别人眼里,她只不过是卫夫人,卫赵氏。

    可明明她从前也是赵家的嫡女,也是赵家的金枝玉叶。

    读书写字,骑马射箭,并不比一般的男儿差。

    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就只是卫峥的附属品了。

    她为了卫峥,从天之骄女变成了被卫家老太婆欺负的年轻媳妇。

    但赵月娘从未抱怨过。

    在她看来,这不算苦,因为卫峥知道她的辛苦,卫峥会护着她。

    那么,在卫峥不在家的时候,她稍避锋芒,免得让卫峥担心为难,是她心甘情愿的。

    可是,这一切的心甘情愿,都在知道卫峥还活着的时候,化为乌有。

    此时赵月娘心里只有后悔,觉得自己可笑。

    所谓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便是这个意思吧?

    她从不反对卫峥保家卫国,可是,她就那么卑微吗?

    卑微到被人牺牲,连一个知晓的权利都没有?

    南枝对赵月娘道:“娘,无论爹爹如何,我们都要过好自己的日子。”

    赵月娘郑重点头:“那是一定的,你爹辜负了我的一腔热情,我也不必为了他忍辱负重。”

    “我要让这天下的女子都不必忍辱负重,不会成为别人的牺牲品!”

    织布工坊就在这样的决心之下开张了。

    屋外是纷纷扬扬的大雪,路上的积雪都到了人的脚踝,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

    可朝凤山庄内却是一片春意盎然。

    厨娘们在暖和的厨房里洗菜切菜。

    她们的柴火都是从两个庄子上拉过来的,南枝叮嘱过她们不用过于节省,天气冷,该用热水洗就用热水洗。

    但厨娘们跟盛娘子她们一样,也都分外珍惜现在的机会,舍不得。

    还是赵月娘亲自盯着她们,说这炉灶一日十二个时辰都烧着。

    白日里做饭熬汤,晚上就烧水烧火墙。

    反正也都是要烧柴火的,赵月娘就命人买了十口一米高的大水缸,就挨着火墙跟炉灶放着。

    这样厨娘们洗菜洗碗,直接从这大水缸里舀水出来,便是温热的水。

    厨娘们欢欣地围坐在大厨房里,一边摘菜,一边谈天。

    “真是没想到这辈子还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

    “就是啊,我在家里顶多洗碗还能用下灶上的温水,洗菜那是一点儿都不可能的。”

    “可不是嘛,我这手,唯独今年没生冻疮,当真是舒服。”

    大家笑着说着话,什么都聊。

    有人好奇:“不过咱们东家家里两个那么大的庄子,为什么这菜还要从别处买啊?昨儿听说一文钱一斤的大白菜,直接买了三千斤堆在地窖里呢。”

    虽然三千斤也不多,工坊里两百多人,一天就要耗掉一百多斤白菜。

    剩下的白菜要做泡菜、咸菜,可真是不算多。

    但是,明明自己庄子上有,为什么还要从外面买?

    厨房里的管事厨娘就看了说话的那个嫂子一眼,问她:“你不是咱们黄杨县的吧?”

    那嫂子十分不好意思:“我不是哩,我是才嫁到这里来的。”

    旁人一听,都纷纷笑了起来:“那难怪你不知道了,咱们东家的这两个庄子可跟别人家的庄子不一样。”

    年轻嫂子好奇道:“有什么不一样?”

    不都是庄子吗?

    就是种粮食蔬果,顶多再养点儿牲畜什么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