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得不说,余姚的风水真不错,王华等人可靠高中,加上之前那一批的老乡,就连王守仁的老师陆恒都因为搞教育出名而被举荐,接风洗尘宴一下子和余姚读书会一块办了。
然后,小小年纪的王守仁在这次宴会上见到了自己的岳父,就这么把婚事定了
七岁的王守仁小朋友:???
王华:这叫我怎么好意思继续和朋友交往,他们该不会现在就看我不顺眼吧?
王华的朋友都是一愣,转而浮出不满。
十几岁的王守仁是个翩翩少年郎,但七岁的王守仁只不过是个被人看作是拱白菜的猪崽崽。
虽然圣人的名头很诱人,但沾上圣人,叫他们难免想到断情绝爱。
【咱们就说读书人的聚会就是不一样啊,人家涮着羊肉就开始论起学问来。
王守仁蹭了个位置表示这羊肉可真好吃啊。】
其他人猝不及防听到这,按照正常的发展,作为圣人,不该是从小就展现出惊世之才吗?
有种等着他来个出风头结果一下子闪了腰的失落感,还怪不习惯的。
这个圣人挺接地气啊,现在也没看出来个什么名堂,也就是在娘胎里待了14个月比较特殊。
王守仁:看不出来可以接着看,不用说出来。
【王华的状元来得比较踏实,勤勉好学聪慧,因此他在教育上对儿子要求较高。
但王守仁的性格却是活泼爱动,谁能想到翩翩状元郎回到家照样是拎着儿子怒气冲冲呢?
他要当官,不可能时时刻刻管儿子,白天王守仁在家那是对什么都新鲜,什么都想要亲自尝试,王华决定把人送去拜师,管教一下这只皮猴子。】
百姓听着立马亲切了,原来状元郎也逃不过教儿子的烦恼啊。
“唉,可不是嘛,家里凑够钱送到私塾去,我每次都好怕见到父子说我家儿子在学堂睡觉。”
“是啊,一在学堂就瞌睡,回家就不得消停,家里老太太还护着,根本管不了。”
也有读书人觉得很难接受,因为这不是他们想象中的圣人。
【就是这次拜师,显现出来王守仁的不同来。
在余姚的时候,他对于当将军挥斥方遒很感兴趣,因为很威风;
来到北京以后,听了于谦的事迹,爬上北城门的城楼,依旧是想要指挥千军万马,但此刻,他有个粗浅的概念,打仗可以保家卫国。
王华给儿子找的老师叫辛得理,他询问王王华撑住,做出一副沉稳的表情,“嗯,我们早早的准备好,还有好几年,每月都要大夫看两三次。”
【王守仁后来继续跟着辛得理学习,一方面自然是圣贤书,另一方面也没有放弃挥剑演兵。
文宣武备缺一不可,整日坐在案台上做学问的人不是圣贤,而是‘剩闲’。
儒家的口头上的教化,只能针对一些本身就不恶的人,对于真正的恶人,还是得拿着钢尺。
王守仁保持着这种不太符合主流的思想,他长到十五岁,知晓关外蒙古铁骑对百姓的骚扰,少年豪气,他的演武意识,逐渐转变为了具体的对象——仗剑立马长城外,不叫胡敌犯边关。
他琢磨着该如何对付烧杀抢掠完就跑的蒙古铁骑呢?
辛得理对于武的意识并不深,但他明白什么叫做知己知彼,所以为王守仁指了一个北京城内鞑靼聚居地,叫他去看,去学。
王守仁骨子里对于所谓的礼教应当是不太在意,直接找了个鞑靼人教他学习骑马,也发现并不是所有的鞑靼人都烧杀抢掠。
他的鞑靼师傅对婆娘很好,会和自己的爱马抵住额头亲近。
当初恨不得挥军塞外,斩尽杀绝那些无恶不作的鞑靼人,可现在亲身接触以后,他改变了想法。】
明朝北京的人可能更有感受,毕竟有个上万人聚集的鞑靼人居住地,平日里交往的时候并不多,可互相也确实会偶然说上几句话,买卖些东西。
对鞑靼人自然是深恶痛绝,但好像把所有人都打成一团又有些不对。
至于被讽刺只会坐在桌案的‘剩闲’们,气得面色涨红。
朱厚照深以为然,觉得王守仁简直是和他心有灵犀啊。
英国公注意到,也觉得这个王守仁可以弄出来,因为此刻人已经被刘瑾贬出去了
“皇上若是觉得这人好,不如将人调往京都,更何况这是天幕和后人承认的圣人,哪怕是朝中文武大臣,也不能说什么指摘的话。”
朱厚照眼前一亮,戴了圣人的帽子,大臣不能随便指摘就有顾忌,那要是和他在同一立场,那他想要出去打蒙古人的想法可能真能实现啊。
朱厚照一本正经,“那是自然,既是我大明的圣人,我自然得好好和他学习,这天子之师谁还能比他更适合呢?”
英国公可不知晓他家皇上的想法,还觉得真是有长进了。
若是知晓他家皇上把人召回来就是想要御驾亲征,怕是得说死在这里打消他的想法,谁叫上一个御驾亲征太骇人了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