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崇祯绝不上吊 > 第 968章 燎原之火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高山、张还初的进攻,只是一个缩影。

    这样的一次次围剿,遍布宽阔的关外。

    长城以北,宣府到辽东走廊之间,关外那苍茫、宽阔的土地上,十数支大明义从,正在穿插。

    战火,席卷关外。

    宛若盛开的燎原之火!

    自从接到了皇帝的命令,这些华夏豪杰,就尽起大军,放弃了正在追赶的蒙古亲清廷的部落,直奔长城沿线而来。

    一部部义从大军,遍布河山。

    大明旗帜,飘扬在长城以北!

    有的义从发现了清军,或是友军就在附近,彼此配合着,围剿了他们;

    或是势单力薄,只能拖住了清军的脚步,连忙遣使招集附近的友军,前来围殴。

    也有运气不好的义从,竟然没能找到清军的影子……

    而这些没有被拖延脚步的义从们,先行一步,赶至长城外侧的明军,也迫使清军不得不筹集本就不多的兵力,布置在长城一线……

    从小团体来看,这些人看似无功。

    然而,从整体上来看,却成功达到了朱由检的战略意图。

    ……

    清廷内部。

    代善为了谋划夺权,上了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

    他说横行关外的瘟疫,伴随着盛夏的到来,已经逐渐消散。

    (实际上,鼠疫病毒怕阳光直射和高温。

    阳光下直射14小时、40℃高温1小时,或100℃煮沸一分钟,即可杀死鼠疫杆菌。

    再加上关外人口数量稀少,流行一阵,没了人口传播之后,遇到夏季,就逐渐消失了。)

    于是,代善也不批判多尔衮的南下之举,只是在朝堂上摆出自己的调查结果。

    趁着人心震动的时候,顺便提出了退回关外的主意。

    这……

    老辣的代善,一出手,就得到了一众满洲高层的赞同。

    老谋深算的代善,不出手时,装了缩头鸟,一个屁也不放;

    一出手,就是狠招!

    退回关外……

    对于抢到了大量金银财富,又折损了大半部族的建州女真来说,这何尝不是最向往的好事。

    人少了——自己能够分到的金银钱粮,更多了啊!

    他们本就只求抢掠,是多尔衮非要入关代替大明的……

    既然返回关外,已经可行,那为什么不趁着抢到了金山银山之时,直接退回去呢?

    两位老汗,就是这么做的啊!

    老阴比代善,只是一句话,就抓住了整个八旗的人心。

    一如当初——他不表态时,多尔衮力压群雄,他一表态,多尔衮不得不退出皇位的竞争。

    姜是老的辣!

    四大贝勒之首的代善,熬过了清初的一系列争斗。

    任凭政坛如何地震,却稳坐权利核心,岂是表现出来的那个老好人的形象!

    他一出手,就是致命一击。

    八旗内部,无不心动。

    多尔衮在洪承畴的出谋划策下,刚刚取得的大清“父皇摄政王”,那威压朝野的锋芒,瞬间消散。

    除了投降的汉人大臣外,就连汉军旗,也都在请命,意图让多尔衮更改南下的决定……

    而提出了这个提议的代善,只要清廷得以退回关外,人心自然就能瞬间压过多尔衮!

    到那时,多尔衮的“父皇摄政王”,未必不是他的!

    谁知道,代善刚刚制造出来“大势”,还未联合众将逼宫。

    转眼就得到了大明义从到达的消息!

    暗流,瞬间消散。

    回不去了……

    来时好好的,却再也回不去了!

    返回关外的提议,再也得不到支持了!

    本就实力不强的八旗——历史上明末的将军们,谁手上没几条八旗高层的脑袋?

    他们眼见明军到了长城外,很显然退回关外,就要遭受明军的追击……

    没人敢支持代善了。

    大明义从的出现,无形间反倒是帮了多尔衮一把……

    不过,这正是朱由检想要的!

    驱虎吞狼……

    这是双簧戏。

    若是少了一角,那不就要亲自下场了?

    东虏固然可恨,那个自私自利的集团,也不是好东西!

    既然都于国无用,何不让他们狗咬狗一嘴毛!

    在朱由检的有意放纵下,大明义从到达长城沿线的消息,更加激烈。

    虽然大明义从众将,不懂皇帝为什么下令让他们放过出关打探的清军探子,却网开一面。

    一支支清军小队,成功探知消息,返回了关内。

    明军横行关外,埋伏蓟州关外的情报,送到了大清朝廷。

    大清……

    只剩下去往江南一条路了!

    ……

    如果从高空看去,这些看似杂乱的小股义从,彼此的位置毫无配合,却将多尔衮想要围攻宣府的意图,打散了一半。

    多尔衮以江淮一众城池为“赏赐”,诱使墙头草军阀,攻打宣府朱由检的打算,只剩下长城之内的军阀头子们,还能执行!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江淮沿线,城池何止上百!

    大清将这些城池,作为赏赐,自然刺激到了那些军阀们。

    虽然关外明军横行,短短几天时间,就有数支清军被灭的消息传回。

    却无法阻止想要发财的军阀们。

    辽东镇、蓟州镇的军阀头子们,纷纷带着麾下,直扑宣府而去!

    而他们家的二代们,纷纷带着精兵强将,顺着运河直下,做了多尔衮的前锋。

    一如历史上,清廷平定江南那般,为大清冲锋陷阵……

    而满洲八旗掌控的京畿周边。

    清廷的防线,早已支离破碎!

    李来亨的“胡搅蛮缠”,迫使多尔衮放弃了焚城的打算,在重兵的保护下,急遁通州而去。

    徒留下,正在打包财物的镶白旗士卒。

    历史上,扛起大陆上最后一支大明战旗的擎天柱——李来亨。

    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的实力。

    而原本历史上的另一个“双子星”李定国。

    在姜?的配合下,已经接管了保定大军,正藏身白洋淀沼泽地,等着给予多尔衮致命一击!

    李定国成为保定军统帅,是朱由检特意安排的。

    抢回钱财——对于将星云集的新大明来说,随便派个人就能做到。

    朱由检却特意指派了李定国!

    大明皇帝,在给这位历史上的另一个擎天柱铺路!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