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天,高起潜亲自设宴。
即——原文“又明日。”
为了保住高杰留下来的大军。
高起潜只得自己设宴,宴请史可法,酒席上,对史可法说:
“史阁部啊!
你说只要我收了义子,你就也会收。
前几日,我已经收了高元爵为义子!
该史阁部您——兑现诺言了!”
为了防止史可法反悔,高起潜不但让邢氏、高元爵一并过来。
更是让自己手下,一群得蒙皇帝赏赐“飞鱼服”、“斗牛服”的实权小太监们,围住史可法。
挟持史可法坐在椅子上。
小太监们,扯住史可法的衣服,不让他起来!
这些小黄门,穿的可是“蟒袍”,代表的是皇帝的权威。
史可法不敢站起来逃走了——他怕扯坏了小太监身上的“皇帝脸面”。
即——原文“高监设宴宴公,并宴高世子。
公甫就坐,令小黄门数辈俱围,有衣蟒者,挟公坐,不得起。”
最后,在高起潜的强制下——
直接让邢氏带着孩子,拜史可法为义父。
然后让高元爵大喊“父亲”。
高起潜强行让史可法,答应收了这个义子。
即——原文“令世子拜,邢夫人亦拜,以父称之。
公无可奈何,勉强尽欢”。
史可法被逼无奈,只得勉强答应了。
结果,数天时间,都很难受!
即——原文“怏怏弥日。”
……
应廷吉的《青磷屑》,至今还在。
全文不长,也就万把字。
这是当事人亲自记载的事情。
甚至,对史可法的坟茔,他都有所交代。
这人写的这本书,大家都可以去看看。
史阁部……
一言难尽矣!
……
然后呢?
转身,史可法就直接跑回扬州去了……
被迫收了义子之后,史某人连夜匆匆逃亡扬州
这让高杰留下来的将领们,该如何自处?
人家能没二心吗?
这一切,都是你史阁部——亲手送给人家的机会啊!
要是史可法不答应收义子,最开始就不答应!一塌糊涂。
此举,导致了江北大军顿时哗变。
甘肃镇李栖凤、监军道高岐凤帅欲投降清军,史可法听之任之……
即——原文“李、高见公志不可夺,遂于二鼓拔营而出,并带食饷用将胡尚友、韩尚谅诸兵北去。
自此备御单弱,饷不可继,城不可守矣。”
看看,看看
应廷吉说的已经很明白了。
江北大局的崩盘,罪魁祸首,就在史可法身上。
一个当事人的记载有偏颇……
难道两个当事人的记载,都有偏颇吗?
……
史可法为啥青史留名的?
因为史可法死后——江南士绅,将史阁部推出来了!
弘光朝正值灭国危机,也需要树立一个典型人物。
于是,借机给史可法上了一个“忠靖”的谥号。
这个谥号,是上谥。
但是,这操作,说的难听点么——不过是高台教化的举动罢了!
因为南明需要,所以,树立了史可法!
就是这么简单。
《逸周书·谥法解》:
“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
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
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谥法解》就说的很清楚,谥号是对一个人一生的总结。
一生名声好,就取一个好点的谥号,办了恶事,就给一个差点的谥号。
你的行为,是你自己做出来的。
你的谥号,就是别人根据你的行为,给你的!
说到底,还是我解释“编户齐名”时的那句话。
君臣相辅罢了。
臣子效劳国家,国家就给你地位。
就是这么简单。
——虽然,通常情况下,谥号都是对一个人的盖棺定论。
这指的是通常情况下。
这世上,总是有些不要脸的人,不是么!
忠——危身奉上曰忠;虑国忘家曰忠;让贤尽诚曰忠;危身利国曰忠;安居不念曰忠。
靖——柔德安众曰靖;恭己鲜言曰靖;宽乐令终曰靖;柔德教众曰靖;柔直考终曰靖……
忠靖——
这就是个美谥里面,中庸的谥号。
嗯,稍微偏上点。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