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法兰西1794 > 第199章 奥什将军在波兰(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与奥什谈话的第二天,也就是1794年5月7日,科希丘什科发表了一部被称为“波瓦涅茨宣言”的宣言。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点~为:塔读小说APP

    至于年纪,18岁左右的年轻人必须占到一半(最适合于洗脑),他们的出身要以小布尔乔亚为主,也就是波兰的小资产阶级或是中小贵族。这些法籍的波兰骑兵将是未来波兰复国军的种子。

    尽管安德鲁一直是以私人名义,与奥什探讨一下未来的波兰问题,但是随着热月政变后,安德鲁手中权柄的份量越来越重,他在往来书信中的语气,也变得越来越带有命令的口吻。

    好在奥什是一个服从性极强的共和国军人,加之他知道如今的安德鲁正深刻影响着国计民生与军事外交,那是德意志贵族身后有多达7位救国委员会的支持,这其中就包括塔里安,梅尔兰,勒贝尔,图里奥,卡尔诺,康邦和兰代。

    回到眼下的波兰。随着5月份以来的军事形势的持续恶化,起义队伍内部的矛盾也跟着激化日这一天,处于卫国战争中的波兰社会再度面临分裂。

    那些被波兰雅各宾派煽动起来的华沙贫民,手持大刀和长矛冲入了一个个国家监狱,就如同法国的“九月大屠杀”那般,暴走的华沙市民未经任何审讯,就私下处死了一批被囚的罪大恶极的卖国贼(主要是投靠俄国的波兰大贵族和大奴隶主),表示要与沙俄侵略军决战到底

    最终,这场“六二八暴乱”受到了军队镇压,那些获得起义军领导权的上层贵族,下令逮捕并惩办了一批“肇事者和暴徒”,此举引起了起义阵营中的平民和下级军官的严重不满。

    1794年7月开始,俄、普联军从东西两方开始包围华沙。于是,长达4个月的华沙保卫战,正式爆发。

    与此同时,一直宣称会在这次战争中,严守中立的神罗皇帝兼奥地利大公弗朗茨二世,在丢失布鲁塞尔和安德卫普之后,也彻底抛弃了复盘奥属尼德兰的可能性。

    很快,弗朗茨二世命令5万奥地利军队从波西米亚北部进攻波兰,继而占领了散多梅希等地。

    7月13日,普奥联军4.3万人,超过100门火炮围攻华沙。波尼亚托夫斯基亲王率军击退了普鲁士军在沃拉方向的进攻,普奥联军围攻华沙陷入僵局。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7月27日,科希什丘科为策应华沙战事,下令大波兰地区全面起义日,普鲁士军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被迫撤退到布佐拉河,在撤退过程中损失接近一半军队,华沙之围暂时解除。

    在东线,受到波兰游击队袭扰的俄军也遭遇到一系列失败,尽管损失不大,但士气严重受挫,不得不放弃了围攻华沙,继而退守国境线,等候来自苏沃洛夫元帅的援军。

    期间,奥什一度抛弃了法军观察员的身份,在众多波兰指挥官的支持下,暂时接替了因意外受伤,而昏迷不醒的科希什丘科司令,主持了第一次华沙保卫战。

    这一举措,是科希什丘科鉴于波兰军队内部矛盾重重,预先做了一个后续安排,不想还真的派上了用场。

    此外,作为法兰西的军团级指挥官,奥什作战经验丰富,处事果决,而且为人谦逊,进退得当。尤其是与其他的波兰指挥官不存在任何的利益冲突,反而能够得到起义军上下的支持。

    不仅如此,在科希什丘科的有意无意的安排下,奥什与波尼亚托夫斯基亲王的一个同父异母的妹妹安娜结识,两人很快就在一起同居。因此,奥什也被很多波兰上层贵族视为“自己人”。

    等到普俄联军不得不从华沙城下退却,以及科希什丘科恢复健康后,这位法国将军随即主动交出了全部军权,继续以军事观察员身份待在科希什丘科身边。

    无论是奥什,还是科希什丘科,他们都深知第一次华沙保卫战的胜利,仅仅是延缓了波兰灭亡时间。

    8月中下旬,孤立无援的立陶宛和拉脱维亚两地先后向俄军投降。至9月中旬,随着俄国本土调来的军队增加,起义军的形势越来越绝望,特别是苏沃洛夫军团加入了战局。

    9月中旬,苏沃洛夫的军团打穿了波兰布格河防线,渡河进攻西拉科夫斯基所部。此役,苏沃洛夫以1000人的损失歼灭对手5000军队,为波兰防御东线国门的正规军基本被消灭。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此时波兰陷入绝望的三面作战中,数量本来就少的起义军被迫放弃许多地区。东面苏沃洛夫所向披靡如入无人之境,南部奥地利军队更是没有受到任何抵抗。因为此时科希什丘科正率军与西面的普鲁士人鏖战。而奥什再一次被留守华沙,担当起临时司令官。

    9月25日,科希什丘科忽然回到华沙,他神情沮丧的告诉面前的法国将军:“我们即将战败,而祖国的领土和人民也行将遭遇列强的瓜分蹂躏,但波兰不会灭亡,永远不会!”

    那是科希什丘科为未来的波兰复国军准备了1700个复仇的种子,他们将保护同样数量的老弱妇孺,以及法国军事援助团部分成员,一同将前往530公里外的萨克森选帝侯国,以及1200公里外的法兰西共和国。

    不仅如此,科希什丘科与其他波兰爱国者每年计划从波兰境内,动员5百到1千人的波兰爱国青年前往法国,以法籍波兰人身份接受军事训练,跟随法军作战,并愿意为共和国献出生命。

    唯一的要求,就是当法兰西决定东征普鲁士、奥地利与俄罗斯的时候,这些波兰军人必须无条件的参加波兰的复国之战。

    有离开的,也有留下的。在法国军事援助团的125名成员中,除了12人已经不幸阵亡外,另有65人自愿留在波兰……

    10月1日,当科希什丘科决定亲自出城迎战俄国军队的时候,奥什也带领那支3500人的队伍,离开了华沙,一路向西,开始了长达两周的逃亡之路。

    10月10日,波兰军队在马切约维策附近与俄军主力遭遇,不幸战败。指挥官科希什丘科三处负伤,鲜血迸流,不省人事,坠马被俘。这是奥什在德累斯顿王宫听到的消息。

    在修整两天后,奥什将那位安娜公主安置在萨克森王宫,自己带着队伍继续向着莱茵河前进。抵达法国边境的时候,他们从过往商人那里得知一件可怕的事实。

    那是俄国将军苏沃洛夫率部攻下了华沙之后,竟然下令屠杀了两万多手无寸铁的平民,制造了惨剧人寰的“普拉加大屠杀”。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有俄军的亲历者描述了那个过程:

    “他们从房屋的窗户和屋顶向我们射击,我们的士兵冲进房屋,杀死了所有人……我们的士兵向平民开枪,女人尖锐的尖叫声,孩子们的哭声此起彼伏……不需要任何的怜悯!我们的士兵大声喊叫并杀死所有人,不分年龄也不分性别。

    战后,我沿着维斯瓦河行走,在它的岸边躺着成堆的尸体和死者:战士、居民、僧侣、妇女和儿童。看到这一切,一个人的心碎了,他的眼睛难以直视……被杀害的人是数不胜数的。”

    来到斯特拉斯堡的时候,奥什领着那3200人的流亡军队,在面对莱茵河东岸的波兰方向,郑重发誓:12年之内,他将带领15万法军重新杀回华沙,为波兰复国!

    12年,这是安德鲁给予奥什的准备时间,也是一种承诺。假如奥什能够逆天,改变他本人不幸英年早逝的命运的话。

    作为日益成熟的政客,安德鲁不会像那个多愁善感的奥什,对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的陌生国度充满任何感情。尽管后世普遍认为,这场波兰大起义间接帮助了困境中的法国。

    但那又如何?安德鲁不愿意犯下与拿破仑相同的错误,与俄国进行一场没有任何利益的战争,除非存在不得不出兵的充足理由。

    就在奥什发出“莱茵河誓言”的时候,安德鲁也因为南部战场上的一次重大变故,而不得不离开巴黎,再度领兵出征……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