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顾炎武回到厅堂,众人忙问:“大司农人呢?”
顾炎武告知众人大司农已经离去,一名原西安的投降官员叹道:“大司农对我等新秦人态度可比其他老秦官员强太多了!
孙督师养伤期间大司农曾经多次看望,孙督师日后能担任户部右侍郎之职,我感觉肯定是大司农给陛下说请了。”
一些刚上任没多久的官员听闻这件事情后,结合今天大司农亲自来到顾府祝贺顾炎武,对侯成的态度好了许多。
夜晚,左相议事急忙面见王绾。
王绾问道:“怎么样了?”
“丞相,老秦官员只有侯成一人前往!”
王绾怒道:“这个侯成简直岂有此理!户部隶属左丞相府,可行事越发不把我这个丞相放在眼里,自从秦国新币之事后,户部有重要事务就越过丞相府直接和陛下商议!他难道想要架空我这个丞相?”
左相议事看到丞相如此大怒,也在一旁煽风点火:“丞相说的没错!侯成此人属实卑鄙!
户部如今的地位,可是您当初主张新商税所来的,现在户部地位提高,这个小人竟然越过丞相行事!
还有新增的什么丞相府咨事,这摆明就是为了限制相权,我觉得肯定就是侯成这个小人蛊惑皇帝设立的!”
自从户部搞出个秦国新币之事后,王绾就觉得自己的地位愈发不稳,先是户部越过丞相府,现在又新增丞相府咨事,自己再不反制,堂堂左丞相就只有其名了!
第二天,礼部多位官员上书弹劾新任丞相府咨事顾炎武,其文直指顾炎武结党,并且也拉上户部尚书侯成一起下水!
文中称新任丞相府咨事为保仕途通畅,公然贿赂户部尚书侯成!
按照秦国奏疏流程,此疏先上奏左丞相王绾,王绾一眼都没看就将这些弹劾奏疏上呈御前。
嬴政扫了一圈,这些弹劾奏疏基本都是一个意思,于是批复道:在职按制处置。
按制处置的意思是根据秦国弹劾官员的流程处置。
其流程是:如果有非都察院官员集体弹劾某一官员时,都察院组成临时调查队伍,对弹劾之罪进行审查。
在职按制处置就是被调查者可以在自己的职位继续工作,只需配合都察院即可。最后由都察院公布是否罪行成立。
因为都察院的特殊性,嬴政早在凤翔改制官名时,就让都察院脱离丞相府,由皇帝直属!并且一直虚位的地方(省级)按察司也是由中央都察院直辖。
都察院成立专项调查后,三日后由都察院左都御史姚贾向皇帝上书调查结果。
结果是:丞相府咨事顾炎武和户部尚书侯成罪名并不成立,礼部多名官员上书纯属子虚乌有!
结果一公布,大部分官员立刻意识这件事不对呀!都察院的流程貌似有问题呀。
众官员回想起当初改制官名之时,当时大家刚刚立足凤翔,对后世官制还不了解,可陛下早就看透了权力了本质,悄无声息的通过改名下了一盘大棋!
都察院有监察和审察之权,这样岂不是都察院想让谁有罪?谁就有罪?或者说皇帝想让谁有罪谁就有罪?
更加可怕的是一直虚位按察司,中央有都察院;地方上有按察司;按察司下辖诸多按察御史。秦国上上下下所有官员是否有罪将由皇帝和都察院决定!
不行!这样下去天下官员头上就像一直悬着一把利剑呀!而掌握剑柄的人正是陛下!
官员们不是反对集权,问题是都察院独立于百官之外,唯独听命于皇权,这让百官极度缺乏安全感!
一时间反对都察院的处置结果,如雪花般来到嬴政的案头。
司法独立于百官之外,这是嬴政在老秦国时就于李斯商量的国策,可是当时天下刚刚一统,有诸多事务一直要处理。
直到来到这个世界,嬴政才通过改制官名悄然完成。可没想到隔了半年他们竟然爆发出如此大的反对力量。
这山一般的奏疏全部指责都察院处事不公,甚至有人直言:未来的按察司的将导致都察院侵权!
都察院侵权?都察院侵占何人之权?
刑部主天下刑名,地方上案件刑部有权重审,为何就没人指责刑部侵权?
嬴政对此事压根就没有任何干涉,一切都是按制进行,可百官就是不信。
嬴政联想到明廷混乱的司法制度,明廷的都察院后期完全和内阁穿一条裤子,结果呢?
都察院成立攻击政敌的有利武器,都察院御史们甘愿成为大员们的棋子!
都察院不独立只会让天下的官员更加肆无忌惮,朝廷律法将成为一纸空文!这就是朕的态度!
嬴政当即令都察院公布此次调查经过,可官员依旧不买账继续上书!甚至翰林院和礼部不少官员开始以辍朝表达自己的态度!
嬴政得知后大怒!
给你们脸了!竟敢以辍朝威胁朕?
嬴政派人给深斥二位丞相:现在是战时!一切必须以前方战事为主!
随后工刑兵三部的奏疏慢慢少了,可礼、吏、翰林二部一院的奏疏依旧如常。
偌大翰林院只剩张岱一人在职,其他人全部在家愤笔战斗。
嬴政结合都察院平时对王绾的暗查,明显怀疑此次风波就是王绾搞起来的,特别是近日左丞相属官纷繁接触各级官员。
王绾!你难道想公开和朕对抗?
想当初正是王绾为了坐稳丞相之职,不惜自削相权亲自向朕提交的官员改制名单,都察院权归皇帝也是他提出来的。
现在丞相之位坐稳了,又开始要更多的权力?
你莫不是忘了朕的身份?
存心殿内,嬴政单独召见了王绾。
王绾刚一进殿,嬴政就问道:“左相难道不知道我秦军儿郎远在千里之外征战建奴?”
“陛下,都察院之事,群臣自知其弊,臣虽然贵为丞相也不能控制每个官员的言论呀。”
嬴政厉声道:“你少给朕来这一套!你以为朕是朱由检吗?朕多次提醒过尔等,如今大秦的根本是那五万大军,任何不利根本之事朕必究之!
如果都察院的风波影响到前方战事,朕绝不饶你!”
王绾左右思索后道:“陛下臣愿意劝阻百官停止上书,但都察院之事陛下必须改制!”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