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到了华林园,平日早就等在那里的梁皇后,这次还没到。于是要来纸笔,改动了一些比较娇柔的措辞,又挥笔写了一篇序文:
“朕蒙天地不弃,皇气垂青,登祚极位,牧民天下,故有守土爱民之责。前有高祖降世,殷殷教诲,今有太傅南行,为朕臂膀。朕居中枢,无一日不辗转反侧,思何以中兴朝政,清澄宇内。”
“今有所得,故诏令天下,使天下民皆知朕心。”
“自古受命中兴之君,无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今天下乖张,贼寇四起,民不聊生,正是求贤之急时也。”
“两汉察孝廉举秀才,以德为先;魏武求贤若渴,唯才是举。朕却贪心,欲树德者,用才者,德才兼得,使朝野无遗贤漏才。”
“朕以为,有德者可以其教化天下,有才者可使其治政理事,皆能顺其所能。人活于世,不是蠹虫,总有一二用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何必苛求。”
“今朕于洛城举考核选用之行,得数贤才,俱用于官,心念念之,其等尽忠职守,能佐助于朕。”
“姜尚之才,逢周文得以用,李斯之功,谏逐客为始。周王不巡渭水,难兴周业;秦皇尽逐六国之客,焉取天下?”
“是故,贤才埋于土,明君拭其尘;君王遭昏厄,能臣谏醒神。今朕欲以明君自比,试拭尘土,又恐有时昏厄,求取能臣。”
“望天下之德才,能解朕五内之焚也!”
落款,“司马丰度,求贤诏”。
落笔之后,吹了吹墨迹。然后和稿子一起交给一旁的曹官,道:“把这些交给朕的舅舅,让其马上刻版。”
写完这些,梁皇后早已到了,等在那里。穿着特意打造的、合乎身材的将军制式衣甲,飒爽英姿。
司马炽不由指了指曹官手上的稿子,笑道,“昨夜忙活完的,今天要出一个新东西,叫做报纸。到时,朕拿来给皇后看看。”
梁皇后并不了解“报纸”是什么。但也没发问。报之一笑,答了一声“好”。
一大早得知陛下寝宫发生的事情,她确实心有郁气。不过想想,又自己释然。同时心里还有松一口气的感觉。
陛下不喜女色,这种传言在宫里内外早已传开,不知是哪个嚼舌根的宦官宫女传出的。过年节的时候,父母亲入宫,偷偷就询问过这个事情。她吓了一跳,当场就呵斥他们不要乱说。
这种事情要是被陛下听见,龙颜大怒,是会死人的。
但她自己却清楚,结婚三载,陛下从不养姬妾,也不亲近侍女。登基后,各色宫女也从未听说他碰过。
她早就有此担心。
父母亲被怒斥后,不敢再谈这个话题。但这个事却像根刺一样一直扎在她心里。特别是之前还出了立储风波,更让她心底抑郁。
不过这段时间的接触,陛下所发生的改变,对自己散发的善意,她很欣喜,又报了一丝希冀。虽然她不太会表达心里话,但都记在心里,这段日子,她每每回想,都回甘无穷,莫名其妙的自己笑了。
现今,陛下终于近了女色。虽然……虽然不是自己,但也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情。
不是吗?
她心底自问。
司马炽见皇后没有领会到自己话中意思,有点龇牙。这要自己众目睽睽之下,亲口说:
我没和宋?做那事,你别瞎想。我们写了一夜稿子。哦,不,她写了一夜稿子,我在睡觉。
这画面也太……
算了,找到合适时机再说吧。
这么想着,梁皇后已经拿起铠甲正在服侍他穿上。与宋?的伺候生疏相比,梁皇后的手法这些时日早已得心应手。
司马炽也习惯了她的服侍。
穿好铠甲,两人就跃身上马,开始每早的锻炼。
今天没有朝政。用完早膳,司马炽先摆驾去了军营。今日祖逖要带队出剿匪患,用以练兵。
为了不打草惊蛇,祖逖没有尽展旌旗,只有数列旗兵手持大旗,上书“祖”或者“晋”。
司马炽首先登台,朝众兵士讲话。他没有先说话,而是手一挥。曹官得令,一队队宦官抬上十几口箱子。
一打开,里面全都是铜钱、金银疙瘩、精美布帛等。闪瞎众人眼睛,引来一阵阵“喔”“啊”的吼叫。
接着众人皆都目光炽热地朝他看来。
他见气势已成,双手朝下虚压一下,令众人噤声。这才说道:
“众位将士,今天是你们首次出征的日子,朕话不多讲。你们都是朕募集而来,经过百般选拔,今日才能留在这里。”
“朕知道,你们能留下的,都是精英,是豪杰。但到底是不是,今天就到了检验的时刻!”
“朕希望你们都能杀敌取胜归来。朕已准备好美酒佳肴,官爵财物,就等着赏赐给你们!”
“现在这些,只是一部分。”
“只要你们有能力,封侯拜相,官俸田宅,朕从不吝惜,都会给你们!”
“你们说,你们有没有信心取胜归来?”
“有!”如雷的回应声响起。
司马炽并不在意此举的后遗症。只用利益铸造的军队,不会可靠太久。但现在他管不了太多。
他从后世来,很实际,也看得清,这些募集而来的兵人,不能说全无为朝廷忠心杀敌的,但大多还是为了生存、出人头地而来。
现在,晋室不得人心,他没法用忠心报国来洗脑他们。讲那些虚话,还不如来点实际的。只有在物质上满足他们,给他们画好美丽的前景,加固他们的粘度,才能让他们卖命。
虚话也可以讲,但精神上的洗礼,那要到后期,等他有一定的实力保证和信任度才行。
他现在需要一场场大胜仗,来巩固自己的威望,刷自己的信任度。只要有人心,再在精神上刷点技能点,他方才能凝聚起天下之望。
成为真正的君王!
“祖卿此去,一定要注意安全,万分小心。朕还有大事要你办,切不可不顾惜自己!”
司马炽执手殷切嘱托,最后送别半里,才在祖逖的一再要求并言不可太过兴师动众,扰民亦打草惊蛇之下,惜别。
回到城中,直往吏部属衙。衙外数日前新刷的一侧红墙下,正密密麻麻站着一大堆人。
止住通报,入内后,与吏部尚书缪播见了面。
其正在誊写名单,将每个考核合格被选用的人员及选用职位,都写在一张大纸上。墨迹红艳艳的,很是吸引人目光,是掺了朱砂的墨汁。
等到午时,就可以张贴榜单于红墙之上。
司马炽很重视这次结果。所以他才特意将报纸的发行日定在今日,是以扩大影响面。
而且选用的每个人,他都亲自过问。也着吏部以及刘暾对每个人背景做了考察,确保这次动作不会像坊间传闻那般,“是一个闹剧”。
比起这次考核的结果,他更注重这次事件后续的效应。这是他埋线的机会,也是他往后诸多政策的第一步。
选才,历朝历代都是大事,关乎国朝兴亡之大计。经过历史检验,不管是察举法,还是九品法,都不及后来的科举。
但一旦要走科举,而且是施行后世成熟时的科举,一蹴而就,那么他首先要将教育、文化、军事、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条件打造好。不然,很容易走偏。
科举从隋开始推行,唐时进行了制度巩固完善和检验,效果还很稚嫩,到两宋发展成熟,而到了明清八股文,又走了弯路。
司马炽自己的历史观点认为,科举最兴盛最好的一段时期,要属北宋。他要做成的就是这段时期的科举。
不过现在说这些,还太早。他现在可没有隋文帝隋炀帝推行开科取士时的威望,更没有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完善巩固科举时的众望所归。
更何况,仔细去看唐朝科举,漏洞太多,可操作性太多,留给世家豪门的机会也太多太多。
而他要做的北宋科举,再加上明清时期的一些规定,那就真的是要从某些人身上刮骨割肉。
一不小心,他要么偃旗息鼓,要么就等着一场大战吧。
没有等到红榜张贴,司马炽再次离开,去了匠坊。匠坊正在马不停蹄赶工中。
一大早送来的消息稿和序文,都在紧急刻版,由最熟练的二十位匠工主刀,雕刻二十版,马上就要完成。那边调墨,备纸的匠人也都正在忙碌着。
《每日纪闻》第一期准备分十六个版面,每面开张都很大,比后世杂志开本都大一倍。
两个版面是话本故事,预留部分为插图;四个版面是天下趣闻,剩余十个版面都留给这次政治新闻。
之所以要这么多版面,还是因为雕版字太大,不然越小,印坏率越高。最后就只能先这么干。
若版面用不完,就插点其他内容,如打酒楼广告、笑话轶事、美文赏析等,反正有的是可用的东西。雕版之前试验时期,都有刻好的。
紧赶慢赶,终于在午后榜单刚张贴不久,永嘉年间的第一份报纸《每日纪闻》,火热出炉。
\"\">西晋为君\"\"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