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崇祯绝不上吊 > 第810章 心不诚不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先秦之时,孔府仅有故居三间。

    孔子死后,孔府被改为庙,以此纪念孔子。

    孔门后代只能屈居于此,供奉圣人。

    几百年后……:???

    曹操见孔府破旧,于是在三间老庙外“广为屋宇,以居学者”。

    六七百年的时间啊!

    也就曹操家族给孔家修了房子。

    孔门却……

    曹家大呼冤枉……

    孔家前一千五百多年,实际上规模很小、很小!

    宋仁宗继位,广修孔府,始封孔氏后人为“衍圣公”。

    宋朝的赵家,是对孔门有大恩的。

    一千多年时间,朝代更迭无数,却没有人去管一管孔家住在哪里。

    宋朝赵家人在位,再一次给了孔氏家族大恩。

    直接给他们扩建到了数十间房屋之巨!

    孔门却……

    赵家大呼好惨……

    到了朱元璋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朱家人再一次给孔门送上了大礼。

    有明一朝,孔府历经“洪武、弘治、嘉靖”三次大规模建筑。

    甚至,不惜迁移曲阜县城。

    哪怕是搬迁一座城,也要让孔家族人住的敞亮……

    朱家人给孔家盖的房子有多大?

    直接给修了城墙、护城河……

    昔日的三间破草屋,变成了一座城!

    单单建筑面积,就超过了两百亩!

    然而,孔门却……

    朱家……

    呃,朱家没有叫屈的。

    他们被孔家新主子快杀完了,没人喊冤……

    ……

    (注:孔府主要修建,就是上面这曹、赵、朱三家……)

    ……

    今日的孔门,用富可敌国,已经无法形容了。

    比如大明朱家这个苦哈哈——

    兜里没有半毛钱……

    孔门多有钱——根据孔家自己的开支记录,每天花费在518万文铜钱。

    每天!!!

    ……

    孔家霸占了山东大部分生意,孔门的奴仆,甚至横行山东、河南,没人敢管……

    单单孔门的田地,就足足3600顷,合100多万亩。

    这还不算被孔家下人霸占的田地,以及孔家旁支霸占的田地……

    ……

    去年八月底,顺治进了京师。

    九月一日,孔胤植赶紧给顺治上了一份《劝进表文》。

    节选如下图:

    然而,多尔衮却生气了。

    为啥生气呢?

    因为孔胤植里里外外的透露着——嗯,你让天下人剃头就可以了,你那个发型实在是太丑,咱们能不能打个商量,我这至圣先师的后人,就不用剃头了?

    多尔衮一顿臭骂,话里的意思只有一个——特娘的,剃发易服,是我大清国策,你敢不剃头,老子砍死你!

    于是,孔胤植就屁颠屁颠的来了。

    他不但剃了头,移了服,还是带着孔门的道歉信来的。

    没错——

    这一次,孔胤植是带着认罪的《剃头奏折》而来。

    ……

    磕了头后,孔胤植这才站起。

    激动的他,已经忘记了二十四拜是怎么做的。

    脑袋在坚硬的青石板上,磕疼了之后,这才想起了礼节。

    孔胤植一骨碌爬起,整理了一番身上的一品仙鹤服。

    弯腰作揖。

    嘴里拖着激昂的唱腔,念叨道:

    “一步迈开一横长,单刀赴会关云长。

    两步二字分阴阳,前后出师表衷肠。”

    然后一扭身,双手合拳,一摆胯,单膝跪地。

    双手变成交错,放在左腿膝盖上,右腿跪地。

    手顺势一摆,左膝跟着跪下。

    然后双手手势一阵变换,手掌挨地。

    “梆梆!”

    又是四个响头。

    见到家主要行了大礼,世代礼仪传家的孔门众人,怎敢站着?

    他们早就跟在孔胤植身后,做着相同动作了。

    二十四拜,俗称行大礼。

    其行礼招数灵活多变,但叩二十四个头的总数固定不变。

    孔胤植起身,继续朝前。

    作揖、起身。

    念道:

    “三步好比三杆枪,桃园结义刘关张;

    四步四方四垛墙,瓦岗兄弟去投唐。”

    一套赏心悦目的动作过后……

    “梆梆梆!”

    又是四个响头。

    起身,前行。

    作揖,吟唱:

    “五步盘腿向东望,子胥过关投吴王;

    六步三点中间长,杨景忠心保宋王。”

    一套动作……

    “梆梆梆!”

    又是四个响头!

    起身,前行,作揖。

    吟唱:

    “七步七星挂北方,郑和航海下西洋;

    八字峨眉两分张,宋朝贤王赵德方。”

    一套至高无上的繁复动作……

    “梆梆梆!”

    四个响头磕得又准又狠!

    孔胤植的动作,惊呆了路人。

    面容麻木,面黄肌瘦的百姓,茫然的看着这浩大的百人跪拜名场面。

    眼中枯井无波。

    这世道,活着还不如死了……

    管他面前的场景如何浩瀚,也挡不住今儿找不到银子,就要饿了肚子……

    城门口的军卒,也惊呆了。

    脸上还有几分血色的他们,愣了半晌。

    直到孔胤植已经磕了十几个头了,这才想起进城报信。

    ……

    孔胤植不愧是孔门传人,这礼节就是周到。

    他衣袖飘飘,西装革履、华裙艳服,每一个动作,都标准到让人挑不出毛病来。

    他徐徐向前,双手十指翻飞,宛若莲花翩翩绽放。

    作揖,吟唱:

    “九字弯弯龙尾长,韩信山前排战场;

    十字横担一架梁,勾践卧薪把胆尝。”

    跪拜,磕头。

    “梆梆梆!”

    四个响头磕得铮铮有声!

    连续磕了二十个,孔胤植有些晕乎乎的。

    然而,大礼没有走完。

    他强忍着头晕目眩,继续前行、作揖、吟唱:

    “十一寒冬雪花扬,苏武牧羊北海旁。

    十二走完路茫茫,少年甘罗为丞相。”

    然后跪倒在地,“梆梆梆”就是四个响头!

    至此,礼毕。

    孔胤植站起了身子。

    头晕的有些厉害……

    这一套流程,他可是下了大本了。

    在家里那每周祭拜一次至圣先师之时,都没有这么下本……

    主要是那头不用磕实啊!

    搁在这,磕不响,心都不诚……

    ……

    身后跟着的孔家下人,也行了大礼,见到家主起身,这才纷纷站起。

    两个核心孔氏族人,急忙一把将家主搀扶着。

    孔胤植停下脚步,就站在城门之前,静静的等待。

    没有得到大清皇帝的旨意,他不敢进京啊。

    孔胤植面容谦厚,嘴角噙着和睦的笑容,心里却嘀咕个不停:

    也就是换了个厉害的主。

    要不然你试试……

    老子一定会让儒生喷死你的!

    大清爸爸刀子太利,不敢喷,不敢喷……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