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崇祯绝不上吊 > 第1324 章 杀一人救千人也是犯罪,朕不取也!

第1324 章 杀一人救千人也是犯罪,朕不取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明的爵位都是有封国的。

    哪怕是一个最低等的男爵,也可以获得方圆一里之地,之后,每获得一次嘉奖,便能扩大一里的封地。

    也就是说,哪怕没有大功劳,只要拿到本爵内相应的军功,一样是可以晋升的。

    但是,因为大明给出的都是实封的爵位。

    朱由检为了鞭策文人,也给功劳大的文臣封了爵位。

    这么一来,就会导致掌握着官府权力的文臣,很可能会中饱私囊,利用朝廷资源,建设自家封地的事情。

    因此,朱由检特意针对文臣,制定了这个“期爵”。

    文臣获得的爵位,除非是灭国大功,不然,都只有爵位,而没有封国。

    等他们致仕之后,才会择地将封国赐下。

    说白了,就和期货一样。

    “陛下……”

    孙徵兰感动的泣不成声。

    新年大朝的时候,正是邢氏大军改编铁道兵之时。

    再加上冬季黄河上冻,正是加固刚刚堵上的缺口之机——因此,孙徵兰就没有回京参加朝会。

    ——哪怕简易铁路已经通到了开封,单趟用时不过一天一夜而已……

    “卿家是有功的,有功,朕就不吝赏赐。”

    朱由检笑了。

    这位淇县孙老官,当年甲申之变前,国家动荡时,不惜散尽家产,给皇帝修建了一座别院,准备作为朱由检避难的地方。

    这份情,朱由检怎么会不认?

    当时的大臣,都在想着将皇帝卖一个好价钱,以换取自家的荣华富贵。

    只有这个孙老官,默默地操心着皇帝的安全。

    这是国士啊!

    自从孙徵兰主政河南,已经两个春节了。

    但是,都没回汉都祝贺新春。

    不是孙徵兰不尊重皇帝,而是他要做好了自己的事情。

    他是一个务实的人。

    黄河淹了大半个河南,方圆几百里的平原上,淤泥堆起半丈高!

    洪水毁掉了方圆几百里内的一切——房屋树木、田地、池塘、村庄、城镇……

    甚至,就连开封城,都被埋在了淤泥里!

    河南遭灾之严重,就可以想得到了。

    这里流民遍地……

    偏生,又是人口大省!

    在河南当官,不单单要配合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要恢复地方民生,更是还要修建河堤!

    这是所有行省布政使中,事情最多、最难、最复杂的一处!

    这位孙老官——上任后,一心扑在了工作上。

    短短两年时间,他原本那半花白的头发,已经全白了!

    这样忠于任事的大臣,朱由检怎么会不给他奖励?

    朱由检将国士勋章给孙徵兰戴好,轻轻拍了拍金镶玉勋章,然后接着道:

    “卿家子弟,在皇家大学成绩很好,尤其是你那侄孙孙振仍。

    他已经结业了,在北疆军团指挥使冒辟疆手下任职。”

    孙徵兰笑了。

    “振仍这孩子,天生神力,他是有本事的。

    陛下只管将他调去最危险的地方就是。”

    孙振仍跟着他学了一阵,就掏空了他的脑袋,他只得请了老师来教他。

    这孩子一身的军略水平,可比他这个当初的四川参政、川南分守道高多了。(四川省分军区司令)

    “朕明白了。”

    朱由检点头。

    孙振仍是孙徵兰大哥的孙子。

    南明永历皇帝被吴三桂勒死后,各地反抗势力逐渐低迷。

    那时候,孙徵兰已经故去十几年,为了守住孙家,孙振仍只得参加了武举。

    康熙时期,孙振仍做到了明威将军,担任陕西西安府标右营守备。

    如果用后世的理解,就是省军区直属第二旅旅长。

    历史已经证明了孙振仍的能力!

    孙振仍是有能力的人,再加上孙徵兰的缘故,朱由检自然愿意给他一个舞台。

    扬州之战已经落幕,多尔衮撤往朱由检刚成立、还没收复的安徽境内,正在筹备渡江南下。

    朱由检困死江南,用清军清除江南豪门的目地已经达到。

    短时间内,江南方向只需要围困就好了。

    今年大明的作战重心,将会是蒙古大草原。

    因此,朱由检就特意将孙振仍调到了冒辟疆手下。

    ……

    回到了孙徵兰给朱由检准备的下榻之地,待一众高官都离去后,朱由检留下孙徵兰。

    孙徵兰微微诧异,瞬间明白,陛下这是有还未确定的政策了。

    他安心的坐在椅子上。

    少倾,朱由检换掉了大冕,身穿一身蓝色常服,从内室走了出来。

    “陛下,臣……”

    孙徵兰慌忙站起。

    “坐!”

    朱由检挥挥手,打断了孙徵兰的话语。

    看到孙徵兰在原位坐下。

    朱由检开口道:“朕准备大修黄河,彻底解决这个暴脾气的祸害。

    卿家以为,何人能够治河的担当重任?”

    孙徵兰脱口而出:

    “陛下,嘉靖、隆庆时的大司空潘太保潘季驯,他的法子最为稳妥。”

    朱由检点头。

    孙徵兰说的那个潘季驯,的确是一个牛人。

    他是嘉靖中后期的治河专家,隆庆时期,担任工部尚书。

    潘季驯提出了“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黄方略,和“蓄清(淮河)刷浑(黄河)”以保漕运的治运方略。

    就是他发明了“束水冲沙法”,也就是束河冲沙。

    这个法子,成为后世治理黄河的标准模式。

    史可法幕僚提出要挖高家堰,淹死清军的这个高家堰,就是潘季驯重修并改进的。

    但是……

    束河冲沙虽然的确很好,朱由检却不需要!

    他摇了摇头:

    “束河冲沙的确是最了不得的治河之法。”

    孙徵兰点头。

    朱由检却摇了摇头:

    “孙卿,束河冲沙虽然河很好,但是,朕却不准备用这个法子。”

    “哦?”

    孙徵兰惊奇了:“陛下准备如何治理?”

    朱由检叹息一声:

    “本质上,束河冲沙,只是将灾祸转移了而已。

    的确,束河冲沙之后,黄河下游段很少决堤。

    从大局来考虑,这的确是一个办法。

    然而,平原起高楼的洪泽湖,却成了凤阳、淮安、扬州周边百姓的灾难!

    尤其是泗州!

    万历十九年的那一次大水,受灾者高达百万之众啊!

    为救千万人而杀一人,也是一种犯罪!”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