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三国之最强刘禅 > 第12章 回成都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晚,雪染夜被刘禅再一次留在房中,说是以防手下们看出来不对劲。

    雪染夜抗拒无果,只得再一次留下来了。两人卧在一间房里,虽然一个在榻上,一个睡在地上。不过,和昨天是相反的,刘禅这次睡在了地上,雪染夜则睡在榻上。

    原本雪染夜觉得自己还是应该睡地上,刘禅却说天气还是颇为寒冷,女子不能睡地上,地上毕竟还是比榻上要凉不少。刘禅是丝毫不在意自己的身份。

    黑暗中。

    刘禅问道,“你的剑术师从何人?”

    “我父亲,他本身就是剑术高手!”

    刘禅道,“女子学剑,本来就不如男子有优势,你还不如学医,你既然能混进行辕。那找机会给我下毒不就好了!”

    雪染夜一时语塞,还有教人怎么杀自己的?好一会儿才道,“我要光明正大的杀了你,下三滥的法子,我肯定是不会用的。”

    “那你是怎么混进行辕的呢?”

    “你的行踪不难探知,凭我的容貌进行辕当一个侍女还是很容易的。”

    “呃……”刘禅无语。

    接着又问她,“那你还想杀我吗?”

    “不想了。可是我爷爷的仇……”

    “放不下?”

    “至少现在还不能。”

    “那可以在我身边待久一些么?多了解我一点,可能就会对我好一点。”刘禅厚着脸皮问。

    “不可以!休想诓我当你的侍女!”

    “嘿嘿,你就当我的妃子!”

    “哼,你是我的仇人,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二人心意皆明了,但雪染夜心中却无法放下仇恨,刘禅也很无奈,但强人所难之事,他也不会去做。

    次日一早。

    雪染夜便要求离开。

    “你真的要走?”刘禅十分不舍。

    “我不杀你,但我也不能和仇人的儿子待在一起。”雪染夜眼中尽是无奈,她很是矛盾,本来是想杀了刘禅,结果,竟然有点喜欢上这个家伙。

    刘禅叹了一口气,道,“你是朕喜欢的女人,但朕也不强迫你,以后若是想回到我身边,朕必定亲自去接你。”

    “好,一言为定!”雪染夜咬牙道,她心中突然责怪起刘禅,你丫的强留一下不行吗?她想放个狠话,说那就终生不见,然而又说不出口,怕这傻子当真了。

    可惜的是,重生前的刘禅在部队呆久了,脑子比较直,不太懂儿女情长之事。你要走,那我怎么能拦着你呢。

    毕竟,强溜的瓜也不甜啊。

    刘禅看着雪染夜离去的背影,心里一阵空落落的,几次想狂奔过去将她留住,却见她一次头都没有回过,便强行按住内心的想法。

    而他不知道的是,雪染夜之所以不回头,是因为已经满脸泪水。

    ***

    刘禅送别了雪染夜,便率领赵云等人离开南郑,朝着成都进发。

    过了几日,便离成都很近了,刘禅一路上闷闷不乐,唯有张冲知道刘禅心事,便开解道,“臣已命人暗中跟随雪姑娘,陛下放心好了,她不会有事的。”

    刘禅眼中一亮,一把抓过张冲,“那她现在何处?”

    张冲只觉得自己的肩膀都要被刘禅抓断了,连忙忍住痛道,“雪姑娘离开汉境,回到魏国了。”

    刘禅叹了一口气,放开张冲,“她还是回去了。”

    “陛下,她现在长安。”张冲揉了揉肩膀。

    刘禅点头,待取了凉州,那就挥师东进,取下长安!

    到了成都,百官在城外五十里迎接刘禅,围观的军民甚众,热闹非凡。

    刘禅骑着战马,手持长戟,英气勃发,成都军民见了,无不欢声如雷,陛下亲征,夺取了陇右五郡,可谓建国以来最大的胜利!

    李严和蒋琬率领的百官,如今更没有谁敢质疑刘禅的能力,如今人人皆以跟随当今陛下为荣!

    刘禅见了这般情景,不禁想,若是丞相也一起回来了该多好。

    刘禅回宫后便开始封赏北伐将领。

    诸葛亮进为齐国公,拜为大将军,还领丞相之职位,食邑五千户,总领全军!毕竟蜀汉人少,食邑自然要少很多。蜀汉皇子封王,功臣封侯,皆没有食邑,诸葛亮这次还有食邑可谓恩宠至极!

    赵云拜为卫将军,封永昌乡侯,留守成都。

    魏延为雍州刺史,封都乡侯,拜为征东将军。马岱为凉州刺史,封关内侯,拜为平北将军。姜维为天水郡太守,拜为征北将军,封当阳亭侯。

    王平拜为镇西将军,封都亭侯。邓芝为镇南将军。

    关兴的爵位是汉寿亭侯,袭自其父关羽,此时仍为虎贲中郎将。

    张苞则因战功拜为镇东将军,侯爵袭自其父,为西乡侯。

    其余诸将皆有封赏,人人开心不已。

    诸葛亮请辞齐国公和食邑,刘禅不受,只好复领之。

    刘禅还有许多事情想要操办,这时的他威望甚高,蜀中无人敢轻视他,所以做很多事都不会有什么阻碍。

    第一件事,刘禅便想着将活字印刷搞起来,如今的书本都是誊抄为主,大多书籍都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寒门子弟想要读书,是很难的。若是书籍流通更为广泛,那就是为国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

    这件事,不管是后世谁重生过来,都想做的吧。

    很快,刘禅在宫中接待了蒋琬,决定把这些事情交给他去做。

    刘禅想的很清楚,自己才不要做诸葛亮第二呢,事事都要自己去做,那不累死才怪!

    蒋琬此时在丞相府中任东曹掾,诸葛亮北伐后,丞相府一应事务都由他来主管。

    “蒋卿,朕想要你多多制造纸张,并且推广书籍流通之事。”刘禅开门见山。

    蒋琬很奇怪,皇帝这个变化也真的太大了,先是亲征曹魏,战功赫赫。现在又是准备搞文化啦?

    “陛下,如何推广法?请说与臣听。”

    刘禅便将活字印刷术告知于蒋琬,并一脸严肃道,“此事一定要严密进行!活字印刷术为我大汉机密,绝对不可以外泄!操办此事的主管人员和工匠,你一定要严格挑选!”

    蒋琬只觉得打开了一片新天地,原来书籍还可以如此制作!当即激动不已,连忙跪拜在地,“臣绝不辱使命!”

    刘禅满意的点头,“第二件事,朕欲在益州开办平民学堂和讲武堂。并且在两年后,朕要开设恩科,开科取士,为我大汉增添人才!”

    蒋琬道,“陛下,开设恩科之事,可有和丞相说起?”

    “此事自然和相父说起过,相父也是同意了的。”

    “那恩科具体考什么内容,请陛下指示。”

    刘禅道,“恩科分文武两科。文科考经世治国之策,武科考兵法策论和武艺比试以及弓马。凡天下学子只要愿意的,不限制年龄和地域,都可以参加。先考乡试,乡试过了以后便可以来京参加会考。取前三十名可以进入宫中,由朕亲自出题考核,称为殿试,殿试结束便可以委以重任。”

    蒋琬听罢,不禁赞叹道,“陛下远见卓识,臣听了有如茅塞顿开,我大汉必定人才兴旺!”

    “朕有一个建议,文科方面,那些过了乡试的便称作秀才,恩科会考考中的称为进士。武科方面,则是参加武乡试,过了武乡试的,称为武秀才,过了会考的便是武进士。”

    刘禅这个提议和历史上的科举制度差不多,本来正常科举有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后续各朝各代皆有不同调整,但相差也不大。

    科举制度正式确立于隋朝,三国时期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人才选拔实际上都被世家大族掌握了,这也是为什么刘禅想要将科举制度搞出来的原因。

    蒋琬道,“陛下的提议非常好,只是,如此改革,世家子弟岂不是要和寒门子弟一起竞争了。”

    “无妨,世家子弟,杰出的人才还是可以通过察举出仕,朕这个方法,是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再说了,世家子弟读书习武都比寒门子弟要方便的多,他们还担心什么呢。这两件事,便交由你去处理!”

    “诺!”蒋琬领命。

    “蒋卿,你让造纸的工匠尝试一下用檀树皮来制作一种新的纸张出来。要比之前的纸张更白,更易书写。”

    在刘禅的前世记忆中,宣纸是以檀树皮为材料制作出来的,用来作画和书写的效果是非常好。

    造纸术在三国时期已经是经过蔡伦改进过的,较之竹简,造纸的工序更多一些。

    蒋琬也不知道陛下为什么会提出这种制作纸张的建议,但陛下所言,定有其用意,便领命去了。

    刘禅待蒋琬走出大殿,心里又不禁想起雪染夜。唉,还是要找点事情来做,不然这脑子里都是她的影子。

    “张冲、桓钦,随我出宫转转。”

    “诺!”

    成都为蜀汉都城,繁华程度远超其他城市,但是在刘禅看来,这种繁华,自然也很普通。

    想要缔造一个大汉盛世,肩上的担子很重啊,躺平又不可能,毕竟魏国和吴国都还在呢。

    三人走了不多久,来到一家医馆前,只听里面哭声震天。

    刘禅眉头一皱,莫非是医馆不给穷人治病?

    “张冲,去瞧一瞧,怎么回事。”

    “诺!”张冲领命而去。

    不多时,张冲快速奔回来,道,“回公子,里面有一个病人,得了绝症,医馆的大夫都说治不好了,他的家人正在痛哭求医馆给他们诊治。”

    古代医术水平低,这是刘禅所知道的,当下叹了一口气,“带我去看看。”

    三人进了医馆,只见一个年轻男子,大约二十多岁,正捂着肚子躺在地上打滚,头上已是冒出汗水来,表情狰狞,显得十分痛苦!

    一旁一个老汉、一个老妇和一个妇女带着几个小孩都跪在一个大夫模样的人面前。

    老汉苦苦哀求,“大夫,求求您,一定想办法救我儿子。”

    那大夫叹气道,“他得的是不治之症,我也没有办法啊。医者仁心,若我有法子,难道还眼睁睁看着你们跪在我面前吗?”

    刘禅见那男子捂着左腹部,不由得想起自己前世得过的最大的病,阑尾炎!

    那时候自己读初三,一早醒来肚子隐隐作痛,仗着年轻不当一回事,结果越来越痛,坐立难安,站着疼,蹲着也疼,躺着更疼!

    去医院检查,医生很快便诊断是阑尾炎,开了一刀,割掉了阑尾,住院待了几天就没事了。

    可这是三国时代,外科手术,那是不可能有人会做的,古代得了阑尾炎,自然就是不治之症!

    刘禅不禁庆幸,还好自己割过了,然而又一想,重生后这具身体,可是没有割过的,万一得了阑尾炎,那还得了,得疼死!不过,这个病用药和针灸也是可以治的。

    何况他也不是杞人忧天之人,当下只想解决眼前的难题。

    “大夫,这人可是得了缩脚肠痈?”

    古代,阑尾炎的称谓就是肠痈,形象的说法就是缩脚肠痈。现代一个小手术就能搞定的小病,在三国时代是绝症!不治之症!

    大夫一愣,“没错,他得的确实是肠痈,尚是病症初起时。这位公子可也是哪家医馆的大夫?”

    刘禅心中明白,这就是阑尾炎了,当下叹了一口气,“唉,此病确实难治,不过也不是没法子。”

    大夫眼中一亮,“公子有法子可治?”

    刘禅因为前世初三时得过阑尾炎,所以还特意查了查这个病,才知道有方子可以治,也可以针灸。

    “以红藤二两加紫花地丁煎煮后,兑黄酒服用,有奇效!”

    这个方子,是清朝杨栗山所著,这下提前被刘禅用上了。

    大夫道,“果真?”这肠痈可是绝症啊,如此简单的药方就可以医治?

    “但可一试!”刘禅笑道。

    男子的家人听了,无不看向那大夫,大夫眉头紧皱,见刘禅也不像是说假话,便道,“好,且试一试!”

    那大夫心想,若治不好也正常,治好了那自己的医馆可要出名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