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三国之最强刘禅 > 第113章 追封周狄为列侯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得知周狄身亡的消息后,刘禅沉默良久,本以为周狄可以慢慢成长起来,成为一代良将,却因为吸引虎豹骑而殒命。

    刘禅心中涌出一股悲凉。

    杀司马懿,他是铁了心要杀的。

    历史上的司马懿开启了不择手段的先河,高平陵政变中,他指着洛水发誓,只要曹爽投降认输,便保他生命无虞。结果还是背离誓言,将其灭了三族。

    写信劝说曹爽投降的蒋济,因司马懿违背誓言诛杀曹爽而气的病亡。

    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司马昭之前,曹丕称帝,汉献帝刘协尚可得以善终。

    司马昭却命人杀了曹髦,让司马氏背上弑君的恶名。其子司马炎,滥封司马氏为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都是源自于司马氏的胡作非为。

    八王之乱,害的中原北方人口锐减,大量百姓南迁,胡人因此也内迁,五胡乱华时,中原百姓有千万人,之后不足百万!

    刘禅不止要杀司马懿,他还要杀司马昭这家伙!

    将这祸乱天下的源头直接灭掉,才最为稳妥。

    历史上的蜀汉君臣,在三国之中,是最为有信仰的一群人,可惜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此时的刘禅自然不想再重演悲剧,逮到机会,魏国的名将,能杀就杀,能收就收!

    自古反派死于话多,正派死于心慈手软!该出手时必出手!

    “陛下,臣的脖子很疼啊。”

    诸葛亮时不时的摸着自己的脖子。

    刘禅心里愧疚极了,此时二人立在长安城的城楼上散步。

    “相父啊,朕当时也是迫不得已啊,总不能让您和我们一帮粗鄙的武夫送死吧。”

    诸葛亮听罢,忍不住翻了一个白眼,“陛下啊,您对待长辈的方式可真是少见的不礼貌啊。”

    刘禅抓了抓头,“这……”

    “陛下,如今河东郡的兵力,需要增多了,邓艾仅凭三万,肯定是坚守不了多久的。潼关现在有郭淮驻守,必定不会再进范长安,我等只需守好三处坞堡和蓝田即可。”

    刘禅心里松了一口气,“那依相父所言,该派何人领兵助阵?”

    “文长可矣。”

    刘禅点头同意,“那就让魏延领兵两万,渡过大河,援助邓艾。”

    其实他心里更想自己去。

    但是诸葛亮肯定不会让他去的。

    刘禅决定把精力放在东吴这边,毕竟东吴习惯性背刺,哪家牛起来,他必然在背后搞一些事情。

    “相父啊,东吴那边,应该需要防备起来了。”刘禅很直接的说道。

    “孙权刚刚称帝,和我们商议,平分魏国国土,应该不会这么快就违背盟约。不过,我们是得提防东吴偷袭。那就传信给李严和陈到,令他二人防备东吴。”

    诸葛亮很快就作出了安排。

    刘禅道,“相父,我们已出兵占据了此处,我军在两岸立下了营寨,由张翼将军坚守,此处与风陵渡遥相呼应,互相支援,可以防备魏国水军!”

    “如此甚好!”

    “相父,此次大战,我军伤亡甚众,以后只怕很难发起大规模的进攻了,往后还需要休养生息。”

    这一次汉魏大规模会战,蜀汉损失近四万人,包括关兴和邓艾出兵河东,还有吴班的一万水师攻取风陵渡以及后来和??鸺蟮牡诙?嗡?剿?鹗У谋?薄

    诸葛亮点头,“不错,我军人数不足,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臣已命马谡、杨仪在陇右和凉州招募兵员,扩充我军,估计能够新募三万人。”

    刘禅叹息道,“可惜了这些大汉男儿!”他想起霍去病的赫赫战功,不禁感叹,即便是开挂,还是不能和冠军侯相比啊。

    当然了,汉武帝攻打匈奴时,调集了整个国家的力量,霍去病还有卫青的几十万大军吸引着匈奴主力。

    如今蜀汉国力弱于魏国,兵员人数也少于魏军,能够取得现在这样的战绩,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陛下,战死的将士们,臣已命人抚恤,大汉的崛起离不开他们的英勇奋战,必定不会让他们白白牺牲。”

    刘禅道,“最为可惜的是周狄啊,若不是他以三千普通骑兵引开魏军的虎豹骑,我们在赵老将军支援之前就会败了。朕要追封他为列侯,他家中若有子嗣,便可袭此爵位。”

    诸葛亮道,“臣必定安排妥当!”

    刘禅负手而立,看向远方天地,不禁想起一首诗来。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

    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

    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

    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

    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

    此曲不可奏,三军鬓成斑。”

    这是李白写的《豫章行》,刘禅想到这些时日的战争,他也曾见母子送别的场面,有感而发,便念了出来。

    诸葛亮听罢,不禁眼前一亮,“陛下,这是你作的诗?”

    刘禅这才反应过来,诸葛亮还在他身边,讪笑道,“相父,朕有何才能,可以作出如此好的诗句,是一位故人所作,朕顺口念了出来。”

    诸葛亮狐疑道,“故人?陛下身边还有我不曾认识的人?”

    刘禅心道糟糕,这要怎么解释?连忙一路小跑下了城楼,嘴里喊道,“相父啊,朕的宫中还煲着鱼汤,我去看一下火候!您慢慢看景!”

    诸葛亮一脸懵逼,“陛下身边到底是谁有如此惊人的才华?”

    (ps:大佬们,封面换了,大家看的时候注意一下哈。嘿嘿。换成了长坂坡一战。)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