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时的宰相张浚对韩世忠和岳飞十分看好,并且直接上书夸赞两人忠勇,命令二人领军,准备直捣中原。
就在岳飞积极为第二次北伐做积极准备时,他的母亲姚氏去世,自古忠孝两难全,岳飞都自行解职按制守孝三年,可朝廷明白岳飞的重要性,再三催促下,岳飞重回军中。】
岳飞听到母亲去世的消息,难以置信。
宗颖在旁边也不知道该安慰什么,但转而想到,这会儿姚家婶子可还没有去世,“别伤心鹏举,咱们先去把婶子还有你的妻儿接过来,叫他们好好养养,肯定不会有这种事发生。”
说到底,不过是战乱年代,岳飞不在身边,一家子操劳又没有顶梁柱,还得提心吊胆,换谁都没法长命。
岳飞向来公私分明,也明白他母亲的性格。
还是宗泽发了话才算是将事情落定。
【岳家军兵分两路,东北路由熟悉京西地理的牛皋统领,一战定胜负,接着又焚毁了伪齐军的粮草辎重。
另外一路是西北方向,由王贵、杨再兴、董先等人统领,卢氏县?河南虢略、朱阳、栾川三县?陕西上洛、商洛、洛南、丰阳、上津五县?河南长水、永宁县、福昌三县。
基本上是一路推平的状态,每个人都能单独领兵,一路上缴获的粮草、马匹更是数不胜数,当然,大部分都被士兵消耗了。
只不过,这次赵构的态度有些叫人难以捉摸。
“岳飞之捷,兵家不无缘饰,宜通书细问。非吝赏典,欲得措置之方尔!”
大体意思是岳飞的捷报,可能存在一些夸大修饰的地方,需要仔细询问确认后再赏赐。
嗯……该说不说,挺谨慎的。】
为什么?到底是为什么?
赵匡胤简直是要吐血,哪怕是赵祯这种老好人式的皇帝都想要把人拉到面前揍一顿。
为什么每一次到这种高兴的时候,就总有那种不长眼的王八羔子扫兴?
他们真想把赵构提留起来问问,你怎么不高兴呢?
你tm又是哪里开始犯浑呢?【1】
【6】
【6】
【小】
【说】
用奸佞的时候你倒是大方得很啊,为什么一到忠臣能将时就开始小气吧啦、抠抠搜搜的?
他们不懂啊。
不单单是老赵家的皇帝不懂,别人家的皇帝也不懂。
你哪怕是闹脾气也不是这种时候闹脾气啊!
谁都看得出来,赵构不是抠,他就是闹脾气。
真的是叫人开眼界。
不知道他生个什么气在那。
【岳家军孤军深入陕西一带,因为粮草能被在金营受苦多年,将大宋尊严踩在地上的兄长复辟,那还真是…活该!
宋钦宗回来,说句孤家寡人都不为过,而且都不一定能熬过路上的风霜。
这会儿你倒是正气凛然起来,不想用点手段呢?
死于回宋的路途中,多么光明正大、挑不出刺的理由啊!
【还有第二个原因,岳飞一心北伐,赵构明明已经看到他的奏折,也已经把刘光世的军队拨给岳飞,就在岳飞已经做好所有准备的时候,张浚和秦桧开始登上舞台。
果然,哪里都少不了老六,尤其是赵家皇帝统一的耳根子软,赵构他还真反悔,岳飞还被张浚讽刺一通。
岳飞本身也不是什么没脾气的人,直接上一道乞罢军职的折子,然后就不管有没有批复就跑回去给母亲守墓。
这件事情里面岳飞应对欠妥,可面对犹豫不决、出尔反尔的赵构,他还能做什么呢?
用我完全偏心的眼睛来看,那是半点问题都没有的。
但赵构显然往心里去了,哪怕最后叫人去劝说岳飞,但君臣之间第二道裂痕,出现了。】
宗颖这次可以说是刮目相看,他顾忌着在他爹面前不敢说些什么大话,但从眼神能看出来,他是很支持岳飞的。
凭什么这么耍人啊?
而且这是北伐,难道能如此儿戏吗?
不过,瞧着他们这位官家可不是什么大气的人啊,日后鹏举可怎么办啊?
宗泽虽然也对岳飞发脾气这一点有微词,但也不好说叫人家心态放好,毕竟他自己都有可能是气死的,说出来挺没立场。
而且,天幕那是明晃晃的说自己偏心眼。
【接下来便是第三道。
岳飞开始疯狂上书请立太子,而且是赵构的养子赵瑗。
是不是觉得他失心疯呢?
还真不是,当时金国也意识到宋金两国兵力的微妙局势,察觉到不妙的地方,放出风声要送回钦宗的太子赵谌。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赵构在那么多年的逃亡和惊吓中,不知道哪一点出现差错,生育能力有问题,不然岳飞也不会是请立养子。
而纵观赵构一生,他确实不再有孩子出生养成,所以,这件事上面,要说岳飞含私心想要从龙之功,说不过去。】
百姓万万没想到居然会听到这么一通天家的机密。
听完后比起钦宗的太子,他们觉得,岳元帅建议立养子为太子,完全没问题啊。
要说反应最大的,还是赵构本人,立马斥责天幕胡言乱语。
可谁都明白,此事怕是真的。
若如此,那有些事情,确实得早做打算啊!
【赵构当然不会领情,自此,他心里已经埋下对岳飞的大量不满。】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