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开局给秦始皇直播兵马俑 > 第186章 指南针(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磁石的应用早在战国时期就开始了,最早被应用到司南当中。

    磁石有两个特性,一是吸铁性;二是指极性。

    吸铁性很容易被发现,但磁石能指示南北的特性不容易被察觉,一般的磁石磁力小、摩擦力大,无法自由旋转到两极。】

    ???

    大多数人听得脑袋发昏,为什么从这里开始有种每个字都认识,但听不懂的感觉呢?

    一群学渣:好熟悉的昏昏欲睡的感觉,和老夫子上课一模一样的效果。

    只有少数有所研究的人如获至宝,也不管现在是否方便,奋笔疾书。

    【司南是我国,也是世界最早的指南针,像是一把汤勺,圆底放置在平滑的地盘上就能自由旋转,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自然的指向南方。

    不得不说,能够第一个倒腾出来这个东西的人,脑子里的想法是很天马行空啊。

    瞧着司南的造型好像很简单,可当时的人能处理的磁石硬度有限,太硬的磁石没办法加工,还得不断调整勺的重心位置,当时可没有所谓重心的说法,都是靠着日常观察和经验所得。

    四周刻有干支四维,合成24向,起码我现在都还不太懂老祖宗的这些东西

    百姓:听不懂,但听着就很厉害的样子,甚至觉得需要在这会儿鼓舞惊叹捧捧场。

    皇帝:不知道这个活儿该叫工匠还是司天监的人去干啊?这些以往的闲散部门现在用起来真的人不够啊。

    各朝各代天象观测部门员工:来活了。

    工部/墨家:做不完根本做不完。

    【司南的出现确实很震撼,但毕竟是‘老古董’级别的产物,用我们现在的眼光看自然有很多缺陷。

    天然磁体并不是那么好找到,打磨的时候很容易因为过程中各种工艺失磁,司南的磁性并不强,就意味着和地盘接触必须足够光滑,不然它还是动不起来。

    再就是,大家也能看到司南的图片,这玩意确实不太好随身携带到磁性转变温度、磁畴瓦解成顺磁体、磁畴再次形成等知识点。

    只能说,老祖宗的智慧确实是无穷的。

    他们并不能解析出最直白的理论,可经验和思考却是叫他们居然将如此复杂的传磁过程找到。】

    众人:好熟悉的感觉,再次听不懂。

    林书也不会强求每个人都听懂,说实话,她高中的时候可能还能指点下江山,现在也就是个听什么都耳熟的废人。

    聪明人听不懂知道找能听懂的人来做,最坏不过是一步步来。

    【指南鱼还没出现多久,又出现了钢针,这其实才算是世界上最早制成的,真正的指南针。

    又是咱们熟悉的老朋友沈括,他的《梦溪笔谈》中提到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用磁石摩擦缝衣针,就能使针带上磁性。

    在《梦溪笔谈》中关于磁针的安装方法,沈括更是提出来四种,应有尽有,供君选择。】

    虽然没有正式的介绍沈括,但这个明显显然已经被众人熟悉,反正是很厉害,不然也不会每次都能被提到。

    人家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呢?

    赵匡胤也很纳闷,他大宋为什么好像除了军事,什么都很厉害的样子啊?大风小说

    各个方面的人才不少,可就是支棱不起来。

    【第一种是水浮法,将磁针上穿几根灯心草浮在水面,水面容易晃动影响结果;

    第二种是碗唇旋定法,将磁针搁在碗口边缘,摩擦力小,转动灵活,可也意味着容易掉落,稍不留神就没针了;

    第三种是指甲旋定法,将磁针搁在手指甲上面,缺点同碗唇旋定法一样;

    第四种是缕悬法,将磁针中部涂一些蜡,粘一根蚕丝,挂在没有风的地方,这月算是沈括自己最推崇的方法】

    林书说得脑袋都有些疼,这里真就全都是干货啦。

    抽空瞄了一眼旁人,一群人低着脑袋手都要挥出残影了,还有一群人上下眼皮开始打架了。

    原来站在高处看打瞌睡如此明显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