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哪怕资质再平庸,只要活上几百年又不得老年痴呆的话,是个人都能贼起来。
没别的,见多识广。
更何况能从鼠族中脱颖而出的鼠仙小】
【说】
它的预测十分精准。
当魏忠良遇刺,粮饷断绝的消息传到陕甘战场前线和边军之后。
八百里加急公文就像雪花一样,纷纷呈上崇正的案头。
言而总之,总而言之就一句话:给钱给粮,没钱粮打不了仗。
沉浸在“中兴圣君”的如潮马屁中的崇正感觉有些奇怪,催要粮饷的文书他自然见过,隔三差五就会有那么一两封。
但也就那么一两封,平时内阁给出的票拟都是秋收后补饷,魏忠良提笔代为披红回复,然后事情基本就过去了。
这突然一下,怎么就跟下雪似的,堆满了案头?
崇正急忙召集阁臣议事,阁臣异口同声还是秋后补饷,以前都是这么办的。
于是崇正亲笔披红,言辞恳切,要求边关将领再忍耐些许时日,待粮饷北运,定在第一时间发往前线。
同时下旨各地督抚,加紧征收秋粮,征收不力者,按法查办。
结果,好家伙。
这不回复还好,一回复八百里加急就不是下雪了,而是暴雪。
边关和前线将领催粮催饷就更急了,大有你再不给粮饷,别说打仗了,下面的兵就要造反了。
崇正顿时气的脸都绿了。
自己堂堂皇帝的亲笔披红,竟然还不如魏忠良代披管用?
但崇正这时候也终于觉察到了一丝不对劲。
于是急忙招来户部尚书,询问南方的秋粮和军饷何时启程北运。
结果户部尚书支支吾吾,说粮饷没了。
没了!
崇正顿时五雷轰顶,他就算再没执政经验,也明白粮饷的重要性。
此前魏忠良在江南可是筹集了一大批粮饷,只因运河水位较低,没能提早启程北运。
突然一下可。
就地筹粮?
不,换个词,叫“领旨抢劫”。大风小说
二十万溃兵秒变匪寇,杀人越货,侵城屠寨。
这一下,整个潼关以西,就成了人间炼狱。
但他们又不敢去抢劫地主豪强和王侯勋贵,毕竟大黎余威还在,所以只敢柿子挑软的捏,专门抢老百姓。
二十万溃兵带头,但凡手里拿得动刀兵的官军,全加入了进去。
领兵将领都不敢弹压,深怕引火烧身。
原本被官军打的快要支撑不住的李闯一看,好家伙这大礼包送的,不捡白不捡啊。
在高人的指点下,李闯当即举起了“均田免赋”的大旗,并创作“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的歌谣四处传扬。
被官军祸害惨了的百姓用脚投票,纷纷响应。
李闯大军滚雪球一般壮大。
李闯呢,打出了旗号自然不好意思再抢老百姓了,而且这时候腰杆子也硬了,于是集中火力,专抢王侯勋贵和地主豪强。
大黎真缺粮吗?
有点缺,但其实还好。
那为什么又缺呢?
因为粮食和财富都集中到了王侯勋贵、地主豪强手中,百姓被剥削的尿血。
这一抢李闯发现,相比起苦哈哈的老百姓,还是这些狗大户有钱啊。
砍一个王爷就够养三十万大军半年。
而潼关以西,光王爷就有十八个。
发财了!
于是有了兵,有了粮,又摇身一变成了百姓“救星”的李闯,一飞冲天。
仅仅三个月,他就暴兵八十万,坐拥潼关以西三省之地。
饿着肚子的官军一看,闯军吃香的喝辣的好不快活,我们还得自己筹粮食吃,于是纷纷投降,其中甚至不乏来自边关的精锐边兵。
是年十二月初,李闯大军在短暂的休整过后,兵分三路,一路陈兵三十万于潼关准备叩关,一路三十万往东出商洛攻掠中原截断运河,一路二十万向南过荆襄攻掠湖广江南。
三路大军合兵百万,所过之处,官军望风而降。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