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崇祯绝不上吊 > 第1015章 老爷,吃瓜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初攻打江阴的清军,都是常州知府派来的府衙守备军卒,以及投降的南明四镇军卒。

    刘良佐领兵到来后,攻打半月,陈明遇不支,顾元泌怕了。

    这顾元泌,在陈明遇自感无力,建议启用阎应元守城的时候,却百般阻挠。

    七月五日这天,刘良佐带着清军攻城。

    顾元泌带着手下,射了一天的箭,然而,箭矢还飞不到清军头上,就坠落在地。

    其后,他的手下马矮子,偷偷将城头火药,丢下城,交给清军。

    陈明遇查出了蹊跷,于是,悍然下令捉拿了顾元泌。

    陈明遇押着顾元泌,在他住所一搜……

    果然!

    搜出了清军文书。

    原来,这家伙贪生怕死,早已暗中投降了清军,还相约破城!

    陈明遇当即做主,处死顾元泌和他的四十多个亲信。

    而后,召集众人,再提请阎应元主持的建议。

    众人纷纷同意,于是,连夜派人出城,请阎应元入城,主持防守大局。

    这才有了阎应元一介微末小吏——

    以一众乡民,困守小城,却连挫24万清军——九九八十一日的壮举!

    更是连灭清廷三宗室十八将,消灭清军七万多人!

    豪杰永远歌唱!

    而被钉在耻辱柱上的人,只要华夏不绝,永远也别想少了唾骂!

    ……

    张国元来到那顾元泌的别院门前。

    几个歪歪斜斜的军卒,一见军容整齐的汉江商团护卫到来,吓得腿都软了。

    一个个子低矮,衣服松松垮垮的小头目,更是脸色都绿了。

    我滴个娘咧!

    不好了!

    人家打上门来了!

    下午的时候,人家上门来谈了买房,准备用市价,买下这座院子。

    谁知道,自家守备老爷马尿喝多了,却狮子大开口,直接要价五百两。

    我滴个老天爷啊!

    心里没点逼数吗?

    五百两!

    就算在京城内城,也能买了比这还好的院子了啊!

    就算这进院子——的确大

    但是,也只能值了七八十两的样子啊。

    果然,这个价一开,对方连价都没还。

    径直就走!

    自家老爷见到汉江商号的人走了,还嗤之以鼻,醉醺醺的对他们道:

    “甭管他是谁,来到了我的地盘,连声招呼也不打,就想做生意?

    本地大家族我收拾不了,你一个外来的,还能跑了?”

    自家老爷打得什么主意,作为亲信,马矮子自然是知道的。

    汉江商号没有拜了码头,送上银子……

    老爷这是准备拿捏人家呗!

    谁知道……

    却踢到了铁板!

    看着面前军容整齐的五十名士卒。

    虽然人家人数少,自己整个守备所加起来,怕是都打不过的……

    马矮子腿肚子都在打哆嗦!

    见到汉江商号来人,直奔自己而来,还不得不强撑着身子,哆哆嗦嗦的上前:

    “诸位官人请了,我家……”

    “一边去!”

    迎接他的,是上了膛的火枪。

    被黑洞洞的枪口指着,马矮子打了个哆嗦,乖乖退到了一边。

    一个伍长,带人守住门口。

    张国元脚步不停,踏过了门槛。

    ……

    炎炎夏日,纵然天色盈黑,灯笼早已挂满了街市。

    却让人依旧没有睡意。

    正厅内,摆满了一大桌时令海鲜。

    简单焯了水的海鲜,只要沾了酱汁,就是美味。

    江阴靠着浩瀚长江,居民素以出海为生。

    豪门做了那走私的买卖,普通人家,靠着打渔,也能过上衣食不愁的日子。

    渔船多,海鲜自然不少。

    正因为如此背景,江浙一带,菜肴才会以“鲜”出名。

    一壶美酒,微微散着清香。

    仔细一闻,似乎带有一股淡淡的涩味,又有一股酸甜,充斥厅堂。

    堪称五味杂陈!

    玻璃酒杯内,呈现一片琥珀色。

    赫然是江浙一代,上好的女儿红。

    这套酒杯,并非是汉都出产。

    而是大明的本土产物。

    昔日唐人李贺言: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王翰言: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昔日唐时,玻璃杯还是公卿、文人大儒,追捧的珍惜器皿。

    到了明代,玻璃制品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

    民间药铺,甚至大量使用——玻璃制作的药瓶!

    至于胭脂水粉,使用玻璃瓶装,已经很是普遍。

    山东淄博颜神镇,更是成为明初北方玻璃制造中心。

    明朝内监,甚至在颜神镇置办外厂,专门制造“青帘”——

    一种用蓝色玻璃珠,串起来的门帘。

    (这种玻璃珠门帘,之前一度还很畅销。

    怪不得有人说——潮流就是复古……)

    因为轻徭薄赋,明代社会发展是很繁荣的。

    大明建国不久,玻璃制造就呈现井喷状态。

    于是,颜神镇外厂被撤销,交由当地一个孙姓匠户,负责玻璃制造。

    每年,孙家带着制造出的货物,前往京师,朝廷再行购买。

    孙家在玻璃制造方面,就和清代样式雷家族,一样权威……

    华夏玻璃制品,惯素追寻如玉般的色泽。

    尤其喜爱色泽艳丽,多色玻璃熔制其上,绘制出色彩艳丽、寓意高深的精美图案。

    质地如玉,就是上等玻璃制品的代名词。

    虽然也有透明纯净的玻璃,却不是主流所喜。

    没有市场,自然就没多少人去研究。

    这就是唐代起,将玻璃制品,称之为“药玉”的缘由。

    到了宋代,又将玻璃称之为“乐玉”。

    华夏古代,对待玻璃的制造——

    与汉都玻璃制品,素来追寻明澈如水的透彻,却是截然不同的。

    这是因为朱由检扶持的大明皇家光学工厂,需要大量透明玻璃。

    再加上汉都普遍推行高楼、大窗的建筑模式,透明玻璃需求量太大了。

    有了市场,自然就有了动力。

    ……

    顾元泌正赤着上身,躺在摇椅上。

    醉酒刚醒的他,脑袋晕晕的。

    中午喝多了酒的他,这会浑身无力。

    甚至,就连身边小妾,也懒得上手。

    刚从买回来的清倌人小妾兰凝香,将去了籽的冰镇西瓜,喂到顾守备的嘴里。

    这进院子是新买的,冰窖内自然没有冰块。

    至于硝石制冰的法子……

    那是小贩们的牟利之举。

    豪门大院,不屑用之!

    “老爷,吃瓜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