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寒门千金妻贤夫跪 > 第二百六十九章转移流民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韩北卿说,这群流民会留在怀宁县不走了。

    韩县丞不相信,正所谓故土难离,谁愿意跑到外乡重新开始生活呢。

    “他们在故乡有几亩耕田,或许还有回乡的想法。可若是他们耕田不多,土地贫瘠。洪灾之后土地颗粒无收,房屋坍塌呢?”

    韩县丞皱着眉,傻乎乎的看着女儿。

    “他们在这里,一样什么都没有呀。”

    韩北卿轻轻一笑:“隋炀帝大兴土木及连年用兵,民户不堪重负而大量逃亡,以致酿成各地暴动”

    “前朝战事纷乱,为避战乱流亡者甚众,最终结果如何,父亲心中自有分晓。”

    史书上的内容,对于有些人来说不过是寥寥数字的一段过去罢了。

    可前朝末年发生的一切,依然对现在的百姓有所影响。韩北卿拿前朝举例,韩县丞一下子就明白了。

    “相信各位大人已经意识到了什么,对吗?”

    韩县丞是个榆木疙瘩,但是郭县令等人却不是。

    “恐怕大侄女说的事情,已经发生了。”

    郭县令提起最近城中发生的当街抢劫的事情,因为两件抢劫犯都是外乡进城的流民。

    城中百姓们非常不满,叫嚣着要将那些流民赶出去。

    周围几个州府正遇水患,连朝廷都派下大员过来巡视,更何况还有武阳侯顾胤在此坐镇。

    郭县令不敢也不能关闭城门,不让流民进出怀宁县,却又不能不理会民意。

    左右危难之际,郭县令随口提出将自家宅子让给流民的昏招。

    没想到韩县丞这个呆子,转头就将这个消息散播出去。

    “下官如今黔驴技穷,对这群流民已经没有办法了。”

    “还请侧夫人能给下官出一个好主意,以解当下之困。”

    刚才韩北卿提出,将郭县令的家眷安置在侯府别院中。

    郭司令心中十分感激,因为他清楚,在这危机四伏的县城中。拥有重兵把守的武阳侯府,才是最安全的地界。

    他的父母、妻儿躲在武阳侯府里,可比在家里还有安全。

    郭县令对韩北卿十分得恭敬地模样,大有将怀宁县城安危托福给她的意思。

    韩北卿心里明白,郭县令托付的可不是她,而是她背后的男人,顾胤。

    “大人还请放心,侯爷在这里,城中百姓的安危自然由他来守护。”

    “我虽是女眷,能力不高,却也有解救黎民之心。”

    有韩北卿的保证,郭县令心头松了一口气。

    “那眼下,咱们应该怎么做?”

    郭县令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焦急的看着韩北卿。

    “这样,先让各位大人的家眷搬去我那里。”

    “空出来的宅院,安置前来逃难的流民。”

    韩北卿要求不只是郭县令将自家宅院贡献出来,还有范主簿、宋典吏的家眷们。

    “二位大人的家眷,就近搬进我娘家去。”

    说着韩北卿回身看着父亲:“爹爹,这就要您回家跟祖母还有我阿娘说一声。三叔如今已经下狱服刑,三婶就搬去跟祖母一起住。”

    “将他们那跨院收拾干净,请范主簿跟宋典吏的家眷小住几日。”

    韩县丞面露一怔,韩老三下狱服刑也只是做给外人看的。有他这个亲哥哥在,实际上他晚上还是要回家住的。早上再趁着别人不注意,偷偷溜回大牢去。

    如今把他们住的跨院让出来,岂不是要让韩老三一直住在牢里面?

    自家糊涂老爹干出来的蠢事,韩北卿怎么可能不知道。

    只不过她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收拾这群自作聪明的家伙罢了。

    “朝廷派下来的人马上就进城了。要知道此次随行而来的还有一位言官,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韩北卿冷着脸,提醒着自家糊涂老爹。

    “自然了,若是那位言官大人‘不小心’发现了哪位大人,做了不该做的事情。一纸弹劾下去,不知道圣上又会如何处罚呢。”

    韩北卿幽幽两句话,吓得韩县丞脊背发凉,额头瞬间浮起一层薄汗。

    可是他还是不明白,女儿让诸位大人让出自家宅院给流民住,又是为了哪般呢。

    “让出自家宅院安置流民,一来可以安抚本地百姓,二来嘛当然让随行的言官记录一下各位大人的善举。”

    几位大人心里头明白,赶紧回家去收拾东西去。

    只有韩县丞一副摸不着头脑的嘟着嘴,扔下一句:“你娘若是不同意,我也没办法。”

    回韩家大宅,协商去了。

    韩北卿却不担心王三娘不同意,她这个人爱慕虚荣,平时没有机会摆官太太的谱。

    如今家里住进来两户女眷,还都是韩县丞的下属。

    她可不逮到了机会,好好地显摆?N瑟一番。

    “郭县令,请您让人张贴告示。两位大人的宅院里,先接收有十岁以下孩子的人家。”

    “以老弱病残为先,至于年富力强的,尽量安排出城,去我家的两户庄子上。”

    所有人都走了,两个聪明人也不再打马虎眼。

    韩北卿所说的青壮年流民,才是暴动的主力军。

    将这群人从城中调走,会降低许多安全隐患。

    “也好,也好。侯府有官兵把手,不怕这群人闹事。”

    “只是,万一他们不肯走,怎么办?”

    韩北卿嫣然一笑:“这天马上又要下雨,不走难道留下来受凉生病不成?”

    “况且是县衙安排的住处,遮风挡雨还有救济粮吃。不走的,就是居心不良的敌国奸细,丢进牢里等着侯爷回来审问就是了。”

    郭县令眼前一亮,对韩北卿的聪慧佩服不已。

    一个时辰之后,范、宋两家的家眷收拾好了行礼,搬进了韩家大宅。

    王三娘亲自站在门口,笑脸相迎的将两家女眷领进门。

    韩县丞看着王三娘亲和热情的笑容,像是将范、宋二位夫人当成了自家姐妹似的。

    “真是见鬼了,你娘向来是个蛮憨,今天怎得变成如此贤惠的模样。”

    韩北卿看着王三娘腰间上挂着的钱包,里面塞得鼓鼓囊囊的,笑而不语。

    她阿娘刚刚跑过来,跟女儿要二十两银子。说是来的既然是韩县丞下属的家眷,她这个上峰太太少不得也要威风威风,所以想打两根鎏金簪子气派气派。

    韩北卿大方的给了一张一百两的银票,又给了二十两的碎银子。

    看着王三娘红光满面的样子,韩北卿低声对老父亲说道。

    “爹爹,张贴告示已经贴出去了。”

    “您得亲自带着流民,去成为那两个庄子上安置呢。”

    “他们都说了,县丞大人品行高洁,只肯跟您走,旁人一概不听。”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