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扶苏是真的后悔,来什么商务司呀,这里都什么人呀。呆在这里是浑身难受。
哎,既来之则安之吧,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种考验吧。
王绾向扶苏微微一礼,向众人道:“今日是商务司第一日工作,请杨主事向殿下汇报商务司人员结构。”
杨幕对扶苏和王绾拱手道:“殿下、丞相,商务司在坐官员主事两名,提举四人,检校两名,司务两名均已到齐。二十名商务司吏员和诸部吏员在府衙二堂集中办公。”
王绾点头道:“好,商务司刚刚成立,任务量巨大,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两位主事应该分工明确,李主事负责盐铁整合和商股收购,杨主事负责所有商户许可书审核、颁布。对于不识时务的商户,拒绝商股出让的人,杨主事要配合李主事的工作。”
杨幕忙道:“这是自然,对于这种人审核工作需要数月时间,甚至一年。”
“好,特别是李主事需要多少役兵,可向兵部申请,如果执法过程遇到暴力抗法者,役兵无法解决,可用商务司主事腰牌到城外军营调用最多五十人的兵力。”
李斯:“多谢丞相安排。”
王绾对杨幕提醒道:“不要以为商户许可书之事就容易,全凤翔境内所有负责生产和售卖的店铺都要办理,不能漏一户一人,商户许可书对大秦有何意义,杨主事可知?”
“因商户信息模糊,以往偷税漏税情况非常严重,处理漏税者,根本无法查询,加上官吏上下其手,商税少的可怜。商户许可书就是商业之中的鱼鳞图册。”
王绾将一份商户许可书范本递给杨幕,杨幕见该书只有一页,长宽各八寸八,全书用木字印刷而成,最右边七个馆阁体大字:大秦商户许可书。接下来是商户名称、地址、东家信息、商户经营或生产类别、颁发时间。
许可书有效期三年,左边是每半年商户的库存情况,商务司每半年对商户库存审查一次,计算出应缴赋税,到商务司盖章确认,缴款给户部后,户部盖章。整个商税流程完毕。
杨幕拿着范本赞叹道:“此书真乃国之利器!开创商业先河,先生真乃神人也。”
杨幕对王绾躬身道:“学生先前在朝会上狂妄无知,今日见此书方知先生用意。学生哪怕拼上性命也要完成此等壮任!”
王绾抚须笑道:“哈哈,老夫何德何能,一人如何能想到此策,都是底下官员群策群力。”
杨幕玩笑道:“此书如此珍贵,我恨不得裱在家里,天天看。”
“咦,杨主事这个办法不错,此书既是缴税凭证,也是商户合法经营的依据,让商户裱在店铺墙上岂不美哉。”
旁边一名提举提醒下,众人反应过来,秒呀,无论任何衙门查询店铺,信息一目了然,难以造假。
王绾点头道:“很好,就这么定。老夫还有诸多政事,以后商务司就靠诸位了。”
王绾刚走出门口,看见太子也准备出来,王绾拱手道:“殿下,陛下有旨,李斯事务繁多,请殿下负责整合盐业之事。”
扶苏大感意外,父皇终于让自己独立负责事务了,可对于整合盐业,自己一窍不通呀,还是先请教白先生再说吧。
白英很快就到,得知太子的任务后,也是非常的高兴。
“先生,凤翔目前盐业到底是什么现状?”
白英并没有直接回答:“殿下何不先去盐行(古代政府售盐之地)看看。”
扶苏和白英来到城东盐行,盐行门口竟然有小贩正大光明的叫卖食盐,扶苏怒道:“私盐之盛,令人发指!”扶苏准备让手下直接把小贩抓起来。
白英打断道:“殿下稍等片刻。”
白英来到小贩问道:“你这青盐一斤多钱?”
“一百文一斤。”
两人进入盐行,白英同样问卖盐伙计青盐的价格。
“一百文一斤。”
白英用手沾了一点盐,和外面的盐对比。
“殿下可发现这两种盐有何区别?”
扶苏同样把两盐对比,还尝了尝。
“没发现什么问题,这两种盐几乎一模一样。”
白英指着店内伙计:“同一种盐,质量相同,价格相同,但是官盐是要向朝廷缴税的,二者为何价格相同?说!”
伙计看到对方气势不凡,一看就是当官的,立马跪下:“大人饶命呀,小人就一看店伙计,小人不知呀。”
“盐官何在?”
“大人稍等。”伙计立马屁滚尿流的跑到后堂。
不一会,后堂出来一个商人模样的中年男人。
“哦~原来是白大人,小人有失远迎。”
“太子殿下在此,还不拜见!”
盐官听到后,慌忙跪下:“不知殿下驾临,小人死罪,死罪。”
扶苏问出自己心中的疑问。
盐官叹气一声:“原本官盐的价格是私盐的三倍,质量也高于私盐,虽然贵点,但中高产家庭也会来购买,可后面慢慢的私盐的质量和官盐差不多,甚还高于官盐,导致盐行无一人来购买,朝廷的盐税我们不能不交呀,盐行为了生存被迫降价。直降到和私盐同价,才能生存呀,殿下。”
盐价下跌,本是好事,可私盐如此泛滥,对朝廷税收和民众安全带来巨大灾难。
“私盐为何大规模泛滥?”
盐官道:“私盐为何大规模泛滥原因众多,从小人的进盐多年经验来看。是由近场私盐引发的大规模泛滥。”
“何为近场私盐?”
盐官开始解释近场私盐起因。
近场私盐:盐场灶丁手有余盐,但生活贫难,为了生存所需,贩卖少量私盐来维持生计,虽然于法有违,但却具有社会合理性。因此到明弘治十三年,朝廷规定:凡贫难军民,将私盐有肩挑背负,易米度日,不必禁捕。
这就是变相承认私盐合法化,经过长时间发展形成了灶民、盐枭、售盐小贩等巨大利益链。严重冲击了盐业市场和朝廷财政。
盐官解释完后再次补充:“这只是小人从事盐业多年,自己总结而来。并不能代表私盐大规模泛滥的其他原因。”
扶苏听完,后退一步,摆手道:“孤知道了,多谢赐教。”
离开盐行,扶苏情绪低落,对自己能否整合盐业充满怀疑。
白英一旁劝道:“殿下不必气馁,这些都是明廷遗留问题,现在是大秦,我们的地盘只是一府之地,整合盐业阻力并不是很大。”
扶苏赶忙一礼:“望先生教我!”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