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崇祯绝不上吊 > 第1190 章 青天大老爷,您吃了吗?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陈鼎深吸了一口气。

    陛下带着残缺的朝堂南下,反倒使得陛下能够大展手脚。

    那一处处工厂,那一个个工地,可都是仁政!

    若是以前,怕是朝野早就一句“与民争利”,将皇帝堵回去了!

    更别提还能派遣左良玉南下抢粮了……

    人家不拿——“残虐邦国,非是仁君所为”,将皇帝喷回去才怪呢!

    四处广开工地,百姓就能做工。

    做工,就有钱!

    左良玉南下抢粮,大明境内,就不会少了粮食小】

    【说】

    大明天下,就算再遭灾,粮食的缺额也不会太大。

    缺口不大,粮价上涨的幅度,自然就不会太大。

    老百姓也就买得起粮食!

    只要老百姓饿不死,自然就不会有人造反。

    陈鼎深吸了一口气。

    万岁爷这手段,一环套一环啊!

    而今,更是让郑芝龙也加入了抢粮的大军之中。

    有了西南边陲、南洋的粮食,何愁天下不能安定?

    虽然今年秋天,嵩县几乎颗粒无收,百姓家里,莫说收获了,连种子都收不回来!

    要是以前,预防百姓造反,必然要愁烂了他的脑袋。

    然而……

    一切都不需要了!

    因为,陛下已经开始大兴工地,开始推行以工代赈。

    嵩县虽然遭灾严重——

    然而,函谷关那边,正在修建一条通往西安的铁路。

    虽然久备铁路还没有谱……

    但是,简易铁路,却是已经延伸了过来。

    有简易铁路,运粮的损耗,就不会太高!

    火车运力再差——吃的也是煤炭。

    少了人力运输,消耗的粮食就不多。

    粮价自然也不会太高!

    嵩县因为距离这些工地不远,壮年男丁,又都能去挣了银子。

    百姓有钱了,自然就会买了吃食。

    陛下因为是从南洋运回的粮食,纵然来回转运,损耗大一点……

    然而,粮价也就比正常年景,上涨了两成而已。

    百姓有吃有喝,余出来的钱,就会修建自家房屋。

    无形中,倒是对抗了天灾。

    他身上的担子,也轻了很多。

    若不然,单单这一场暴雪,怕的火焰,驱走了陈鼎一行身上的寒气。

    被山间寒露湿润的衣衫,腾腾冒着热气。

    不一会,有妇人从厨房拿着大瓷碗过来,开始给众人倒茶。

    还拿出珍藏的白糖,给碗里放了一小撮。

    百姓们有了钱,恰逢今年秋季,玉米种植田亩数量再翻新高,皇帝又开始大批量制造白糖了。

    今日的江南豪绅,已经不敢插手白糖的生意。

    棉布,也已经成为汉都货的天下。

    去年死了那么多豪绅,敢跟汉江商团竞争的,赔的裤衩子都没了……

    豪绅都是为了赚钱的。

    既然干不掉皇帝,就只有转战其他行业了……

    万幸的是,丝绸行业,还没被皇帝打垮。

    瓷器行业,也还是江南豪绅的天下。

    茶叶,他们也还能垄断

    虽然少了西南的产出,但是,对于以外贸为主的江南豪绅来说,少了西南的茶,不叫什么大事……

    这些暴利的行业还在,豪绅就不会撕破了脸。

    毕竟……

    苟皇帝是真狗啊!

    硬是将豪绅大赚特赚的白糖,玩成了大路货……

    甚至,每一家都买得起……

    大明境内,白糖再也不是稀缺货。

    棉布,也早就成了三枚大钱一尺的最便宜布匹。

    还特么是印花的!

    既然玩不过苟皇帝,那就换了赛道……

    这就是朱由检能够在国内跟江南豪门竞争,还能打压他们的原因。

    资本的软弱性,暴露无遗!

    只要刀子硬,士绅就不敢变天……

    ……

    “青天老爷,快喝点热水。”

    甲长急忙开口邀请。

    陈鼎笑眯眯的接过。

    手里那好几个豁口的粗瓷碗,陈鼎是一点都不嫌弃。

    他美滋滋的吸溜着滚烫的茶水,慢悠悠的喝了一阵。

    这才放下碗,开口道:

    “王甲长,大阴沟村这边,有三户贫困人家。

    我看这天色儿啊,是又要有了一场大雪了。

    上次过来,咱们村那几户人家的房子,我已经看过了,墙壁已经有了裂缝。

    要是雪下的大了,怕是有坍塌的危险……

    眼见大雪在即,我不放心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