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崇祯绝不上吊 > 第 1399章 给黄得功铺路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莫卧儿不过是犯了点小错,不就是一百多年没给咱们上贡么。

    才多大点的事儿啊!

    这藩国,就好比咱们的孩子,难免顶撞老子几句么。

    诸位爱卿啊,要大度滴!

    再说了,人家当年犯了错,想要与咱老祖掰一掰手腕,后来不是服软了吗?

    更何况,这事都过去了多久呀!

    上天有好生之德,你们何必喊打喊杀的呢?”

    朱由检这话,就很有趣了。

    他只承认莫卧儿,却不承认莫卧儿是帖木尔的正统后人。

    言语里,还给群臣上眼药。

    这是提醒朝臣——莫卧儿可不单单是百十年不给大明上贡,在大明开国之初,人家还想着征服大明呢!

    不服王道教化,这可是大逆不道!

    天地君亲师!

    天上地下,皇帝就是除了天帝、冥主之外的第三人。

    有了朱由检的这番话,莫卧儿的下场,能好了吗?

    朱由检在给龚彝征讨莫卧儿造势了。

    果然,皇帝这番看似劝和,实则点火的表态,让一群骄兵悍将,全都嗷嗷叫了起来。

    刚刚还只是掺和一把的武将,纷纷像打了鸡血一般。

    “日月所照皆为明土!

    先有帖木尔扰乱尊卑,后有莫卧儿无视我君。

    不服王道,不尊大明天子令者——

    杀!杀!杀!”

    呐喊声遍野。

    “杀!

    杀!

    杀!”

    就连负责维持秩序的羽林卫,也纷纷呐喊起来。

    徐正明刚刚走向飞机,正要等待起飞的命令,开始投弹表演。

    猛然传来的喊杀声,让他浑身血液都在沸腾。

    “杀!

    陛下,小臣要带着飞机,炸死他个狗日的!”

    这话一出,飞机场上的飞行兵,全都激动起来。

    投入实战啊!

    再也不是在这训练场上训练了。

    陛下为他们花了这么多银元,飞行兵岂能不知?

    吃的是最好的饭,拿的是最高的饷。

    就该开着飞机,为陛下死战!

    我们虽然还未成军,却也是大明一员,不尊我皇号令者……

    炸死他个狗日的!

    “杀!

    杀!

    杀!”

    飞行兵也激动的开始呐喊。

    朱由检很满意。

    这群素来讲究仁义道德的君子,被他刺激成了一群实用主义者。

    这特娘可比给大明开疆万里,还让他激动多了。

    眼见臣心可用,朱由检笑着双手下压。

    瞬息之间,全场鸦雀无声。

    这就是白手起家,再造中华者的威望!

    朱由检心中满意,嘴里却道:

    “你们这群杀痞,怎么能动不动就喊打喊杀呢?

    人家就算犯了错,总要给人家一个解释的机会吧?”

    作为一个饱经厚黑学折磨的后世人,朱由检果真是又茶又婊……

    打的一手好拳……

    高台上,皇帝长身而立,笑着微微摆摆手:

    “莫卧儿的事情,暂时交给龚彝去办。

    若是彼等辱我使臣,自有尔等上场的机会。”

    朱由检定了调,话锋一转,回到了自己想要的事情上。

    “朕喜得爱子,自然想要给他最好的封国。

    但是,有史以来,这骨肉相残的事情,朕见得太多了。

    因此,朕却是觉得,朕就算想要给皇子们封疆,也不能放在咱大明腹心。

    诸位都是我大明肱骨,这个难题,还要众位爱卿、诸位将士来解决呢!”

    皇帝这话一出,陈奇瑜这个毒士,立刻接上了话:

    “陛下,臣以为,亚墨利加不就正好么。”

    “哈哈!”

    范景文、倪元璐、王家彦、孟兆祥等人,原本还在疑惑皇帝的思维,为何跳跃这么大。

    听到陈奇瑜这话,他们瞬间明白——皇帝这是要恢复黄得功的地位了。

    陈奇瑜说亚墨利加正好。

    那不正是黄得功被流放的地方么!

    今日先洗去了黄得功的罪身,好让他为国效力。

    待得他日,只要黄得功给小皇子打下一片江山,陛下恢复黄得功的职位,不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么!

    几人一想到这里,急忙开口道:

    “启禀陛下,曲阜之事,实在是东虏该死,彼等凶残宛若畜生,竟然连圣人后裔,也敢灭了满门。

    黄将军不过是池鱼之祸。

    纵有救援不力的责任,却也不是主责。

    陛下已经惩罚了黄得功,将之流放三万里。

    天下所有人,都看到了陛下对圣人的尊崇。

    臣等以为,小施惩戒即可,万万不可寒了忠贞将士的心。

    是以,臣等斗胆谏言陛下:

    不若准许黄得功戴罪立功?

    如此,陛下即全了对圣人尊崇之心,又不会寒了将士报国之念。

    此,实乃上策也。”

    弯腰守候在皇帝身后的曹化淳,一见皇帝几句话,就给黄得功的复出,铺好了道路。

    不由大为震撼。

    耳听终究不如目染!

    昔日,他身在天津卫,远离大明核心,默默为了大明而劳心劳力。

    陛下的种种神奇之处,终究只是在纸上得来。

    今日,眼见皇帝通过一个襁褓婴儿,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为黄得功的复出,打好了道路。

    他瞬间眼含热泪。

    ‘先帝啊,您看到了吗?

    信王长大了啊!

    老皇爷啊!

    您在天有灵,一定是您点拨的陛下啊!

    大明有福了,华夏有福了……’

    曹化淳热泪长流,滴滴答答的落在青石板上。

    曹化淳幼时家境寒微,于十二三岁左右入宫。

    因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在宫中受到良好的教育,诗文书画,样样精通,深受司礼太监王安赏识,倚为亲信。

    后来,更是命他贴身保护当时还只是太子之子的五皇孙朱由检。

    王安是万历皇帝用来保护皇太子(光宗)的人,也就是说,曹化淳本质上是万历一手提拔起来的。

    (注:

    万历后期,党人已经尾大不掉,把控了朝堂。

    万历皇帝被抹黑到了极致。

    实际上,万历对于太子一门的保护,是极其重要的,若不是万历的授意,朱由校、朱由检可能早就没了。)

    明代太监,接受了最好的教育,自然懂得报答君恩。

    哪怕后来因为牵扯进了王安事件,被贬南京养老,曹化淳依旧不曾忘记了自己的责任。

    这也就是曹化淳以自身退隐为代价,替崇祯皇帝训练勇卫营的原因。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