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重权,但又和单纯的重权不一样,而是要利用手里的权力去谋划天下。
他需要观察时机谋划统一,需要考虑政治利弊实现天下大治,需要扭转土地荒芜、人相食的局面。
政治、军事、经济的事情他都做完了,说好听点是总揽百官,说不好听点,皇帝该做的事情都被他做完了。
天下,是他打的,政策,是他制定推行的,民间经济,是他一手复苏的。
这种情况,谁要是跑到他面前说一句,你可以把这个相对稳定的天下交给刘家小皇帝了,我觉得曹操砍人是完全没问题的。】
刘彻:如果不是他老刘家的江山,确实他也会觉得没问题
曹操的小眼睛时不时的瞅瞅荀??
荀??骸啊??
本来心情就糟糕,主公还一副糟心的模样,实在是伤眼不想看。
完全不给曹操痛哭流涕表演的机会。
【曹操揽权的事情先不说了,但他确实干活了。
除了一辈子差不多都在出征的路上外,富国强兵和任用贤能也是做到极致。
按照东汉末年的环境,不能说富国强兵,只能说尽量能吃上粮食,别出现什么人间惨剧就是天下大治了。
曹操对待人才的态度没得说,或者说三国那会儿有雄主之相的对待人才都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这是标配,所以冒出来的人才也是最多的。
比雨后春笋都要过分,像是别的事情,能掰扯出来十个都算了解,但换曹操那个时代,光是他这边能数得上名号的就已经超过这个数。
说到底,还是得感谢罗贯中先生啊。】
《三国演义》太具有观赏性和性了。
哪怕是精神文化匮乏的那一代,小时候也不缺三国相关的连环画和小人书。
谁都能说上两句。
三国:这个罗先生提了好多次,真有大才啊。到屯田过程有什么缺的,该不会直接上门‘请’他们配合吧?
【屯田这件事的大功臣是枣祗,他提出的办法和别人都不同,就意味着争议,包括曹操,但他还是坚持。
枣祗选择的是将土地直接分给个人,再根据收获对半分成。
这一点和咱们后面的个人承包还真有点相像,比起按照租用官府的耕牛缴纳粮食,显然直接给到个人手里,会极大的促发百姓的积极性。
对半分成可以堪称五成租子,虽然现在看来和周扒皮无异,但这是官府直接对接,相当于剩下的全部归私人所有。
百姓就一定会更加积极细致的照顾粮食,恰好第一年丰收,百姓高兴,曹操居然得谷百万斛。】
曹操听到百万斛眼睛哪里还容得下别人啊。
其他人没好到哪里去,尤其是还犹豫的百姓,生怕去晚了分不到田。
【不过枣祗早逝,但曹老板是不缺人用的,后来的任峻遵从曹操的旨意和枣祗的办法,将屯田之法慢慢全国推广。
评价俩人基本都放在一块了,“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军国之饶,起于枣祗而成于峻”。】
曹操还没来得及伤心就又捡到一个人才,但还是记得叫人去给枣祗看看病。
看来不仅身边的谋士官员要定期寻医看诊,得普及下来。
这一个个的,少了哪一个都是在割他的肉啊。
俩人同时干活,同时屯田难道不香吗?
秦汉两朝倒是听得入神,虽说只是一点改动,但效果却是出乎所料
他们在思考,若是将土地分到百姓手里……
不行,屯田还有个必须的条件,大量的荒芜土地。
两朝都不满足,虽然秦皇汉武都能叫豪强贵族“心甘情愿”的吐出来,但到底不美。
不过,本来百姓都不愿意去的地方倒是能任用,允许他们开垦荒地,前三年免税收,如此优待,总归有穷得没活路的人主动请缨。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