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拒绝穿越 > 第八十六章 加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次丁成没被蹂躏,甚至没被追究私自跑来偷听会议。最后虽然被黑猪鄙视没上过战场就知道瞎哔哔,但丁立还是让会议将他的观点记录在案。

    总之连胜两阵,收复赤水卫,虽有不足,但瑕不掩瑜。

    或者,可以让丁成小屁孩跟着斥候进山训练几天?丁立对提出好意见的小弟有了计较。

    有了大量俘虏苦力采石运输,丁家城堡主楼修建进度就加快很多,到了三月底主楼就基本完工。剩下的丁立也没打算外部装饰,现在低调一些才好。

    这城堡主楼又分内外两部分,外楼靠着城墙充当防卫功能。下两层对城外墙体没有窗户,三、四层也是不能进出人的小窗户供射击观察用。

    内楼供自家居住,层高比外楼高一些。一楼是大厅,饭厅、厨房、会客、开会、休息室。二楼是几兄妹住房,绣房、书房。三楼是丁山、白金花的住房。四楼是高塔建筑,可以看到文武所全城以及纳溪水码头。

    嗯、总之整个一欧洲中世纪领主城堡。

    当丁山搬进城堡,住着这高大宽敞的房间,一种高贵大气的感觉油然而生。白金花也说这个房子有点像羌寨的碉楼,只是高大宽阔很多。白贵听到消息跑来看了,也说要照着建一个自己居住。

    白寨主也不只是来看城堡,这几天来了消息,让都去永宁卫,朝廷封赏到了。

    三月二十五。丁山、白贵带着一百护卫下属来到永宁卫城。只见城头今天竖起了一根大纛旗上书一个“朱“字。是朱总督驻跸城里了。

    果然今天卫城守备森严,城门口就摆了五百军兵。有些兵将丁山认识,都是三年前抚标营的老兄弟。看来朱总督也很念旧,一回来就召集了以前的旧部来护卫自己。

    到了官衙大门,徐武以下都被挡在门口。给门敬也没用,只说是你们职位太低,没资格见总督老爷。

    等了一个时辰,丁山、白贵才喜气洋洋地出来。都换了新官服,丁山被提拔为永宁卫指挥同知,定远将军,文武所千户还是兼着。封白金花为三品诰命夫人,荫一子为卫所百户。

    白贵加为文兴所千户,宣抚司同知。

    当然齐指挥也得封赏,加都指挥佥事,昭武将军,仍留任永宁卫指挥使。

    其他人呐?徐武、丁易达几个一边恭维丁指挥同知,一边眼巴巴地望着后边跟着的书吏手中捧着的几卷文凭,以及护卫带抬着的几个箱子。

    丁山一挥手,说:“都有升赏,回文武所去再宣读。”

    于是一群人又出城跑回文武所。

    到了晚上,丁立才知道自己被升为副千户,文武所防守官。这次共济社中几十参战的人都受封赏,小旗、总旗封了一大堆。丁能、王二来都被升为试百户。

    这几天又是喜庆升官、大宴不断。

    社兵扩大,支出也越多。这次所得的缴获大都给了老爹、赏赐全部发给个人。这次出兵小雪、丁香她们算下来共济社亏空了四千两,装备消耗很大的。

    现在每月共济社从各个工坊收益也就八千多两,如果多打几仗就要破产了,必须广开财源才行了。

    现在主要的收益是凝脂膏,香水。其他的工坊基本上是支出大于收入,凝脂膏不能多做,香水也没能在江南打开商路,就看何楷、丁羽他们江南、京城走这趟的情况了。

    却说何楷、丁羽护送张老先生、谷举人一行。十一月初五到简州,找到沙老爹雇佣大船走水路,经重庆府,下三峡、武昌府直达应天府。

    一路千险万苦,自不必说。还好自己雇的船可以走走停停,沿途风光迤逦,江山如画,很是让俩个举人开了眼界。

    虎踞龙盘,应天府果然繁华。何楷当然没心情去游玩,去高掌柜介绍的客商那卖了几箱香水、玻璃首饰。拜托帮忙到铺面房子。只是一时间也没适合的,也就不强求了。

    丁羽带着几个斥候跑遍了应天府城门内外、码头渡口,忙着绘制图形。还好有社长的地图对比,只是差别也有很多。

    谷举人倒是想夜游秦淮河,只是老丈人跟着实在也不敢造次。几人草草游历一番,还是早些进京城春闱要紧。

    沙老爹帮着,找了漕运客船,往京城前去。

    冬月十一,张老先生一行到了京城,找到李大可留的地址:崇文门外崇北坊内靠着卧佛寺的一个四合院,门口悬挂着李宅的匾额。

    丁羽去敲门,应门的人却是去年何楷派来的林保柱。忙将一行二十多人迎进大院。

    李大可进宫应承去了,家里只有李大可娘子李王氏,带儿子小静在家里。

    还好丁立让李大可买的是两进院子,十多个间房子,足够何楷他们一行人居住了。

    李大可媳妇安排好两个举人到内院清净房间居住,他们要准备春闱了,得加紧温习功课刷题。

    下午快关城门李大可才回家,今年李大可得了个工部杂造局副使的恩赏官,也算人模狗样的。不过听何楷说起丁能、王二来都是总旗,丁羽他们也当上小旗官了,就有些叹息。

    在皇帝的木匠工坊,李大可手艺根本就比不上各地招揽来的能工巧匠,只是靠丁立教他的新奇机关让皇帝耳目一新。但这些机关总有用尽的时候,也就渐渐萌生退意。

    这次丁立带来的意思,也是让他自己掂量着,最好天启六年夏天前就辞去执事,回四川吧,文武所正需要人。

    李大可先去拜见了两位举人老爷,说起朝中一些情况,现在是魏公公权倾朝野了。以后行事言谈大家都要多避讳些。

    今年赶考各地来的举子也很多,有三、四千人。张老先生到觉的自己文章火候已到,应该能中。谷举人却很随意,考上了跟青鸟就更难经常在一起了。

    今年李宅人多,过年也难得热热闹闹,让李大可一家也跟着开心。

    何楷得空召集在京城的发展的三个共济社成员,都是李大可的徒弟,何楷主持接引仪式,正式定为初级社员。并传达社长丁立指示:以后李大可负责接引新社员。

    以后就算这里是共济社的京城据点,现在算上何楷这次带来的也只有十二人,以后再慢慢发展吧。

    年节时李大可带着何楷去见小明公公。有了李大可每月送的银子,小明在信王府日子也算好过,更兼老实勤恳,也被信王信任。

    将丁立写的信,以及刘家的书信交给小明公公,又送上一千两银票,一些玻璃首饰。求助帮忙找个大一些的铺面院子,要做粉笔工坊、售卖铺面。

    小明公公看了书信,也很感慨,当年的玩伴都当上了军官,丁立还成了试百户,真是好运气啊。自己妹妹在共济社也成了一个小账房,也很有本事了。

    至于要帮忙找院子做工坊铺面,这些小事倒也好办。带着见了几个牙人,几天就办好,买到一个前店后院的门面。七、八间房花了八百五十两银子,打着信王府招牌,也没人敢玩花样的。

    之后几个月,举人忙着准备考试。何楷忙着准备工坊,等到举人下场前几天,找好院子就开工生产粉笔了。

    至于粉笔生产技术,丁立早有决定,不主动扩展,但有权贵想要合作也欢迎,反正是一薄利多销为主,技术被偷师也没关系。

    京城也有少量客商贩运售卖的五彩粉笔,到春节十五后何楷在灵官庙附近的粉笔店就开张售卖了。京城贵人多,穷书生也多。几天下来生意也还过得去。

    二月会试下来,有人欢喜有人愁。张老先生就是高兴的人,谷举人也没多少愁。新婚本来不想来考试,没赖何要陪泰山也要了父母之愿。没考中也是正常吧,现在更是归心如箭。

    到了三月殿试喜报,成都府张铭也在三榜第八十四名,不算好也不算太差,观政之后选官外放是必然了。

    按社长的安排,何楷又去找了小明公公。这次小明公公也没办法,只得引见了王府罗典膳。这罗典膳虽然官小,但家里在城中开了饭馆,认识很多各部的实权小官。

    送上一张银票,一大包辣椒,罗典膳也些迷惑这红红好看的东西怎么吃?何楷又教了红油辣子拌白切鸡,罗典膳才知道这辣椒是美食利器。

    这个就比一百两银票更受罗典膳喜欢了,这种京城里独一份的调料,会带来多少个百两银票,岂是这乡下人能懂的。一高兴,当下就答应引见吏部的孙主事。

    这孙主事最爱的就是各种新奇美食,更爱新奇玻璃首饰,神秘香水正好送花魁。走通了孙主事的路子,五月张铭选官就放了浙江杭州府余杭县令。

    这些丁立他们还不知道,三月成都府来的商队倒是带来了四婶的信件。说是钟亮娘子家带信,陕北那边遇到天干,冬天到现在一直不见雨雪,很是着急。

    丁立有些迷糊,资料不是说崇祯年陕西才开始大旱么?现在情况提前就提前吧,还是让钟亮去走一趟吧。

    这次让钟亮带了二十人,十车番薯粉条,也算是提前尝试这种粮食的接受度吗。现在钟亮是总旗身份,就以去陕西为永宁卫买马的由头行事也方便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