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三国之最强刘禅 > 第50章 邓艾献计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邓艾这一年不过三十一岁,也就是说他还有很久的时间可以为刘禅效力。毕竟历史上的灭蜀之战,还有三十五年呢。

    刘禅和诸葛亮的约定是十五年平定天下。

    如今过去了快十个月了,陇右五郡和凉州归汉,接下来就是现在的关中争夺战,若是汉军胜了,将拥有足够的资本与魏国抗衡。

    “士载,你可有计策解决眼前困境?”刘禅问计于邓艾。

    邓艾道,“魏军屯兵上游,截断水流,待魏军转移到高处,必然决堤淹城。臣的计策是,投降魏军!”

    关兴和张翼的手已按在剑柄之上!

    张冲直接亮出了大刀!

    刘禅也十分无语,刚封了你大官,又是赏黄金送赏女人的,还送了房子,你特么还跟我说投降魏军?

    邓艾连忙摆手,“大家别急啊,我话还没有说完呢。正所谓兵不厌诈,长安城内多的是魏国旧臣,比如我。我可以诈降司马懿,率一支小队混在魏军之中,一把火烧了他们的粮草!长安之围可解也!”

    关兴和张翼松开了剑柄上的手,表示大家还是好朋友,张冲则提着刀出去宰羊了!

    “士载的计策不错,朕拨你三百人,冒充你在城内联络的反汉义士。随你一起前往魏营!”刘禅心想,邓艾出手,那估计就没什么问题了。

    “诺!”

    邓艾又道,“不过,小人原本在魏国身份低微,如此贸然回归魏国,估计也得不到司马懿的重视,愿不愿意受降还不一定呢,说不定还会杀了我。还请陛下这几日多杀几个可以杀的魏国旧臣,对外就说这些人是打算出城投降魏军的。”

    刘禅一听就明白了,心想,这哥们可以,知道先让司马懿安心,当即颔首,“士载的提议不错,大牢里还关着一些将要问斩的魏国旧臣,这些人都是作恶多端欺压百姓之辈,正好用于此处!”

    “陛下英明!”邓艾大拜。

    当下几人议定,待魏军营寨起火,便要大举进攻。

    ……

    魏军中军大营。

    “父亲,长安城中这些天想要出城投降的大魏旧臣颇多,但都被刘禅杀了,人头悬挂在城门上示众。”

    司马昭向司马懿报告长安城内的情况。

    “长安即将被大水淹城,这个消息,刘禅怕是瞒不住了。那些大魏旧臣想要出降也是很正常,只是,我们拔营在即,要留心汉军偷袭!”司马懿还没有从长子离世的悲痛中走出来,不过,对于局势还是很清楚的。

    “父亲放心,孩儿已经严令各部谨慎防御。”司马昭道。

    “你做的很好,只可惜你兄长至今遗体不全,我几次命人去讨要,刘禅都拒绝归还。若是破城,这城内的汉军,一个都不要留了!”

    “父亲放心!不过,那些从城楼上射书下来,想要投降的大魏旧臣该如何处理?”

    司马懿道,“可命他们半夜偷开城门,接应我大军杀入城内,破城后,归顺刘禅的臣子,也一个不留!如若汉军有所防备,那就即刻退回!”

    “诺!”司马昭领命而去。

    于是司马昭便回信射向偏僻处的城楼,约定大魏旧臣偷偷打开城门,迎接魏军半夜偷袭。

    是夜。长安城内一群魏军旧部,偷偷打开东边的宣平门,放魏军大举进攻。

    而汉军早已有防备,魏军难以攻下城池,双方各有损伤。不过魏军还是带回了一些魏军旧部,约数百人。

    司马昭见其中有一个人以前是大魏的典农功曹,便打发他去看管粮草了。

    此人自然是邓艾。

    邓艾当下大喜,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邓艾这时候并没有被司马懿发掘,只一心忠于刘禅,毕竟在三国时代有才能的人不少,但能识人用人的主君并不是特别多。比如董卓,若是他听李儒的,把貂蝉送给吕布,也不至于被吕布杀了。再比如吕布这厮,有陈宫这么一个厉害的谋士,却不会用,认识不到他的才能,导致身死白门楼。

    刘禅将邓艾从一个小小的典农功曹堤到京兆尹一职,几乎是一步登天。

    试问谁不乐意跟着刘禅?毕竟刘禅连官印和治所,还有长安城内的大宅子都赐予邓艾了。邓艾自然不会有二心,若是自己跑去给司马懿报信,说自己不烧你家粮草了,我要投靠你。那司马懿能给他如此高的官么?司马懿现在还没有那么大的权利任命官职。

    所以,邓艾这把火是烧定了!

    司马懿召见邓艾等人,问了一些城内的情况,众人都哭诉在长安是如何朝不保夕,唯恐刘禅发怒便要杀魏国旧臣。

    “刘禅为何发怒?”

    “先前龙象军副统领阵亡,刘禅收到消息,便杀了一些我大魏旧臣,以泄怒火。浦岳偷袭守卫堤坝失败,他因此发怒。”邓艾回答道。

    司马懿点头,看向邓艾,问道,“你任何职位?”

    邓艾道,“属下乃洛阳典农都尉手下一名功曹。”

    司马懿道,“昭儿命你去看押粮草,那倒是选对了。农事你必定擅长,对待军粮,更需要谨慎细微,知道嘛?”

    邓艾一脸惶恐,“军粮乃我大军命脉,属下必以命相保。”

    “如此甚好,那去吧。”

    “诺!”

    就这样,司马懿简单和邓艾聊了聊,没有发现这么一个人才。

    历史上在公元240年,司马懿准备在东南屯田,派了邓艾去考察,他上书建言,写了一本《济河论》。司马懿看完,非常满意,便采纳了邓艾的意见,并征召他为府中掾属,后来升为尚书郎。

    邓艾此时心在魏营身在汉,自然不会暴露自己的才华。

    只一心想着如何火烧魏军粮草!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