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唐:我的手下都有金手指 > 第26章 慢慢发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世民可不是什么文盲,他只看了短短片刻就看出了《长安月报》第二页内容的精华所在。

    为往圣名篇作注,写出了自己的理解,讲述了前人未曾想过的角度,且言之凿凿并引经据典。

    篇幅虽然不长,但却能表现出此篇的作者水平之高,至少在对这篇《劝学》的理解上,江言不弱于当今任何文人。

    “这就是你的底气么,怪不得……”

    李世民忽然理解了江言的狂妄,他是准备借这《长安月报》一举打响名声。

    多的不说,但就是这篇“读《劝学》有感”,便足以让江言获得部分儒生的认可。

    “月报么,若是这江言真能每月写一篇这种文章,他倒也配得上朕的女儿。”

    李世民如是想到,紧接着继续翻阅这份《长安月报》,第二页的内容绝对算得上是近些年最为顶尖的一批经义作注,他现在挺期待第三页、第四页的内容。

    “不错,尚可。”

    看着看着,李世民对江言的印象略有改观,至少江言在经义的造诣上已经超越了天下相当一部分儒生。

    “哦,还有一首诗?”

    翻到第四页,李世民看到了江言抄来的诗。

    “妙啊,好诗。”

    李世民不禁点了点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李世民觉得此句或许能够流传千古,绝对是近些年来诗词的顶尖水准。

    然而,李世民上一刻的表情还是赞赏,下一刻的表情就陡然变的有些嫌弃。

    原因无它,这是看到江言的广告内容了。

    “将诗词文章与金钱并列,确是有些侮辱!”

    “诶,到底是商贾子弟,纵有才学,也难免沾染了铜臭之气。”

    李世民摇了摇头,顿感有些可惜。

    “但这也怪不得江氏,毕竟江氏父子都为救驾而死,无人教导能够成为如今的模样,倒算是不错了。”

    李世民忽然想到了江言的父亲和祖父,他俩都是为皇室而死,这才没有对江言继续掉好感度。

    翻阅完了整份《长安月报》李世民再度翻回了第一页。

    眼神先是在第二条震惊体上停留了一会,然后视线来到第一条内容。

    “新式工艺布?倒是可以让尚衣局试试。”

    李世民也被广告内容吸引了稍许注意力。

    近乎完全不掉色的布料,确实挺有意思。

    要知道即便是尚衣局为皇室制作的衣裳,也避免不了掉色的苦恼。

    为此每年皇室都要浪费相当一大笔银两用在礼服、朝服之上,每年少说都是数千两银子,这对于远未到达盛世的大唐,对于大唐皇室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尤其是祭祀的礼服,更是洗都不敢洗,生怕掉色、窜色,一旦损毁,重新制作的成本极其高昂,一套就是上千两。

    对此,李世民已经头疼了很久,那一身礼服,每次穿在身上都能闻到一股子霉味,以及如今太上皇李渊那经久不息、绵绵不绝的狐臭味……

    “小德子,告诉尚衣局,等江氏布行发售新布之日,去买上一些,看看是不是真不掉色,若是真的,以后皇室制衣的布,就从江氏布行买吧。”

    李世民吩咐了一声,并揉了揉脑袋。

    不当家的人不知道日子艰苦,他堂堂皇帝竟也会为宫廷的开销而头疼。

    “若真是如此,宫里每年也能省下近千两白银吧。”

    李世民暗自琢磨了一下,计算了一番皇室内库收支。

    国库和内库是不同的概念,皇室的消费都得从内库支出,并不能直接从国库拨款。

    李世民在宫里一会儿批阅奏书,思考时事,一边思索皇室的琐事,时间悄然流逝,慢慢的,李世民也暂且遗忘了江言的事情。

    李世民虽然暂时注意力撤开,但在皇城之外,《长安月报》却是在悄然发酵。

    ……

    “王兄,你看到那《长安月报》了吗?”

    “看到了,一份十文钱,这倒是比书便宜的多,就是没太多价值,非我有志之辈应读之物。”

    “王兄,你是不是只在书林看了第一页?那确实只是城里的琐事,但后三页可不同,那一篇文章和一首诗,都当得上是名篇啊!”

    “哦?还有文章?”

    “不错,文章是为荀子《劝学》作注,内容极其精炼,笔力极其老辣,其描述出的很多字句含义我想都未曾想过,说不定就是哪位大儒所做!”

    “那倒是值得一买,区区十文钱,可比动辄几百文的书便宜多了。”

    两名读书人在街角相遇,交流了起来。

    三两句过后,二人结伴前往书林,未买《长安月报》的读书人直接在柜台上排出十枚铜钱,买下了一份《长安月报》

    买下《长安月报》后,读书人并没有急着翻阅后三页,而是津津有味的看起了第一页。

    先前他只看到第一页的标题,虽然对第二条、第三条新闻很感兴趣,但迫于读书人的矜持,没敢当着书林掌柜的面细看。

    但如今得知后三页兴许是大儒文章后,他顿时就解放了自我。

    既然后三页为精品,那么第一页或许也不差吧?

    就这样,读书人仔细看起了震惊体,也看到了瞎子与寡妇的大喜之时。

    “嘶……李兄,你说那孙寡妇是如何妩媚,竟能让二十岁的人都把持不住?”

    “王兄,你怎可沉溺于这种内容……诶?要不我们结伴去城南瞧上一瞧?”

    “善!”

    两名读书人似乎放下了矜持,臭味相投,竟是直接朝着新闻报道的地点,快步而去。

    两人所在的书林距离城南本就不远,二人没过多久便抵达了地点。

    此刻,不止是二人,还有几名道貌岸然的读书人也在一间茶肆品茶,眼睛不自主的朝着某个方向看去。

    两名读书人见此,直接走上前去,与先到几人同流合污。

    终于,千思万慕,五十一岁的孙寡妇出现。

    下一刻……

    “噗!”

    “嘶……”

    “啊!”

    ……

    “吸溜……”

    在场一共八名读书人,三人当场喷出茶水,四人震惊的坐都坐不住。

    这一刻,他们想起一件极其重要的事。

    那迎娶五十一岁孙寡妇的二十岁年轻人,可是一个瞎子啊!

    七人顿感反胃之余,惊恐的看向那名王姓读书人。

    他竟然在咽口水!眼睛也看直了!

    “王兄,你这是……”

    “王兄,在下佩服!”

    “王兄,日后你就是我等之楷模!”

    “在下自愧不如!”

    七人以此对王姓读书人作揖,表示敬佩。

    “等等,你们听我解释!我真不是好这一口,真不是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