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崇祯绝不上吊 > 第1144 章 帝王术,不过法和术!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过区区不到两年时间,昨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大臣,今日却上赶着去执行皇帝的命令了!

    这一切都是因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新大明蒸蒸日上,皇帝手中握着只听他话的大军啊!

    这就是“术”!

    帝王之术。

    为君王者,可以缺心眼,却唯有两物不可缺。

    其一曰:法。

    其二曰:术。

    这两个缺一不可。

    法术,就是真正帝王术。

    这个法术,可不是玄幻里那种飞天遁地,无所不能的仙家妙法。

    法者:律也。

    即法律。

    实乃国家制度。

    也就是规章制度。

    搁后世,这叫“有法可依”。

    而术,则是驭人之术。

    法术不但相辅相成,前者更是后者的根基。

    宛如千丈之树,“法”是根须。

    能否长存,全看法的完善程度。

    而后者,则是前者能够实施的保证。

    用句通俗易懂的话,术就是一个集团抵抗风浪的经验手段。

    对于帝王,从重要程度上来讲,后者更甚前者。

    有术无法——五代十国时期的枭雄们,多有这种类型。

    纵然无法长治久安,只要善于用“术”,也能称雄一时。

    而有法无术……

    当法律没了威慑力,又有几人会遵守呢?

    帝王无“术”,最先破坏“法”的,就是朝廷公卿!

    术无高低,能够达到目标,就是胜利。

    比如魏忠贤。

    他就是天启皇帝朱由校的“术”。

    甭管魏忠贤如何,在天启手上,终究是帮他凑到了军饷,不使国家崩盘。

    这便是帝王术。

    换了后世一句众人熟知的话,需要点阅历才能明白:

    ——那就是“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这警局入眼四句,前者是“法”,后三者就是“术”。

    天启多多少少,还是接受了帝王教育的小说

    甭管“术”之高低,总归是有一些。

    换了原主——想屁吃!

    ——因为朱由检是被当做藩王养的。

    总有人拿嘉靖来对比朱由检。

    说这两个同样都是由“藩王”入继“大统”的,手段可杀……

    自废武功——恩宠保皇党,组建勇卫营……

    废黜太监监军——重用太监监察各方……

    而驱使崇祯如此改变的,却是他相信的人们,一次次,又一次次的伤害了他。

    说他尖酸刻薄……

    但凡所托是人,谁特么不愿意在史书上留下一个好名声?

    还不是——“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小说

    让一个成年人做出改变的,是环境所迫!

    扣扣哥也曾保家卫国,也曾亲恩前是孝子……

    是什么让他拿起了刀?

    是环境!

    是什么让老人倒了,没人敢扶?

    是环境!

    就好像“订h事件”,都知道是骗h,都知道会让本就全世界no·5的某个最低率,会再次下降……

    结果呢?

    ……

    全网请愿——“请先生赴死”。

    说什么“先生不死,后世不醒,先生当慷慨赴义,以引警钟长鸣”……

    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现象?

    是环境!

    同样的道理,是什么让崇祯开始猜忌大臣?

    是大臣!

    就比如——

    崇祯十三年,河南、陕西、山东,粮价高达一两多白银,一斤口粮。

    崇祯刚刚想让勋贵首富武清侯李国瑞,捐献点银子,填补国用……

    就十万两!

    只有区区十万两白银!

    对于以富裕著称的武清侯家来说,算个屁!

    要知道,当时武清侯李家,可是号称北直隶巨富之家。

    甚至,李家是当时明面上最富有的勋贵。

    十万两……

    随便露个手指缝,就砸死朱由检了。

    结果,转身——皇五子朱慈焕就死了……

    死了亲儿子,崇祯还不得不屈服,安抚李家——变相承认自己做错了……

    崇祯十五年的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黄景?P,在他编著的《宦梦录》卷三中,说:

    “皇五子临死前,言万历李太妃{武清侯李国瑞的姑奶奶},死的时候脖子上有勒痕。”

    这就是装神弄鬼罢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