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西晋为君 > 第十四章 郑氏袁氏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开始,我也这等想。最后细想,何以三人只有李矩一人有‘诏至洛阳,另有重用’之言,而袁郑未有。再者,在席上,我观那袁郑二人频频与王乔搭话敬酒。而李府君似愁苦溢怀,鲜再有言语,多只是一人闷口喝酒。”

    “可见这三人之中,必不是同进共退。亦或其中有我等尚未知之事。”

    “且大王在其面,三人毫无与大王言谈之意,可见其等至少往日不熟于大王,不妄作亲近之举。”

    “他等有陛下、太傅可选,我等定然排在其后。若想事成,只得让其等绝于陛下太傅,这样我们方才有机会。”

    司马睿闻言,有些失望。确实,比较于陛下和太傅而言,这三人不出意外,是不会将目光投向自己这个宗室王的。

    不过听到王导最后一句话,又燃起点希望。他心里闪现一个想法,明眸闪动,看看众人,欲言又止。

    这时一旁王旷出言道,“是不是我们把刘王乔、刘大连兄弟游说归顺,再借其之手,可绝三人于太傅?”

    这话顿时让司马睿眼睛一亮,说中了他的心坎,随即又低下目光,不想稍露心思。然后,抬头,脸色已恢复正常,又正色微皱眉,“这是不是不太好?”

    说着,环顾众人神色。

    除了王导脸色一变,稍有不豫外,其余人都神色意动,尤其是王彬,双眼发亮,接着连呼,“此计大好!大好!”

    王导虽有不豫,但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他没想到的。不,不应该说完全没有思绪。只是毕竟是好友,又深知其为人,对此事,自动做了屏蔽而已。

    心里也有意动,不过,想了想,又摇头,“此事再从长计议。刘王乔、刘大连二人秉性,怕难以为此。不可为此事,伤其心。”

    “三位太守之事,我等再打探打探。兴许还有其他之途。”

    他并没有完全否决这个想法。不过当务之急,还是先以游说傅畅、刘畴、刘隗三位可能性高的人选为主。

    王导最后一锤定音,王旷等人也没有出言反驳。司马睿也没有再说什么。众人都决定,先停留一二时日,同时打探消息,看看三太守事情是否还有其他可趁之机。

    反正就司马睿而言,能拖些时日再去巴郡,也是他所欣喜的。

    ……

    另一边,袁孚、郑恺二人坐着牛车,径直去了郑宅。郑恺宅院离得近,于是二人相约一起,就眼前之事,再论论。

    郑恺在汝阴城之所以有宅院,并不是像袁孚那样,是在剿御乞活军时借着豪门资产而才置下的。

    他在汝阴已待有快一年了。之前陈敏作乱,割据江东时,安丰郡为陈氏所据,义兴人周?得了陈敏的僭令,僭为安丰郡守。

    他被陈氏兵锋所迫,只得侨居汝阴,以及豫州州治项城,期待有朝一日,能光复郡府。

    所以他其实在汝阴待的时间远比在安丰的要多。年前,太傅遣平东将军刘舆平定陈敏,周?同举义旗,反攻陈氏。

    最后,陈氏覆灭,安丰郡再回朝廷之手。他也能重回安丰,当上名副其实的郡守。而周?虽有功,论功封赏不言,但郡守之位实为僭居,所以只得让位给他这个正牌的。

    到了郑宅,入了府门。远远就听见一阵银铃欢声笑语自院中传来。

    袁孚笑道,“小女郎们,十分欢快呀!”

    郑恺脸上现出慈爱,口中却道,“小女儿无状,惊扰府君,还请海涵!”

    到了院中,只见一位少女带着三位小女孩正在院中欢快追逐,玩着游戏。见了二人带着仆从进门,连忙雀跃连蹦带跳而来,口中呼道,“阿耶!阿耶!”

    三位小女孩年纪尚小,见了外人,又连忙羞怯,退回到那个子稍高的少女身旁,藏于身后。

    少女说是少女,其实脸庞也特别稚嫩,只是个子发育较高,有聘聘袅袅之感。这女郎趋步近前,有礼有节,先拜礼问候阿耶,又朝袁孚拜礼。

    袁孚抚着颌下长须,笑道:“郑兄有此女,福气之相也!”这个时代,名士皆有一手识人相面的手法,见人就爱清议评论。袁孚自然也毫不例外。

    郑家这长女也确实是让人眼前一亮。袁孚见之,忍不住道出此言。

    郑恺见袁孚神色没有那不妥之色,脸上才浮现喜意,“袁兄慧眼,得君吉言,且观他日此女福分!”

    袁孚不由道:“不知郑兄此女闺名如何?可已允了人家?”

    听阿耶带来的客人此言,郑女郎羞不自甚,还以为是父亲带来为其说亲的。螓首低垂,目光盯着脚上尖头履。想走,又想留下听听父亲怎么说。

    身后传来妹妹们窃笑,让她更难以自抑,忍不住小手伸到背后,抓住一人就扭。

    看四姐妹笑闹,郑恺脸上含笑,心头心思却急转不定,思虑袁孚这话什么意思,口中道:“袁兄可是要为小女许媒?”

    他知道袁孚出自汝南袁氏。但汝南袁氏自三国袁绍、袁术之后,其家族势微,现如今虽为当地大族,但在朝中并无太大势力。士林之中,享声名者也极少。

    而且又外迁至冀州乐陵郡东光一支,汝南本宗子弟更加微薄。反而是另一脉陈郡袁氏,倒出了名士,不过多是尚虚之辈。

    他是要为自家子弟说亲?结姻亲于我家?

    郑恺不由生出这种想法。

    他家亦为大族,乃荥阳郑氏。祖上阔过,如今也很阔。郑袤一门六子皆至九卿的辉煌,刚刚才过去,但荣显不落,其孙如今亦至台省。

    但这些说来跟他这一脉关系不大。他父亲郑合只做过临济县令。自己运筹这么多年,也才官至一郡之守。

    袁孚闻言,双眼一亮,神色意动,但想想又克制住这个想法,“君女极贵之相,我家子弟可不敢高攀。”刚说完,见郑恺面露忿色,连忙挥手道,“郑兄,莫要误会孚之意!”

    “孚对相面一途甚有心得。见君之女郎,面相大奇,贵气萦绕,方才忍不住出言问询,实不是有意心有他图,甚至郑兄误会的那种讽刺之言。”

    袁孚苦笑告罪,郑恺脸色稍霁。“这是我家长女,小名唤作阿春,尚未婚配。其母仙逝已有时日,我又政务繁忙,无暇分心此途。”

    说着,摆摆手道,“袁兄切莫再言贵相不可攀。若是有合适夫婿之选,可为愚弟表荐一二,弟感恩戴德,感激不尽!”说完,又拱手施礼。

    袁孚苦笑。他极信自己相面之术,见女郎面相,若是说与一般人,尚有克夫之难,所以才打消为自己子弟谋之的想法。但郑恺如此相托,只得满言应承。

    郑家女郎边听边羞,待听完,双目微红,看来是因为父亲话语,想起了母亲,又想到日后嫁人,父亲老迈无人照料,三个妹妹也没有长姐护佑,不免心生伤感。

    郑恺突然一打手,“看我!且不言此,袁兄正厅请坐,我二人大事尚未商谈,岂能专于儿女之事!”

    “阿春,快去备茶!你姐妹四人,也莫再胡闹,今日功课,可做完?”

    说着,一边斥退女儿们,一边请袁孚入内。

    袁孚也就不再纠结,示意郑恺先请。

    \"\">西晋为君\"\"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