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戟影纵横 > 第一百九十章闷头搞发展,羽翼渐丰满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海岛上的时间,仿佛过得特别快,一晃就到了八月份。今年的中秋,杨麟一家三口正在经经的观赏了一次“海上生明月”。月饼是杨麟亲自带人制作的,岛上的没个家庭,每个居民,都高高兴兴的过了个团圆节。

    “四郎,你该回去了。”

    自从杨麟来到岛上,长女婉儿便被“赶”去了另外一间卧室。李清照小鸟般窝在杨麟的臂弯里,不知道这些话,该不该说。

    父母皆在内陆,一家妻儿远在数千里外的麟州,要说杨麟不想回去,那纯属矫情。然而,丢下她们母女,又实非杨麟所愿。

    哎!

    “你还是决定,不跟我回去吗?”

    “有婉儿在我身边,有一个日夜思念的爱我的郎君,就不再奢求更多了。我已是过了三十岁的女人了,要学会知足的。”

    两人沉默良久,杨麟最后说道:“我会尽快让沈刚攻克宝岛,至少那里的地缘环境,比现在这些小岛要安全、舒适得多。”

    “能少杀人,就尽量少造杀戮吧。谁人不是父母生养的,琉球人向来尊崇汉家文化,你也应该多派遣些文士,多加教化他们。”

    杨麟揉了揉李清照的香肩,柔声答应了她。

    离开之前,杨麟召来沈刚、卓万里、费保、倪云、狄成、卜青、阮家兄弟、庞万春、曾弈,还有跟屁虫杨义顺,开了个会。

    “这些小岛,发展潜力有限,不能久持。大都督,有何看法?”

    沈刚回道:“目前我们拥有水军,哦,海军,三万人。周边的小岛,所有民口加起来,将近十万。在内陆,这样的力量不值一提,可是在方圆千里,是没有一家胆敢与我们抗衡的。主上,末将请令,攻克南面大岛。末将早就研究过,琉球王虽管辖着数十万子民,却是个战力孱弱的小邦。他们的军队在我军面前,不堪一击。”

    杨麟安静的听他说完,又问:“如果琉球人反抗激烈,我们损失太大,就划不来了。倘若攻下南岛,你打算如何吸纳消化他们?”

    “这个,这个,还不是像目前这些岛屿一样,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相信不出三年,就没有敢反抗的了。”

    这样的回答杨麟不置可否,只好转问萧嘉穗:“先生,以你之见,该如何施为?”

    萧嘉穗道:“番邦子民,不通教化是不行的。既然他们多崇拜我天朝上国,当以怀柔为主,威慑为辅。”

    天朝上国,杨麟听到这个名词默默的捏了捏鼻梁。幸好现在大宋还算富足强大,被冠上这些字眼,也不算狂妄。要是等到后金时代,这简直就是天大的讽刺了。

    沈刚听到怀柔教化,面有难色:“先生,要是让我们攻城略地,我们在行。可这,这,我们全军上下,能读书会写字的都不到百人。这样的事情,我们办不到啊。”

    萧嘉穗对杨麟拱手到:“主上,方腊之乱时,有许多曾经胁从,或者跟随过起事的文士。朝廷平乱以后,他们要么被抄家流放,要么被打入贱籍。这群人,虽然良莠不齐,品德有亏,不过对待教化人心,可是很有经验的。”

    对呀。这群人,能跟着方腊短时间内煽动数十万民众,可见一斑。尽管平乱后,被斩杀了一大批,可是漏网之鱼仍然不少。哪怕只能寻得数百上千人,也够搭起南岛的治理班子了。

    “石秀。”

    “末将在。”

    “这个任务交给你了,务必多找有学识,通政务的人才,带来南岛。这些人品德高尚,肯务实,自然最好,小有缺点我们也认了。可有一点,不爱国不爱民,反复无常,有汉奸潜质的,一概不要。”

    “末将得令。”

    “沈刚,这些人到来以后,可以把治理民生、政务的权利放给他们。甚至经济上,也可以让他们参与进来。但军队不能让,半步都不能让他们沾染。”

    “主上放心,末将谨记。”

    “南岛,从现在起,要当成是我们自己的地盘,上面居住的是我们自己的子民,切记不可枉造杀戮。”

    这时庞万春说道:“主上,方腊麾下曾有四大文士,分别是吕师囊、包道乙、娄敏中、祖士远,他们个个都有大才。可惜吕师囊、包道乙跟着方腊一起被斩东京,不过听说娄、祖二人半路被方氏残余所救,逃脱在外。此二人,有一人主政南岛,都将是莫大的助力。”

    杨麟听完庞万春的话,哈哈大笑:“万春兄弟,你要不提,我倒一时没有想起。娄辛、祖恢二人乃我至交好友,我怎能看着他们白白送了性命。实不相瞒,如今他二人,皆在麟州。”

    庞万春等俱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主上神秘莫测,总是先人一步,足堪明主也。

    “然,西北之地,千里万里,民口数百上千万。将此大才用来治理南岛,似乎有些大才小用了。”

    萧嘉穗道:“主上可暂派其中一人南来,一来,主上在西北还有闻大人、浦军师、朱参政以及臣可用;二来,西北如今掌握在主上手里的地域有限,全都留下,也是人才浪费。”

    杨麟点了点头:“行,我回去就跟他们商量这件事。对了,除了南边,你们还要多注意北边高丽人以及倭人。特别是倭人,这个种族坏得是头顶生疮、脚底流脓。一旦遇上,立斩不赦。现在我们海军力量,还不足以横征天下。等咱们攒够力量,老子要将倭人连根铲除。”

    虽然大家不明白主上为啥对小小倭人如此憎恨,但是主上既出此言,想必倭人之坏确有其因。沈刚暗暗打定主意,等南岛步入正轨,就带兵北上,去抄灭倭国。

    庞万春也曾跟杨麟等一样,参加武举,同样抱有过为江山社稷赴汤蹈火的雄心壮志。然而被调江南以后,见到的只有官员腐败,政治腐朽,民不聊生。正是因为他对赵宋失去了信心,才跟随方腊举事。

    杨麟知道他对重回内陆,并无多少兴趣。再说,沈刚旗下正是用人之际。而且,他日若是杨赵两家彻底撕破了脸,有他在南边,也正得其用。所以,就遂了他的愿,让他留在了海军。

    曾弈与梁山泊有灭门之仇,却是个必须要跟在杨麟回去的。别看现在宋江已有官身,若有机会,曾弈便会毫不犹豫的割下他的黑头。

    众人回到麟州时,北国已是寒冬时节。

    麟州、府州、丰州,加上晋宁西边新得的银、石、夏各州,而今居住有超过百万的民口。这些地方,虽然名义上都是属于赵佶的,实际上,这些州府超过八成的中基层官吏,都是杨麟捐来的。你赵佶不是喜欢钱吗,蔡京、杨戬,你们不是卖官鬻爵吗,行,只要你敢买,我杨麟就敢卖。

    童贯北围耶律淳两个月后,耶律淳这个新北辽皇帝病逝。可惜童贯仍然没有占到一丝便宜,萧干、耶律大石等辽国文武可不是泛泛之辈。为了进一步施压,童贯又上书赵佶,调遣刘延庆增兵支援。

    刘延庆接待命令后,又请调其子刘光世率部北上。刘光世驻任西北这段日子,是绞尽了脑汁,操碎了心。杨家给他带来的压力,让他吃不好也睡不香,他早就想离开晋麟路这块是非之地了。所以他一接到调令,就马不停蹄的带着他两万多草包军团东进河北,然后与他父亲刘延庆一起到了童贯的大本营。

    刘光世的调离,对杨麟来说,无意是个绝对的好消息。虽然杨麟并不怕他,但是现在还没有跟赵家还没到势同水火的地步。总不能直接杀了他吧,那样的话,就等于直接跟赵佶开战了。

    赵佶跟群臣商议了半天,也没能重新找出一个可靠的人接任晋麟路的边将。只得将这块地的西面交给种师道代管,把东面地区交给张孝纯、王禀代管。种师道又要管跟西夏接壤的地区,又要管与吐蕃接壤的地区,忙都忙不过来,那有多余精力来治理晋麟路。张孝纯也因为田虎作乱的后遗症,一直在擦屁股,王禀又常年被藏在太行山区的田彪牵扯住。大家都焦头烂额的,谁也没有真的来接管晋麟路。

    地面上没了主事的人,那杨麟可就松快多了。杨麟在政务上毫无作为,习惯了当甩手掌柜的他,什么事都推给闻焕章、浦文英这些人。幸好后面有娄辛、萧嘉穗的加入,要不然闻老头会衰老得更快。

    沈刚在杨麟走后,立刻率军对南岛上的琉球国展开了进攻。尽管琉球军反抗壮烈,但他们的军事水平跟沈刚率领的精锐海军,实在不在同一个维度。几番交手下来,琉球王便只剩下打着白旗,开城投降了。沈刚依照杨麟的命令,消夺了琉球王的王位,王室全族北迁,去千里之外的小岛当富家翁去了。

    过了年,等南岛稍微平顺了,祖恢就要奉杨麟之命,出知南岛府。

    除夕前的最后一次例会上,闻焕章又给杨麟提建议来了:“主上,现在我们这么点地盘,居然养着近六万大军,财力实在吃紧。您是不是考虑考虑,裁撤一部分军队,用来发展民生呢?”

    “什么情况?又没钱了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