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秦始皇:朕带五万大军到明末 > 第64章 废除人头税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你…你…”

    淳于越就算养气功夫一流,可听到此话后指着杨幕气的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其他儒家弟子看到老师受辱,纷纷大怒,指着杨幕骂道:“杨幕!你这个叛徒!竟然也自称儒家弟子!简直畜生不如!”

    “叛徒?我可投降他国?纵观史书,你正是你们这群人最积极?”

    杨幕这一句话,彻底和儒家划清界限,但也激怒了在场所有儒家弟子。他们怒不可遏准备一拥而入把杨幕手撕了。

    嬴政看戏看的正精彩,知道此时再不阻止,估计杨幕的小命就不保了。

    嬴政佯怒:“章邯何在?”

    旁边早已等待多时的内府将军章邯带领内府军迅速将儒士们分开。

    嬴政威严无比的声音从上面传下:“汝等欲群殴朝廷重臣乎?将闹事者赶出殿外!”

    等章邯将儒生们赶出殿外,淳于越只觉的脸上火辣无比。竟然被一个后生,当庭羞辱,以后如何在朝中立足?是可忍孰不可忍,本不欲和一个小辈计较,现在就别怪老夫了。

    淳于越手持笏板,怒气冲冲向嬴政进言:“陛下,臣参商务司主事杨幕制造朝堂矛盾,请陛下定杨幕扰乱朝堂之罪!”

    嬴政没想到这淳于越竟然这个时候来这么一手,愤怒果然让人放弃思考呀。

    “杨幕,对于博士的指控你是何意?”

    杨幕听到淳于越的指控,简直想笑。陛下只是将儒生们赶出殿外,并无定罪。淳于越竟然还咬着不放。简直愚蠢!

    杨幕不慌不忙道:“陛下,臣并无制造朝堂矛盾之意,刚太子殿下提到免役钱,臣本就一法改进,然博士不由分说的反对,臣只是想听听博士的高见。可用词不当,导致群儒攻击,臣愿承担扰乱朝堂之罪。”

    “哦?你有免役钱改进之法?说来听听。”

    “陛下,臣以为太子殿下提出的免役钱不宜过高,有些欠妥。免役钱应该提高,而提高的标准应该是人头税的三到四倍!”

    杨幕话还没说完,淳于越大怒:“杨幕你这个酷吏!你眼中还有没有天下苍生!老夫真是瞎了眼,曾经怎么看上你这个畜生!”

    嬴政挥手制止:“博士,让杨主事继续!”

    杨幕向嬴政和众臣行礼道:“陛下,各位同僚,博士说的没错,农民深受三饷之苦,我大秦此时应该轻徭薄赋是对的,因此我们不但要废除关中百姓的三饷,还应该废除实行数千年的人头税,通过提高免役钱也维持军费平衡。免役钱虽然提高,但免役钱是按户征收,人头税却是按人征税。按每户四口之家计算,百姓的所承担的赋税反而减少。加上我大秦废除数千年的人头税,百姓必然兴喜,兵役制的实施将水到渠成!”

    户部尚书侯成附和:“陛下,以明廷一户四之家的自耕农为例。他们最少承担的赋税就有:粮税、人头税、辽饷、练饷、剿饷、徭役。我大秦如果实行此策他们只需承担:粮税、免役钱和徭役了。只要大秦减少佃农数量,以后的商税只会只增不减,朝廷财政的支出将减少对对农税的依奈。杨主事之策实乃利国利民之策也!”

    杨幕此策虽好,但对于朝廷的农税而言确实减少了,嬴政要考虑新商税是否能对冲农税的减少。

    “侯卿,新商税已经实行数月,不算查抄的赃款,新商税的结余如何?”

    侯成略带兴奋的汇报:“目前新商税凤翔已经全境实行,西安府也部分实行,自七月初最后一次统计,包括许可书的工本费在内共结余十万两千余两!”

    众人一惊!十二万两呀!

    好家伙!要知道明廷一年的商税才十万左右,大秦新商税实行短短数月,还只是凤翔和西安府部分地区,竟然超过了明廷一年的结余!

    众人不自觉的向东南望去,听说东南是整个天下最富的地方,如果……简直不敢想象!

    等大家回过神后,众人异口同声道:“臣等同意杨幕之策,免役钱关系大秦军事,理应实行!”

    嬴政从王位上站起:“好!既然众卿再无异议,二策即日共同执行,由两位丞相分工负责!”

    二相领群臣:“臣等遵旨!”

    等众人退去,嬴政留下二相、太子、大都督府高层以及户、兵二部核心层领导召开军事会议。

    众人转移到秦王府承运殿东殿,此时的东殿中心布置了一个大大的沙盘,沙盘一旁还挂着一副极大的天下舆图。除此之外,再无一物。

    众人第一眼就清楚的看到,沙盘和地图上显眼的大秦疆土,两府之地只占偌大位置的极小部分,显的大秦非常的弱小。

    极大的反差,让众人从西安之战的喜悦中瞬间拉回。

    嬴政拔出天子剑,剑指潼关。

    “辛胜将军此时正在攻打潼关,不出意外此时我大秦的军旗已经在潼关城墙上飘扬,关中来自中原的威胁已经解除。”

    嬴政用剑指着关中其他三个方向道:“目前我大秦主要有三个方面威胁。”

    “第一就是陕北的贺人龙部,根据情报目前,贺人龙目前兵力在一万五左右。其部董学礼新降,我军对其也毕竟了解。”

    “第二就是郑家栋部,据报郑家栋带领残部已经抵达平凉府。而老巢固原的兵力也有调动,目前意向不明。因此凤翔方面压力骤然,所以朕并没有调动大都督。”

    “第三就是汉中的明廷官军。白广恩在自松锦之败后,带领残部被任命为汉中总兵。可白广恩并未去汉中驻守过。而是带领本部人马一直在西安待命。因此汉中方面只有明廷的卫所兵驻守,实力最弱。”

    “对比局势,我军如何应对,各位畅所欲言。”

    众人看着三个方面的地形,激烈讨论。

    李信毫不犹豫道:“陛下,郑家栋新败后竟然移兵平凉,此举对我凤翔而言如倒悬之危,应该先行剿灭!”

    兵部尚书赵亥则有不同意见。

    “非也,郑家栋新败,怎敢和我秦军继续对抗,肯定是他明了陕西局势,知道明廷再无力量干涉陕西局势。他便躲在后方兼并平凉明廷官军,行割据之实。正所谓柿子要捡软的捏,我军只少量兵力就可占据汉中大片土地,控制汉江上游,到时候南可以控川蜀,东可以进入湖广。如此战略要地,怎能不取?”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