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本就因平倭大事名扬天下的谢时,手持国玺,加上数十万兵力加持,北上途中可谓一呼百应。
一路上收拢了不少小撮叛军,待与郭绍之军一前一后抵达京师之地的时候,谢时军队的规模较郭绍已超出了一倍之多。
京城城墙外,两军安营扎寨。
越军中,一种声音渐渐在众兵之间传播开来。
吴越之地历来物产丰富,生活富足,即便是到了营里做了大头兵,也较其他军队贪图享乐的多。
北上之举众兵士多以为是必胜之事,因此才愿意远离家乡,随着郭绍拼一个从龙之功。
谁想半路杀出来个谢时。
要人有人,要钱有钱,更重要的是,人家手里还有景春帝传下来的国玺,和长宁长公主的支持。
大晋历来世家说了算,有长宁长公主与一众清流门第站惠王谢时这边,他们胜率可以说很低了。
众兵士暗暗议论,心头有些打鼓。
恰在这时,有人传出惠王谢时愿不计前嫌,收拢吴越勇武之军的事。
话说的挺漂亮,说是吴越之军有勤王之功,忠国之心,乃大晋难得的忠勇之师,可惜被郭绍、罪王肃王等人利用,才误入歧途。
不少人心思活络。
在谢时郭绍大军兵临京师的时候,北凉新帝奉北凉太后之旨意御驾亲征,一路南下,过关斩将,不出几日,已兵临京畿一带。
大晋正值内乱,如今又逢外患,正是乱成一锅粥的时候,北凉军忽然南下,倒是顺利得很。
勇王在京城得到消息,已然慌了。
众世家官员跑到皇宫中对着勇王急得跺脚。
北凉可不是好相与的,那些人茹毛饮血,全然不是大晋这般重视礼仪的做派,从前又有大皇子那桩事,如今下到大晋,若真攻入京师,他们这帮人哪能有什么好果子吃!
勇王占领京城,靠的是出其不意,遇到这样的场面,他一时也有点慌乱。
谢时本欲入主上京,却不愿被北凉占了便宜,钻了空子,于是振臂一呼,领兵马欲与北凉一战。
郭绍的兵马不少都主动投诚,愿意随惠王守城。
京师之外,京畿之地,齐溶穿一身玄色战甲,雪白披风随风猎猎作响,守卫匆匆而来,拱手回报:“禀陛下,惠王谢时率军在前方守关!”
齐溶离京方一年,面上却添了不少风霜,她坐在马上,遥遥看了眼前方,眸色晦暗。
当年隐姓埋名苟活于上京,谁能想到她会有登基称帝,甚至挥师南下问鼎中原的一天呢。
她长长吐出一口气,道:“传令,大军开拔,所有将士们随我一起为北凉建功立业!”
谢时与齐溶所率军队于京畿相遇,两军交战,战事胶着一时难分胜负。
就在谢时统兵之际,萧蘅携一万精骑兵赶到。
两军大战几日,齐溶损兵八万,灰溜溜退回北凉,谢萧二人打道回上京。
谢时与萧蘅携大胜之军,疾驰向京城而去时,勇王那厢已收到消息。
入夜,勇王一队亲兵杀入萧府,杀数十卫兵后强行带走萧泽。
兵临城下之际,堂堂勇王立于城墙之上,手持长剑抵住萧泽脖颈,高声威胁城墙下的谢萧二人,若是二人坚持攻城,便将萧泽处死,头颅高挂城墙之外。
萧泽身为大晋有名的才子,勇王此举显然已是破罐子破摔,城墙下,萧蘅眉心紧皱。
二哥师从当世大儒,何等风骨,为了阖府安危,独自留在京城,如今却被勇王这样的莽夫以剑抵喉,以二哥心气,只怕不等勇王动作,自己便要……
正在萧蘅担忧之际,身侧谢时忽然举弓,羽箭嗖一下飞出,直直穿过勇王胸膛,勇王魁梧身躯微微一颤,双目睁大,不置信的远望谢时,随即轰然倒地。
谢时举剑高呼:“勇王谋杀先帝,起兵叛乱,其罪当诛,现勇王已死,降本王者从轻发落!”
守城军一见勇王倒地,互相看了几眼,随即扔下手中兵刃,下跪高呼:“惠王万岁!”
勇王余党不多,谢时等未费多少功夫便将余党尽数诛杀。
经了勇王之乱,京城百官也都看清了形势,此番谢时入主京城,倒比无能好色的肃王,勇而无谋的勇王要好得多。
在长宁长公主的主导下,谢时手持国玺,正式登基称帝,同年迎娶萧蘅为后。
自此,大晋皇庭逐渐开始推行科举制度,寒门试子得以入朝为官,大晋繁华延续百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