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扬明 > 第1493章 国运(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水西土司那边,怎么说?"

    少许的沉默过后,一身常服的朱由校轻轻抿了一口手中的热茶,朝着眼前的兵部尚书问道。

    依着他浅薄的"历史知识",他依稀记得在原本的历史上,在四川巡抚朱燮元耗费无数人力无力平定了"奢安之乱",擒杀了贼首奢崇明及安邦彦之后,水西土司仍是负隅顽抗,并在"水西宣慰使"安位的带领下,继续对抗朝廷。

    直至崇祯十年,中原已是乱作一团的时候,这场肆虐西南大地足足十余年的战事方才以"水西宣威使"安位请降而告终

    如今水西大长老安邦彦虽是领兵倾巢而出,但其老寨中尚有些死忠于"安位"的青壮留守。

    若是这些人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天堑死守,倒也是一个不小的麻烦。

    "回禀陛下,"闻声,一身绯袍的首辅方从哲便是起身,一脸正色的说道:"水西宣威使近些时日接连上书,声称愿配合朝廷平乱。"事关重大,他近些时日可是没少在西南战事上费功夫。

    听得此话,大明天子朱由校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这对于朝廷来说倒是一桩好消息。

    不过朱由校心中倒也知晓,那水西宣威使并不见得是诚心实意的"归附"他们大明,只不过是怕朝廷在平定了安邦彦掀起的叛乱之后,顺势而为的将他们水西安氏"改土归流"。

    倘若安位心中真的做此念想,那就未免有些天真了,朝廷付出了如此多的人力物力,岂会半途而废?

    想到这里,朱由校的目光便是一沉,微微皱起了眉头,转而朝着另一侧的户部尚书问道:"朕听说,国库已是有些亏空,对于此战过后的抚恤问题怕是有些困难?"

    "是陛下.."

    "年关的时候,靖江王朱履?因为一己之私,强行征收赋税,导致民乱沸腾,瑶人叛乱。"

    "虽然最终没有酿出太大的乱子,但朝廷却是将广西的税银及粮食留于地方,用于赈济百姓,宽慰召集众人商议这善后事,甚至直言不讳的表示,日后要对水西土司进行"改土归流",未免有些太过于自信了。

    近乎于下意识的,方从哲便想开口相劝,但当其对上朱由校那双波澜不惊的眸子之后,心中的些许惊疑瞬间便是消失的一干二净,好似从未出现过一样。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少许,喉咙上下耸动了多次的方从哲便是缓缓做声,主动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心中暗暗责怪自己有些杞人忧天,还将眼前的天子当成昔日那名一脸稚嫩,怯懦躲在其身后的皇长子。

    如今的天子,如若单以"战功"来衡量,怕是除却建国的太祖及远征北漠的成祖之外,再没有人能够比拟。

    神宗在位的时候,虽然也曾取得过诸如"万历三大征"这样的辉煌战绩,但却仍无法与眼前的天子相比。

    毕竟眼前的少年天子不但着手解决了曾经令朝廷视为心腹大患的建州女真,更是顺势将朝廷丢失了百余年的"河套平原"重新收回,纳入了大明的版图当中。

    甚至就连桀骜不驯的蒙古大汗林丹巴图尔也是慑于朝廷的王师,主动领兵西迁,以至于将"归化城"这座重镇都主动让了出来。

    如此辉煌的战绩在,就算那安邦彦及其背后的家族于贵州水西传承了千年之久,却也难以抗衡天子的"雄才大略"。

    "臣附议.."

    "臣附议.."

    就在内阁首辅方从哲微微愣神的时候,各式各样的附和声便于南书房中响起,厅中稍有些冷凝的气氛也是瞬间消融。大风小说

    自始皇帝统一六国以来,似云贵这等边陲之地虽然先后被汉唐等中原王朝纳入版图之中,但却保持着相当高的"自治"程度,仅仅是名义上归附,每逢中原王朝动荡亦或者皇权衰弱的时候,这些野心勃勃的土司便会迫不及待的兴兵作乱。

    对此,唯有进行"改土归流",将云贵彻底纳入版图大明版图当中才可永绝后患。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