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红楼:穿成黛玉姨妈,坐等守寡 > 第194章 第一九四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贾玫还在操心二十年的时间该怎么过,天道已经把她送到终明道长身边去了。

    那荒芜破旧的宅子在贾玫的法术下短暂的焕然一新,当然,这也仅限于他们暂居的两个两个相邻的院子,其他地方依旧破损得可以。

    然后终明道长就说了啊,贾玫这辈子最大的一个坎儿也就是婚姻不顺和丈夫早逝,可她后半辈子几乎没有遇上任何不平不顺,这在其他任何人看来当然是极好的事情甚至许多人连这样的生活一辈子都求不来。

    可如今形势不一样了,贾玫她已经踏入仙途了呀,若想心境增长自然是要多经历世事才好,可两个加起来近二百岁的老头子舍得这样折腾自家的小辈并道友?

    于是终明道长就开始跟贾玫分享他作为皇帝时候的遇上的一些事情。

    康明帝的一生跟贾玫所知的历史上的康熙帝十分相似,只是同样幼年登基同样有四位顾命大臣的辅佐,康明帝偏偏没有一位历经几朝的像孝庄太后一样的亲祖母教导辅佐。那时候他身边唯一能信任的人就只有伴读兼半师的贾代善,以及贾代善身后的荣宁二府。

    康熙想要亲政只需要跟四位顾命大臣斗法,可康明帝想要亲政却必须面临内忧和外困。那时候四位顾命大臣只有荣国府是明确站在康明帝身后的,可其他三位都是文臣,他们虽然也代表着不同的势力,终究看武将不顺眼,再加上那时候荣宁二府更多的是在平安州抵御外敌,所以并不能在朝中给予康明帝多大的支持。

    于是康明帝选择迎娶了董太师的女儿为皇后,又把另外两位顾命大臣家的女儿和孙女纳入后宫做了妃子。

    也幸好董太师并不是索尼那等左右逢源之人,他自己从一开始就跟荣国府站在同一个立场支持康明帝亲政,这在一定程度上算是填补了孝庄太后留出来的空缺,再加上司徒安的祖父替康明帝稳定了宗室,所以康明帝亲政还算顺利,对几位顾命大臣也并未卸磨杀驴赶尽杀绝。

    可事情发生的时候贾代善都还是个青少年呢,贾玫哪里去知道其中的内情?

    所以原本打算随意听听就算的贾玫听起终明道长亲口说起其中的那些个秘闻,还真是忍不住心惊肉跳。

    贾玫拿康熙帝作为康明帝的对照组,又有后世穿越之人隐藏在心底里的优越感,所以看待事情不自觉的就带有“上帝视角”和后知后觉。因为不曾亲历,所以能悠闲地品评其中哪里做的不好哪里又是个完全的错误,可实际上康明帝当时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当时情况下最好的选择。

    贾玫只觉得终明道长说什么都对,虽然隐约觉得自己一定是被向下兼容了,但整个人确实无力挣扎。

    她还能一巴掌拍死终明道长不成?

    然而终明道长还在那里无知无觉地诉说着那些年对元后的亏欠。

    “……我明知道皇后身体不好不宜要孩子,却为了自己一点私心依旧叫她怀上了太子,闹得她难产而亡……”

    贾玫和张道士都忍不住面无表情地看着终明道长,说实话,他们都一点也没想过元后跟康明帝之间的感情竟然会是这样!

    张道士抬头望天,“当年拙衿生下孩子也难产而去,我那时深感世事无常,便动了出家避世的念头,恰好荣国府需要一个八字相合之人作为代善公的替身出家为道,我便把孩子托付给荣国府,自己出家去了。

    这些年我倒是很少想起那孩子,哪怕他从荣国府离家出走下落不明,我也只是年年占卜只要知道他安全无忧便不再管。”

    贾玫在心里呵呵,这俩老头子都是一路货色,谁也别说谁,都是合该没老婆孩子的货色!

    察觉到了小伙伴们的鄙视,终明道长稍微为自己辩解两句:“世人都说董太师是国之栋梁与我有救命救国的大恩大德,可谁知道董太师当年选择偏向我也只不过是为了平衡朝堂势力?”

    “一直到我与元后生下了嫡长子之后,董太师的态度才从模棱两可变得更加偏向我,可我们的嫡长子生下来没满周岁就夭折了,董太师便又缩了回去。那时候我闹亲政已经闹得厉害了,十分需要董太师明确表态,所以才会不顾元后的身体叫她再次有孕……”

    看着贾玫,终明道长便又想起了贾玫的祖父贾源,“那时候荣宁二府不仅要替我抵御四周小国时不时的试探,对内还要帮我弹压四王八公等勋贵,所以原本你们的母亲该是出身书香世家,而不是同为勋贵的史侯府。”

    槽多无口,贾玫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她不觉得贾代善娶一个书香世家的妻子就真的对康明帝或者对荣国府是什么好事,反而觉得时局越是混乱的时候,就越不该轻易逾越某些约定成俗的东西,因为贾代善并没有能耐到能以一己之力镇压朝堂的地步。

    当时的康明帝也没有。

    从这里就可以十分清楚的看到康明帝和贾玫之间的一点思维差异了:康明帝自认年富力强,哪怕担不起失败的责任也觉得但凡有一点希望就值得冒险一试;而贾玫则更多的是求稳,若是成功的概率没有超过一半她就不会轻易去做。

    其实求稳也没错,致命的是贾玫往往稳不住,她明知道等一等做决定或许更好,但就是等不了。

    等贾玫这一通想完了,就听见终明道长又说起先义忠亲王了。

    真要说起来,贾玫觉得先义忠亲王确实是个能忍的,当了好几十年的太子被亲爹差点逼上绝路了才准备举兵谋反,当然贾玫觉得也有可能是因为荣宁二府提前从东宫的势力退出导致的。

    总之一句话,前期的康明帝确实是个差点四面皆敌的小可怜,可等到他亲政又完全掌控了朝廷之后,年轻的时候行事就算得上十分周全了,只是老年的时候性子有了些变化又因为朝堂上几乎都是他用了十几二十年的老人,所以才显得有些尾大不掉。

    说起来,贾玫都快以为先义忠亲王造反就是康明帝多方布置的结果,就为了再次清洗朝堂。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