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开局给秦始皇直播兵马俑 > 第129章 是谁在抹黑我老朱家的形象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据说啊,是腹胀天赋。

    并不是什么好事,大家不用羡慕。

    从出生开始,咱们的老朱啊就好几天都不怎么吃奶,大家都以为养不活他偏生活下来。

    后来慢慢长大,他居然不能多吃,一多吃就难受,若是放在富贵时,眼前有美食不能吃是一种折磨,但放在缺衣少食的年代,如此便是一种难得的天幕。

    尤其是居然脑袋还没受到影响。

    哈哈哈……大家别真的我说什么都信啊,有些都是道听途说,或者是给他安个不凡的名头。

    咱们老朱出身这方面是不好做文章了,所以就在某些奇奇怪怪的方面另辟蹊径,还不是他自己辟的。】

    朱元璋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哪怕是做足心理准备,还没来得及为了早逝的家人伤感,就听见天幕那不着调的话小说

    他什么时候有这天赋呢?

    每顿都能吃好多肉,没有这种富贵病。

    马皇后倒是轻笑,好在顾忌着丈夫的脸面没有笑出声,只是她觉着,天幕要说的怕是和重八想听的,不太一样。

    【朱家的家境是不可能有钱供养读书人的,咱们的重八啊给地主家的当放牛娃,这个职业那是真没前途,可哪怕是如此没前途的职业,咱们重八那也是没当长久。

    重八啊那是年纪小小就开始打短工,不单单是他,老朱家只要能干活的一年到头都没有闲着,可他们如此勤勉,还是时刻在饿死的红线沉浮。

    百姓不懒惰,可日子难过到这份上,王朝离灭亡也不远了。

    要是这世间最辛苦、最勤勉的一群人连活下去都艰难,那么世道还凭什么存在?】

    本来被天幕一口一个重八叫的稍微有些不自在的朱元璋听到这里,却是沉默下来。

    不单单是他,许多人都是如此。

    是啊,如果底层的百姓一年到头勤勤恳恳,可是连活下去都做不到,那这世道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百姓只觉得天幕果然还是站在他们这一头的。

    他们要求也不高,不过是能顺顺当当活下来,逢年过节要是能吃上肉那便是顶好的日子。

    【说咱们重八的生活是苦海,那么在他16岁这年,便跌到了苦海的最深处。

    一场百年难遇的天灾席卷,朝廷没有管控治理的能力,旱灾后是蝗灾,黄灾后是瘟疫,如此噩梦般的自然环境,百姓连活下去都是奢望。

    朱元璋的爹,大哥,大侄子,母亲都相继离世,一家子兄弟还是先向别人借了块坟地,用草席一卷,草草的埋葬。

    剩下的兄弟散的散,各寻生路。

    朱元璋一路到了皇觉寺,成了一个光头和尚。】

    听到此,百姓的反应更大些,他们觉得有些感同身受。

    天灾是他们从来都无法抵御的事情,只能寄希望朝廷能帮一把他们,听见朱元璋家人死后的潦草,不免想到自己,恨不得跟着骂几句贼老天。

    而各大帝王臣子则是皱眉思考,这位明太祖的开局条件,难怪天幕说是历史之最。

    只是,他们想不到,如此境地如何能逆转,推翻朝廷还建立新朝。

    【当和尚的日子也不是只需要天天撞钟啊,朱元璋到了皇觉寺啊那是什么杂活都干,可还是吃不饱。

    更加悲催的是,皇觉寺居然也撑不住,主持召集寺里的和尚简单说了几句,一群和尚正式散伙。

    还没待上两个月就散伙,朱元璋久开始出去化缘了。

    说好听点是化缘,但和要饭没啥区别,这也是咱们戏称明太祖开局一个碗的缘故。

    这一要啊,就是三年。】

    一群人都以为天幕的说法是夸张,没想到真是一个碗啊。

    乞丐?

    哪怕是最为落魄的臣子,也很难找到几个乞丐出身啊。

    倒是长了点肉跟着秦军快到咸阳的韩信很同情,他和乞丐也没什么两样。

    不,他比乞丐都不如,毕竟连饭都只有一个老婆婆看他可怜给点。

    少年朱棣那是昨天才挨完揍,现在又开始不安分,圆溜溜的眼珠子那叫一个好奇啊,就差冲到他爹跟前,好好问没好到哪去,脖子都没了。

    咱们孔子更是个矮挫挫的老大爷,和他本身那山东大汉的形象肯定是不符的。

    还有许许多多,可能是咱们老祖宗讲究意象吧,反正画出来的人都有点失真,大家彼此彼此,谁都不要笑话谁。】

    林书还是给老朱面子的,不会叫他一个人被嘲笑。

    但其他人则是被干沉默了。

    说实话,展现出来的画像真是一点都没瞧出来哪里像,难道画师画的时候光凭臆想吗?

    林书自然不会告诉他们,很多都是后代直接想象画出来的,就导致许多人共用一套模板,一套脸。

    只有朱元璋有了这么多受害者,情绪慢慢平息…个屁!

    这可不是什么能有受害者就能分摊的愤怒,他英明神武的形象啊?

    想当年,他家皇后那也是为他的脸着迷过的啊。

    林书:你敢把这句话当着马皇后的面说一次吗?

    【投奔郭子兴以后,朱元璋打仗那真是冲锋在前,拿命去搏啊。

    好不容易在濠州争取到一席之地。

    真就是一席之地,因为当时濠州算上郭子兴,光是势力都有五股。

    一个地方出现如此多的声音,不干架那是不可能的。

    反正郭子兴和其他四人都恨不得把对方摁死,顺带接收遗产。

    可惜还没摁死,突然从外面又跑来两股比他们五个人还大的势力。

    还真别说啊,这濠州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吸引力,一下子更加混乱了。】

    其他人都听懵了,濠州这地名,哪怕地盘再如何大,也只是个州啊。

    如此多的人扎堆,是什么宝地吗?

    怎么一个个都往这里跑?

    而且这么算起来,这位明太祖开局真的好弱啊!

    盘势力都盘不到。

    想起当初那段夹缝中生存的日子,朱元璋也忍不住叹息。

    但想想当初那么困难弱小的自己都把他们送走,还成为天下之主,越发觉得需要勉励,为百姓主持公道。

    【之前的濠州五人组那是半分没有团结一致对外,继续内讧。

    郭子兴和其他私人自然是各自选择一人抛媚眼。

    有天郭子兴出去买点土特产什么的,直接被人抓起来关押,偏生他投奔的那位还不知晓。

    朱元璋当时在外面打仗,立马快马加鞭回到濠州,才叫郭子兴没死在那会儿。

    但郭家看不清啊,郭子兴这个当爹的没想通,儿子也是咽不下这口气,还把气撒到朱元璋这个劝他们忍一忍的人身上小】

    【说】

    更加无语的是,元军跟着打过来,濠州保卫战确实是胜利了,但基本上兵马折腾的差不多。

    朱元璋提出出去招兵买马,然后郭子兴也意识到朱元璋的崛起,经过好一番折腾叫批准他出去。】

    马皇后也想到她义父,对她不算坏,但确实忌惮她的丈夫,说不上谁的错,只能说她义父注定是压不住重八。

    早晚都有反目的一天。

    【朱元璋带着几个亲信回到自家老家招兵买马,通过他的画大饼,哦不是,慷慨激昂的宣讲,还真招募到不少,就有后来明朝开国功臣的徐达、汤和、耿炳文、周德兴等24人。

    朱元璋几天功夫招募到700人回到濠州,也就高兴了一会儿,因为现在濠州七个老大斗得不可开交。

    朱元璋每日斗苦着一张脸叹气,郭子兴可能是看着他一张苦脸晦气吧,将人打发出去城外锻炼。

    这立马叫朱元璋开心了啊,比起在这里看七个人扯皮,还不如出去自己大干一场。

    他便把滁州当作自己的目标,而南攻下滁州,是朱元璋人生中重要的一环。

    在这个过程中,他锻炼了自己的野战指挥能力,形成了自己的战术思维,这为他以后的事业奠定了基础。

    咱们老朱那也是实打实打下江山的,从放牛娃到马背上的皇帝,成长很厉害。】

    朱元璋脸上露出些许骄傲来,他也觉得自己很不错。

    现在听听放牛娃感觉也不是那么难为情,反而很叫他挺直腰板啊。

    老子从一个放牛娃当到皇帝,古往今来,还有谁?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