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开局给秦始皇直播兵马俑 > 第351章 吴越之争:夫差真的短视吗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好啦好啦,病的话就说到这里,其他皇帝或多或少都有点病,毕竟人活在世,要说没半点病那也不可能,只不过有些人一家子传得很离谱而已。

    像是二凤家的风疾也是鼎鼎有名,之前说过就不说了。

    接下来说点正经的吧。】

    终于要说正经的了,不少人都松了口气,只有刚刚被点名的几位脸色五颜六色,他们就是不正经的呗。

    【历史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我们追溯源头,一件事上面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同,像是历史粉,吵得那也是昏天黑地,恰恰说明老祖宗们的魅力非常大。

    只不过,现在历史粉之间有个十分恶毒的“祝愿”;祝你的偶像被拍为偶像剧。

    真的没有比这更加强的暴击。】

    偶像剧?

    老祖宗们不太懂,这难道是坏事吗?

    林书还算是对二凤的怜爱,不然早就把他身上这些年背负的剧本都列出来了。

    【说回到正经,历史上许多故事传下来的味道就变了,或者咱们不了解的,草草略过的,也就是囫囵的了解一下,亦或者是有更加吸引眼球的吸引了注意力。

    比如说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会想到什么呢?

    夫差被女色迷惑?伯?喊苡谔且屡诘?课魇┖图父瞿腥说那楦芯栏穑

    但很显然,真正的历史不可能如此简单,我们站在结果的视角去看过程,好似简单,但等真正成为做决定的人,视角和感知完全不一样。

    毕竟咱们可是连份子钱随多少都要找人参考参考,拿不定主意,等真正一国的命运交付在手里,肯定还没人家做得好。】

    份子钱他们倒是听明白了,越王勾践他们也知道,至于西施……确实很惹人关注。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在这个故事里,夫差是失败者,但一开始明明是吴国占据上风,为什么夫差没有斩草除根呢?】

    为什么呢?

    百姓也不懂,明明之前听到的皇帝,那上位以后都是把人杀得干干净净,虽然他们觉得有点吓人了。

    【夫椒之战越国大败,吴国军队直接进入越国得腹地,大好形势之下,越国现在就等着吴国得处置,但吴国本身对此事却有了两方争执。

    一方是伍子胥为代表的观点,吴越之争不可调和,亘古有之,主张乘势灭越。伍子胥也是个名人啊;

    另一方以太宰伯?何??恚?凑罩性??缘墓嬖颍?邮茉焦?那蠛汀

    先撇开太宰伯?菏遣皇潜辉焦?曰蟆⒒呗刚飧鑫侍獍。?勖腔拐娌荒芤院笫赖难酃夂痛κ略?蛉ヒ?笙热耍??强擅痪???窭直阑怠!

    礼乐崩坏?

    说到底就是傻。

    不少人还是不理解这种“愚蠢”的礼法。

    【吴越之争确实像伍子胥所说由来已久,吴越两国都是作为南迁者征服了当地,但有个先来后到,越过作为先来者却是被后来者的吴国挤压了资源和生存空间。

    吴国的核心区域在长江流域富庶的太湖平原,越国就差一点,他们一旦失去最后狭长的海岸平原,就只能退到浙闽的山地区域,也就是百越那带。

    百越真正的开发丢在千年以后了,在那会儿真不亚于跌回到蛮荒的部族时代,哪怕是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在山犄角旮旯里面建立一个类似夜郎国的小政权。】

    “那不是被打败了就要回去当野人了?”

    林书听到这话没忍住笑出声来,老祖宗们说得淳朴又犀利,她都被逗笑了。

    【越国经历过两次这般的困境,第一次是自然灾害。

    可以被称为“卷转虫海侵”事件,也是越国记载的“乃复随陵陆而耕种,或逐禽鹿而给食”,直接出现了文明退化断层,但这个是非人力可抵抗,人啊,在自然面前真的很渺小。

    第二次则是经历过军事打击,还不是和吴国的这次,而是战国后期被楚国进攻,直接政权瓦解再也没能翻身。】

    【吴越之间相隔太近,两个国家之间存在一条狭窄的陆桥,那肯定是不死不休,如果是天堑倒是能相安无事。

    就如雁门关之扼阴山孔道,山海关之扼辽西走廊,我们也只能用后面的例子来反说前人。】

    可不是嘛,如果是无法跨越的险要天堑,那还能保持和平,但就一个陆桥,谁都想要在陆桥的对面建立一个,既可以防御己方,又能攻击对方的堡垒。

    这是无法调和的矛盾,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

    【对于占据了宁绍平原的越国而言,如果能从两个平原之间的钱塘陆桥中间挤过去,那就美滋滋了啊,相当于给自己的平原上了双层保险,而且有了和吴国隔太湖叫板的底气,能直接威胁到吴国的都城。

    但事实是吴国的军事实力强于越国,两个如此同质化的国家,平原的面积决定一切,在古代,平原决定了耕地面积和所产粮食的多少,直接影响农业产出和可供养的人口数。

    吴国虽然也有它地理上的难处,直接和强楚霸齐相邻,但好在这两个巨无霸还在互看对方不顺眼,吴国对越国的态度就是不能跨越危险线,一旦跨过那就很很收拾。

    这是我们在分析吴国行为时要了解的背景和国家立场,否则单说真就是耍流氓。】

    不少人都觉得很对,很多时候单看一个事件,判断点是完全立不住的,这样倒是真如天幕之前所说,讲得很正经了。

    没有细致了解过这些的则是听得连连点头,原来还要了解这么多啊,难怪他们读不进去,关注点全在西施身上。

    一听就知道这是什么纨绔的想法,亲爹手里的棍子已经要挥舞得虎虎生威。

    【然后齐国和吴国结盟,对于吴国来说,这样能叫它主防御对象减少一个,楚国就有点疲惫了,晋扰其北,吴扰其东。

    对楚国来说,它自然也能依葫芦画瓢,扶持一个和吴国有世仇和地利无法调和得越国。

    这样,就能理解吴越之间的战争,还真不是纯粹就它们两个国家。】

    本来还只是当乐子听的人都跟着放下手头上的事,这样抽丝剥茧、层层叠进的讲法,哪怕是没有多少基础的人也能清晰的捋清楚来龙去脉。

    若是拿来当作启蒙倒是很不错,又不乏味,还不绕圈子。

    不少听课听得迷糊,看史书看得晕头转向的人狠狠赞同,这不是很好嘛。

    【这都不是大三角,而是大四角之间的战争了。

    别说,吴国还真的支棱起来了,在公元前510年对越国发动了战争,过程和结果都没有详细的记载,但4年后吴国就敢倾巢而出大胆的对着楚国进攻,可见越国吃的亏很大,大到吴国都能挑楚国了。

    甚至一开始还尤其的顺利,联其它国五战五胜,直入楚都郢。

    但好在楚国国土辽阔,吴国冲到楚国的腹地根本没有那么多兵力控制,而当时的吴王又贪婪,舍不得楚国的繁华,不愿意撤军,直接把自己陷入被动之地。

    不被包了饺子都是幸运。】

    前面看它那么能打,还以为能真的挑了楚国,没想到后面表现的又如此小家子气。

    有些倒是谦虚,“若是你我,连和当时楚国单挑的胆子都没有,待在小地方那么久,谁能舍得下楚国那么辽阔的国土?”

    本来还鄙夷的人不说话了,考上个举人都能牵动他们全部的心神,换而处之,还真谁都别笑话谁。

    【吴国接下来真就是祸不单行,秦国援楚大败吴军,吴军内部分裂,大将军回国自立为王,越国趁着吴国空虚罚吴,彻底丧失灭楚的希冀。

    当时的吴王赶紧回国,好在他的掌控力不错,内部很快平息下来,但他又得面对楚国的反击,接下来一年都在和楚国拉扯,没时间和越国同时开战,越国应该也是在这个阶段,重新将被吴国夺走的杭嘉湖三角区拿回来。

    但显然,两家的梁子已经越来越大。】

    还真没多少人了解了这么多前情,都是听听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就算了。

    但了解过两国的历史渊源以后,他们更加不懂,后来的吴国为什么还会选择放越国一马呢?

    这显然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了。

    【??李之战是越军和吴军交战最拿得出手的结果,但这次胜利从长远来看还真不是什么好事,新上任的勾践他直接膨胀了,飘飘然的认为吴军也没什么了不起。

    虽然在这次战争中吴军败了,吴王还因为被射中脚趾头感染死了,但吴军更多的是被惊扰得撤退,而不是溃退。

    一年的休整以后,越国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夫差率领的吴军一路长驱,越军连天险钱塘都要保不住了。

    勾践此时还有面前有两条路,沿着平原S型狂奔,其实就和千年后咱们宋高宗差不多,如果实在不行,就跑海上去。】

    猝不及防的出现,谁都没想到居然能在这里听到这个名字,还真是处处都能拿来当历史例子啊。

    【第二条路则是上宁绍平原的腹地,总归不敢贸贸然冲到不熟悉的地势里来截杀你。

    勾践回到了越人的发祥地,无论是地利还是人和都占据了优势,物资也不用紧张,所以短期内吴军并不能抓到他杀了他,和谈就是在如此情况下出现的。

    一开始双方都是试探底线,勾践最大的谈判本钱就是他自己说的“余兵五千人”,但这个数目应该都要打折扣,只不过他低估了吴国,伍子胥这样的老手更是完全不相信他的胡说八道,若是真有五千人,难道连天险钱塘都守不住?

    他直接回绝了此次和谈。】

    【诈没诈到,还被人看穿了底牌,那就只剩下装孙子了。

    能屈能伸嘛,国家存亡之间,不丢人。

    这次越国主动找上伯?核蜕现楸γ廊耍?魇┑降自诓辉谡馀?蝗死锩妫?勖且膊恢?溃??绻?冢?俳岷衔魇┑募?嶂铘撸?蔷陀械隳芾斫馕夤?詈笪?裁础翱床淮?保?≡窳嗣挥小霸妒印钡难∠睢

    籍贯诸暨可以传递出一个信息:越国还能得到百越等部族的支持。

    宝器则说明,越国物质上还有一定的富余,不至于立刻崩盘。

    越国当时不管是迷惑还是真有底气,他都有三个利于:

    勾践手里有一定兵力,可以殊死一搏;

    山地里的百越部落还支持他,能得到粮草和兵员的供给;

    越政权还有时政能力。】

    哪怕是知道胜率高,可是吴国瞻前顾后的太多。

    灭国并不容易,更重要的是灭人心,但显然勾践还没到天怒人怨的程度;

    战事不能迅速结束,投入太多,还得提防其它国家捅刀子。

    【所以,不要真认为夫差短视,吴国就那么大点国家,能供养的兵力有限,还两线受敌,稍微不注意,叫两方找到机会,被包饺子的就成了它。

    从整体来说,后来的议和条件还真算不得刻薄苛刻,勾践夫妇及重臣入吴,土地重新划分,以及文种替勾践经营越国。

    作为战败的国家,这个条件没什么好说的。

    所以,从后来勾践复国来指责当时夫差的决策,是没有道理的。

    至于什么西施的美人计,咱们不否认美人的功劳,但两国的交战和起落,还真不是单一的美人可以影响的。

    后面吴国落败,也和夫差一意孤行远征中原,吴国天灾有关系,天时地利人和嘛。】

    扶苏听了都忍不住道:“天幕这般解释,若是能给阿弟他们上课就好。”

    始皇帝心中也是如此认为,但没天真到如此地步

    不少人开始小声的讨论起来,他们学的时候很少会有夫子讲述得如此清楚,许多都需要他们自己去查阅史书补全,但书并不是那么好获得,所以学得时候根本不如世家大族的扎实。

    像是简单的一个吴越之争,到他们这可能就剩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但前因后果,还有各方大国的博弈,都接触不到,难免在认识的时候机会片面。

    虽然还是觉得夫差当时没有把握住机会,但听完这些,也是能理解。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